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 第173章 閱兵式開始

作者 ︰ 大刀老猿

()「閱兵式就要開始了!」望著魚貫而出的太平國高層,朱岩不由激動道。(鳳舞文學網)

他已經是第二次來太平國了,上一次在太平國采訪的一些描寫不知道什麼原因給壓下了。但這一次太平國國慶日,報社還是派他前來再次進行采訪。

這一次來,他見到了不少上一次記者團的熟人。其中就包括那個姓顏的記者,他果然成了太平傳媒的記者。

「我的辦公室就在上邊,有時間再到上邊去玩一圈!」他似乎混得不錯,見到朱岩的時候,大拇指一挑,指向了停在廣場對面海面上的皇家方舟號,不無得意道。

太平山南的廣場外的海面上,為了舉行慶典方便,特地把蓬萊號和瀛洲號浮島拖來了,靠近岸邊,以作為部分觀眾席。

廣場一面靠海,一面靠山,除去靠山的建築和靠海的人造沙灘外,寬度依然還有約149米,長度也有365米。按理說5萬多平方米的廣場可以容納整個太平島上人都沒問題,但是閱兵區要劃出一部分,主席台方向也需要留出一部分安全區域,各處通道要保證暢通,還有各種設施也需要佔地方。這個太平國最大的廣場空地明顯不夠了,于是才啟動了浮島在海上當觀眾席。

太平傳媒已經改裝完畢的總部也趁機亮相,采用船上搭載的各種先進設備就近來直播這次盛況。

雖然太平國購買的衛星還沒有發射。但太平傳媒集團已經在9月1日起就早早面向太平國國民先開始試播了,甚至集團的網絡節目也在同一天開始播映了。這一次閱兵式也將在網絡頻道中直播。

恐怕能直播的也就只有兼當著太平國國家電視台的太平傳媒了。國際上的閱兵式有很多,一般只有本國直播。就是俄國和華夏本土最為精彩的閱兵式,其他國家一般也不會直播或者正式的國家媒體來轉播。揚別*威的事情,沒有一個國家會做。

一般都是說幾句新聞晃過幾個鏡頭,最多有專門的節目來分析介紹一下。但從頭到尾的直播很少見。太平國這樣級別更是輪不上。即便是華夏本土也不行。不過網絡上的直播倒是能引來不少人好奇者。

「閱兵式本來就不是給別國平民看的,他們的意見根本左右不了整個局勢。這閱兵式一個是對內給本國國民看,讓他們增加信心,安心順從。再一個就是對外向其他國家亮一亮肌肉,不戰而屈人之兵。」宋士晏曾對此不屑的說道,但李庠不會放過這個擴大影響的機會。

這一次來太平國的媒體和記者中,部分是聞訊而來的。部分也是太平國請來的。正是要靠著各種影響的擴大,才能讓人擺月兌太平國原來的私人微型國家的身份,成為一個被所有人都接受的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

軍事實力是獲得別人認可的重要部分。

太平國的軍營和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樣每年都有開放日,甚至有義務軍訓期,就是平時也可以進行各類軍事訓練,這讓太平國的國民們對軍隊並不陌生。這次閱兵式對外亮肌肉才是真的。

……

上午9點09分09秒整,伴隨著一陣「咚咚咚」的低沉鼓聲。太平國的閱兵式正式開始了。

鼓聲由低到高。似乎由遠而近,帶著遠古的滄桑和悠遠,逐漸響徹在了人們的耳邊。

「這是黃帝炎!」朱岩不忘對身旁跟來的同事趙白松低聲解說道,「算是太平國的第二國歌!」

這首太平國人都已經熟悉的黃帝炎的鼓杖曲調不斷在空中回響,並夾雜起了有節奏的跺踏聲,但今天沒有遠古先民們的原始舞蹈。隨著腳步的節奏,一身戎裝的李庠當先帶著手下的幾大巨頭們和十幾個重要賓客緩步登上了主席台。

