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唐 212.營田所

作者 ︰ 樓枯

()nbsp;軍營生活雖然不算長,但卻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村子形如兵營,石牆高大,莊門也異常厚實,內側門房內更放置著長矛和板刀,用鐵鏈拴著,遇j ng時莊主取鑰匙解開鐵鏈,莊客即能上牆防衛。(鳳舞文學網)冰@火!中文而不遠處的塔樓上則放置有鑼鼓。遇j ng擊鑼,議事擊鼓。

莊主領數十莊客列隊迎接,向李熙行軍禮,李熙問眾人故鄉何處,答曰循州博羅縣。

李熙看眾莊客娶的妻子面黑唇厚,目光呆滯,不似中土人氏,問何所來,答曰從人販子手里買來,因為是外鄉人,生活又貧窘,當地人不願意嫁配為妻,為傳宗接代計,只好從人販子手中買下這些蠻人。

李熙鼓勵他們安下心來好好營務田畝,將來生活會越來越好,待境況好了,再納幾房年輕貌美的妾侍,也可聊補遺憾。莊主感慨地說︰「生活安定了,有官府照顧,我們的r 子會一年好過一年,這個自不必說。但大王您看看,我的牙齒都松動了,即便境況好了,也娶不了小妾了。」李熙微笑道︰「梨花還能壓海棠呢,你才多大年紀,四十幾歲而已。」米沛插嘴說︰「你將來多納幾房妾侍,和你兒子比著生,看看是你生的兒子多,還是你兒子生的孫子多。」米沛以為自己的俏皮話說的很有趣,說完咧嘴哈哈大笑。

石橋營田所里設了一座小學堂,背靠蒼山面臨一條清溪。

小學堂所在地本是一戶豪強人家的別業,年前一場瘟疫讓這戶人家勢力大損,葛崖壓價購入,轉手贈予石橋營田所創辦學堂,為獎掖葛崖的善舉,小學堂聘請葛崖為督學,葛崖得以督學的名義對學堂的一切事務做最後裁決。

這所佔地約一畝的學堂位于一塊阜地上,四周環繞著池塘和水田,只有一條小徑連接內外,學堂房舍四五十間,學生三十八名,教師二十二名,另有校工八名。

營田所說他們創辦這所學堂的目的是為了給流民子弟一個讀書進取的機會,泉州太守說此舉顯示了泉州地方對招募流民營田墾荒的重視,之所以保持如此高的師生比例,更是昭示學堂的辦學規模將逐步擴大,以使每個來泉州定居的流民子弟都有學上,都有憑借讀書之途徑擺月兌下賤宿命的希望。

宣傳工作很高調,卻不能掩飾辦學的冷清,即使學堂承諾學費全免,食宿全免,另外還有ch n秋兩套衣裳,但願意把孩子送來的家長還是稀疏可數。

他們寧可把孩子送去漆器店做學徒,送去竹器店學做竹器,送去酒肆學生意,也不願意把孩子送進什麼小學堂,小學堂是干啥用的?

用他們的話說讀兩年書有什麼用,能指著那個吃飯嗎?考秀才,考進士,那是大戶人家老爺們做的事,人家家底厚實,有的是閑工夫,讀成了光耀門庭,讀不成也仍是士紳,小老百姓也跟著瞎參合,恰如麻雀跟著蝙蝠飛,說不得就撞牆上撞死了。讀書若有用,何來百無一用是書生之說?

也有人這麼說,要是真像他們說的那麼好,官老爺家的弟子為啥不去呢,那麼多教師,為啥不收束脩呢,不收束脩還貼補口糧和ch n秋衣裳,這是人做的事嗎,他們腦子是讓門夾了嗎,天下掉金元寶,誰信誰是烏龜王八外加笨蛋。

有父母的孩子多不願進學堂求學,哪怕泉州刺史親赴小學堂巡視,去營田所勸學,眾人也絲毫不為心動。入學的三十八名學生都是父母雙亡或父母輩身有殘疾無法照料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就是沖著那份口糧和ch n秋兩套衣裳來的。

面對這些居心不良的學生,教師們都憤憤不平不肯教授,這些教師都是福建各州鄉間的飽學之士,其中有人以前就當過塾師,但多數是家境貧窘的落魄文士。聞听泉州厚資招賢納士,于是紛紛來投,本以為來了能混個一個半職,不想卻是讓他們做教書匠,每月八貫錢,給全家口糧,每戶給兩畝菜地,五畝林地。

這條件實在不大吸引人,于是大半人連夜亡去。

來來去去,去去來來,大浪淘沙後剩下了二十二顆頑石。

二十二個教師教三十八個學生,怎麼教突然也成了問題,按一個老師帶六個學生計算,只要六個半老師就夠了,剩下的十五個半怎麼辦?諸位老師為此吵吵嚷嚷爭了半個月,仍然沒個結論,眼看學生陸續報到,快要開學了,不得已只得請督學葛司戶來定奪。

