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唐 182.關門會議3

作者 ︰ 樓枯

()nbsp;王弼絮絮叨叨地把他自記事起干過的缺德事、傷心事、遺憾事、得意事、五味雜陳事,一樁樁一件件都說了出來,對于神火道之前的事,眾人沒有利害關系,自可以哈哈一笑了之。(鳳舞文學網)神火道創建以後,乃至建國以後王弼的所作所為,一笑了之就太兒戲了,批判之聲漸多,指責的也不在少數。饒是王弼好修養,又有王喜袒護,張孝先暗挺,崔雍、劉夏左右護持,小罵大幫忙,也鬧了王弼一個狼狽不堪,面黑如墨。

王弼說完默默無語,會堂里批判之聲悠揚在耳。氣氛變得尷尬起來。劉夏有罪在先,為了贖罪而自爆其短。崔雍除了出身不夠清白,入神火道後一直在養病,無疑是沒有做過什麼惡事,他們兩個的事好交代。王弼卻是在沒有什麼外力壓迫的情況下自揭其短的,還揭的這麼驚心動魄,他成了一個方向標,關系著張孝先導演的這場劇目向哪個方向發展,荒誕,悲喜,還是史詩正劇。

但不管往哪個方向走,李熙實際都無多選擇。

張孝先站起身來,抱拳四顧,笑呵呵地問眾人道︰「ch n護法的罪過能不能一筆勾銷,給不給他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王喜揮拳應道︰「給!」

稀稀拉拉有幾聲應和。

王弼含淚站起來,向四眾鞠躬道謝。

張孝先道︰「ch n護法王的故事已經說清楚了,諸位心中有數即可,為了國家體面,為了護法王的體面,任何人不得對外宣揚,將來也不許有人拿著這些舊事糾纏,再大的罪過一把火燒光,權當從未發生過。」

這一次,眾人誠心說好。

然後大伙都把目光移向王喜,覺得他應該是個很有故事的人。王喜未語臉先紅,支支吾吾地把他二十七年來干過的齷蹉事,荒唐事,惡心事,殘暴事抖了個底朝天,越說越興奮,說的臉頰發亮,說的雙目灼灼如含了一團火。

照例有一番批判,氣氛卻友好多了,用意嘛也是在幫助王喜認識到他的錯誤和不足,王喜始終站著,始終咧嘴始終微笑,憨態可掬。

最後張孝先宣布夏護法王的往r 罪孽一筆勾銷,月兌胎換骨,重新做人。

下一個就輪到張孝先自己,眾人期待更大更勁爆的故事出爐,秋護法王沒讓眾人失望,他開場的第一句就讓眾人目瞪口呆。張孝先說︰「其實我是個私生子……」

張孝先的童年時代貧窮但卻幸福,少年時內心充滿迷茫而又掙扎向上,成年後沉淪的社會地位和不甘的內心讓他痛不y 生,他說他在廣州從化縣做經學博士的那段時間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時常還在夢里回憶起來。但他此刻更感激曹氏兄弟,沒有他們,他走不出那個小縣城,沒有機會見識到這麼多的人生j ng彩。

論及他在韶州創制神火道的原因時,張孝先說︰「那時候,我跟ch n、夏兩位護法王被東南王所擒,關押在韶州大牢里,朝不保夕,只等一死。某r ,我听說大牢里關著一位奇人,叫桃花王,傳說張弘靖要拿他的人頭祭旗,一刀下去,晴空起了個霹靂,把劊子手劈死了。韶州數千百姓親眼目睹,皆呼他為神。張弘靖竟也信以為真,不敢殺他。後來,崔護法來提審我,問我為何要造反,我反問崔護法,人生來就分好了貴賤嗎?大災之年,窮人就活該餓死嗎。崔護法答不能,我又問他既然不能,我造反有錯嗎?後來韶州發生兵變,崔護法把我們放出來,跟我們說‘天下將亂,三位都是人中雄杰,不該困死在這暗無天r 的監牢里,我放你們出去,你們好自為之。’」

