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唐 037.活像一只大馬猴

作者 ︰ 樓枯

()更新時間︰2014-01-18

笑聲引起了正在吟詩的那伙男女的注意,好幾個人同時側過臉來,望著女道士時是一臉的燦爛,望向陳弘志和李煦時則是滿臉的厭惡。(鳳舞文學網)冰@火!中文

女道士終于結束了長笑,她望著李煦的臉,目光溫柔的像一潭溫泉,霧氣**,神秘且深不可測,她又端起了自己的小茶壺,喝了口,揚起脖子漱了漱口,噗地向天空吐去,茶水形成一條細線,映著陽光化成一道彩虹。

口吐彩虹的女真人回過身來,慵懶地向李煦說道︰「……你好硬氣呀。」

「這話里藏著骨頭啊,可這聲音真是甜的好听。還有,她這麼當眾噴水玩,我怎麼沒有覺得絲毫不妥呢,反而覺得她這麼做還有些可愛……」李煦有些發懵,這女人縱容弟子擄了自己結義兄弟,又如此輕視自己,自己本該心懷憤恨才是。

可是自己為何一點也恨不起來呢,這又是什麼緣故?

「听見沒有,真人贊你好硬氣呢?古有強項令不為五斗米折腰,今有楊參軍敢在無憂真人面前頂嘴。」陳弘志搖頭晃腦地發表著他的歪論,說的一本正經,女道士卻已經笑成了一朵花兒。

「硬氣?哼……這算什麼,我某個地方比這可硬的多呢。」李煦在心底婬邪地笑著,隨即臉就紅了。他發現在這個女人面前自己就像個傻瓜,若不再耍流氓,自己就要完全淪落為小丑,被她牽著鼻子走了。

「好啦,好啦,再說下去楊參軍的臉都能開染布坊了。大忙人陳公和一身硬氣的楊郎到我這來,不僅僅是為了喝杯茶吧。」

繞了半天終于切入正題,楊贊正要道明此行來意,陳弘志已經搶先,老太監滿臉堆笑地說道︰「真人容稟,原是這麼回事,昨兒宮里賜宴犒賞西北剿匪有功將士,今日諸位將士到南衙來領取告身官憑。老奴思想著,這些人里多數都來自偏遠小地方,于禮儀方面尚少有教,怕他們得意之余大呼小叫的沖撞了真人的清修,這才帶著兩個小伴兒出來逛逛……」

陳弘志說到這,低下了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哦,你這一趟閑逛,都逛出什麼名堂啦?」

「這個……」

「你不說就算了,吞吞吐吐的,我最厭煩。」

「嗨,你瞧我,真人面前還有什麼說不得的呢。是這麼回事,那個太常寺郭少卿之子叫,叫崔玉棟的,在胡家酒樓喝酒,酒喝多了就撒起了酒瘋,無意間把酒壺從樓上給丟下來了,不偏不巧就落在貴觀女弟子的頭上了,你瞧這事鬧的。」

話說到這,也就沒有說下去的必要了,女道士略略有些難看,她移目望了眼楊贊,眸中又有了些笑意︰「看起來楊郎是來問罪的咯。」

「不敢,在下是來替兄長向真人賠罪的。」

李煦覺得很無奈,此行是來救人,不是來斗氣,為了三哥少受點罪,自己委屈一下又何妨呢,何況在這位美麗的半仙之人面前小小地丟一下臉,也無傷大雅嘛。

「春花、秋月,去查查誰帶人進觀來了,問明之後,先打三十棍,再帶來見我。」

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煦暴回頭瞅了眼那隊雙胞胎,心里暗叫好名字。

「哎喲,崔家小郎也有過錯,這頓棍免打了吧。」陳弘志邊說邊去招呼春花秋月。

兩個女子絲毫不理睬陳弘志,領了無憂道士的命令後,轉身蹬蹬蹬地去了,陳弘志挪著碎腳步跟在後面追。

老謀深算的陳弘志深知什麼叫說一套做一套,他怕節外生枝反而害了崔玉棟,這才不惜降尊紆貴跟著春花、秋月後面跑。

他這一走,李煦就和只能獨自面對女真人了。

緊張,緊張的手心出汗,心里抖作一團,不過臉上還是保持著克制的笑容。

「知道你哪得罪我了嗎?」女道士用只手支撐著頭,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斜躺下去。

