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 第十章 保鏢

作者 ︰ 小魚骨頭

♀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

道夕進了觀門便朝靜塵的院子走了去其實自從上次冒冒失失地見了一次靜塵之後道夕便很不情願再見到這個老道姑要不是不知道李神諭究竟是住在守缺觀還是另有居所他才不會往靜塵的屋子里跑

靜塵老道姑給道夕的感覺就是一位內分泌嚴重失調缺乏關愛的孤寡老人總是一副酷酷的誰也不待見卻又特招人厭惡的樣子

走到屋前听到里面有說話的聲音道夕硬著頭皮敲了敲門說道︰「前輩小僧道夕求見」

「進來吧」道夕話音剛落屋內便傳來靜塵那古井無波般沉悶的聲音

道夕小心翼翼地推開門走了進去只見靜塵坐在上首旁邊是李神諭而客座上的是道夕認知的一個熟人林仁肇

見到林仁肇出現在靜塵的屋內道夕甚是驚奇「林將軍卻也在此小僧有禮了」

「哈哈想不到在此又遇到大師那日大師一番良言林某歷歷在目還想著改日再向大師討教一番」棲霞寺遇到道夕是林仁肇自進京以來最為開心的一件事特別是他聊聊數語以及一首讓人感慨的詩詞讓林仁肇大為佩服心里對他的好感油然而生

「此乃我與將軍之緣分也」道夕見到林仁肇感受到他身上那種軍人的豪爽不羈也甚是歡喜不過轉眼看到李神諭便覺得自己突然闖進來似是耽誤了三人談事于是說道︰「小僧冒昧前來叨擾了三位議事這邊退去三位繼續」

說罷道夕便施施然行了一禮朝門外退去李神諭見道夕要走急忙開口道︰「道夕大師且慢」

道夕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詫異地看著李神諭「李姑娘有事」

李神諭怔怔地看著道夕一時間沒說出話來而坐在一旁的靜塵老道姑看向自己的愛徒心里忍不住嘆了口氣李神諭看道夕眼神那叫一個欲拒還迎分明是情根深種難以自拔

靜塵本以為自上次道夕走了之後兩人便沒有再見之機會誰知沒過幾天又見到了而且是在李神諭遇到麻煩的時候

李神諭攔住道夕還沒開口靜塵就明白了她的心思但事到如今自己也不好插手只能任由著他們往下發展了

「只是我有一件事想求大師相幫且不知大師願不願意助我」李神諭把「大師」兩個字咬得很重似是在提醒自己他已經是個和尚了自己不能再有其他不切實際的想法

再見道夕李神諭心里或多或少有點留下他的心思但眼下這件急事她一時間也想不到誰能幫她直到道夕突然造訪才讓她眼前一亮

「李姑娘且道來無妨若小僧能所能及必不會推辭」道夕心底里是願意幫助李神諭的但他從來沒有見過李神諭這般鄭重其事地求人于是他對她所求之事一點底氣沒有才說出這番給自己留有余地的話來

听了道夕話中之意李神諭也不氣惱轉而解釋道︰「剛才見大師與林將軍卻也熟識想來我所求之事交于大師再好不過了」

「李姑娘的話卻越發讓小僧迷惑了」道夕一頭霧水不解地說道

李神諭看了一眼林仁肇說道︰「林將軍自邊防入京後江北宋軍細作也潛入京中活躍起來更有狂妄之輩幾次刺殺于將軍將軍為國之柱石安危系于國家社稷故而我想托大師在京中護佑林將軍一段時間」

道夕听完皺起了眉頭把目光轉向林仁肇他雖對林仁肇敬重有加但若論交情兩人卻不談不上有多深厚再者道夕本打算向李神諭辭別然後北去桃山如果再逗留在金陵也不知道會惹來什麼麻煩事一時間他猶疑不決

「大師若為難林某自不會強人所難」林仁肇見道夕面露難色很大方很理解地說道

林仁肇自來京城被李煜拒絕了自己北進收復失地的提議後便一直悶悶不樂直到那日在棲霞寺偶遇道夕雖然只是寥寥數語卻讓林仁肇如撥雲見霧特別是臨了道夕一闋辛棄疾的《永遇樂》更是讓他大受激勵

于是林仁肇便起了心思游走于金陵小朝廷各京官府邸之間他想的也挺簡單李煜這人雖然膽小怕事但同時還是個耳根子極軟架不住人多勸諫的皇帝如果成功打進朝廷權力核心圈子自己心中所想便很有可能付諸實踐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骨干的林仁肇高估了自己的政治能力又或者低估了尸位素餐的朝廷大臣們聲色犬馬安于逸樂的惡劣程度各衙門大臣巴不得守著金陵這一畝三分地過過逍遙日子誰會去為了一件得不到任何好處的事去觸皇帝的眉頭

