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 第190章 修復浦賀號事件

作者 ︰ 大刀老猿

()林蔚就參加了對日本戰艦的部分打撈。(鳳舞文學網)

打撈沉船練出來的手段終于用上了。

一些沉船位于敏感地區,如果開船過去,停留時間長了都容易惹人懷疑。而為了培訓潛艇部隊,有的沉船是通過潛艇接近,通過水下機器人來實施作業。

在平時的打撈中,李庠的沉船打撈隊一般使用在探索泰坦尼克號中立了大功的阿爾文號。這艘美國人在1964年生產的可載人深海考察工具,因為操作次數最多,擁有了最為完備的操作手冊,比那些更為先進的水下機器人更易上手,成為那些菜鳥們的訓練器材。

打撈日本戰艦,甚至不需要無纜的阿爾文號,在這不足三百米的水深中,在有了精確坐標和附近的海底暗堡的幫助下,現在的很多商用rov有纜水下機器人都可以做到。而且林蔚他們的任務只是想辦法把拖拽的繩索固定在戰艦上即可。

「日本人對這片海域很敏感,如果發現我們打撈肯定是要制止,起糾紛是小,甚至會在引發摩擦和沖突。所以我們先要把它們在水下拖到安全的地方去。」在打撈開始的時候,上邊就有任務解釋。

「在水下這樣的長距離拖拽容易遺失不少東西!」林蔚有些擔心。

上邊要這些殘骸,肯定是要做研究用的。有時候即使丟一個零件,也會讓研究少一個參考對象。

「不用擔心遺失。我們在之前對沉船搜索中有意外的驚喜,我們已經有了秋月號等多艘戰艦的各種詳細資料的拷貝。」親自跑來這里查看的李庠給了他一個十足的安慰,「我們完全可以憑著這些資料再建造起一艘秋月號來。」

可以從空間地球中直接撈取日本戰艦的各種資料的李庠敢于打這個包票,甚至他還把部分秋月號的圖紙和資料交易給了華夏大陸。

正是李庠情報上的優勢為太平國和華夏大陸的合作添分不少,幾次合作後,讓華夏大陸暫時擱置了潛艇基地的問題,積極和太平國建立更多的來往。一些很有分量的情報砸下來,甚至連本土對太平國的滲透替代戰略也變成了扶持為主。

當別國的很多機密都在李庠眼中時,他一個人就能擔負起一個情報帝國。

很多情報和很多技術專利一樣,都有時效性。李庠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有效的自己利用。卻可以通過一些渠道散播出去,賣出一個好價錢。

一開始李庠通過十幾個影子公司的暗中交易,但時間一長,李庠發現那些散播了貨真價實情報的機構成了別國情報機關中的香餑餑。他們賺取到的不止是金錢,還有越來越龐大的情報網絡和信譽。

「誰掌控的情報多,誰就更能觸模到這個世界的脈搏。掌握最多情報的不是那些渠道,而是那些值得信賴的平台。國家在統一軍政和輿論的同時,也在統一著信息和情報,形成了一個個情報平台,諸如美國和蘇俄這樣的超級大國甚至可以把情報觸手伸到全球。」當李庠心中有了個模糊想法時。王明陽曾經為他解惑道,

「當世界上所有的情報由一個散亂的網狀結構體系向一個地方集中統一時。掌控這個世界的核心就能打造出來了!」

但這樣太難了,即使這個世界最為強大的美國也無法統一全球的情報,甚至連西方情報都整合不了,只能是全球情報網絡中一個最大節點,屬于局域的核心。

李庠也沒有統一全球情報的信心,但這個說法卻給了他更大的啟發。

于是李庠開始整合手下的影子公司和渠道,很快在十月份國際情報界陸續出現了天網和黑洞這兩個信譽度極高的情報商。開始匯聚消息靈通的各國情報網,逐漸成為了眾人值得信賴的交流平台。

購買所需的情報,銷售自己掌握的部分情報,雖然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不少這樣的平台和機構,但在各國互不信任的情況下,中立而且有大量詳實的情報可出售凝聚信譽的平台,很難有競爭過李庠的。天網和黑洞兩個情報平台互相競爭下,猶如太極圖上的兩個點慢慢的把周圍的信息渠道凝聚成了一個新的局域核心。

