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賦 第四十四章 明朝的第一把火

作者 ︰ 火華黨

()「讓他們的子孫提升社會地位?怎麼個說話?」朱棣很好奇的問道。(鳳舞文學網)

「殿下,如今想要提升地位,無非就是兩條路。一是通過戰功,但是當兵都是軍戶干的事,這和商人沒多大關系。況且現在北元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可打,所以想要走戰功這條路是沒可能了。」

「還有一條路就是走科舉。雖然宋元兩朝對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使得他們不再是賤籍,但是參加科舉卻是不可能的。所以就目前來看,商人的子孫,唯一的出路就是繼承產業,然後繼續低下的社會地位。」

「然而,商人都是有錢人,他們不會滿足于低下的社會地位,他們也想擁有想士大夫一樣的待遇,只不過是苦于沒有門路。所以他們才會要努力和士大夫打好關系。但是如果殿下能夠讓他們的子孫參加科舉,那麼你讓他們拿出多少的錢,他們都不會有半點怨言,甚至還會對殿下感恩戴德。」胡燁說道。

「讓他們子孫參加科舉?就如你所說,商人雖然很能賺錢,但是社會地位依舊低下,即使月兌了賤籍,也是萬萬不可參加科舉的,不然會亂了朝綱。」金忠的頭撥的像個撥浪鼓,使勁的否定胡燁的言論,好像他今天和胡燁干上了一般。

「殿下,你既然都能將蒙古人視成和漢人平等,卻為何不能將漢人視成平等呢?他們都是中華兒女,為何要矮人一等?莫非就因為他們是商人之後?」

胡燁沒理會金忠的反駁,知道他可能是不滿意自己一個小孩子,在燕王面前高談闊論。

「我也反對將這種等級制度,但是已經存在了上千年,不可能說廢就廢的。況且就是我願意,我父皇也不會願意,滿朝文武也不會願意,全天下的讀書人也不會願意。」

朱棣猶豫了一下,有些糾結的說道。

「殿下,你說如果這些商人拿出國庫一半的銀子,能改變皇上的主意麼?如果他們能拿出比國庫還多的銀子,滿朝文武會同意麼?如果他們拿出國庫兩倍的銀子,能堵上天下讀書人的悠悠眾口麼?」胡燁露出一個奸笑說道。

「他們真拿得出這麼多銀子?」

朱棣有些不信的問。

「殿下,天底下八成的財富,掌握在兩成人的手里,而這兩成人里面,有一半是商人,你說他們能不能拿得出來?殿下可听說過被洪武皇帝發配到雲南的沈萬三,那個是個富可敵國的主,號稱大明第一財主。他的錢財絕對要比大明國庫要多得多,雖然天底下再難找出沈萬三這樣的富商,但是家纏萬貫的卻不少。」

「商人嘛,無非就是圖個利,只要有了足夠的利益,讓他們花再多錢都值得,而能讓他們的子孫走上仕途,就是一個絕大的誘惑。」胡燁嘿嘿的說道。

「我看你就是個合格的商人。」听了胡燁的法子,朱棣覺得有些道理,于是取笑胡燁道。

「殿下你可冤枉人了,我那頂白帽子可是價值很高的,才換了區區三十三個女子,我可是吃了很大的虧呢。本來今天是想再找你討點銀子花花的,不過看殿下也捉襟見肘,我就不提了。如果讓那些奸商發現有我這麼個敗家的商人,保證用口水都能把我淹死。殿下怎麼能說我是一個合格的商人呢。」胡燁搖了搖頭說道。

「我一手交了錢,你還沒有交貨呢。這不就等于空手套白狼嗎?還說你不是個合格的商人?我可是還搭上了一大座宅子呢,你小子便宜佔大了。」

朱棣親自拿來抹布,將桌子上的茶水擦掉,剛才發的火確實有些大了。

天哪!胡燁覺得這輩子就栽在朱棣手里了,自己送他一頂白帽子,沒想到他還冤枉自己空手套白狼。這得要多厚的臉皮才能說出這樣的話啊,胡燁只能默默祈禱,「神啊,快來一場地震,把我震回二十一世紀吧,這里我呆不下去了。」

默默地祈禱完,胡燁只能回到現實,日子還得要過,想回到二十一世紀,只有再活六百年了。

「對了,殿下,為何要送我這麼大一座宅子,就算住上個幾百人也不成問題。」胡燁小心翼翼的問道。

從知道無名府後面還有一座四合院之後,胡燁就一直很忐忑,生怕朱棣給自己安排了什麼陰謀,他認為朱棣是什麼事都干得出來的。

「嘿嘿,我只能告訴你,我接管那座將軍府的時候,有位高人現身,他在我耳邊耳語了幾句,至于說的是什麼,我就不方便說了。等下次在遇見他,倒是可以親自問問。」朱棣也賣起了關子。

他很欣賞胡燁那種求知的眼神,能讓一個貌似神童的人,用求知的看著自己,朱棣就覺得很有成就感。

「高人!」

胡燁重復了一遍朱棣的話,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頭頂白發,面相邋遢,一手拿著浮塵,一手杵著拐棍。這好像就是老錢說得那個老神仙。

天哪,這個騙子真是神通廣大,竟然連未來的明成祖都敢騙,而且還把明成祖成功騙到了。胡燁覺得,如果真的有機會見到這個老騙子,一定要向他學習學習騙術,將來一定用得著。比如說騙騙姑娘之類的,能勾搭上一個明朝姑娘,貌似也很有成就感。

「好了,高人的事以後再說。既然這些商人很有錢,而且他們也願意為他們子孫花錢,那麼目前唯一的難題就是,如何才能讓父皇,以及滿朝文武,答應讓他們的子孫參加科舉考試。」朱棣欣賞完胡燁的求知欲,適可而止,將話題轉移到正題上來。

胡燁真的拜服了,這朱棣治人的手段真是高,胡燁真的很想問那個高人給朱棣說了什麼。但是朱棣拉開話題,讓胡燁的好奇心戛然而止,只好悻悻的回答道,「無非就是陳說厲害罷了,我想殿下府上的文人騷客這麼多,寫上兩篇好文章應該不成問題。」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舉實例,詩仙李太白就是典型。當年他就是因為商人之後,不能參加科舉,從而讓官場失去了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如果能夠讓他參加科舉,絕對是狀元及第。」

「所以,如果繼續將這些人排擠在科舉之外,說不定就埋沒掉了很多像李太白一樣的人才,這樣會是明朝的損失。」

「然後就是等待雙方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朝廷可以先試著讓一部分商人之後參加科舉,看看里面有無人才。而這些商人,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子孫們是否適合走這條路。其實這種雙贏的事,早就該實行了,根本不用等到今天。」胡燁慢慢的說道。

胡燁知道,依古人的智慧,一定會看得出這樣做的好處,所以之前一定有人想過這樣的方法,但是礙于守舊的人太多,只能將這樣的方法封存起來。而自己,就要來做這個推陳出新的人。這就是胡燁給大明朝加的第一把火,而不僅僅是為朱棣做貢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賦最新章節 | 明賦全文閱讀 | 明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