林仁肇一番活動沒取得任何成果反而招來了江北趙匡胤的重視趙匡胤獲悉了林仁肇在李煜面前那番進諫之後深感林仁肇此人必是自己平定江南的一大障礙于是便派了大批細作潛入金陵其中還有一部分殺手

在林仁肇忙著活動于各大臣的這段時間里已經接連遭遇到好幾次刺殺幸好林仁肇自己身手不弱才沒有讓趙匡胤得手可是林仁肇只身一人在京沒有作任何防範措施加之南唐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大臣都不待見他一時間林仁肇在京中逗留便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李煜要林仁肇離京但林仁肇稱病請辭無奈李煜只能再也不管他京城一片安樂祥和讓林仁肇鐵了心留下來要喚起整個朝廷的憂患意識提防江北的那頭猛虎可惜沒有任何一個人在意他

林仁肇深感無奈卻也不曾放棄岐懷獻王一直想拉攏他本來以林仁肇的為人他不會攙和到政治權力斗爭中來但實際情況是自己在這南唐再沒有一點發言權無奈之下他只有暗暗向李仲宣示好以便求得支持

可是李仲宣雖然是王爺手中卻一點權力都沒有他拉攏林仁肇並非是為了謀反或者是奪自己哥哥的太子之位只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力量以圖自保而已

兩個沒啥能量的人走在了一起一個滿腔熱血等著灑一個怕日後太子登基自己沒有好下場兩個人又傷又感的最後卻又想到了一起那邊是動兵江北

林仁肇想防備江北宋軍最好的方式便是主動出擊收復之前南唐在江北的城池以為屏障李仲宣想要自保便需要獲得權力而想獲得權力他想到了軍隊動兵江北只要李煜答應了再把自己放到大軍中去這正好是建立軍功獲取軍權的好時機

兩人一拍即合但同樣苦于門路李仲宣唯一便想到在李煜面前能說得上話的便只身下了自己的小姑姑李神諭

李神諭當年除前太子為李煜順利登基出力不少後又往北遼刺殺遼相蕭思溫取得遼國主戰派的支持舉兵攻宋才避免了當年趙匡胤南下之危李煜一直深感其功對李神諭的主張意見卻也很是重視

但自從永明寺回來之後李神諭便淡出了朝廷之事很少給李煜進言一則是因李煜不信身邊親信水雲間的總領薛一人事太平教安插在他身邊細作這讓李神諭心灰意冷二則是他心里總是有個揮之不去的影子故而很少有心思再為朝廷出力

李仲宣把林仁肇引薦給了自己的小姑姑林仁肇也听說過這位郡主的傳奇經歷大感佩服便把自己心中所想和盤托出李神諭听得他分析得頭頭是道特別是听到他言及若此時不進攻江北待宋軍收拾了其他幾國緩會勁兒來便是南唐亡國之時這一看法更是讓李神諭心里不安起來

于是李神諭便答應了二人所求見機向李煜陳述其中利害可還沒來得及進宮林仁肇又在自家府外遭到了刺殺這讓李神諭不得不緊張起他的安危來

如果林仁肇死了找誰去攻伐江北找誰去防守長江可是滿朝文武卻對林仁肇幾番被刺之時置若罔聞集體失聲便是那李煜知道了也很不高興地隨口說了一句︰「叫他回去他偏生不會如此惹來這許多麻煩」

一個皇帝說出這種話來作為臣子的怕早已心寒到沒有操守吧林仁肇听得此言卻也並未流露出多少不滿來更多的是憂心現在金陵狀況安逸太久卻沒有任何憂患意識若宋軍真兵臨城下或許都不用抵抗這南唐便亡了吧

要保證林仁肇的人身安全指望金陵小朝廷是沒可能了李神諭這幾日一直為林仁肇尋找合適的保鏢人選想過自己親自護他安全但又想到自己是個女兒身有諸多不便便打消了這念頭

可是身邊可用之人卻又沒有幾個李神諭沒有辦法便帶著林仁肇來守缺觀希望師傅能想出辦法來

靜塵有心相助卻也想不出合適人選最後想到的是讓林仁肇沒事就住在守缺觀要出去辦事便跟李神諭一道即可看起來這也是個不錯的辦法可林仁肇不干了對于他來說整天跟一群道姑在一起是一件極其不自在的事

就在雙方相持不下又想不出其他辦法的時候道夕出現了于是他便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l~1`x*>+``+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最新章節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全文閱讀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