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唐 041.小妾

作者 ︰ 樓枯

()更新時間︰2014-01-22

沐家把遮了紅蓋頭的女兒送出來,扶上花轎,雇請的樂隊則跟在後面吹吹打打,沿著來時路線還回楊宅,前後不到兩個時辰。(鳳舞文學網)

此刻的楊宅人山人海,看熱鬧的左鄰右舍,來道賀的親友,把門樓擠的咯咯作響。事出突然,劉默彤、石雄、李老三過午就趕過來幫忙,未時剛到,錦衣社的二當家郭仲恭、軍師梅榕也來了,隨行帶著自家的管家,說是來幫忙的,幾個管家內外瞅了一眼,對各自家主說沒法幫忙,楊宅太小,人太多,只怕越幫越亂。

郭仲恭就趕緊把人打發了,開始埋怨楊贊沒早跟他說,說要是你早說納妾,我就把豐樂坊的那所閑置的宅子送給你,專給小的住,免得小的大的整天吵吵鬧鬧壞了家法。

梅榕一听這話,以「縴縴玉手」掩嘴,笑罵道︰「你以為人人都像你,見一個愛一個,愛一個娶一個,娶一個丟一個,人多了能不吵吵鬧鬧嗎?楊兄弟是可有情有義的人,納妾回來那是守著過日子的。像你這樣的浪子,就該像玉棟那樣尚位公主,管你個死死的。」

梅榕的那雙手不僅白皙縴細勝女子,那微微翹起的蘭花指更是女態十足,跟郭仲恭說話的時候還時不時地戳上兩下,那神態像極了一個幽怨的婦人責怪自己花心的郎君。

石雄連忙咳嗽了一聲,黑著臉道︰「兩位秀恩愛,後園有柴房,今日這大喜的日子,就別在這丟人現眼了吧。」

郭仲恭聞言嘿嘿一笑,毫不在意。梅榕卻惱了,白皙的臉憋的通紅,驀地一聲大吼︰「操你的石雄,你敢笑話我,我要跟你沒完。」伸出縴縴一指朝石雄戳來,石雄大笑躲開去。梅榕不肯罷休,揮拳毆擊,石雄再躲,二人打打鬧鬧間。郭仲恭湊到李熙身邊,踫了踫他的手臂,悄聲問道︰「這麼急著納過門,該不是肚子里有了吧?」

李熙問他︰「我前天回的長安,此前兩年一直在西北,請教郭兄她肚子里怎麼會有,又會有什麼?」

郭仲恭咬了咬手指頭,把頭一縮,默默地走開了。

李熙無奈地搖了搖頭,正感概堂堂的錦衣社二當家就這智商,忽然听到一陣樂聲,派出去的迎親花轎就過來了。

前世李熙結過一次婚,記憶中除了興奮就是累。繁文縟節累,招呼親朋累,晚上洞房累,各種累,本以為這次也會如此,沒想到竟是出奇的輕松,想象中的繁文縟節一樣沒有。給李熙的感覺就如同置辦了一件值錢的東西,親朋好友過來道聲賀,喝杯水酒,僅此而已,若非郭仲恭、梅榕領著一班錦衣社的兄弟哄鬧,此次納妾幾乎可用「冷清」二字來形容。

送走了最後一撥客人,耳畔恢復了清淨,李熙卻忽然覺得有些緊張,他怕見那個女人,不是怕被她識破自己的身份,連朝夕相處的楊老夫人都沒有識破自己的假身份,那個跟楊贊偷偷模模幽會過幾次的女子又怎麼會識破自己?這點李熙絲毫不擔心。