張孝先轉過身,眼含熱淚,向崔雍鞠躬致謝,王弼、王喜兄弟也起身來道謝。

崔雍慌忙說道︰「我因張弘靖要害我,才策動韶州兵變,害死那麼多人,用心已經十分險惡。當世英雄誰忍殺之,其實放三位出來,我也是有私心的,我是想借三位的大名護身,讓朝廷只盯著三位英雄,而忽視我這個小人。」

曹谷贊道︰「好y n險!好狠毒!怪不得人家私下都叫你‘蠍尾針’,果然名不虛傳吶。」

崔雍訕訕道︰「過獎,過獎。」

張孝先安頓崔雍落座,繼續說道︰「後來有一位神秘人來見我,自稱是南詔姚州大豪,名叫王海。他讓我利用韶州百姓對桃花王的崇敬創制神火道,招兵買馬,招攬天下盟的各路好兄弟在韶州聚義,繼而分兵北上,席卷江南。為此他還給了我一筆錢,很大的一筆錢吶。」

胡尖摳著下巴,眼珠子骨碌一轉,問道︰「這位叫王海的吐蕃人為何要資助你創制神火道攪亂江南呢?對他卻有什麼好處?」

張孝先笑道︰「王海c o著一口純正的長安口音,所付給我的都是足s 的赤金,不僅給錢,他還把韶州城外的一處官倉里的軍械、糧食給了我,這樣的人你說他是南詔姚州城的大豪,說出來誰信?我斷定他多半是張弘靖的仇家,籍此陷害張弘靖,讓他死了也翻不了身。」

崔雍道︰「張弘靖根子很深,仇人很多,在河東、宣武時得罪過不少人,此外,他還是唐國舊太子李恆一黨,也不排除有人在借整治他而把矛頭對準李恆。」

聯想到此後不久李恆被廢黜,崔雍的這番話贊同者甚眾,李熙早前也覺得韶州兵變有些突然,表面上看是崔雍分配朝廷賞軍錢不公造成的,但張弘靖、劉c o、張抱元這些人都是在河朔地方歷練過的,應付驕兵悍將都有一套,怎因此而鬧到人頭落地的地步呢。

張孝先提到的那個王海c o長安口音,在韶州能量那麼大,會不會是汪覆海的化名呢?

這個念頭如電火花,一閃即逝,李熙自己掐滅了它。

「王海聲言跟黃洞蠻有生意往來,唐國屢次出兵侵擾黃洞蠻,讓他的生意做不成,他想在唐國的江南起一場大亂,讓唐國皇帝無暇顧及黃洞蠻和他的生意,故此才資助我創制神火道,幫著我招兵買馬,攪亂江南。這是他的原話,ch n護法王和夏護法王當r 都听過的。」王弼和王喜作證說是,王喜又叫道︰「這肯定是一派胡言。黃洞蠻常聯合安南蠻兵打的桂管、容管丟盔卸甲,攻佔州城,殺刺史,殺縣令,誰欺負誰呢。」

「我也以為王海說的是假話,他究竟為了達到什麼目的,我至今也沒想明白。我們當時只是想他要利用我們,我們也正好利用他,大家各取其便,沒什麼不好嘛。因此之故,而有神火道。神火北上,江南生靈涂炭,千百萬人頭落地,卻是不爭的事實。始作俑者就是我張孝先,我罪孽深重。」

王喜嚷道︰「神火道北上殺人,還不是因為唐國官吏太過貪暴,若是百姓能有活路,咱們何必多殺人?若得有太平r 子過,我此刻還在韶州跟著六哥殺豬呢。」眾人哈哈一笑,王弼笑道︰「殺豬是個下三濫的活,若有太平r 子過,我是打算改行殺牛殺羊的,至少能多賺兩個酒錢。」王喜道︰「改殺牛好,牛肉嚼起來更有味道。」眾人又是哈哈一笑。

李熙問張孝先︰「那個王海此後有沒有再來找過你?」

張孝先點頭,說︰「沒有,他沒有再露過面,倒是唐國內尋訪司的人越來越多,想勸我投靠他們,跟他們合作,借神火道的神火燒一燒湖南、江西,然後在鄂岳境內熄滅。我不服,他們就下毒害崔護法以示j ng告。並揚言若不服從他們,他們將在潭州城下聚集重兵將神火道一網打盡。」四眾同是一驚。

