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 第七十三章 李神諭的佷兒

作者 ︰ 小魚骨頭

從樹上摔下來,我爬起來揉了揉,不服氣地看著那顆像是在嘲笑我愚蠢的青松,小爺今天就跟你耗上了,我還真不信就這麼棵歪脖子樹,我還爬不上去了。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

我再次退開十余步,這次不玩這麼高難度動作了,我還是老老實實用點正常人的辦法。咱跳起來看看能不能夠得著那樹杈。

目測好距離,我就撒開腿丫子沖了過去。在離大樹一尺的地方猛地跳了起來,也不知道跳起來多高,我努力地伸手去夠那樹杈丫子。可是,就在我可憐的手指距離那樹杈寸余的時候,我又被無情的重力法則給拉回了地面。

我垂頭喪氣地看了眼青松,又朝不遠處面無表情的道凡看去,我無奈地聳了聳肩,道凡哥,我這是真沒轍了。

道凡走到我面前,提起我的衣襟,然後就朝上一托,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朝半空中拋了上去。騰空而起的我在快要升到最高點的時候,下意思地伸手抱住青松樹干。還好,這次剛好夠著,我終于在道凡的幫助下,不光彩地「爬」上了這顆坑爹的青松。

抱住青松的樹干,我伸腿踩在青松分開的樹杈上,然後依著枝杈朝樹尖爬上去。費了好大力氣,我終于沒有辜負道凡的期望,爬到了他希望的那根細小的樹杈邊上。

可是,我猶豫了,站在那枝杈邊緣,俯身看著道凡︰「師兄,你確定要我走到這樹杈的中央?」

道凡朝我點了點頭,「如果你能站在邊緣的位置,我也是很樂意看到的。」

我瞪了他一眼,心底給自己打了打氣,便小心翼翼地朝樹杈的中央走了過去。我每邁開一步,都戰戰兢兢,樹杈枝干在我的腳下微微搖動著,發出的吱吱聲讓我膽戰心驚。再這麼走下去,估計我還沒走到目標位置,這樹杈就不能承受我的重量,毅然斷裂了吧。

我把心提到嗓子眼,既然已邁開步子,決計沒有退縮的可能。再怎麼害怕,再怎麼不淡定,也不能把一番辛苦化為流水,還有樹下站著似神色自若的道凡。♀他雖然沒有任何表示,但我心里知道,他對我是抱有期望的。

當我終于成功地站在樹杈的中央的時候,心底里有一種說不明道不清的感覺。抬眼看看雲淡風輕,俯視林間郁郁蔥蔥,就恍如自己正站在雲端,沒來由的升騰起一股自豪之感。

「師兄,接下來怎麼辦?」

「你就在那站一個時辰好了。」

「………」

如果站在水底里,是一種冰冷的孤獨感,那麼現在站在枝頭上,便是一種深深的恐懼感。我的大腿一直在跟我鬧別扭,忍不住地打抖索,而那樹杈也很不和諧地給我發出一陣陣不滿聲。

一個時辰,這比高中入學時軍訓站軍姿還要痛苦,我又不是要做雜技演員,站這麼高有毛用啊。

「站好別動,別亂想,切忌心浮氣躁,不然摔下來我可救不了你。」

「還有,注意平衡,不然那樹杈承受不住你的重量。」

整整一個上午,我就干了兩件事,泡了個冷水浴,站在樹上裝了一會小麻雀。看似很簡單,但真堅持做完,我整個身子骨都跟散架似的。好不容易熬到飯點,剛吃完飯想休息一陣兒,又被延壽抓到宗鏡堂里念經。

或許是上午剛站在樹杈上那種飄然自我的感覺太強烈,讓我在誦讀唯心決的時候,不似以前那般心不在焉。我雖然不夠聰明,但也不是個榆木疙瘩。延壽叫我這麼做,一定有其中的道理,只是我暫時還沒有悟到。

延壽見我神情專注,欣然地點了點頭,「道凡,感覺如何?」

「沒感覺啊。」我想撓撓頭發,可惜只是模到了光溜溜的腦袋殼子。

「不要流于文字,不要曲解文意,你需用心去感受,感受天地萬物融合于你眼前。你且氣沉丹田,發聲之時,心念集中于一線。」

我試著延壽話中所說的方法,深吸一口氣,把這氣憋到了丹田之內,然後再緩緩跟隨著經文慢慢吐出。♀一開始感覺跟平常不一樣,可當延壽敲起木魚的時候,我瞬間發現,丹田內有那麼一絲氣息在游走。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內力?

關于內力之說,玄之又玄。它似是存在,又好像根本不存在。它不像你憋出來的一口氣,想要吐出去就能吐出去的。我不敢確定這就是內力,但又不好問延壽,只能專心地誦讀唯心訣。

按照延壽的課業安排。我每日早晨接受道凡慘無人道的魔鬼訓練,一開始只是泡澡,上樹,後來又多了舉石,劈柴。如此堅持下來,我的身體也強壯了起來,加之延壽每日跟我將內功修煉調息之法,我漸漸感覺到身體里那一絲氣息漸漸粗壯強大了起來。

外功修身強體,把身體鍛造得如堅鐵一般,然後再經過內功養氣之道,把這股鍛煉出來的力量合理地儲存起來。經過半個月的堅持,道凡和延壽兩人的悉心**,我終于打開了武學的大門。