他過不了的是自己良心,冒充他的身份是為了安撫老夫人,這點縱然楊贊在天有靈也是可以原諒自己的,而眼下呢,沐雅馨愛的是楊贊,不是冒充楊贊的李熙。

用楊贊的身份去欺騙她的感情,李熙覺得自己很下作,是一個無恥的小賊。

因為這份糾結,李熙向老夫人道過晚安後,向後花園書房行走的步伐就異常沉重,甚至已經到了步履維艱的地步。

「咳咳。誰走路這麼不長眼呀。」說話的是戚氏,低頭走路的李熙差點撞到她,戚氏手里拿著一把拂塵,圍著李熙撢了起來。一邊撢,嘴里還念念有詞。

李熙笑問道︰「你這嘀咕什麼呢,我這身上也不髒?」

戚氏抿嘴笑道︰「這叫‘掃青塵’,這人吶都是女媧娘娘用黃泥做的,滿身的塵土,掃去一層長大一分,掃去了這層青塵,你就長大了,頂天立地做個男子漢,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間不忘了倫禮法。」戚氏念叨完,把拂塵一收,乜了李熙一眼說︰「還不快去,人家苦等了你兩年,可別再辜負了她。」

李熙道︰「瞧你說的,大郎我是那種的人嗎,一刻等不了一刻。」

戚氏道︰「你只管嘴硬,明早辰時你能起來,我就輸你一吊錢。」

戚氏收起拂塵走了,李熙苦笑兩聲踏入後園,因為只是一個妾,沐雅馨的新房就安置在後園楊贊的書房里,里外收拾的清清爽爽,書裝櫃貼了封,檐下的風燈換成了寓意著長長久久的長燈,在夜風中蕩著。

直到此刻,李熙還是沒想好自己將怎麼面對屋里那個陌生的女人。

但僅僅一剎那間一切就都改變了,沐雅馨推開房門走了出來,立在廊下,怯聲說了句︰「天色不早了,妾身服侍大郎安歇吧。」

只一眼李熙就被她徹底迷住了,若說以前「沐雅馨」三個字對他還只是一個符號,他還可以矯情一下,那麼現在呢,一個活色生香的人站在自己的面前,含情脈脈地說了這麼一句話,矯情讓狗吃了,剩下的只有本能。

李熙攬她入懷,她溫軟發顫的身體如一泓水融化在他身上。

他問她︰「這兩年你還好嗎?」

「一切都好,只是相思太累。」

「你沒變,說話還像以前那麼文縐縐的,我卻徹底變了,現在是滿嘴的白話、粗話,再沒心思去雕章琢句。你變了,變的如花美艷,我也變了,又黑又丑,十六歲的少年郎看起來像奔三的大叔了。呃,其實你也變了,記憶中她沒這麼大的,而且也沒這麼軟。」

「……我就知道你投軍後會變的像盜匪那樣粗俗不堪,果然如此……」

「難道你不喜歡現在的我麼?」

「不喜歡,我喜歡那個斯斯文文的楊郎。我知道這兩年你吃了不少苦,忘掉那些可怕的事好嗎,做回從前的你。」

「做不回去了,以前的楊贊已經死了,站在你面前的不僅是個盜匪,還是個騙子。你願意和一個盜匪兼騙子同眠共枕嗎,他或許比你的楊郎更合你的意。」

「你還是我的楊郎嗎,殺戮真的會把一個人徹底改變嗎?」

「是的,以前的楊贊真是死了,我只是借用了他的名字。如果你心里只有以前的那個楊贊,我……我看我們還是改日再聊吧。」

「你要去哪?你還要像兩年前那樣不辭而別嗎?那個楊郎雖然文雅、斯文,卻是個敢做不敢當的膽小鬼!他死了也好,我已經忘了他。」

「那就好,那就好。」

「好什麼?」

「沒什麼。」

「唔,也許你當年不辭而別是對的,經歷了風雨你長大了。我能靠著你嗎?」

「躺在我懷里也行,不過我累了,有話上床再說吧。」

「不,我還有好多話要說呢……啊!你干嘛。」

「**一刻值千金,有什麼話明天再說。」

「我的楊郎長大了,他能抱起我了。」

「別喊,讓人听見。」

「怕什麼,都已經給你做妾了。」

「……我以前答應要明媒正娶的。」

「別犯傻了,我從來也沒奢望能堂堂正正進你楊家的門,做你的妾我已心滿意足。只是希望你別忘了當年對我的承諾。」

「什麼承諾?」

「……你?騙子!你說過一生一世不離棄我的。」

「我說過嗎?」

「說過,那年九月十三,你趴在牆頭上說的。你還說若違誓言,天打雷劈。」

「是麼,記不清了,那你當時在干什麼?」

「蕩秋千啊,還有吃桂花糖。」

「唉,好像是真的,不過我當時只是想騙你的桂花糖吃……好啦,開個玩笑,我記著呢,一生一世不離棄麼,沒問題,我對天起誓︰我楊贊一生一世不離棄沐雅馨,如違此誓言,天打雷劈。發誓完畢,桂花糖在哪,拿來。」