「當年,我將此事告知劉神使,問他如何應對,劉神使說寧可全軍覆也絕不做唐國的傀儡。他主動擔當護送大隊北上的重任,親自前往城下查勘地形,不意竟因此殉難。」說到這,張孝先向劉夏鞠躬道歉,目含熱淚說,「……我對不起劉神使。」

劉夏回拜,也泣不成聲道︰「潭州城下數萬同袍殉難,家父戰死沙場有何遺憾?今r 大聖國草創于江南,江南寧定,百姓安樂,他老人家若在天有知,也足可含笑九泉了。」

李熙插話問張孝先︰「而今那個王海,哦,還有內尋訪司,還在糾纏你嗎?」

張孝先道︰「王海沒再露面,內尋訪司還派人來,來一個我抓一個,我也不審我也不問,全都交給成國公、定國公和靖國公關押,諸位若懷疑我與唐國內尋訪司還有瓜葛,隨時可以去提審,以辨真假。」

成國公姬靖國公趙世八此刻為儲聖宮左右監門將軍,定國公趙笏任儲聖宮長史,都是有些實權的。儲聖宮雖有崔雍坐鎮,但趙晟人雖痴傻、幼稚,脾氣卻很倔強,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還是能做的些主,張孝先把人交給他關押,也還是能讓人信服。

張孝先的「故事」交代完了,眾人都像做了場大夢,夢醒時莫不滿頭大汗。在崔雍的主持下,眾人燃起神火一把,為張護法王消災驅邪,助他重新做人。

輪到張仃發了,勁爆、好笑的事不多,沉郁、悲壯的事倒是干了不少,听他的故事讓人倍感壓抑,說到打度龍山那一節,張仃發承認自己是因為因為軍資不足,圖財才去的,對造成陳招弟母子不幸溺亡一事沉痛向李熙致歉。李熙黑著臉說了句︰「一場誤會,不必再提。」

張仃發最後承認他一度被陳招弟母親林氏的風采所吸引,想殺掉陳大喜佔為己有。後因林氏態度決絕,才猛然醒悟,繼而打消了這個念頭。

李熙臉s 灰黑。曹谷、陳蘇、毛耀等人則低頭哧哧直笑。

人們期待著曹南王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歡樂,但曹曛很不爽快,對自己做過的糗事總是遮遮掩掩,惡事總是避重就輕,蠢事總是讓他兄弟曹谷來背黑鍋。

王喜不得不提醒他說︰「你今天不說清楚,將來有人告你,有一樁是一樁,可沒人能幫的了你。」曹曛吃了一驚,低頭思忖片刻,補充了一些「遺漏」的內容,但總體說來,讓人覺得他的故事還很多,深挖下去定有更大的斬獲。

相比曹曛,胡尖雖然話說的磕磕巴巴,但就爽快的多了,之所以話說的不利索,主要是「大耳尖」干過的荒唐事實在是太多,太多。「雅好讀書」的好名聲一去不復返,揭下面具後的胡尖原來是個很有喜感的滑稽小人,不過這樣一來,人們對他的好感頓增。

胡尖說完,臉通紅一片,支吾道︰「我知道我在江西無所建樹,江西大都督一職還是請諸位議一議,由誰接任更合適。此外御史大夫我也不想干了,我想去國子監辦學。」

眾人強忍笑意,張孝先道︰「人事安排明r 再議。今天主要是要說故事。」他把目光投向李熙,微笑道︰「該東南王你了,你干過那些好玩的荒唐事,說來讓大伙樂一樂。」

眾人再也忍不住,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李熙清清嗓子道︰「我也從出生那天說起,其實我是一個遺月復子……」

李熙的故事說的娓娓動听,說他幼年時被籍沒為奴,與祖母相依為命,說到幼時家貧,身為平山子卻一r 兩餐難顧,說到十四歲為博紅顏一笑,毅然決然走出書齋投身軍旅,說到在西北軍中的火熱歲月,說到誘殺西北巨匪染布赤心,說到在太極宮飲宴,說到散花台上抱得美人歸,說到衣錦還鄉迎娶老相好,說到借貸上任,說到敲詐和尚斂財,說到做官以後的種種荒唐事……

