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平凡的美好 王曉樺的記憶

作者 ︰ 奢侈的陽光

()王華語音剛落,只看到界仙袖子一甩,就看到自己的靈魂已經被一層透明的薄膜包圍了起來,最後看了看陷入悲傷地少年,王華就感到自己被拉進了一個耀眼的光暈里面,跟著就人事不知了。(鳳舞文學網)

不知過了多久,朦朧之間,王華感到有一股力量在牽引著她的思維向腦海深處走去,一路上各種發光的小點點在她身邊跳來跳去。恍惚之間,王華不禁伸手觸踫,那些小光點趁機融入了王華體內。來不及驚訝,王華已經感覺到自己似乎又暈了過去,只不過這次不是陷入沉睡,而是想在看電視劇一樣旁觀了一個小姑娘短暫的一生,王華不禁想,她就是王曉華吧,看模樣兩人還真有三分相似,但是性格卻差了十萬八千里。王華不禁懷疑自己已經是一把年紀的阿姨級別了,能不能流露出這麼青蔥的羞澀啊……

緩緩間,時間流過。順利融合王曉樺的記憶之後,王華可算清楚了王曉華出意外的原因,癥結就在高考上。

從她的記憶得知,這個世界和現代社會相似度還挺高的,準確的說似乎是現代社會十多年前的模樣,但是明顯歷史是不同的。轉折點出現在自然災害上面,王華記得很清楚,現代社會建國後不久出現的那場自然災害才持續了三年,而這個世界確是整整8年,幾乎是原來的三倍,可想而知當時的老百姓吃了多少苦。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這里的那場動亂卻被蝴蝶了,這算是一種補償嗎,也是,吃都吃不飽,各種災難頻發,誰還有心情去勾心斗角啊。自然,知識分子上山下鄉也沒了。但是歷史上的知識結構斷層還是存在的,只是這里的情況好很多,起碼社會還是能健康穩定地運轉。原因嗎,就是優勝劣汰。

災害時期,知識,錢遠沒有糧食來的重要,所以很大一部分身體較弱的知識分子最先被餓死,然後一些有錢人,反而農村的情況好一些,但是也有限,畢竟家里人口多,平時又能存多少糧呢。

其次是動亂引起的人口減少,人在絕境下劣根性都會徹底爆發,在搶糧護糧的斗爭中也是死了不少,特別是年輕氣盛的。正是因為這樣,災害結束國家秩序恢復之後,領導人就立馬確立了環境保護的國策,任何人妄圖私自砍木伐木的都是重罪,從上至下都把保護環境刻進了心里,餓肚子的時候樹木都不再僅僅是植物,而是救命糧。

因此,這里的居民一般只會除良田的草,其余地方只要不會影響正常人類活動的都任其自由發展。所以這里的農學,園藝之類的都很發達也很是被重視,自然風光都很好,因為大家都很珍惜這一切。當然,這里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一點,因為這里的人們並不會以環境和資源位代價去發展。

第二項基本國策就是人才興國。讀書人在亂世確實很難生存,但是不論哪個時代的盛世,知識分子都是很重要的。他們能用最少面積的田地種出最多產量的糧食,能開發各種技術最大限度地保護資源和環境以及很好地利用他們為人類服務。

雖然一部分知識分子因為體弱沒有熬過哪個時期,但是也有很多意志很頑強的精英存活下來。他們開創了現代教育體系,使這里的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在這里,學歷和能力是基本掛鉤的,所以大家都很重視學歷。各個層次的人才不會過剩,由于正確的引導,畢業生們都有很好的自我定位,社會上各個工種發展都很平衡,加上政府的大力社會保障,大家都安居樂業。

不過福利待遇好的前提就是人口稀少。由于災害事件過長,人們遭受的磨難也很多。那是由于長期營養不良,一點點意外人就會沒了。因此人口銳減。盡管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狀況好一點,但是人口總數一直穩定在7億左右,只有原來世界的一半。當然還有一個因素是人口整體素質較高,思想覺悟也高。這里無論男孩女孩都很金貴,死去的已經太多太多,而且身體長期積弱的情況下很多人後來生育都很艱難,不育不孕的也很多,所以只要是孩子,大家都很珍惜。綜合起來,這個社會可能在經濟方面落後了,但是其他方面都很和諧,王華覺得很不錯。

王曉樺的家里就只有三個女孩。由于家是農村的,當時她們女乃女乃還活著,一心要兒子兒媳生個男孫,但是連生兩個都是女孩,好不容易懷了第三個,女乃女乃卻油盡燈枯走了。村子里他們家孩子就算多的,基本上都是兩個,一個也普遍,後果就是家庭條件相對也比較差。