在太平山前的商場和超市前方空地上靠中間的位置。樹立著兩根巨石華表。

這兩根直徑3.65米,高47.11米的巨石華表,李庠在空間中撈取地殼中的白色大理石,初步雕刻出了大致的模樣,剩下的則是由雕刻師們精雕了一番,成為了向太平國第一個國慶獻禮的作品。粗獷的外表雖然比不上*前的華表那麼精致,但塊頭卻絕對又是一個世界第一。

這兩根巨大的華表在9月3日一豎起來,就被太平國國民們稱為是太平國的國門。

此時的主席台,正搭設在這兩根相聚88米距離遠的巨石華表中間。

黃帝炎的鼓聲響了三分鐘後,開始停歇。此時賓客們紛紛落座後,李庠等人依然站立在主席台上。這些太平國的巨頭們將一直站立到閱兵式的結束。

「全體起立,奏國歌!」幾秒鐘的間隔後,隨著一聲渾厚的男中音的高喊,所有在場的太平國人全體起立,就連賓客們也都紛紛起立,給予太平國一定的尊重。

重新編曲過的《卿雲歌》不是奧地利的哈士東版本,而是在肖友梅版的基礎上做得改良。歌詞一樣是第一章節,以不同的曲調反復詠嘆了三遍。

國歌聲歇,太平國那黃線分割的黑白旗幟已經飄揚在了第一台地南側主梯道的正中間的那根旗桿上,和山頂的那根旗桿上一直飄揚著的國旗遙遙相對。

賓客們紛紛落座後,李庠等人依然在站在主席台上。

稍待幾秒後,太平國的軍歌隨著那聲豈曰無衣響徹了起來。

一開始緩慢的節奏下,太平國的三軍儀仗隊首先走來。

太平國采用的方陣一般是19列隊,三軍儀仗隊方陣是9行,前方一名隊長、一名舉著太平國黑紅色軍旗的旗手和兩名護旗手,一共175人。

「他們手中握著的步槍是什麼槍?」有眼尖的已經發現了太平國三軍儀仗隊隊員們手中握著的步槍有些與眾不同。

「不是ak,也不是81式或者95式,甚至也不是西方的任何一款槍械。」前來刺探情報的人員中,有眾多行家,而且還有各種先進的掃描對比軟件可以實時通過網絡在數據庫中搜索,結果卻沒有發現一款是重樣的。

「難道是他們訂制的?」眾人紛紛猜測道。

這個時候,誰也不會想到這會是太平國人自己生產的7毫米自動步槍。太平國就這麼一點地方,誰能想到他們會有實力自己研發生產槍械?即使有這樣的技術,專門生產一款槍械的費用和成本無疑也是高昂的,還不如買性能更為突出的各國名槍。

偏偏有李庠這個不在乎錢,而且又有大把槍械技術的存在,在地下城早已經開工的軍工廠中首先試制出了這款自動步槍,趕上了第一個國慶慶典。

第二個方陣是太平國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們,他們穿上了混沌灰的常服,沒有佩戴任何的軍餃,也沒有攜帶任何的槍械,只是每人手持一把出鞘的三尺青鋒,由一名旗手和2名護旗手和一名隊長,組成了137人的方隊。

「有沒有搞錯,他們竟然手持著寶劍?」趙白松的驚呼也喊出了朱岩心頭的震撼。

但人們的驚訝沒有持續多久,後邊的軍隊方陣再次展露出了一樣古軍器。

李庠的羽林軍首次以集體的形式亮相在世人面前。

黑白色的國旗色,加上鮮紅的血色組成了羽林軍的禮服,頭頂那華夏古式頭盔上那根長長的白色羽毛在升起的朝陽中竟然泛起了五彩的光澤。

ps︰

從醫院回來7點半沒有休息就開始碼這一章,腦子里昏昏沉沉的,又要翻閱資料,一直寫到現在,才剛寫完。拖更還是我的錯,只能說句對不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最新章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文閱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