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唐 220.殺王

作者 ︰ 樓枯

()nbsp;船在南陵縣江面上時,李四向李熙稟報說他發現自己搶的那個舞姬有古怪,她每天深夜都要起夜一次,每次出去都要一刻鐘,開始幾次他沒有留意,一則認為女人事多麻煩,二則身體疲乏實在起不來身,昨晚李四喝了點酒,早早睡下,到半夜時自然醒來,發覺舞姬不在,船艙門虛掩,一時好氣跟了出去,結果就發現她跟一個黑衣人在艙門外咬著耳朵說話,江上風大,李四听不真二人說些什麼,但看神s 並不像是熟人撞見後的閑聊。(鳳舞文學網)

李熙問他︰「她知不知道你發現了她的這個秘密。」

李四搖搖頭,肯定地說沒有。李熙頷首道︰「我知道了,一切如常,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看李四懵懂,李熙只好挑明了說︰「她可能受人脅迫,身不由己充當了別人的耳目,在暗中監視你和我的一舉一動。這沒什麼,既不要怪她,也不要自責。一切如常,當作你什麼都沒有看到過。」

李四明白了,含笑離去。

李熙卻發了一會呆。

船行到上元縣境內,曹谷秘密上岸,船停江面一整天,繼續東下,到九月十五r 未時,船行入潤州大船塘,陸續登岸,沒有進城,屯在城北新設的迎賓帳。迎賓帳四周由羽林軍駐守,明示榮寵,實為監管。

入夜,禮部和太常寺官員會同內侍省官員在迎賓帳設宴為三王接風洗塵,詳細稟報了萬壽節的籌備情況和萬壽節慶典時三王入宮後需要注意的儀禮。曹谷很不耐煩听,嚷道︰「屆時你們派幾個導引小臣,我們跟著走就是。」禮部官員識趣地閉嘴不吭聲,太常寺的官員還是硬著被呵斥的危險堅持把話說完,累的三名官員都冒了一頭汗。

飲宴完畢,三署官員暗示諸王可以趁天黑回家看看,只要明r 不誤了慶典就成。曹谷喝道︰「萬壽節慶典是何等的大事,我們怎麼就是那沒見識的。」李熙懶洋洋地說︰「你不去也別牽扯到別人,我晚上是要回城去住的,多r 不見山妻,怪想念的。」

禮部員外郎楊兮川給了李熙三塊令牌,言出城入城都需要出示令牌並登記姓名,為確保慶典期間聖京城的安穩,請三位王體諒。楊兮川說完向李熙感激地拱拱手,低頭退走。

曹谷責問李熙道︰「你晚上進城,去跟張孝先稟報咱們謀反的事嗎?」

李熙冷笑道︰「張孝先略施小計,意在試探。不進城,豈不顯得你我心里有鬼嗎?」

王喜攔住曹谷,說道︰「東南王這話說的在理,你我素來不將那老兒放在眼里,豈會為他的什麼破慶典而滯留城外不回家?」王喜喝一聲︰「備馬,孤要回府。」曹谷鬧了個沒趣,恨恨地從李熙手里奪了一塊令牌,說道︰「休養怪我不提醒你,你搶的三個美人兒最好也帶上,丟在外面小心讓狼叼去了。」

行出丈遠,忽又折還回身,將一個j ng致的雕花木盒塞在李熙手中,湊在他耳邊說︰「兮月姑娘是個好姑娘,何必冷落人家呢。龍虎大力丸很好用的。」

李熙搶的三個舞姬分別叫香草、兮月、凝霜,香草送給了張三,凝霜給了阮承梁。李四搶的舞姬叫位離。早在一年前,郁秀成就曾向李熙稟報說,曹曛、曹谷兄弟仿照群芳館的模式訓練了一批美姬,分賜諸將,名為妾侍,實為耳目。

那天曹谷在李熙面前一擺弄舞姬,李熙就明白了他的心思,自己貪財好y n的惡名在外,見到這麼多美人不去撈一個的話,實在于情理不合,何況自己不主動去,曹谷也會找借口饋贈幾個過來,偶然得來的和j ng心安排來的,李熙心里稍一權衡,就得出了判斷,他密囑阮承梁等人動手搶花,並判定只要出手定有斬獲。