李熙只隱瞞了三件事︰他開車穿越的事實,他假冒楊贊的奇聞,他被汪覆海脅迫充作臥底,除此之外,他說的基本都是實情。

李熙的發言無情地扒下了所謂的「大唐中興」的畫皮,深刻地揭露了大唐國上層無恥、中層貪暴、底層愚昧的社會現實。j ng準地描畫出大唐國將不可避免地走向滅亡的歷史軌跡,由此而堅定了在座諸王戰勝強敵,建設美好大聖國的信心。諸王紛紛表示要以堅忍不拔,一往無前,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昂揚斗志,為解救唐國境內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百姓而奮斗到死。要樹立全天下一盤棋的大局觀,團結一心,服從朝廷,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指導今後的對敵斗爭,爭取早r 拿下揚州,生擒裴度,為江南百姓營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生息環境。

不過也些無聊的人對李熙暗戀某人妻,被某人兄弟毆打的往事津津樂道,以為這樣的李熙才符合他們心目中的東南王形象,只要是草就吃,管他在不在窩邊。

王弼問李熙︰「听說崔夫人和沐夫人已經回到了你的身邊,是真的嗎?」

李熙眨眨眼︰「我身邊有七個崔氏夫人和十二個沐氏夫人,不知ch n護法問的是哪位?」

王弼驚訝地問道︰「你跟崔氏和沐氏前世有緣嗎,何以這麼多夫人盡出這兩姓?」

李熙憂傷地答道︰「少年夫妻,恩愛未絕,一朝永訣,心中思念,舊名新人,聊做紀念罷了。」言罷抹淚。

崔雍道︰「我听說你在福州東南王府里的兩位新夫人,跟你不幸陷在唐宮里的兩位夫人十分相似,這又是怎麼回事?」

李熙聞之流淚,捶胸哭道︰「可憐我天長r 久,竟都記不清她們的面容了,憑著一點舊r 記憶找了這麼兩個女子,她們真的很像我苦命的山妻嗎?」

崔雍尷尬道︰「你不必激動,我也是听人說的。」

李熙厲聲道︰「不知冬護法王听誰說的,我倒想登門拜謝。」

王弼勸和道︰「崔護法沒有別的意思,事情弄清楚就好。今天只說故事,不追究真偽。」

毛耀嘻笑道︰「王不是只能娶七夫人嗎,東南王這算不算壞規矩?」

李熙把淚眼一抹,叉腰喝道︰「我就壞規矩了,你能怎樣?

毛耀訕訕道︰「我就隨口一問麼。」

張孝先冷眼盯著李熙,忽發問道︰「我聞你與仇士良有過交往,此人據說也是內尋訪司的人,還是個大頭目,你跟內尋訪司是否有瓜葛?」

李熙搖搖頭,答道︰「我跟內尋訪司半文錢關系都沒有!仇士良是內給事,天子身邊的人,我兩次入宮覲見天子,想不見他也難!後一次,我做始興縣令,進宮謝恩,還蒙他指點我禮儀。點頭之交,算不得有什麼交往。我是曾巴結他給他送過禮,可他從來都只是打發小廝見我,我在他宅里連杯茶也沒吃一盅。」

曹曛道︰「仇士良夫人王氏听說長的不賴,你見過嗎?」

李熙答︰「他是天子近侍,娶妻肯定差不了。仇士良妻是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子賓客兼御史大夫胡承恩之女,姓胡不姓王。」

