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 第206章 新加坡

作者 ︰ 大刀老猿

()「南海局勢緊張的事情?」提起新加坡的邀請,李庠沉思道。(鳳舞文學網)

「是的!」顧維君點了點頭。

毒蝦的外交戰略就是新加坡人先提出來的。雖然同樣是一個面積不過716平方公里的小國,但在東南亞卻是一個軍事強國,尤其是海軍和空軍,在普遍窮困的東南亞地區,一直是一枝獨秀,成為東南亞軍事現代化的一個亮點。

但是小國的局限性也開始慢慢的在新加坡的身上體現,當年的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比起另一個小龍韓國來,經濟發展已經緩慢了許多,甚至被四小虎逐漸的追在了身後。

或許經濟上,新加坡依然是在東南亞前列,尤其是人均更是有名的發達。但在軍事上,新加坡保持的毒性優勢在被其他國家抹平。

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增長必然會帶來軍事實力的增強,而南海又是一個助推器。

當然真正的主因還是華夏的強勢崛起,以及美國背後的推動。

森林中的每一顆大樹的樹蔭下,其他小樹很難再茁長成長。同樣每一個大國崛起後,周邊國家的生存狀況也堪憂。

在華夏過去恥辱的時代,原來的那些附屬國們反過來欺壓華夏人的賬目都一筆筆的記著,誰敢肯定崛起後的華夏人不會事後算賬?誰要相信那些外交辭令,誰就是傻瓜。心中惶恐的那些國家開始加入了美國圍剿華夏大陸的行動中。

如果狙擊華夏崛起成功,或許會在倒塌的華夏身上會贏得更多的利益和生存空間。日本人趴在華夏身上吸血崛起的奇跡還在流傳,而蘇俄紅色帝國的倒塌遺留財產的豐富到現在都讓人眼紅。

況且對付華夏,他們不過是些搖旗吶喊的小嘍,前邊還有美日等,即使真要撐不住了。換了旗幟說些服軟的話也能換來賣馬骨的待遇。畢竟華夏人就喜歡萬國來朝的面子,不是俄國人那種睚眥必報的性子。

于是,東南亞的那些國家在南海這個牽扯巨大利益的問題上更是寸步不讓。隨著華夏軍力的加強,周邊國家也在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掀起了一陣南海軍備競賽。

新加坡在南海石油和領土爭端上和華夏大陸沒有矛盾。自然不需要跟風,而且華人多數派的國情也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只是周邊國家都在擴張軍力,尤其是近在咫尺的馬來西亞和印尼。讓新加坡不得不擔心。

他們在以前華夏勢力波及不到的情況下,還可以跟在美國人身後搖旗吶喊,但在華夏勢力不斷滲透過來的情況下,它就得需要考慮未來的國運問題了。從新加坡這些年由一個反紅黨先鋒變成頻頻贊揚華夏大陸的言論就可以看出新加坡的態度轉變,已經從美國的鐵桿小弟,逐漸變向在美國和華夏大陸之間左右逢源。

月兌離了美國這條大魚的保護,又靠不到華夏本土身邊。新加坡的安全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當越來越強勢的太平國出現後。他們覺得一下子找到了一個不會吞掉他們的可靠盟友。

雖然同屬于華夏人的血脈的因素早就在新加坡單薄了許多。但作為未來提防華夏大陸考慮,以及為東南亞那些華人家族利益著想,拉上太平國還是利大于弊。即使未來太平國可能卷入美日和華夏本土矛盾而落難時,新加坡的立場也是可以自由變動的。

國與國之間本來就是用利益聯系在一起的,其他血脈、信仰什麼的都是浮雲。只要看看新大陸和英國的反目,中東的亂局就明白了。

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國家爭斗更是殘酷,南海周邊的國家。甚至跨越太平洋的兩個大國爭斗隨著時間的推移,並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激烈。

進入2016年後,因為春節前後,華夏游客在印尼被殺害時間和3月份華夏大陸的漁政船撞沉菲律賓漁船的事情,南海局勢愈發緊張。這個時候,新加坡邀請太平國以打擊海盜的反恐名義的軍事交流,其背後的意思就值得商榷。

「我們太平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實在不足以打動新加坡,剩下的也唯有軍事交流了。新加坡的這一次軍事交流活動只有我們,而沒有其他國家!」顧維君補充了一句提醒道,「新加坡有對南海事務撇身事外的意思。」

