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賦 第五十七章 羊肉面

作者 ︰ 火華黨

()商人們現在眼楮都已經發綠了,燕王親筆書寫的「功德人家」,那是個什麼概念?有了這幅字,自己就可以在北平城宣布自己是大善人。(鳳舞文學網)

雖然燕王沒有皇帝大,但是在這北平城,燕王親筆絕對要比皇帝親筆有用得多,這就叫做山高皇帝遠。

這政策好啊,有了這塊大善人的招牌,以後的生意就更好做了。不僅賺了名氣,還為以後賺錢開路。這可是一舉兩得的事啊。

不過在這之前,他們還要確定一點,就是這件事的真實性。為什麼金忠不自己來宣布,反而要一個小毛孩子來宣布?莫不是怕以後出了問題好抵賴?

商人們雖然雖然被利益所吸引,但並不代表他們就是白痴,于是一個商人發問了,「我說小毛孩子,你是什麼人?為什麼由你來宣布這項政策?你怎麼敢肯定燕王殿下會親筆賜字?」

有人發問了,自然就由很多人附和,于是台子周圍立刻就變成了菜市場,嘰嘰喳喳個不停。

「至于我是誰,我說了你們也不知道,所以我就不說了。至于你們問,我怎麼敢肯定殿下會賜字?因為我就得了殿下的賜字,而且還有王妃的賜字。如果你們不信,大可以問金大人和張大人,他們可以給我作證。」

「不錯,胡燁說得每一句話都是實話,這一點我可以作證。」張玉大聲的說道。

張玉在這些人中還是很有影響力的,所以張玉一說,也就沒人懷疑這些話的真實性了。

「我出一千兩!」得到了張玉的證實,其中一個商人立馬吼道。

這一吼沒把胡燁嚇一跳,女乃女乃的,這群商人還不是一般的富有。想當初周愷懸賞自己人頭的時候,就是一千兩。那個時候就惹得有人不顧勇武的老錢,就想沖上來切了自己的人頭。

如今隨隨便便一個商人就拿出一千兩,這讓胡燁很受傷,看來還是低估了商人的富有程度。

但是胡燁的震驚還沒有過去,因為下一個聲音就直接抬到了兩千兩,緊接著,又蹦出一個五千兩。胡燁回頭看了看,金忠和張玉、張輔已經傻了,他們的俸祿一年也就一百兩,這還是三四品官員的待遇。也就是說這些商人隨便一出手,就頂的上他們給朝廷打幾十年的工。

胡燁知道現在指望他們鎮住場面,已經沒有可能了,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鄉親們安靜一下,出錢最多的那一個人一定能上善人榜,但是能上善人榜的不一定就非得出錢多。你們也知道,前幾日燕王殿下北伐,打跑了北元殘余。雖然替北平贏來了幾年安定,但是軍糧消耗嚴重。所以燕王殿下還說了,捐糧也是可以上善人榜的。」胡燁解釋道。

不解釋還好,胡燁一解釋,台下就又變成了菜市場。一個人說出糧五百石,另一個立馬就說出糧一千石,緊接著一個就漲到了兩千石。

在這麼下去一定會演化成斗毆事件,理由是你不能出糧比我多,不然就是鄙視我。

胡燁趕緊來到鑼鼓下面,將鑼鼓敲得震天響,這才將這群吵吵鬧鬧的商人安靜了下來。

「大家不必爭吵,誰想納多少錢,誰想捐多少糧,都可以到金大人這里來登記,然後每天下午將這些東西送到燕王府。然後第二天,王府就會在九個城門處張貼善人榜。榜單每日一換,所以大家如果發現自己被超越了,第二天還是可以繼續納捐的。」

胡燁奸詐的笑了笑,他現在感覺自己比台下這群商人還要奸商,上輩子不去經商真是辱沒了自己的才華。

「五天之後,燕王殿下會為榜單上的人親筆書寫「功德人家」。當然了,只要出了錢的,名字都會出現在兩座大壩的功德碑上,哪怕你只出了一文錢,你也是為這項大工程出了力的。」

「好了,現在請大家排好隊,納錢納糧的就到金大人那里去登基。出勞力的就到張大人那里去登記,等到了動工之日,自然會有人通知你們。」胡燁安排道。

中國人總是不喜歡排隊,不論是在天朝,還是在大明朝,總是喜歡擁擠在一起。沒看有兩個商人為了早點寫上自己的名字,已經在大打出手了。另外一個看不過眼了,也加入了戰團。于是乎後面的人很自覺的繞過了他們,開玩笑,自己前面少了三個對手,傻瓜才會在後面等。

胡燁看著亂作一團的登記現場,也是無可奈何的搖搖頭,二十一世的文明社會都沒解決的問題,難道自己還能解決不成?于是胡燁搖了搖頭來到了金忠的身旁,看著金忠寫下一條條信息。

不看還好,一看胡燁嚇了一跳。

「張大狗,布匹生意。納錢三千兩,納糧五百石。」

「李四成,糧油生意。納錢兩千兩,納糧兩千石。」

「孫濤,錢莊生意。納錢八千兩。」

「林傲天,鏢局生意。納糧五千石。」

……

……

……

最奇葩的是,胡燁竟然看見一個青樓的老板,竟然納錢一萬兩。胡燁不由得感嘆,不管什麼年代,這種生意都這麼賺錢。

金忠感覺已經對數字麻木了,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好歹是一個四品官。但是在眼前這些人看來,自己不過就是一個窮光蛋,別人都不會正眼看一眼,這讓金大神算很受傷。

