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 第201章 要繼續拍下去

作者 ︰ 大刀老猿

()有時候,李庠覺得自己好像是在玩升級游戲。(鳳舞文學網)

太平國從零開始,再到一個村落級別,然後又升到鄉鎮級別,現在最起碼有了城市的樣子。

太平國在成長,李庠自己也在成長。從一開始的吊絲,成為村長級國王,再到鎮長級國王,現在已經到了縣長級的水平。里里外外的事情,李庠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現在處理一般事務都可以信手拈來,一揮而就。就連面臨外部美日壓力時,也從一開始的驚恐不安、焦慮煩躁,變成了現在的風輕雲淡,即使不靠殺手 ,一樣充滿了更多的自信。

李庠曾經為了居住的問題頭疼不已,連續很多天都睡不安穩。但自從他決定了加速太平島領土擴大計劃後,這些都將不再是難題。

只是眼下,應對之計還是只有浮島這一個法子。在本土和南美、東南亞、澳洲,甚至歐美等地,也正在購置土地安置多余人員,但集中在太平島附近的人員只能通過浮島的法子來安置。

「浮島的成本太高了!」這是太平國高層集體的看法,也是國外其他人的看法。除了李庠外,其他幾乎所有人都對數億美元的費用來打造一座浮島民居的舉動不看好。但寸土寸金的太平國現在卻只能靠這一種方法向海洋索取生存空間,再高的成本也得忍受。

顧維君提醒提高人才門檻的事情就是為了人才和浮島高昂成本的一個性價比的問題。

浮島成本已定,若是為了一群普通人,他們一輩子創造的價值說不定還不如建造一座浮島的費用,但若是各類人才,說不定一個人才創造的價值比一座浮島還要值錢。

有時候。高位者就需要如此的現實,在權衡得失中,直接因為一些高昂的國家成本而輕易的抹殺很多人的權利。

「人不能只看一時!」自有依仗的李庠所說的觀點可以更為冠冕堂皇,

「人才應該動態的來看。有些人現在或許不是我們需要的人才,但不能說以後他不能改變。即使他真的無法做成一根棟梁,但一樣能成為一塊建設太平國大廈的磚石。況且不能因為一個人的默默無聞或者無能,而直接否定他的基因優劣。上溯千年,下承三代。難說他的家族中不會出現棟梁之才。現在既然他們選擇了太平國,我們就應該給予他們這個國家的饋贈。」

在空間地球中可以制造浮島模塊的李庠自然可以無視那高昂的成本,若不是需要應對外界的追查,李庠甚至可以把所有的模塊都在空間中很快制造甚至可以一體化制造完成,而不用像現在這樣,需要通過華夏本土的船廠生產部分模塊做掩飾。一起拼湊。

雖然還有部分浮島模塊來歷不明,但這已經不是各國情報機關重點關注的了。自從獲知了一部分浮島的簡單結構後,美日等已經不再把這些民用標準建造的浮島列為巨大威脅了。當然他們看到的都是李庠希望他們看到的。

……

進入2016年後。太平國依然低調。

即使那台春節晚會也只是在華夏本土影響大,對于西方世界根本沒有多大興趣,反倒不如太平傳媒在正月里推出的新版《封神榜》電視劇。

猶如好萊塢大片的特效連外國人也是嘆為觀止,在太平傳媒推出後,不僅東南亞和日韓等國前來洽談引進的問題,就連歐美國家也對這樣的電視劇感興趣。

外國人也就看一看熱鬧,驚訝一下那眼花繚亂的特效,甚至最多對華夏的神系故事以及情節中的狗血鏡頭略感興趣,但華夏人卻是對這一部封神榜的情節展開了大肆的爭論。

這部新拍的《封神榜》可以說比那些戲說的更為忠于原著,但是卻把原著中隱含的一些內容來給揭露了出來。

整部片子都不再黑白分明的劃分正邪。人物刻畫也不再單純的臉譜化,甚至根據後人的分析推理。把各種利益紛爭給點了出來。

「這樣更為寫實,把背景和利益糾葛都擺在了我們的面前。這才更像是歷史劇!」有人叫好。

「這是神話小說,不是歷史!」有人反對對原著的背景如此推演,認為傳統藝術中表現出的臉譜化人物刻畫才是經典所在。

更多的人紛爭于劇情中的每一個角色的反差和背後的諸多故事,把網絡上吵得熱火朝天的爭論帶入了報紙和電視等傳統媒體中。一時之間,華夏本土掀起了一股封神榜熱。

「《封神榜》這部電視劇掙錢不掙錢不說。至少我們推動華夏古代神系文化的一部分做到了。」李庠欣慰道。

雖說這部電視劇大賣,但對于這麼一部用電影大片來要求的電視劇來說,實際上並沒有賺到錢,若不考慮衍生產業,恐怕就要賠錢了。

不考慮高昂的特效費用,也不考慮集合了二十家全國中文、歷史、考古等諸多學者研究整理審核的劇本,僅僅一個服裝道具就是耗資巨大,不說從華夏本土、港澳台、新加坡以及其他海外華人等整個華人圈中精心挑選出的演員,就是群眾演員的數量和素質也是精挑細選。每一個鏡頭更是嚴格把關,不符合要求的絕不會湊合著用。

「拍出來的可以直接放到電影院里去放映了!」有人贊嘆道。這種精益求精的結果除了堪比電影的效果外,還有堪比拍大片的高昂費用,根本不是授權各電視台的播放能收回成本的。不過如果算上作為一部經典電視劇的各類衍生產物,保本是沒問題。

即便是這樣,現在也沒人肯來拍這個。過去為了宣傳的需要,還有國家集國家之力來拍攝,但現在恐怕也就只有李庠肯這麼投入了。

若是要談論一個民族的文化,各種傳說和神話是了解文化起源的關鍵因素之一。

奧林匹斯山上的古希臘神話不僅點燃了西方文化的火炬,還照亮了近代文藝復興之路。

李庠打算復興華夏文化,也想借助華夏的古老神話,尋根溯源的從上而下的理清一條華夏文化的發展之路。而入手點就是封神這個上古神話時代的終結和新封建王朝的崛起的關鍵點,由此牽動華夏的歷史脈絡,向所有華夏人展開一條探索自身民族的發現之旅,重新發現華夏歷史的本來面目。

「等到《戰國》拍完了,我們還要繼續拍下去,把華夏歷史上下五千年的輝煌和苦難都拍攝出來!」李庠早有決定。

在眾多專業人士的建議下,太平國的下一步電視劇,跳過了民眾熟悉度較低的西周和《春秋》,而是從戰火連天,各類矛盾都開始激化的《戰國》開拍,除了展現當年的諸侯爭霸外,還重點突出了當年諸子百家的文化繁盛,讓民眾能了解華夏文化的另一個重要源頭。

之後從漢史開始,一直到民國歷史,李庠都打算要重新演繹一遍,不惜重金打造銀幕上的24史,力求還原歷史真實。

「我只希望銀屏上少一些辮子戲和韓流腦殘戲,能讓華夏人多了解一下自己的祖先,自己的民族!」舉起了復興華夏文化旗幟的李庠不惜成本,也不求盈利,只是希望從歷史入手,引發人們對華夏族文明史的重新思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最新章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文閱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