兩個情報平台都是嚴守中立,這樣才能聚集更多情報。彌補空間只停留在一個時間點上的不足。

但這不妨礙多出太平國這麼一個消息靈通點,讓情報加重了生存的砝碼。

李庠隨口一個從秋月號上獲得的情報,就為太平國改造日本戰艦計劃披上了一層合理的外衣。

在太平國極少數人才知道的這個計劃中,日本人的2艘戰艦打撈上來後進入了浮船塢中進行修復改造。但卻沒有第二個人知道,真正的2艘日本戰艦殘骸主體早已經被影像人駕駛的潛艇拖拽到了更深的海底。李庠還不忘上邊蓋上一層岩石和海泥,挪走了地方的這2艘戰艦估計只有等待未來才會被考古學家發現吧。

同樣是十月份,修復改造計劃的第一個成果出現了。若不是在浮船塢中需要留下點修復的痕跡,浦賀號出現的會更早。但為了不過度刺激日本人,已經完工的秋月號依然停在浮船塢中沒有問世,但船員們已經上艦開始熟悉了。只有少數人知道太平國現在已經有2艘驅逐艦了。

浦賀號的出現已經讓日本人惱火的不行了,要求太平國立即歸還。

太平國甩給了他們一大摞原來沉船區的大量散落的殘骸照片,直接回復道︰「浦賀號的沉船殘骸依然留在海底,貴方可以通過第三方求證。至于洛陽號完全是我們最新改裝的新型掃雷艦,凝聚著太平國國人的勞動成果,豈能因為像就被冒認為浦賀號,就要被奪走。我們對于日本人這種強盜一般的行徑表示極大的憤慨,並予以嚴厲的譴責。」

按照國際慣例,只要沒有足夠的證據,即使眾人皆知,日本人也無法討要,就像華夏的流失文物一樣。國際外交中,厚臉皮不會被人嘲笑,若是太平國主動承認,歸還,那才是犯傻,被人恥笑為白痴。

剩下的只有不斷的扯皮。進入了11月份,因為浦賀號開始服役訓練,太平國和日本的關系再度緊張。

「可惡的太平島人,竟然用我們的浦賀號掃雷艦大搖大擺的在海上實施作業,開始大規模布雷。」野田加鹽不由大吼道,「我們要采取更為猛烈的報復!」

堂堂的昔日第二經濟大國的日本竟然被一個小小的微型國家一次次的打臉,讓涵養才好的日本人也沉不住氣了。在群情激憤下,首相野田也得有所表示。外交大臣松本明剛也對外透露出了日本人將不惜應對更大規模沖突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事端。

但這個時候華夏本土站了出來,在11月9日宣布和太平國正式建交了。

這一記重重的耳光把日本人抽懵了。華夏大陸的這個舉動也意味著太平國將不再孤立。

也是同一天,華夏本土在太平國進入聯合國的門票上畫上了個贊同的對號,一下子把太平國送入了聯合國,甚至連美國人都沒有反應過來,沒有來得及改變原來的支持態度。

本來按照顧維君的意思,是要提前打個招呼,給美國人一個面子,但華夏大陸的這種做法顯然是要絕了太平國左右搖擺的態度,逼太平國站隊了。

「反正我們既然要復興華夏文明,宣揚華夏文化,和美國人本來就走不到一路,而現在我們還需要多方面和華夏本土展開合作,只能偏向華夏大陸了。」李庠也無奈道。

對美國所能帶來各種利益,除了一個當小弟換來的安全,其他李庠根本看不在眼中,而太平國人的華夏之根還在本土,和華夏大陸的合作怎麼也割舍不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是華夏大陸這塊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一代代燦爛的華夏文化。沒有根的文化,只能是和浮萍一樣。

相比美國,李庠手中掌握的各種情報更受華夏大陸所重視,合作的關系也要更多一些。這一系列可以得到更大利益的因素才是李庠認可了這種有所偏倚外交戰略的重要原因。

反正有逐漸強勢的華夏大陸罩著,安全也暫時不是問題。

華夏大陸已經正式認可,絕不會出現這個時候拋棄合作者的惡劣行為出現。或許軍事實力難以遠及,但大國交鋒不止是靠軍事。

日本人有些萎了。

日本國內雖然依然喊得熱鬧,但卻一直沒有出兵的跡象,甚至連南鳥島駐軍的演習行動也取消了,反倒是東海巡邏的次數更為頻繁了。

乘著加入聯合國大家庭的習習春風,太平國又迎來了一個和平的11月份,讓太平國在擴軍的同時,可以安然的去做一些其他事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最新章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文閱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