「沒有,沒有……藏在被子下面。」

「……這麼多糖,張開嘴。」

「干嘛?」

「我看看你還剩幾顆牙,一、二、三……一顆都沒少,這糖有問題,一定有問題,吃這麼多糖,怎麼可能不掉兩顆牙呢。沒道理啊。」

「胡說,我們家的桂花糖都是地道的麥芽糖做的,用料地道呢,你嘗嘗,是不是又香又脆?」

「還吃,沒收,以後晚上睡覺之前不許吃糖。」

「為什麼?」

「沒有為什麼,楊府新規矩,我定的,敢偷吃,我見一次打一次。」

「不吃就不吃,我不吃你也不許吃,見一次我打一次。」

「做妾的敢打丈夫,反了你了……看我怎麼教訓你。」

「唉,別急,試帕還沒放呢。」

「什麼試帕?拿來我看看。」

「不許你看……明早你再看。」

「你可不許造假。」

「盜匪、騙子、土豪、惡霸……」

……

日上三竿,李熙仍舊酣睡不起,沐雅馨卻已收拾停當,打來了湯水做好了服侍家主起床洗漱的準備,那一方沾了落紅的絹帕折疊成四方塊,擺在梳妝台上,等待著家主起來檢驗,看著有些讓人臉紅,沐雅馨掏出自己的手絹蓋了上去。

「砰!砰!砰!」有人急促地打門。

「誰呀?」

「大郎,是我劉萬,鄂王府有……哎呀……」

「楊參軍,是我,趙曉呀,咱們先前見過的。哎呀,您是……」

鄂王府執事太監趙曉火燒眉毛般地闖進了楊宅,說鄂王李湛急著要見楊贊,一刻等不了一刻了,劉萬一面打發人去報老夫人知道,一面引著他來到楊贊的書房。

一句話還沒通稟完,趙曉便闖了進去,望見一個穿新衣的新婦,趙曉知道自己冒失了,但事已至此想退出去也來不及了,也只好硬著頭皮裝不知道了,他向沐雅馨說︰「這位夫人,鄂王有請楊參軍過府議事,著咱家來請,事情緊急,煩請夫人行個方便。」

沐雅馨道︰「你請稍後,我這就去叫。」

轉身往里走去,沐雅馨的腳步有些飄浮,這景象瞧在趙曉的眼里,他不懷好意地偷笑了一聲,探脖子朝里一望,恰又望見了沐雅馨擱在梳妝台上的絹帕。這老太監眼神極好,瞅著那方潔白的手絹心里嘀咕︰「好一個糊涂的參軍,又不是處子,使那麼大勁干嗎?」

偷偷望了眼沐雅馨,又搖頭︰「也是一個蠢女子,落不了紅,不曉得滴血嗎,舍不得咬手指頭,刺大腿也成呀,這等事難道還要咱家教你不成。唉……一對糊涂貨。」

李熙正魂游天際,忽然被人搖醒,一肚皮不快,但見了沐雅馨那張嬌艷如花的臉,不快的心情頓時去了一半,待听聞是鄂王李湛召見,便一骨碌爬了起來,赤著腳迎出來,拱手向趙曉說道︰「趙給使,讓您久等,咱們這就走吧。」

趙曉正色道︰「參軍,休要胡鬧,你這個樣子怎麼去見人?快快梳洗打扮了,今日有八位大王在等你呢。」

李熙听的心慌意亂,不知道自己又犯了什麼事,不及多問,趕緊催沐雅馨為自己梳妝了,正待取官袍,趙曉一把扯住他的袖子說︰「來不及了,就這樣吧。」

李熙被他這一扯,跌跌撞撞到了門口,卻听沐雅馨在背後喚了聲,李熙回頭問何事,沐雅馨滿面羞紅,輕咬嘴唇又不說,趙曉嚷道︰「行啦,落紅回頭再驗,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趙曉覺得自己這句話一語雙關,說的極有水準,心里不覺美滋滋的。

