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 第193章 山洞工廠?

作者 ︰ 大刀老猿

()「這是一種治療肝癌的新藥!你們可以選擇試一下。(鳳舞文學網)冰@火!中文」京都某醫院內,于觀生向病人家屬推薦道。

「這是那個太平國生產的,就那個太平洋上的小國?」病人家屬把那精致的瓷瓶在手中翻來覆去的看了半天,最後還是質疑道。

于觀生心中不禁低嘆了一句。

若是歐美產的,甚至是日本產的,上邊畫滿了各式洋文,病人家屬即使心有懷疑大夫在撈錢,表面上也會熱情的感謝。可太平國的產品包裝上,除了阿拉伯數字外,全是漢字。即使繁體字的另一份說明,國人都能認出個七七八八,更不用說還有簡體字說明了。

看到了這些漢字,以及後邊一個太平國生產的標注,以及上邊標注的價格,病人家屬懷疑大夫撈錢的心思就更盛了。

「是太平國研制生產的。不過這種藥效果很不錯。」作為一名大夫,于觀生能說的也只能是這些了。雖然他知道這種新藥療效很好,但他絕不會說出這藥包治的說法。

「呵呵!我們原先的藥還沒吃完,呵呵!」病人家屬很快撇開道,最後還不忘補充了一句,「就是那個日本產的藥,效果也可以。」

于觀生心中不禁一陣悲哀,即使太平國的藥療效比日本的好,但病人家屬一听太平國,對藥品的期待已經落到了零點。

「若是歐洲的小國,有底蘊又有歐洲大國的科技力量可以借助,生產出好藥來或許還有人相信,但太平國那里都是一群大陸上過去的華夏人,能有多大的能力制造出一款好藥?連我們一開始都懷疑,更不用說那些病人家屬了。畢竟這藥雖然便宜些。但卻不是免費的,病人家屬總得衡量一二。」同事廖凱峰嘆道。

「唉,還是太平國的名氣不響亮啊。」于觀生最後無奈道。

在他的眼中,憑著太平國連續推出的十幾款新藥來說,太平國絕對不是別人眼中的豆丁小國。

沒有足夠的科研水平,根本無法研制出站在世界前沿的這些新藥。更何況短短一年的時間推出了十幾種應用于癌癥、心腦血管疾病、艾滋等各種疾病的藥品,而且每一款新藥都是出于世界領先水平,所展示的科研力量讓人咋舌。

至少在于觀生的眼中,太平國的醫藥科研水平已經屬于大國行列,只可惜國家領土小了些,怎麼看都給人一種微型小國的感覺。

「太平國就那麼點土地。怎麼就能生產出這麼多的新藥?不說他們的藥品生產線,就是單單他們的科研部門,各種儀器設備也需要佔用很大的空間,它們安置在哪里?真的是在山洞里?」

……

面對不斷在市場上冒出的太平國制造的商品,有類似猜想和質疑的人不少。太平國地盤就那麼大。太平島上除了保留下30%的綠化面積外,其他空地都開發建設了。建築物都是住宅和其他公共設施,一座工廠都沒有,哪里還能制造產品?

唯一從太平國流傳出來的消息就是太平島上有山洞工廠。

太平山上有不少山洞已經是眾人皆知的情況。對于這些山洞的用途,各有說法,雖然住宅的功能已經逐漸消失,但倉庫、防空洞、娛樂場所、科研實驗室等功能卻都有實證,甚至太平國的部分飛機機庫也在其中。相應的飛機修理廠也主要設置在了山洞中。這是眾人皆知的一個工廠。

其他的山洞工廠,眾人只是猜測,並沒有實證。畢竟太平國的物品基本都是進口。僅有的一些工廠也都設置在外。

太平國最大的工廠是船廠,集中了近兩千職工。

太平國的電廠在山洞中曾有燃料電池電廠,但隨著浮島的陸續投入使用,浮島自帶電廠的電力和2艘停泊在海上的電廠船舶以及散布各處的燃料電池電廠已經可以滿足太平國的電力使用。山洞內的燃料電池電廠已經很久沒有消息了。但國際上卻傳出了太平國研制的燃料電池性能優良的消息。

那掛著太平國制造銘牌的燃料電池雖然不是最先進的,但卻絕對是國際先進水平,而且不僅僅是停留在文字和獎狀中,還直接有了競爭力極強的產品,以優惠的價格和超高的性價比壓倒了不少日本和歐美的產品。

對信息技術最為敏感的電子行業,最近也發現了貼著太平國制造標簽的晶圓制造的芯片,連蝕刻尺寸都是45納米級的。

雖然兩年前。這種18英寸晶圓制造工廠已經開始建造生產,45納米級的蝕刻尺寸也早已經出現,這兩年也逐漸成為了最新的主流,但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太平國也會插手進來。這種水平的電子制造,就是華夏本土也剛剛才開始建設合資工廠,都沒有生產。

動輒上百億美元的投資讓18英寸晶圓廠的普及很慢,一個小國如何能支撐住?他們的工廠又在哪里?雖然是實驗室規模也能生產,但每月產能過低,必然造成成本的急劇攀升,用于研究還可以,但拋向市場絕對死賠。

「太平國建國以來已經注冊了兩千多項專利,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可他們的研究機構在哪里?人員是哪里的人?」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華夏本土,對太平國不斷冒出的這類消息很感興趣。

雖然涉及到的一些技術不是國際頂尖實驗中最為先進的,但卻是國際應用的先進水平,有些是華夏大陸也不曾有的,這樣的科研實力讓人吃驚的同時,也忍不住好奇它們的緣由。

「難道真有所謂的山洞研究所?」

……

傳聞不是空穴來風,到了11月份,太平國的地下城已經大部分都啟用了。

雖然不是山洞,但這些地洞的空間比上邊更為寬廣。不僅可以作為研究實驗室,還可以直接建設工廠。

工廠自然不是那種隨便一個就能佔地十幾平方公里的豎著大煙囪的傳統工廠,而是重在技術含量的高科技工廠。

空間中有太多的科技資料,李庠一開始需要的是整理和吸收,然後才能談得上發展。除了本土和國外其他地方扶持的研究所外,一些敏感的技術研究直接設置在了太平島上,並把產學研一體的結合了起來,直接把一些技術轉換為了產品。

考慮到地下城的空間,太平國初步的工業發展主要涉及到了幾方面。

生物技術科研以及相關工廠佔了兩條通道,藥品生產只是一方面。

各大制藥公司都有存貨,不到前一款藥品壓榨不出更多利潤,新品是不會上市的,但科研卻早提前了一兩代。李庠挑挑選選的不需要拿出太先進的,就已經是國際先進水平了。太先進的臨床試驗有些不完善,李庠也不敢輕易拿出。

只這些已經為太平國賺來了暴利。其他地下城投入的行業也是如此。

電子技術相關產業也佔據了一條通道。外邊動輒上百億美元的18英寸晶圓生產線,李庠可以輕松搬出一條,並能制造出更為純淨的真空潔淨環境。

包括燃料電池在內的新能源科技相關產業也佔據了一條通道,另外納米、信息和人工智能、動力研究等相關技術也各佔一條通道,甚至武器研究也佔了一條通道,已經在開始消化國外軍火巨頭的研究果實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最新章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文閱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