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平淡年代 第14章 各得得其所

作者 ︰ 大臉師太

()盧秀鴻把從團里借來的永久騎得呼呼作響,懷中揣著的饅頭硬的咯人,北大荒的寒風撲到臉上,割得人皮膚都要裂開似的,渾身透心涼,後背又隱隱帶著汗濕,這種滋味真是永生難忘!一路急馳來到妹妹所在的守備師,得知他們師大部分人都在庫壩上干活,又調頭往壩上趕。(鳳舞文學網)

冬天在北大荒修水利真是一個苦字難以形容,盧秀貞把腳往鐵鍬上用力踩了幾下,凍土上現出幾條裂縫,把土好不容易刨出來和分干渠刨出的凍土都集中堆成一堆,然後放到土籃里,一會兒會有男知青負責挑走。手掌非常漲疼,腰也有點不上勁,再看看挑土籃的,扁擔中間綁著棉墊,還呲牙咧嘴的,不過干兩個月後結繭就好了。一天要鏟滿200擔,實在沒工夫多感慨,體力雖然已經不支,憑著不能落後于人的想法也得撐下去。

盧秀鴻把車停好朝溝里走過來就看見自己妹妹用全身的重量壓著那根鐵鍬,他上前搶過來非常快的幫著鏟了三、四擔後才開始說起早上得到的招工消息。他叮囑妹妹一會就先去找他們生產隊長,公社那里他會去想辦法,爭取能推薦到一個廠里,實在不行也得推薦個好點的。盧秀玉听到這個消息整個人都熱起來了,真的可以離開北大荒了!

—————————————————————————————————————————

國際慣例,進廠前得先學習廠史,一路走來,牆壁上隨處可見「舉旗抓綱學大慶」、「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不干,半點馬列主義都沒有!」之類的口號。

江淮嶺礦是江蘇油田安徽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的下屬單位1,除了黨委、行政、宣教科,底下重要部門還分別有勘探開發隊、鑽井作業隊、機械裝置隊、野外運輸隊等,剩下的就是礦區服務部、後勤保障部、職工管理等機關崗位,很多職工家屬都被照顧、安排在以上的機關工作。

听完了宣教科邢科長關于油田和礦區歷史的教育介紹後,他們這批十六人被打散了放到不同的作業隊,男生,尤其是身材魁梧看著有力氣的一律去了野外第一線,女生一共五人,大多被安排在了機關,有去小學的、有去後勤的、有一個做過赤腳醫生的去了醫務室,盧秀貞則是分到了礦區服務部。

住的宿舍就在機關大院的家屬區,高高的院牆留了兩輛大卡可以同時通行的進出口,一共東西兩個門,西面那個出口拐彎步行一刻鐘就能到機關辦事的大樓,東面那個出口是依托縣里撮鎮這麼一個地方建立起來的。圍繞著這個大院,開著一些雜貨鋪、早點鋪、飯館、賣菜的集市,平時看著就相當熱鬧。

進到大院里,就能看出生活條件非常不錯,都是磚房。一排排整整齊齊坐落著一個個的小院子,來到自己的住處,右手就是一間3平米的小屋,因為都是吃食堂,而且有浴室,一般這間大家用來放雜物。甬道過去就是一個約6、7平米露天的天廳,令人驚喜的是,有個自來水管出口在石槽內,是後勤自己用水泵抽水輸送到自來水池再給各家供水用的,這個真是太方便啦!除了通向屋子的路鋪著石板,剩下的都是泥土地,看樣子可以利用起來種點蔥、姜、絲瓜什麼的。之後就是一個和天廳一般大小的屋子,里面有兩張鐵絲單人床和一些家具。盧秀貞覺得不能只用滿意這個詞來形容新家了,從馬康莊待過再到這里一看,簡直是天上人間啊!

出西門到機關是很好找的,先去宣教科邢科長那報道,在那登記了一些資料,按著指點又去樓上工會,接待她的是一個看著40多歲的山東大嫂,長相富態、圓臉短發、說話之間、舉手投足都十分利索,一進門就握住盧秀貞的手跟她寒暄起來,介紹起了生活和待遇問題。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這個時期當石油工人是非常受矚目的,尤其野外勘探和鑽進作業是龍頭!趙大姐說機關工資的一般標準是20-40元/月,另外還給2元/月的副食品補貼,吃飯、洗澡都有公家,勞保用品也會按崗位發放,平時看病去機關醫務室,藥是不要錢的,治不了才送醫院。盧秀貞連連點頭,什麼都包了,大致都了解完,她就主動提出告辭以便把點都踩踩熟,趙大姐非常善解人意,問了其住處後就在盧秀貞家後面第二排,離得近讓她有任何困難都可以過來。

接近吃飯的點了,正好去食堂,拿上家伙什先去行政科領票,這些會在發工資的時候扣掉。

當時飯票是16兩制,一斤飯票0.16元;菜票1元錢1元菜票;油票得等你整個月不在食堂買菜才能退給你。排隊打飯,師傅真是實誠,一兩飯就冒尖的很,葷菜就是紅燒排骨,仔細觀察基本是雜骨,8分錢一份,肉當然也是有點的。素材就是蘿卜、大白菜這樣,4分錢一份,量大,打半份一個女的吃足夠。

哎!算了算,要不說大家都想當工人,她現在初定崗待遇是32元/月+2元/月=34元/月,都快超過阿爸在上海的工資了,真高興啊!自己平時也沒什麼需要購買的,就算自己開伙也廢不了錢,可以多攢點以後派大用場!美滋滋地這麼想著,端著飯碗回家的腳步愈加輕快,嘴里哼哼著調子,微微地笑容讓青春的臉龐顯得格外有朝氣,迎面和正趕去食堂的一隊運輸小伙擦肩而過,大家都不由自主的回頭,陽光下的愉悅讓所有人不自覺就揚起了嘴角……

——————————————————————————————————————————

時間流逝到3月份,六安輪窟廠、淮南軸承廠還有制藥廠相繼也來過縣里招工,顧廷愷拉著陳綺菲、和尚又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依次遞了招工單,可依舊如泥牛入海,實在是不甘心的跑去公社詢問原因,結果非常一致,都是︰「政審不合格」!一次次的出路這樣被阻斷,真讓人不得不絕望!在這個‘血統論’甚囂至上的年代難道真的只能呆在農村一輩子麼?

三人中,和尚頗看得開,農家少閑月,他投身到勞作中再也沒有關心過招工的事;陳綺菲雖然有些失望,但不知是否女性天生更為堅強,她也慢慢把精力都投入到務農和學習中,仿佛在學習中得到了移情的快樂,經常會整理問題去請教馮老師;施軍仍然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在馮老師身邊;馮老師也並不是真的無動于衷,前妻的選擇、對于出路的無奈都讓他無法相信自己能給對方一個穩定的生活,內心卻卑鄙地享受、渴望著對方的關愛,這樣的掙扎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不是不愛,而是不敢愛,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擔起這份責任!

無情的現實讓顧廷愷的情緒波動非常大,他連續寫了信回家,可從他收到信的態度上就能看出返城希望的渺茫。上大學上不了,工作沒法有,他看不到一線生機!必須走!離開這!這已經成為了執念。

一定要想到回去的辦法,什麼情況可以回去?什麼情況……絕望地困境中露出了一絲縫隙,對!只剩這條路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平淡年代最新章節 | 穿越之平淡年代全文閱讀 | 穿越之平淡年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