已經出了書房小院,李熙忽回頭朝沐雅馨喊道︰「別等我回來吃飯啦。」

沐雅馨听了他這話,抿嘴撲哧一笑,眉眼笑成了一道彎彎的月牙。

李湛一大早把李熙叫過來只為了一件事,經過萬春坊全體演藝人員的共同努力,他為慶賀李純生辰排演的新戲已經完成,李湛看了很滿意,叫了幾個叔王、兄弟過來欣賞,眾人也都說好,說此戲雖然創意平庸,內容膚淺,戲名用典似乎還有錯誤,但該戲場面宏大,道具考究,劇情熱鬧,在聖誕節那天獻上,必定龍顏大悅,說不定會有重賞。

李湛听了這話很受用,自己要的就是這麼個效果,場面宏大、道具考究、演員眾多,有此三條就能解釋自己在太極宮敲詐的那筆錢的去向了,至于內容,熱鬧就行,鬧哄哄的誰又會去細看。至于戲的名字嘛,對了是那個叫楊贊的九品官取的,把他再叫來,重新取一個,取的好有賞,用典再有錯,拖出去先扁一頓再說。

李湛只是隨口這麼一說,執事太監們卻把它當成了天大的事來辦,鄂王的脾氣他們是知道的,想一出是一出,也許剛說過他就忘了,永遠也想不起來,又也許一年前說的話他現在都能記得一清二楚,想起來你沒做,等著挨收拾吧,攤上這麼一個主子,誰敢怠慢?

他要楊贊過來,那就把人叫來吧,哪怕讓他白跑一趟呢。

李熙跟著趙曉火燒地趕到鄂王府時,李湛正和幾位兄弟出來,有親兄弟也有堂兄弟,大的十幾歲,小的還要太監背著,李湛雖然只有七歲,卻是這幫人的頭頭,昂首挺胸甚是有威嚴,正說說笑笑,猛然見了滿頭大汗,兩腿發飄的李熙迎面而來。

就吃驚地問︰「你……不是那個楊贊嗎?你怎麼來了?」

李熙張口結舌,無言以對。趙曉慌了,知道鄂王又犯了健忘癥,這種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可不能提醒,那樣弄的不好,李湛會認為你在笑話他,事後有機會再提醒,沒機會就當自己錯了吧。

趙曉跟李湛也有兩三年了,這種場面應付多了,也有經驗,于是說道︰「楊參軍說想到了一處好戲要獻給大王,是專程趕過來求見的。」說罷趕緊朝李熙使了個眼色,李熙心里叫苦不迭,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著頭皮說道︰「下官昨晚偶得靈感,想到一處好戲,故而特來獻給大王。「

李湛听了很滿意,贊道︰「不錯,難得你惦記著小王。不過小王已經排好了一處戲……呃,就是你那出……什麼王……」

李熙小聲提醒道︰「是。」

「對,就是那個戲,哎呀,你怎麼搞的,名字都搞錯了,多丟人吶,趕緊去找朱大師你們再合計個新名字來,再弄錯了,小王定不相饒。啊,我十三叔生辰,小王還要過去拜望,就不陪你了。」

李湛說罷領著一幫小兄弟去了,他說的十三叔是李純的第十三個兒子光王李忱,也住在十王宅,因此他一干兄弟也不騎馬,步行去了。李熙數了數連李湛在內共九位親王。心里想你嫌不好,叫怎麼樣,也不知道這樣叫犯不犯忌。

趙曉弓著腰待九王走遠了,這才對李熙說︰「你休要怪我,大王他就是這副脾氣。」

李熙道︰「天潢貴冑嘛,難免有些脾氣,無妨,無妨。」又道︰「既然大王沒空,在下先回去了,不瞞趙兄,兄弟今日還有事要忙。」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唐最新章節 | 東唐全文閱讀 | 東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