王家夫妻對于自己的孩子都很疼愛,但是愛是不可能均分的,由于王曉樺是第二個女孩,就不如老大王曉楠受重視,也不如小妹王曉林受疼愛,但是父母也並不過分忽視她。只不過由于性格原因,她並不常常主動與人交流,總是一個人悶著。在大姐和父親交流意見,小妹和母親撒嬌的情況下,總是覺得自己被隔離在外,所以一直想要在讀書上爭口氣。

但是有時候人爭不過命,在高考前夕,王曉樺被自己折磨地生病了,頭重腳輕,昏昏沉沉地,人小心思太重。結果,平時成績略高于大姐王曉楠,等真正一考定輸贏的時候卻不慎慘敗。而且她還踫巧听到父母竟然因為家里經濟不允許只打算全力供大姐讀書,卻不管她了。對于小姑娘來說,晴天霹靂,一個人天天晚上躺床上鑽牛角尖,然後竟然意外去了。

但是在王華看來,其實情況並沒有很糟糕。王家爸媽不是偏心眼的父母,只不過是正常的偏愛而已。雖說經濟很緊張,但是還是咬牙把家里的積蓄都拿出來供女兒讀書。由于大女兒小時候帶妹妹就晚上一年學,二女兒因為當時王曉林還小,王媽媽無暇顧及她就早上一年學,所以兩個女兒大學學費對于承包田地的兩夫妻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錢。而且小女兒要中考了,以後也要讀大學,家里也不能一直是土房,總要修個一般的新房,現在三個女兒就一間房,以後兩個大女兒有結婚對象來家里也不好看。

總之,家里用錢的地方很多。除了看病應急的錢外,兩夫妻數了又數,還是不夠完全負擔起女兒們的開銷。大女兒選了省城醫科大學,起碼要讀五年,二女兒當時選擇範圍小,又一心不想差大姐太遠不願意讀專科,讀本科選的了稍好的學校卻選不了好專業,因此就報了省城大學的歷史專業。兩夫妻深思熟慮之後對女兒們宣布以後他們會負擔大女兒的學費生活費,讓她好好讀書,以後也能有個好工作。小女兒還有幾年能緩,暫時不考慮,但是幾年後也會負擔她的所有費用。而二女兒他們目前只能拿出兩年的學費,以後需要她自己去掙生活費和後兩年的學費,但是他們也不偏心,以後養老就靠大女兒和小女兒,二女兒只要常回來看看,每月給點生活費就好,其余的都是其他兩個女兒平攤。

王華看得出來,王家父母也是出于無奈。她前輩子也出現過這種事情,但是她是屬于父母不要她的,和無奈沒啥關系。在父母的疏忽下,王華一次一次受傷後就默默成長。至少王家父母還肯在家里沒錢的情況下拿出兩年的學費,當初她的父母分手後是誰都不要他,忙著打官司分家產,爭奪她弟弟。而她就被父母和老房子一起扔在那里連同一張三萬的存折,當時她才高二。

現在她還會想起當時的情景,估計在父母心里能付錢管她到高中畢業就不錯了吧。當時也只有弟弟真心不舍她,大哭大鬧要姐姐,但是父母都是強硬慣了,父親一手就把當時還在讀小學四年級的弟弟抱走了。後來父母各自成家生小孩,就更不會想到她。從小她就必須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思考未來的路,一個人住後就更是如此。

弟弟是她心里唯一的柔軟,平時趁著上學放學經常回來看她,還把零用錢攢起來給她,上大學以後更是搬來她租在公司附近的小公寓同住,平時還會調皮地冒充她男朋友去接她下班。王華比較慶幸的是她父母極度重男輕女,所以當後來知道繼母生了一個女兒,身體也不適合再次生育之後就為弟弟徹底松了口氣。依照父親的性格,弟弟的分量肯定比繼母繼妹加一起都要重。也是因為這樣,王華在世間的牽掛又少了一樣,她相信弟弟會生活地很好,一直快快樂樂。

王曉樺比她幸福很多,至少還有父母,姐妹。這幾天王家的氣氛一直挺壓抑的,父母比平時干活更賣力,姐妹也比平時更勤快,把家里,菜地都打理地干干淨淨的,跟王曉樺說話也很小心。大家這幾天都很照顧王曉樺的情緒。但是哀哀切切的情緒還是把王曉樺打垮了。在家人都想不到的情況下,王華代替了王曉樺。

對于小女生王曉樺來說,未來一片慘淡;于熟女王華而言,未來只不過是重走青春路,當年她能在課余時間打兩三份供養活自己,現在有了這些可愛的家人,有了10來年社會經驗,她相信可以享受前世淹沒于兼職中的美好青春。

王華現在也覺得自己很適合王曉樺這個身份,她這一世一定會更加幸福,連同王曉樺的一起。從明天開始,就是另一人段人生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平凡的美好最新章節 | 重生之平凡的美好全文閱讀 | 重生之平凡的美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