沒理會金忠已經顫抖的雙手,胡燁又來到張玉這邊。

這邊的風氣就好了很多了,百姓們一個挨一個等著登記,他們這里沒有那邊那麼大的利,不過是每天十文錢,他們覺得沒有必要為了十文錢傷了和氣。所以當他們看到有人插隊的時候,也只是一笑而過罷了。

胡燁覺得這種淳樸的民風需要發揚,于是叫老錢把那個插隊的人扔到了隊伍最後面,插隊什麼的最討厭了。

很快,功德台上面的人登記完成了。就在金忠和張玉準備收工之際,卻發現又有好多百姓趕來了,于是兩人又重新找來一個賬本,剛才人太多,已經用完了一個賬本了。

等金忠和張玉收工的時候,天已經暗下來了,他們這才發現自己這群人還沒有吃飯。胡燁覺得自己走之前啃了兩個饅頭真是明智之舉,不然現在肯定已經成了一堆爛泥。

如果找一個賬房先生來記,絕對花不到這麼多時間。但是張玉和金忠就不是寫字和記賬的這塊料,寫起字來抖得厲害,特別是金忠,寫的數字更多。本來一就是一橫的事,那貨就是想賣弄一下,硬是要寫繁體的一,于是記一個人的信息,硬是花了三個人的時間。

還好今天的商人不多,不然金忠就算是奮戰到明天,都寫不完。這讓胡燁很受傷,怎麼古代記起數來這麼麻煩,于是胡燁覺得自己有必要將阿拉伯數字在明朝推廣,至少能給好多賬房先生解決麻煩。

收拾好賬本,金忠步履闌珊的走了兩步,竟然有些頭暈目眩。胡燁在懷疑,就這樣子,未來還怎麼當兵部尚書,這不是給全國的將士當反面教材麼。

張玉不愧是久經沙場,即使是坐了一天,站起來也是精神抖擻,不過手臂卻有些發抖。讓他拿起橫刀去砍人,他會很願意,但是要他拿起筆桿子,他覺得一支毛筆比十把橫刀還要重。要不是朱棣之前吩咐了,他是打死也不會來當什麼臨時的賬房先生。

所以這兩個人現在都有一個感受,那就是明天打死也不來當這個賬房先生了,就算是朱棣命令也不行,這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叫人將兩個賬本送到燕王府,金忠和張玉帶著胡燁和張輔來到一個小鋪子,叫那個攤主來四碗羊肉面。

在胡燁的印象中,朝廷的三品大員不都是該坐高級酒樓,賞絕世艷姬的麼,怎麼坐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小店子來了。就算是你倆很窮,也不用來吃五文錢一碗的羊肉面啊,你們這是在打朱棣的臉麼?

雖然胡燁很不情願,但是真理並不是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于是只得拿起一雙不知多久沒有換過的筷子,開始吃起了面條。

味道雖然不錯,但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胡燁再喝了一口湯之後,終于發現了。這是沒有辣椒啊,在四川生活了十幾年,早已經和辣椒到了不離不棄的地步了。特別是那種腌制的辣椒,就算是沒有菜,胡燁也能就這腌辣椒下飯。

不過辣椒這玩意還要兩百多年才能傳入中國,胡燁現在也只能仰天長嘆,只感覺人生似乎少了一大樂事。

胡燁的仰天一嘆自然是讓其余三人會錯了意,特別是張玉得意地說道,「小子,我這手下的廚藝不錯吧,這碗羊肉面吃的舒服吧。」

「這叫舒服?」收起了仰天長嘆的心情,除了想盡早讓鄭和航海之外,胡燁想不出別的辦法搞到辣椒。現在嘛,只能忍一忍了,于是在唆了一口面條之後說道,「味道是不錯,用來填飽肚子肚子還行,舒服就談不上了。」

「小子,就你嘴刁。我們這群大老粗可沒有那麼多講究。這個老板是我以前的部下,再一次征戰中廢了一條腿。所以我就讓他退伍回來做點小生意,一有空我就會來照顧一下他的生意。」張玉指了指正在忙碌的攤主說道。

胡燁看了看攤主,發現他上肢很健壯,果然像是在軍伍中呆過的。終于知道為何張玉和張輔在軍中的聲望這麼高了,這樣待部下的將領,哪個部下不擁戴。

不過再轉頭一看金忠癟嘴的表情,就知道金忠對這羊肉面也不是很滿意。很顯然,他平時沒少受張玉要挾,來這個攤子上吃面。

胡燁再看了看鋪子,發現沒多少顧客,顯得很是冷清。

「哎,既然是張伯伯的部下,小佷就幫上一幫吧。」胡燁放下筷子,就這個味道吃下去,這間鋪子很少會有回頭客,最多就是過路的商人貪個便宜吃上一碗。為了不讓張玉這個昔日的部下有失業的危險,胡燁決定幫他改善一下味道。

張玉很好奇,胡燁堪稱是無所不能,難道這娃對吃還很有研究?出于好奇,張玉將那個攤主叫了過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賦最新章節 | 明賦全文閱讀 | 明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