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 第140章 海底暗堡

作者 ︰ 大刀老猿

()「這次鬧大了!」胖子望著天空中再次綻放的一團火球和一朵飄散而下的傘花,不由幽幽道。(鳳舞文學網)

旁邊王明陽和雷石等人也是一臉凝重,就連李庠心中也是有些不安,這一次真鬧大了。

按照太平國的劇本,是敲打一下貪婪的日本人,讓日本人覺得太平國這只毒蝦不好惹,就此罷手。甚至連李庠的劇本中,正常打算也是只讓日本戰艦傷而不殘,即使致殘,也是殘而不死,拖回去加以修理依然是活蹦亂跳的。畢竟提前和日本人徹底撕破臉,對太平國來說是件極其糟糕的事情。

但根據墨菲定律,事情總是很容易讓你的信心向最糟糕的深淵滑落。

秋月號驅逐艦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沉,這意味著原先控制在小規模沖突摩擦狀態下的戰爭初級階段已經失控了。

這已經不是打臉了,而是和日本撕破臉了,憑著太平國這點小身板,獨自根本扛不住日本人的憤怒。

「這艘破船,不是號稱抗飽和攻擊能力強于伯克艦嗎?日本人不是經常吹噓他們的宙斯盾很厲害嗎?他們不是格外重視反潛能力嗎?怎麼這麼菜,一下子就完蛋了?這不是坑爹嗎!」李庠心中也忍不住幽怨道,「早知道日本人那麼不禁打,我就適當的把暗堡的攻擊減弱一點了!」

其實造成這個後果的最大原因還是日本人太輕敵了。

即使日本官兵已經很嚴謹的對待太平國,但骨子里還是透著對太平國的輕視。從南鳥島時還關注過華夏潛艇的動向,到太平島時反而停止了對海底的很多監控,根本就沒有想到潛艇攻擊的問題,結果給了李庠可趁之機。

反正李庠是這麼認為的,不過日本人卻要哭了︰「誰能想到眼皮子底下冒出魚雷來。真要是潛艇的話,誰還會讓它逼到不到5公里的地方來?」

任憑再小心,恐怕也要在那些和海底地形融為一體的暗堡上吃虧。

自從李庠發現利用海底空間的便捷後,一時上了癮,即便在太平島22公里傳統領海範圍內不適合大造暗礁群,但還可以向外發展。反正太平國當初建國的時候,周圍沒有一處爭執領域,干脆就學南美人把200海里專屬區當做領海,在上邊可以任意折騰。于是不知不覺間。就布置好了24處海底堡壘。

明處的堡壘,李庠不敢一次擴充太遠,惹來美國人的打壓,所以集中在太平島附近。這樣雖然使得內線防御密集,不宜突破。但外部防御卻格外脆弱。所以24處堡壘基本上都設置在了22公里之外,最遠的一直延伸到了200海里邊緣。

海底悄悄改變一處地形,只要不是大規模的改變,根本沒有人能察覺到,頭頂的衛星也難以有效的探測到海底小範圍的地形改變,即使是過往船只的聲吶也一般不會去注意海底最大直徑不過100來米的山丘狀凸起。在那些水深超過100米的地方平緩凸起最多三四十米的改變,也一般不影響附近的航道。就連李庠偷偷釋放海底堡壘擠開的海水到了海面上也只是掀起一點浪花就過去了。根本沒有想到海底地形有了變化。

李庠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就繞著太平島設置好了一圈海底暗堡,成為了太平島最外圍的一道防線。

那些直接擁有天然洞穴的暗堡,都留出了可以和潛水器對接的入口,可以讓人乘坐潛水器自由出入。

里邊空間很寬敞。絕對比潛艇舒服。也不需要發出動力噪音,很難被人發現。最明顯的缺點就是不可移動。如果是人工來建造這樣的堡壘,耗資巨大,還因為不能移動容易成為靶子的缺點。即使美國和蘇俄這樣的大國在冷戰時期也曾經有過類似的試驗,但除了可以借助隱藏效果來搞偵查竊听外。用于實戰的幾乎沒有。

但是李庠大手一揮,使出了撈取神通後,除了依然無法移動的缺點外,其他一切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甚至為了成為真正用于實戰的暗堡,李庠還設置上了魚雷管和潛射導彈發射器。只是潛射導彈一般潛射深度都較淺,除了戰略核導彈外很少有超過50米的,而且這東西都很敏感,最終只有少數幾座暗堡裝備,更多的是裝備魚雷管。