身體的基礎打好了,道凡便開始傳授我般若拳。般若拳的拳法套路偏防御,一共二十四式。學會整套拳,我只花了三天,可真要打出樣子來,卻一點進展沒有。

「你看你的拳頭,打出去的時候軟弱無力,你的步伐,也是虛浮不堪。揮拳的時候,你要把全身力量聚于肩臂,然後依拳而發。」

「還有,拳法的威力,不在于你使出多少力道,而是于你如何收放自如。如若一拳出去,力道收不回來,那麼反而會傷了自己。」

我細心揣摩著道凡的話,把般若拳套路拆解開來,一招一招慢慢地體會。拳到力不到,拳出力不勻,拳收力不逮。原來練拳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有多年苦工,頂多就是練成一套花架子。

唯心訣基本已經念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了。延壽見我不再依靠書本,便減少了頌讀的次數,而是騰出更多的時間,讓我打坐。

打坐,是內功修煉的基本方式之一。能感覺到內力的存在,並不代表著能夠使用這股來自體內的力量。我現在的水平,就好像能感受到風,卻抓不住它那般的感覺。感覺存在是一回事,把存在化為實質又是另外一回事。

「唯心訣是為師靜心打坐時所感悟而創下的內功心法。它依佛理而出,禪心不定,功法不出。」

延壽見我打坐半天一點動靜沒有,便雙手在胸前游走一圈,比劃出一套似是內功修煉的手法來︰「你且按我的手法,慢慢調息。」

我依樣照做了一遍,但無聲收獲︰「師傅,何為禪心?」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心之所往,塵埃不惹,便是禪心。」

我一時悟不出來,也不心急,循序漸進我還是懂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慢慢來,總會明悟的。

在永明寺習武的這一個月,是我來這世界最開心的一段時光,我感覺自己從來沒有這麼認真做過一件事,日日夜夜地都想把功夫練好。可是,一個月下來,我只是初窺門徑,練跟道凡過招的勇氣和機會都沒有。

延壽和道凡兩個人全心全意地教導我,我能感受到他們對我的那種真摯的情感。或許,這麼安靜地呆在寺里做個和尚,也是一件很快活的事吧。

這樣的想法,時常在我腦海里浮現,但一想起,我便苦笑地搖了搖頭,我能做延壽一輩子的徒弟,但是我還有兩個結拜兄弟,他們現在生死未卜。如果真要一生呆在永明寺里,起碼也要等找到水無形和尹阿媵再做打算吧。

我勤于練功,一刻不懈怠,心里想的便是,以後找到他們,遇到危險的時候,我不再是個累贅,而是一個幫手。

這一個月,除了練功,還有一件很讓人頭疼的事。就是那個在西湖邊上遇到,害得我成了和尚的李仲宣不停地騷擾。

我發現古代文人比和尚還不如,和尚不事生產,但起碼知道挑水劈柴,苦修度日,而文人們呢,整日游手好閑,吟幾首外詩,把附庸風雅當成工作,簡直就是扯犢子。

這家伙自從我出家後,便住在了永明寺里,每日除了象征性地跟延壽探討下佛法,其他時間便揪著我談詩詞。哪個地方又出了個什麼才子,吟了一首什麼好詞,這家伙總要拿來我面前炫耀一番。

我心底清楚,這家伙純粹就是來擠兌我,想用激將法逼我做詞,然後他又可以拿著我的詞去他的圈子里顯擺。哎,人心吶,無論過去幾千年,都是一個德行。

如此這般,李仲宣糾纏了我半個多月,可我一直堅持原則,不剽竊任何一個後世大詩人作品。他一無所獲,卻也不氣惱,反而誤以為我高風亮節,潛心修佛,更加敬佩起我來。

整體上來說,李仲宣身上除了有點文人的呆氣,其實還算一個很熱心腸的好小伙,在我苦于吃不到肉的時候,這家伙總能合我心意地偷偷大半夜從寺外給我弄來葷腥。

「佛祖啊,佛祖,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你常坐我心。我這不是在吃肉,而是在修行,佛祖你要諒解啊。」

李仲宣總是在大半夜把我叫到宗鏡堂里,然後偷偷從懷里掏出熟肉來。有時候是雞鴨,有時候又是牛羊,並且都是烹制得很專業的吃食。

「得了吧,道夕你這是自欺欺人。」李仲宣跟我處熟了起來,說話也不再那麼客套。

「你這肉哪弄來的,手藝真不懶啊。」我扯下根雞腿朝嘴里塞,邊嚼便問道。

「這可是來自吳越皇宮里面御廚的手藝。」

「啊?你沒開玩笑?」我瞪大了眼楮看著李仲宣,皇帝的御用廚師做出來的菜進了我的嘴,這不是在做夢吧?

「我李仲宣像是滿嘴胡言亂語的人嗎?」

我看著他很認真的樣子不像是在開玩笑,于是試問道︰「那你是什麼身份?」

「延壽大師沒跟你說嗎?」

我搖了搖頭,話說認識李仲宣半個多月了,我只知道這家伙來自金陵,卻對他的身份背景一無所知。

「我是唐國皇子。」

不是吧,這家伙一臉稚女敕,毫無貴氣可言,居然是李煜的兒子,是不是搞錯了吧。

「那麼,你認識李神諭嗎?」

「那是我表姑姑,你認識她?」

李仲宣好奇地盯著我,而我是驚奇地看著他,李神諭是你表姑姑,這……

「那你不應該叫我道夕,應該稱呼我為叔叔。」

(l~1`x*>+``+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最新章節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全文閱讀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