李煦舌忝了舌忝嘴唇,搖了搖頭。他已經認輸了,在這個女人面前他完敗了。

「你給李湛都出了什麼鬼主意,害的他把我的樂工全借走了。這孩子借人東西不還是出了名的,我的樂工要是要不回來,我可為你是問。」

「哦,原來是為了這件事。」李煦心里頓感輕松,還真以為是哪得罪她了呢。

「是這麼回事……」李煦干澀的嘴巴突然變的利索起來,于是他就把昨天進宮時在純音門內遇到李湛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李煦說的繪聲繪色,不僅有動作表情描述,彼時彼刻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一一敘述了。雖然李煦一再警告自己適可而止,不必全說真話,但讓他沮喪的是,自己就像發了瘋一樣,說的全是干貨,並無半句摻雜使假的地方。

女真人慵懶著斜躺著,右手撐著頭,左手擎著她那精巧的小茶壺,像一尊臥佛?可她明明是位女道士,她面含微笑,認真地听著,眼眸里全是溫潤的陽光。

這目光給了李煦莫大的鼓勵,不再計較真假後,這故事也就說的愈加繪聲繪色,這種感覺已經好久不曾有過了,上一次,還是一千多年……後的某個初秋的午後,在自己那間比狗窩還凌亂的單身宿舍里。也有一個女人如此斜臥如佛听他講故事,那天的故事從午後一直講到日落,然後……該發生的不該發生的全發生了,其結果就是李煦不得不提前結束快樂的單身漢生活,發狂似地奔入愛情的墳墓。

……

忽然,李煦意識到自己有些走神,說話的語速明顯地慢了下來,而望向女人的目光則有些……曖昧。

「你說的好有趣啊,你年紀輕輕的,肚子里怎麼能裝那麼多的故事呢?」

幻覺,這一定是幻覺,同樣的話許多年後也有一個女人曾對自己說過,李煦使勁地敲了下自己的腦袋,頭有些暈,的確是幻覺。眼前這個女人的確是在跟自己說話,但她說的是︰

「你口渴嗎?」

然後她就把手中的小茶壺遞了過來。

「唔,」心慌意亂的李煦順手就接了過來,順勢就飲了一口,然後他就覺得哪兒不對勁。

「呸,怎麼會是酒呢?」

小茶壺里裝的是酒,飲猛了,李煦嗆的咳嗽了起來。

「哈哈哈……」女道士笑的花枝亂顫,「你也不問問就猛喝。」

她笑著坐直身子,把手一揚,一個女道童就捧來一碗清湯,李煦抓過來灌了兩口,不咳嗽了,眼淚鼻涕卻糊的滿臉都是。

小道童抿嘴笑了起來,脆聲說道︰「你跟我來吧。」

李煦雙手把小茶壺捧還給無憂真人,拱手告退,隨著女道童穿堂過室,來到一處偏廈,打水給李煦洗了臉,女道童又塞給他一方絲帕,說︰「放浪形骸是名士風範不假,可要把鼻涕往袖子上擦就俗不可耐了。」

一句話,說了李煦一個大紅臉。

這女道童生的清清爽爽,一雙烏溜溜的大眼楮里靈光閃動,說不出的討人喜歡。李煦和她攀談起來,三言兩語就從她那里套問出院中吟詩的那伙男女的來歷,計有一位國公、一位侯爵,兩個致仕的宰相還有一個在京休養的節度使。