如果是氣動式潛射魚雷一般發射深度不允許超過100米,但液壓、自航、氣動沖壓式魚雷基本上都可以在200米以上的水深發射。但為了對付海面艦艇,也為了保險,除了少數幾座暗堡外,大部分堡壘的魚雷管都設置在100米以內。這個深度已經足夠遮擋外界的窺視了。

所以直到65型魚雷發射時,日本人才察覺到異樣,已經晚了。若不是秋月號驅逐艦的吃水深度只有5.3米,又自動啟動了部分干擾和反魚雷措施,恐怕那轉為攻擊航母等大型戰艦,游走在7米到14米之間的65型魚雷已經直接把秋月號判處死刑了。

不過再挨了一枚反艦導彈的秋月號也已經奄奄一息,逃不月兌沉沒的命運。

「把那些潛艇找出來,徹底消滅掉!」從沉重打擊中終于清醒的山本氣急敗壞的喊道。

日本這些戰艦上的反潛系統都很先進,各艦指揮官不用山本的命令,已經自發的命令手下開始攻擊身邊潛伏的威脅。

後方日向號上的直升機不斷升起,部分是去秋月號那里去救人,部分是去反潛。

伴隨在秋月號附近的村雨級雷號驅逐艦上搭載的直升機已經在剛才的重創下癱瘓,根本飛不起來。艦艏受創,甚至也波及到了艦橋處,不過日本水兵還是啟動了部分沒有損壞的rum-139垂直發射反潛火箭。

rum-139垂直發射反潛火箭的射程比可達10公里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還要遠,但也不可能遠及30公里處的那艘潛艇。而且65型魚雷的巨大威力徹底嚇壞了日本人,雷號驅逐艦上能快速展開反擊已經算是訓練有素了,首先的反擊對象也肯定是眼前最近的不足5公里的那一處。目前雷號驅逐艦的狀態根本承受不起魚雷的再次攻擊了。

相對于反艦導彈,直接在水線以下攻擊的魚雷才更致命。

秋月號上的人正在哭喊著逃離,就連旁邊雷號驅逐艦上既要防止近前的魚雷再襲擊,又要去救人,哪里還顧得上去找另一艘潛艇的麻煩。

此時的阿武隈號也在忙著護衛浦賀號掃雷艦,甚至還要應對更大的危機,太平島上的鷹獅戰機又呼嘯著飛起,向它們那里撲來。這個時候哪里還顧得上身後70公里外的潛艇?

而金剛號和日向號以及周圍護衛的驅逐艦和護衛艦正在從50公里外向這邊趕來,距離30公里外的那艘潛艇即使方向稍有些偏差,也還差著70多公里,根本來不及攻擊。

「緊急下潛!離開這里!」林蔚連戰果也來不及查看,按照原計劃發射出潛射導彈後立即就命令逃走。

潛艇是有名的見光死。趁著日本人不注意,能跑到距離30公里處已經是幸運了。發射了導彈還不跑,純粹是找死。這艘德國209型潛艇淺深不過280米,周圍水深也不過三百多米,停在原地根本逃不過深水炸彈和反潛魚雷的轟擊。

由于擔心秋月號和半殘的雷號,日本人把攻擊火力都集中向了那艘虛無的潛艇處,更給這艘209型潛艇爭取到了足夠的逃跑時間,甚至不用李庠啟動後備計劃,林蔚他們的潛艇也很快逃到了李庠給建造的避難所。

潛艇作為現代海洋戰爭的殺手 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李庠很早就已經在籌劃自己的潛艇部隊了,林蔚他們平時的深海打撈只是副業,主要還是熟練潛艇。此時潛艇部隊人員已經超過了80人,足以駕駛兩艘潛艇。

一開始李庠還擔心潛艇的敏感,林蔚他們訓練的潛艇不過是r級潛艇。後來為了彌補那些海底暗堡不能移動的缺點,李庠加大了潛艇建軍的速度,直接撈出了209型這款西方外銷量最大的潛艇。反正潛艇正常一般在海底,即使暴露了,209型的暢銷量也可消除別人的懷疑。

除了太平島上的潛艇基地自己先啟用外,李庠還為了潛艇的隱蔽和潛逃,又特地在海底搭設多處可以讓潛艇躲避的避難所。這對他來說輕而易舉,還可以構造的更完美,除非是仔細的一點點探查,否則根本不會被聲吶探測出異樣來。

日本人不仔細的搜遍整個海域,根本發現不了這艘躲起來的潛艇,可惜他們身處太平國的海域上,根本就沒這麼多時間。

深水炸彈爆炸聲不斷傳來,但那點威力對于一個至少有15米以上岩層防御的海底暗堡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最新章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文閱讀 | 全球警戒之新帝國的誕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