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賦 第六十五章 周家的應對

作者 ︰ 火華黨

()其實周愷是很不希望這張悔過書公諸于世的,但是早上的時候,周毅還專門過來打了招呼。(鳳舞文學網)意思很明顯,他手下的一個千戶已經被朱棣給收拾了,如果你再跟朱棣對著干,也就只有像那個千戶一樣,被拉出去當替罪羊。

所以周愷才會在萬般不願之下,讓人將這悔過書貼在了九座城門處。其實這里面沒有一個字是他寫的,全部是找人代筆。但是署名卻是他周愷的名字,所以只要這張告示一貼出去,他們周家的名譽就會掃地。

「我周愷,平日里為非作歹,干了些欺壓百姓的事,給北平的父老鄉親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是我現在決定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希望父老鄉親們給我一個機會。」

三張告示下面,一個書生模樣的人,將那張悔過書念了出來。

一些不識字的人,就盯著這個書生看,袖子已經擼起來了,作勢就要揍這個書生。

書生見狀冷汗直冒,趕緊朝那幾個人行了一禮,「幾位相親誤會了,我不是那個周愷,我剛才不過是將悔過書讀出來而已。」

說完之後灰溜溜的走了,決定以後再也不用第一人稱了,簡直就是害死人。

讀書人走了,百姓們卻了。周愷是什麼人,他們大部分都清楚。其實這北平城的大部分紈褲他們都認識,特別是周愷這種危害百姓的人,他們在心中早就將周愷罵了個遍。

有些人甚至往悔過書上吐口水,邊吐邊說,「我呸,就你這惡心模樣,會悔過自新?我看是變本加厲還差不多。要我們原諒?你少活兩天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恩賜。」

有人吐口水,就有人效仿,很快,那張悔過書上就沾滿了口水,就連旁邊兩張善人版也被殃及池魚。

周家的兩個護衛也夾雜在老百姓中間,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悔過書貼出來之後的反應。很明顯,現在的反應很激烈,他們只好灰溜溜的跑回周府報信去了。

「混賬!這群刁民,竟敢這般侮辱我周家,看來他們是不想活了!」

周府之中,周杰狂躁的大吼著,嚇得周圍的丫鬟都不敢近身,生怕被拿來當出氣筒。這個一家之主根本就不拿下人當人看,打傷打殘還不管醫藥費。

「稟大人,這群刁民太多,想要收拾卻是難上加難。」那兩個回來報信的護衛說道。

「哼,難道我還要你們提醒?」

周杰陰冷的看了一眼兩個護衛,兩個護衛立馬就不出聲了。

「這群刁民是不好處置,但是有好處置的刁民。」周杰突然陰笑兩聲,然後對著旁邊的周愷說道,「凱兒,你帶人去你們出事的那條街上。不是還有三條命案沒有結麼,不能沒有凶手。你去將那條街上的人都給我抓來,他們都是疑犯,膽敢有不從者,殺無赦。我倒要看看,殺掉兩個人之後,這些刁民還敢不敢造次。」

「爹爹,這……」周愷有些猶豫了,那個案子朱棣可是親自過問了的,現在還去觸踫,不是再打朱棣的臉麼。

「不用擔心,他朱棣搞出個北平兵馬司,想要執行北平的司法。卻也要問問我鎮撫司和按察司答不答應。這就是一樁沒有結案的殺人案,我身為鎮撫,自然有權捉拿嫌犯。你就放心的去抓人,只要抓來了人,我自然有辦法讓他們招供,到時候就算朱棣也翻不起浪來。」周杰冷冷的說。

「是,孩兒這就去辦。」周愷帶著陰柔的聲音說道,隨後對著身後兩個護衛一揮手,兩個護衛就跟著他出了房門。

「哼,你們想毀我周家的名譽,我就那百姓來重建我周家的名譽,我倒要看看誰更狠。」周杰望向燕王府,惡狠狠的自言自語。

……

功德台上一片吵雜,有高興的,有失落的,甚至還有哭爹喊娘拜祖宗的。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接過胡燁遞過來的「功德人家」,手已經顫抖的不行了,竟然朝著胡燁跪了下來,口口聲聲的呼喊著「燕王千歲,燕王千歲。」

