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 第156章 浮島民居

作者 ︰ 大刀老猿

()「太平島附近海域發現了大量不明艦船。(鳳舞文學網)」已經加大了對太平島關注的美國人首先發現了異樣。

李庠自造的那個浮島每一個模塊就是標準的長200米,寬60米的方塊。浮在海面上,讓看了影像的美國人模不著頭腦,只能以不明船舶稱呼。

「那是太平島的浮島,要當海上住宅用!」確切消息很快傳來,關于浮島住宅,太平國高層並沒有打算瞞人,很多國民都知道不久後會能住上浮島住宅。

「住浮島也挺好的,比船穩當,還能看到開闊的海景。若是有動力或者拖拽系統,或許浮島還能當游輪到處游玩一圈。」有人還列舉了諸多的好處,等著住上浮島民居的日子。

美國人知道這個消息後,心情並沒有放松,反而為兩件事不斷的糾結頭疼。

「這個浮島住宅隨時能變成浮島航母!」一開始美國人只是以為那一塊浮島模塊就是一座浮島,但隨著一塊塊浮島模塊在巨大的卯榫結構下拼裝起來後,一座長720米、寬200米的浮島出現後,美國人開始對這座浮島的用途開始擔憂了。

如果太平國建造面積再大的人造島嶼,美國人也不在意。但是浮島不只是漂浮在海面上,而且還能在人工動力下四處移動。雖然沒有航母那麼強大,但這麼大的浮島起降戰機沒問題。

對于一個在夏威夷附近出沒的海上機場,美國人能不擔心?

「最要命的是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哪里生產的?怎麼運進來的?」隨著追查,美國人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

「華夏幾家民營造船廠生產了類似的模塊。」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很快搜集來,這不是秘密,甚至部分尺寸和結構都能從網絡上查到。就連美國浩瀚如海的情報庫中都有搜集,但誰也沒有把這樣大的浮島特別關注。畢竟200米長不過5萬噸級貨輪的規格,而所用的材料規格讓人也聯想不到軍用。

當發現了民用薄鋼板的秘密後,美國人心放下了一半,不再追究哪里生產的了。畢竟這樣的貨色全球各地都能生產,就是華夏沿海的私人船廠都能生產出來。

美國人甚至對當做浮島航母的擔心也淡了許多。民品和軍品差別很大,那樣的防護甚至擋不住戰機的機炮掃射,真要用于戰爭,恐怕就是一個一戳即破的大靶子。

他們此時在為另一個問題糾結。

「他們怎麼能躲過我們的探查,出現在太平島附近?」美國人搜遍了大量的衛星圖像。也沒有找到這些浮島來往的蹤跡,甚至連周圍的海軍基地都沒有發現異樣,心中不由大吃一驚。

阿留申、日本、北馬里亞納、威克島、馬紹爾群島、夏威夷這一圈的島鏈死死的把太平國鎖在了里邊,再加上四處巡游的美國艦隊和頭頂的衛星,外邊通往太平國的船隊根本瞞不過美國人。可偏偏這麼大的浮島船隊就突然出現在了太平國海域附近,就像是從海底冒出來的一樣。

「他們或許真的是從海底冒出來的!」經過推算後,美國人找到了這麼一個借口,「這些浮島模塊高度不過10多米,如果這些浮島內注入水,降低高度,甚至可以沒入水中。這樣我們的雷達根本無法遠距離發現他們,而如果他們再分散開來,避開我們的衛星軌道,或者我們的衛星沒有在意這些普通貨船樣的模塊。使得我們沒有搜索到。」

美國人在天空中有大量的衛星,每天處理的信息都是海量,誰也沒法把所有的影像全部翻閱,美國情報部門這一次搜索的浮島影像也只是部分。用關鍵字眼等節點搜索出來的,也不知道是否有疏漏。

「這種方式有些類似于潛水航母。如果有一天讓他們這樣悄悄的模到了我們身邊,對我們造成巨大威脅怎麼辦?」美國人的憂患意識還是讓他們找到了繼續搜索下去的理由。

但美國人即使有世界上最為龐大的情報體系,也無法完全處理全球的情報。大量的情報堆積在那里,卻缺少足夠的人員來分析判斷。這也是美國情報部門格外依靠數字信息處理的原因之一。真要對太平國進行仔細的情報搜索,恐怕很多情報機構抽調不出多少人手來。