葛司戶一錘定音,本學堂學制三年,設三個年級,每年級分三個班,第一年為開蒙年,設書、文、算、畫、體、禮、農七門課。第二年夯實基礎,除上述七門課外,另外添加理、工兩門課。第三年分科j ng修,除第二年九門課照開外,另外根據每個學生將來的志向量身增設一門功課。這麼一算,教師不是多了,而是還不夠。

各位教師對葛司戶的主意難以評斷高低,這個干法實在是太新奇,他們雖飽讀詩書,對此卻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不過也無所謂,他們當初肯留下來,無非是為了每月八貫錢和全家溫飽,你說怎麼干咱們就怎麼干。

葛司戶的提議全票通過,剩下的是商量誰主掌哪一門課,這又免不了一番爭吵,對此,葛崖就不去過多干涉了,書、文、算、畫、體、禮、農每門課教授的內容他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沒有任何獨創的東西,都是實踐中已有的,為大多數人所熟悉的,至少是自己說了他們可以接受的,太新奇的東西現在還不宜灌輸給他們,穩定人心把學辦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盡管舉步維艱,葛崖還是把小學堂辦起來了,而且已經步入正軌。李熙對此贊賞有加,當年他要求福、泉、漳等地各辦一所小學堂,怎麼辦他寫的清清楚楚,說的明明。卻只有葛崖當作大事來抓,且抓出了模樣。,

李熙從沒寄予小學堂很高的期望,不指望學生們三年後去考秀才,走科舉之途,那個太難,即使站在他的角度也覺得難如登天。辦小學堂就是為了讓這些孤苦無依的男孩女孩們有一個讀書明理求上進的地方。

至于更深一層的考慮,自然也是有的,不過那還有些遙遠,眼下先走好這一步再說。

李熙巡視了教室和宿舍,去看了食堂和教師們的菜園子,初秋時節,菜園子里滿是碧幽幽的蔬菜,侍弄的很好,還有人養了雞鴨。這就好,有心把菜園子侍弄的這麼好,說明他們有長期扎根于此的打算。要想做成點事,組織穩定才是根本嘛。

李熙走訪了兩戶教師家庭,詳細詢問了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問他們還有哪些困難,能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解決的記下來回頭設法解決。

當听到有教師家屬反映孩子上學難的問題後,李熙的眉頭擰了起來,當場對這種干一行不愛一行的行為表示了譴責。

一個時辰後,李熙離開小學堂,沿著田間小徑,在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的陪伴下巡視了石橋營田所新近開墾的三百畝水田,他來到修建引水渠的工地,向正赤著腳站在泥水中勞作中的農工親切拱手,問他們水涼不涼,有沒有螞蟥和毒蛇,在听到農工們說雖然已經是初秋但水還是很暖和時,李熙放心地說那就好,那就好。他當場指示營田所的督辦要切實拿出有效措施,保護勞動者的權益,比如天冷的時候準備一些酒,讓每一位農工們下水勞動之前都喝點酒暖暖身子,但要注意不要喝醉。

李熙說美好的生活是靠我們勤勞的雙手來創造的,但好的生活不是一天就能創造的,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做好規劃,瞄準目標,不懈怠,不冒進,不折騰,堅定信念,持之以恆,目標終將會實現,美好的生活終將屬于我們大家。

李熙最後說國家初立,百廢待興,官民還需要磨合,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不足,加之去年泉州又受了風災,給各位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困難,有些家庭遭受了滅頂之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有些家庭因災返貧,抱怨生活還不如以前。但,這些都是暫時的,困難是一定可以克服的,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因為共同的目標相聚在此,這里不是我們的故鄉,卻是我們的第二家鄉。患難時刻見真情,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是熱情好客的泉州百姓收容了我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奮斗,用我們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李熙演講時感情豐富,氣勢很足,他那略帶泉州腔的長安話,絕大部分農工都听不懂,他們詫異地望著這個老模老樣,總是笑咪咪的年輕人,不覺面面相覷,互相打听道︰「那家伙是誰?因為何笑的這麼甜?又想來打咱們什麼主意?」

所幸農工們的泉州話李熙一句也听不懂,他的心情也未受任何影響,告別了農工,李熙又去了營田所的廨舍,听取了營田所督辦的工作匯報,肯定成績,指出問題,最後勉力大家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勝利。

匯報會結束,食堂的飯也熟了,炖了一只肥女敕的山雞,紅燒了兩條新撈的魚,另有兩個時興小菜,飲了幾斤酒,下午陽光最好的時候,李熙樂悠悠地離開了石橋營田所回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唐最新章節 | 東唐全文閱讀 | 東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