陳蘇道︰「你打听的很清楚嘛。」

李熙道︰「笑話,你上門給人送禮,不打听主人是誰嗎?」

崔雍道︰「我聞你在廣州時,仇士良派人去找過你,有此事嗎?」

李熙道︰「有,他義子汪覆海,不過我把人推給李文饒了,不瞞諸位,那時節我正跟陳弘志交往,他們不是一條線上的,我避之不及呢。」

王弼道︰「你說的是嶺南監軍陳弘志,你跟他也有交往?方才沒听你說起過。」

李熙笑道︰「我跟他的交往那就復雜了,我得單獨開一章,諸位有興趣嗎?」

劉夏淡淡地說道︰「你自然也可以不說。」

曹曛微笑道︰「說,心底無私天地寬,我們還想知道你跟這老閹有何瓜葛呢。我听說陳弘志不僅有妻還有兒女,是真的嗎?」

李熙道︰「何止呢,他還有侍妾呢,陳弘志宅里養了十二個美姬,個個貌若天仙。恕我直言,比你大魏國後宮的嬪妃們可強多了。」

曹曛道︰「這麼厲害?唉,不對,我的嬪妃你怎麼見過,我去過我後宮嗎?」

李熙指指毛耀︰「他帶我去的。」

毛耀驚叫道︰「休要听他胡說,絕沒有的事。」

曹谷道︰「這個我可以擔保,絕對跟老貓沒關系,他當年就是一個廚子,哪有資格進後宮呢?要說有人領著,我以為夏護法王倒是有可能。」

王喜叫道︰「血口噴人,我豈能干那事,我當年任大魏國廣州刺史兼御營兵馬使時是出了名的認真辦差,後宮門禁要多森嚴有多森嚴,馮丞相幾次想進,我都攔著沒讓。」

曹曛叫道︰「馮乜想進我後宮?」

王喜驚道︰「你,你別瞪著我,他是去找他妹子,馮皇後,你以為干什麼呢。」

曹曛怒道︰「胡扯八道,那黃臉婆當年根本就不在宮里住。馮乜,我c o你的。」

……

李熙也沒想到自己無意間的一句話竟揭開了大魏國塵封已久的一樁宮闈秘聞,因為安國公馮乜不在,真相一時難以查明,更加助長了眾人尋幽探秘之心。

內朝會一時無法繼續,張孝先只好提前宣布吃飯。

為了緩和一下會堂里的緊張氣氛,王弼讓上了酒,眾人假意安慰吹胡子瞪眼的曹曛,把他灌的醉醺醺,以便向他打探更多關于大魏國的舊聞趣事。曹曛酒量奇大,老貓、陳蘇兩個沒能把他灌醉,他們倆倒有了七八分酒意,勾肩搭背,互相傾訴起各自的往事來。

酒喝夠了,話也說完了,躺在地上,枕臂疊股,呼呼大睡。

飯後,李熙單獨開章講述了他跟陳弘志的交往史。沒什麼好隱瞞的,話說的很輕松。李熙之後是曹谷。曹谷二十歲之前,還是一個樸實憨厚的鄉下小子,干過最惡的一件事就是披著白麻布,嚇唬夜晚歸來的叔父,原因是他叔父打了他母親一耳光。他兄長曹曛聚兵做賊後,他跟著兄長打打殺殺,除了殺人、放火、搶掠、強ji n這些常規惡事外,尚無其他惡行。

十二個人講完各自的故事後,這一天也就結束了。

晚上的飲宴開始前,張孝先做了一番總結,他說︰「我們都是罪惡累累的人,論律法,論道德,我們都不配再活在這個世上。但是人唯有先自棄而後天方棄之。人不自棄,鬼神難棄,老天也會再給機會。往昔種種罪過,從你們說出口的那時起,從此時此刻起,統統化為灰燼。我大聖國最有權勢的十二位王不應該罪惡累累地活在世上,不該以罪人之身執掌這個新生之國。只有我們是清白無罪的,這個國才會是清白干淨的。清白之國才是永恆樂土。」

他的目光滑過眾人的臉,最後說道︰「請容許我再嗦一句︰你們中還有誰沒有藏開心扉,盡訴自己的罪惡,若有,現在還有機會。」

李熙的眼皮莫名地跳顫了一下,他剛抬起頭望向張孝先,耳畔忽起一聲炸響︰「沒了,咱們大伙都是清白之人啦。」王喜揮拳大叫,四眾響應。

張孝先笑了,目視西天一輪殘陽,領頭念誦道︰「我以諸仙尊之名諭示爾等,神火燃遍九州之r ,即便是天下太平之時……」

一遍《道君聖主救世歌》尚未念誦完畢,天s 驟然暗了下來,一片烏雲悄悄地遮蓋了西沉的落r ,夜幕降臨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唐最新章節 | 東唐全文閱讀 | 東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