香草、兮月、凝霜、位離四個人都是曹谷安插來的耳目,李四的密告可做佐證。

在船上,李熙借口身體不適一直沒有踫兮月,與她見面只談風月,不涉其他,兮月一點有意義的情報也探听不到。此刻曹谷索x ng把暗牌打成了明牌,提出讓兮月監視李熙,李熙只能答應下來。他把曹谷獻的龍虎大力丸丟還給他,打個響指喚兮月到近前,攔腰摟進懷里,伸長了舌頭在她粉白的小臉上虛作一舌忝,兮月緊張地縮著腦袋,連番尖叫。

曹谷臉s 發青,在心里一連提醒了自己十幾句小不忍則亂大謀後,方才心平氣和地扇了兮月一個耳光,說︰「叫你學夜貓子,嚇死老子了。」

這一回輪到李熙臉s 鐵青了。

有令牌傍身,戒備如兵營般森嚴的聖京城,在諸王眼里形如自家庭院,一路暢行無阻。離家三個月,李熙回到府中不見崔鶯鶯,不會沐雅馨,直接吩咐毛樂準備花燭、洞房,說要以妾禮迎兮月來家。毛樂什麼也不問,卻把消息傳遞給了崔鶯鶯和沐雅馨,並簡單描述了一下兮月的相貌,沐雅馨當場恨的臉發青,崔鶯鶯卻還能留著笑臉,拿出當家夫人的氣度,讓柳如花、韓似玉去張羅洞房的陳設,又去廚房吩咐備宴。

老黃隨李熙出巡,跟著儀仗此刻還在江西境內,灶下的廚子是老黃的徒弟,也姓黃,手藝得了老黃的七八分真傳,見夫人親自來吩咐,招呼兩個幫手干的十分賣力。

盡管在心里把李熙罵了幾十遍,最終沐雅馨還是耐不住相思苦,借口去看新人,拖著崔鶯鶯去見李熙。李熙對她卻很冷淡,把她晾在一邊,只問了崔鶯鶯自己走後家里的一些情況。待毛樂來稟報酒席、洞房已經齊備,李熙便不耐煩地打發了二人,擁著兮月的細腰,說說笑笑向內宅走去。

那一刻,沐雅馨強忍不住,終于嗷地一聲哭了起來。

兮月得到曹谷的指示,分毫不離李熙左右,連沐浴也要拖著李熙一起,李熙索x ng讓毛樂準備了兩個浴桶,一家一個,中間擺著餐桌,西域美酒,波斯杯,紅燭搖曳遙對飲,李熙哈哈大笑,樂不可支,酒入愁腸,心里卻響起了戰鼓的錚鳴。

二r 一大早,王喜的家將王藝,曹谷的家將曹松就到了東南王府,促請李熙早早出城,二人在進入東南王府前,先撤除了布設在王府四周的眼哨。當見到李熙滿臉疲憊地挽著兮月的胳膊走出王府時,二人俱在心里松了口氣,李熙身邊有兮月監視,府外又有這麼多眼哨監視,短短一晚上,料想無甚變故。

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李熙將調動至高台小兵營駐軍的令符交給了王藝,曹松便立即派人進府,以保護為名接崔鶯鶯和沐雅馨出城。

李熙拍了拍兮月的手,跟她說︰「你也出城,跟著你兩位姐姐好好學學規矩。」

兮月當面吻了李熙,蒼白的臉上飛上一朵紅霞,就跟著曹松的人進了王府。三王在正北玄武門會齊,玄武門外臨時搭建了三座蘆席棚,門簾用紅s 紅邊,是太常寺設來為三王更換禮服的地方,時晨曦初露,三人換好禮服後,騎上一s 的白s 高頭駿馬,並轡來到玄武門下,由贊禮官高聲宣讀由禮部寫好的進京賀壽覲見文書,監門官出面答話,令關閉側門,開正中主門。玄武門為聖京四大正門之一,除主門外,另修有兩座側門。非遇大典,只開側門。

為了慶賀萬壽節,聖京城內實行了道路管制,主要街道在巳時前都是封閉的,一個行人也見不到。進城後,按禮儀,王喜走在最前,李熙其次,曹谷在後。行進速度由禮部官員把握,確保能及時到達天聖宮正門朝陽門前。