「他們要撇開,我們卻想插手進去!」李庠無奈的笑著搖了搖頭。

華夏本土直接和太平國建交,並不斷拉攏,慢慢的滲透,甚至不少太平國人也為兩國的友誼而雀躍興奮,但李庠卻不敢掉以輕心。

自從李庠提出的保留華夏本土和太平國雙國籍的提議卻被本土婉拒了,李庠對本土的警惕性就多了一分。

目前太平國人基本上都是華夏大陸出身,灣島和香港以及海外華人的總數至今只有不足二百人。太平國的相對自由對他們並沒有多少吸引力,但李庠卻也不能就此放棄,未來的太平國還需要他們的思想和意識來彌補一些不足之處。

無論是歐美的華人,還是東南亞的華人,李庠都要積極的去爭取。而在華人圈中擴大影響力的方式就是為華人出頭,就像李庠當初在馬紹爾一舉成名一樣。相對于容易用法律和外交手段處理的歐美國家,東南亞地區的華人不公平的事件更為密集,更需要強勢壓制,也更容易擴大影響,最關鍵的是,這些國家要遠比那些歐美國家好欺負。

無論和華夏本土什麼樣的關系,對外卻是一致的。

正是看不慣華夏本土的外聖內王的態度,李庠才有了建立太平國的舉動,以之成為華夏族的有益補充,卻不是打算要置身事外,只顧沉迷自己的世外桃源。

這一次南海的事情,李庠也一直在關注。若是不出意外,恐怕又是在不斷妥協中變得悄無聲息。或許華夏大陸不吃虧,但民心卻不是總圍繞著利益在打轉。或許他們不明真相,但誰會告訴他們真相,給他們多一份希望?

華夏大陸的身份讓他們顧慮重重,無法施展,而周邊連搖旗吶喊,沖鋒陷陣的小弟都沒有。這個時候李庠不介意站出來被人當槍使喚一回。可惜華夏大陸自己都不會同意,無奈下李庠只能自己想辦法攙和進來,以擴大太平國影響。

3月底,由王明陽首相組成的政府訪問團正式出訪新加坡。與此同時,購自俄羅斯的那艘22356級護衛艦也從太平島,在出訪新加坡的途中。

無論新加坡什麼意思,加強和新加坡的交往目前來看是利大于弊,在國家關系朝變夕改的情況下,這就足夠了。

……

轉過了3月份,在4月份的第一天,太平國的第二艘驅逐艦華山號問世了。

和平時期一艘驅逐艦的問世,比戰時一艘巡洋艦的問世還要吸引眼球。尤其是太平國這種豆丁小國,冒出了2艘驅逐艦更是惹人關注。

「真是五岳為名,難道太平國要湊夠5艘?」華夏本土已經有人驚嘆道。

「他們要這麼多的戰艦干什麼?」美國人不由皺起了眉頭。

驅逐艦和護衛艦不同,隨便一個沿海國家,聚集幾艘護衛艦也正常,但是驅逐艦的攻擊力和威脅更為巨大,已經不是那些小國所能掌握的了,而且還容易引來大國的警惕和打壓。最關鍵的是驅逐艦的費用是一般小國的經濟難以承擔的。但豆丁大的太平國卻一反常態的購買了2艘驅逐艦。怎能不讓美國人不琢磨一下背後的緣故?

「即使太平國人要為華夏大陸提供機密,也不會購買再繼續購買那些陳舊的956級,畢竟華夏大陸已經有了。而這一艘……」有人在猜測太平國購買意圖的時候,才意識到太平國的第二艘驅逐艦是那麼的像日本人的秋月級。

「難道傳聞是真的?」有人想起了太平國打撈沉船的傳聞,也有秋月號驅逐艦情報泄露的傳聞,總之太平國服役的第二艘驅逐艦雖然改變了一些模樣,但越看越像秋月級驅逐艦。

「這就是秋月級驅逐艦!」日本人已經有人咬牙切齒道。若是別人還不敢肯定,但日本人絕對不會認錯,這艘驅逐艦不管太平國搖頭不承認,也不管怎麼改,骨子里都是秋月號的影子。

他們心頭在滴血。既然這艘酷似秋月號的驅逐艦已經出現在了太平國,無論是打撈沉船而來的,還是情報泄露而來的,總之他們耗資數百億日元研制建造的秋月級驅逐艦對華夏人來說已經不是秘密了。

「我們一定不能放過他們!」日本又有人開始喊道。更有人推動著要對太平國重新開戰。

「一款驅逐艦值錢,還是一座島值錢?」日本老成的那些大佬們不由斥責道,「你們要想清楚了,什麼才是對我們大和民族最重要的!」

ps︰

不自覺又吐槽羅嗦了很多,以後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最新章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文閱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