太平國畢竟不是華夏。

美國政府背後的大鱷們要分割美國紅利蛋糕,軍事暴利這最大的一塊是絕對不會放過的。而為了把這塊暴利蛋糕做得更大,他們需要一個對手。西班牙、德國、蘇俄一個個倒下後,他們又瞄上了華夏。並不為華夏的步步退讓而有所收斂。

對于那些大鱷們來說,和華夏的經濟來往或許有不少民生項目利潤,但是掌控了美國塔尖的那群大鱷可都是有著鋒利牙齒,在軍事領域有巨大利益的。只吃草是無法滿足貪欲的。

種族的不同、信仰的不同、意識形態的不同,資源和市場的矛盾,種種針對下,華夏大陸已經被美國人樹立為了最大的對手,或者是敵人。

對于同為華夏人的太平國,只是被美國人看做是華夏大陸伸出的一根枝葉,若是大張旗鼓的要來對付他們,絕對會被世人笑掉大牙。也沒有人會為這樣的行動買單,沒有利潤可撈,誰會那麼賣力?于是研究太平國浮島出沒路線的情報在遲遲找不到具體的證據後,很快隨著太平國浮島上的民居建築的豎起漸漸沉底了。

……

只要有了浮島基座,上邊蓋民居很簡單。

鋼結構框架,再加上玻璃和木材,李庠也都準備好了,甚至連管道和線路都預留了。即使空間中不方便處理的,現實中也早提前加工好了。在那些預制材料的快速裝配下,一座座多層民居很快拔地而起,連成了一片。一座海上村落很快就建成了。

6月18日,太平國第一座浮島民居就投入使用了。

夏季已經來臨,在海上經常吹吹涼爽的海風是一種享受。

「常年住在海上安全嗎?」有人也擔心道,「听說海上有風暴、台風什麼,我們的浮島能行嗎?」

「浮島一般只是錨固在太平島周圍10公里以內的海域內,並不會到海上去搏擊風浪。就是在海上航行,現在科技下連普通的貨船都能提前躲風暴,更別提這麼大的浮島了。」有人嗤笑道。

「太平島這里是風水寶地!」有人宣稱道,甚至還舉這去年那場距離太平島最近的台風照樣擦邊而過,太平島絲毫未損的例子來證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庠當初費盡心思,才根據歷年的氣象資料挑中了太平島周圍海域。經過了建島大半年的考驗,在太平島附近暴風雨踫到過2次,但破壞力極大的台風卻沒有踫到過。也算是一處順風順水的寶地了。

錨固狀態下的龐大浮島壓得海波難起,又是在靠近太平島的內海區域,很是平穩,在上邊生活感覺不出太大的異樣。只設計容納六千多人,使得巨大的浮島上顯得很是寬裕。

人們開始妝點每一寸的地面,那一塊塊的鋼鐵,很快被土壤、植被和木板所覆蓋了。鋼鐵骨架和蒙皮漸漸被綠色遮掩,太平國的第一座浮島漸漸成了一處花園住宅區,讓人再也難和戰爭機器聯系在一起。

一座民居浮島即使只安置六千多人,也已經解決了太平島目前的住宅難題,但李庠猶自不足的很快在6月份又運來了第二座民居浮島,讓人口已經突破了一萬五千人的太平島國民的居住空間更為寬裕。

「以後我們完全可以多造幾座這樣的浮島,就是我們人口超過10萬也沒關系。說不定還能圍繞著太平島核心,建造一個人口超百萬的浮島群海上城市呢!」胖子浮想連連道。

「成本!巨大成本讓浮島不可能無限在海上擴張下去。除非不斷增長的人口數量和生存空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使得浮島的成本低于開發陸地土地成本,才會有更多的浮島城市出現。想要打造一個浮島城市,巨大的成本是我們現在也無法支撐的。」王明陽潑冷水道。

浮島的成本對李庠來說並不算什麼,但是在浮島民居的舒適度還是比起陸地來差一截,而李庠同樣不缺陸地的建造手段。

等到新的島嶼建成,土地和人口的矛盾不再突出後,浮島的作用就減弱了。不過現在太平島土地面積局促,正是浮島可以大肆發展的良機。

「以後我們還會建造浮島機場、浮島體育場、浮島歌劇院、浮島會議廳、浮島工廠等一系列浮島設施,雖然無法形成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但依托太平島核心,我們向海洋發展,建造起一個幾十萬人的海上城市還是可以的!」李庠笑吟吟的這一段話就定下了未來兩年內太平國的發展擴張之路。

ps︰

本來還想寫一本關于浮島題材的現實題材小說,不過恐怕也會撲街撲到下水道里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最新章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文閱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