辰時末,諸王齊集朝陽門外,相距有路,彼此只能馬上拱手相賀。

巳時整,朝陽門主門打開,一時鼓樂齊鳴,金瓜衛隊出門,分列道旁,天聖宮內史張孝先、儲聖宮內史崔雍盛裝分左右出迎,諸王推舉王弼宣讀了《普天臣民賀萬聖壽文》,張孝先宣聖王聖諭,崔雍宣聖主神諭,諸王賀拜,禮畢,下馬入宮,在門內分清班次,左班ch n、夏、秋、冬四護法王並東南、西北六王並文班大臣,右班東、西、南、北四王並西南、東北二王並武班大臣。

諸王大臣齊向朱雀殿行去,禮部、太常寺官員引導贊禮,兩台御史監察供奉禮儀,拱辰軍環列四周,監門軍監守天聖宮四門,左佑聖軍駐守宮外。

三軍如臨大敵,拱辰軍每人配發五十支箭,步槊、短刀和鐵盾,監門軍每人配發三十支羽箭,除鐵盾和短刀外,部分士卒攜帶有機弩,左佑聖軍所有士卒都配了步槊,每人二十支箭,並有數百重甲騎兵隱藏于錦幕之後。

李熙掃了一眼,頭皮發炸,他望了眼王喜,王喜面s 凝重,再望曹谷,曹谷臉s 發青。再看其他諸王,王弼面相威嚴,不苟言笑,張仃發老成持重,面無表情。陳蘇面露輕佻,已經是第三次朝李熙擠眼了。毛耀臉s 蒼白,有眼袋,似乎沒睡好。張孝先滿臉疲s ,c o持萬壽節慶典應該不輕松。崔雍這次沒拄拐杖,步伐有些蹣跚,不過j ng神不錯。胡尖滿臉愁苦,擰著眉毛,不知在想些什麼。唯有曹曛昂首向天,走出了個氣宇軒昂。

朱雀殿的賀壽禮拖的時間太長,不知何時眾人忽聞到一股惡臭,正相互詢望,坐在高台的趙上都卻跳了起來,叫道︰「朕有臭屁,朕要出恭啦。」抱著往後跑。

眾皆相顧無言,未幾,吃吃偷笑一片,亞王趙晟出班大喝︰「御史何在,押殿的御史何在?」兩台御史齊出,笑聲才被按下去。

曹谷把袖子一甩,不耐煩地哼了一聲,聲音奇響,眾御史裝著沒听見,趙晟也不敢吭聲。張孝先眉頭攢做一團,臉s 驟然y n沉下來,崔雍緊步上前,跟他低語了幾聲,得到張孝先點頭後,崔雍喚來禮部和太常寺官員,吩咐將殿中賀儀減半,兩衙官員雖覺得為難,卻也不敢不從。緊急商量出一個方案,齊入殿後將趙上都勸回,長話短說草草地結束了殿中賀儀。

諸王大臣退出朱雀殿,趕入後宮彰德殿參加飲宴。

彰德殿地處後宮,建在龍炎池北岸,背靠人工堆成的龍脊山,這r 秋陽暖照,微風不興,十分適合在室外舉辦群宴,為了方便觀賞各地進獻來的歌舞曲目,內侍省特地在龍炎池畔搭建了一座看台。飲宴初始,各地要進獻賀壽禮,聖王要褒獎大臣,這些禮儀比較隆重,都安排在彰德殿內。禮畢,各地進獻的歌舞雜技將陸續開場,此時太陽正當南方,坐在彰德殿的位置看歌舞眼很容易被陽光晃著,必然十分不舒服,屆時遷移到新搭建的看台上。既可以避免陽光刺眼,又可以親近一下低級官僚,讓他們體味聖王的仁心宏德。

內侍省的用心很好,創意也不錯,張孝先雖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卻也說不出,加之崔雍在一旁勸,便答應了下來。李熙只看了那看台一眼,心里就為張孝先叫起不值來了︰一身的好算計,卻偏偏對刀兵之事一竅不通,這座看台豈不就是一個披紅掛彩的棺材?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唐最新章節 | 東唐全文閱讀 | 東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