胡燁知道,這一幅字是所有字畫當中最便宜的一副,僅僅價值五十兩。因為這個商人就是一個賣包子的,其實準確的說來,他根本就不算是一個商人,原先商業分類的時候也沒有賣包子這一項。

但是由于他的包子餡多,賣得還便宜,很得百姓的心,所以金忠耐不住百姓的死磨硬泡,只好臨時加上賣包子這一項。

由于沒有競爭對手,這一行的「功德人家」自然就是他的了。不過不要小看了這五十兩,這個老頭一個包子只賣一文錢。除去包子的原料錢,要賣五個包子才能賺到一文錢。

也就是說要賣出二十五萬個包子,這老頭才能賺夠五十兩銀子。可以想象,這老頭是將他大部分的積蓄都捐了出來。

所以這五十兩銀子,在胡燁看來,比那些錢莊出的幾千上萬兩銀子還要貴重。它已經不能用數字來衡量了,這是純粹的想造福北平城的百姓。

所以胡燁很尊敬這位老人家,恭敬的將他扶了起來,並且聲稱,一定將他的感謝之意傳達給燕王殿下。

胡燁多麼希望所有的商人,都能像這個老人家一樣,無私地奉獻。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沖著這副「功德人家」來的,有了這幅字,他們就能更好的搜刮百姓了。

將一百幅「功德人家」發完之後,今天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這幾天也累得夠嗆了,胡燁和金忠他們都準備好好的休息兩天,不然等南京的那個工程師一到,又要開始忙活了。

「誒,你們說台上那個小子是什麼人啊,怎麼燕王殿下的親筆要他來發?而且他還跟這幾位大人混的很熟,看樣子來頭不小啊。不知道當的是個什麼官?」就在胡燁和張玉他們準備離開的時候,台下有人開始討論了。

「什麼官?你說看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圭女圭能當什麼官?我看十有是燕王殿下的私生子,不然這幾位大人也不會對他如此客氣。我都看見他踹了張大人他兒子兩腳了,若是換做別人,張大人早就把他的腿打斷了。」

「還有金大人也是,他平時用來卜算的銅錢,從來都是不離身的。但是我看見那小子好多次,都直接把金大人的銅錢拿過來玩耍。一般人的話,金大人會這麼忍氣吞聲麼?」旁邊又一個善于觀察的人說道。

「嗯,听起來有些道理,似乎也只有燕王殿下的私生子,能說明這些現象了。」有一個人附和道。

「非也非也,還有一種可能。」

「什麼可能?」

「那就是這小子是當今皇上的私生子。」

「哎呀,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剛才那個人拍著大腿說道。

「還有一種可能……」

……

胡燁听到這些討論,臉都綠了,明朝的老百姓,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難道自己跟朱棣長得很像麼,怎麼就成了他的私生子了?

朱元璋的兒子就更離譜了,朱老爺子現在都七十八高齡了。莫非是說他六十六的時候還能跑到皇宮外去跟別的女人幽會,還生下一個小女圭女圭,這個小女圭女圭還叫胡燁?

不過朱老爺子的生命力的確是很旺盛,前年還造了一個人出來,不過夭折了。這就給了這群百姓意婬的空間。

胡燁終于知道,為什麼明朝的小說這麼發達了。四大古典小說,有三部都出現在明朝,還有一部讓後世爭論不休的《金瓶梅》。普通的老百姓都有這般豐富的想象力,更何況那些讀書人呢?

胡燁不由得猜想,說不定就是由于朱元璋的存在,才給了老百姓這麼豐富的聯想呢。

不過猜想歸猜想,胡燁還是要面臨這些老百姓說的問題。

自己到底是朱棣什麼人?

臣子?

不是,自己現在沒有一官半職,也沒有俸祿。養家糊口的錢還是賴的張輔的。

謀士?

不是,自己不過是跟他做一場交易,這次幫他出謀劃策,完全是為了解決即將發生的大旱災。

朋友?

不是,朱棣這種人就不可能有朋友,現在沒有,將來也不可能有。

知己?

這個就更胡扯了。

胡燁覺得需要重新給自己定位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賦最新章節 | 明賦全文閱讀 | 明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