李煦暗暗咂舌,怪不得陳弘志如此小心謹慎,這玄真觀當真是藏龍臥虎之地呀。

最後李煦問女道童叫什麼名字,女道童笑道︰「你猜。」李煦覺得很無奈,什麼都能猜,這人的名字怎麼猜呀。他搖搖頭說︰「我猜不著。」

女道童咯咯笑了,說︰「我的名字就叫‘你猜’。」李煦愣怔了半晌才明白過來,心想這是哪個二貨給她取這名字,消遣人嘛。

女道童問李煦叫什麼名字,李煦道︰「我去。」

女道童眨眨眼,問︰「你去哪?」

李煦道︰「不是你去,是我去,我的名字就叫‘我去’。」

女道童笑的更歡了,簡直是捧月復大笑,好容易才恢復正常,她說︰「你以後來可以叫我猜兒,‘你猜’這個名字專門是師父拿來消遣人的。」

李煦也肅色道︰「我姓楊,名叫楊贊,表字無敵,‘我去’這個名字是我剛剛想的,普天之下除了我只有你一個人知道。」

猜兒說︰「我知道你姓,還知道你是平山子,楊參軍呢。」她瞄了一眼李煦,說道︰「你這個人是真糊涂還是裝糊涂呢,看不出我是跟你說笑嗎,哪有叫‘猜兒’這麼難听的名字,我叫小清,沒有姓,我雖然穿著道袍,卻不是出家人。師父說等到我十五歲,懂事了,讓我自己做主,究竟是出家做道士,還是嫁人做夫人。楊參軍,你成親了沒有。」

李煦道︰「哦,我成親了,我們夫妻感情很好,明年就打算要孩子。」

小清咯咯笑道︰「你那麼緊張干什麼,我才十三歲呢,還有兩年才能嫁人。」

李煦把這個叫小清的女道童仔細打量了一遍,心中暗道︰「有樣學樣,什麼樣的師父教出什麼的徒弟,這話真是一點不假。這趟玄真觀之行,真是收益良多,我終于明白‘奇葩’一詞做何解了。」

再次回到庭院中,李煦遠遠的就看到陳弘志也回來了,正弓著腰跟無憂真人說著什麼話,草坪邊緣跪著一個中年女道士,清風、明月正輪番扇她耳光,清風扇她左臉,明月扇她右臉,兩個人手里都拿著一塊竹板,長一尺,寬一,竹片扇到臉上啪啪作響,但聞竹板響,不聞慘叫聲,原來那中年女道士嘴里咬著一塊軟木。

「哎呀,你快過來求求情吧,都快鬧出人命了。」

陳弘志望見李煦站在滴水檐下看熱鬧,小跑過來,一把扯住他袖子,使勁拖拽。

「您求情都不成,我哪成呢?」李煦本能地加以拒絕。他雖然覺得這家法有點殘酷,但想到女道士犯下的惡行,似乎不打也不能讓她長記性。

陳弘志和他拉拉扯扯了一番,終于推著他來到了無憂真人面前。

「你要為他求情嗎?」

不待李煦開口,無憂真人發言問道,方才還無比凌厲的目光,望向李煦的那一刻驟然之間滿是溫柔,李煦不喜,反而打了個寒顫,支吾道︰「真人執行家法,我一個外人本不當插嘴,但俗話說的好,好狗教一遍就會,惡狗打死也白費。這惡婆娘打也打了,給她的教訓她必然也知道了,且給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下次再犯,加倍再打也不遲。」

李煦最後一句話說的殺氣騰騰,本來他看到女道士兩個腮幫子血乎乎的,著實有些不忍,正要為她求求情,奈何望向她時,她竟狠狠地瞪了李煦一眼,目光狠戾猶如一匹受傷的餓狼,李煦心里厭惡,這才臨時改了口。

「好狗教一遍就會,惡狗打死也白費。這句話說的好,想不到你年紀輕輕的,懂的道理卻真不少呢。」滿面春風的女道士望向清風、明月時,臉色驟寒,吩咐道︰「把她鎖進柴房,餓上三天,死不了再罰去浣衣房當差。奪了她的福祿,以後當作粗使奴婢用吧。」

清風應了聲是,踹了那女道一腳︰「還不謝恩。」

女道士吐掉嘴里的軟木,顫巍巍趴下去,給無憂真人叩了個頭,聲音喑啞地說了聲謝。隨即便被清風、明月拖走了。

無憂道長在兩個女童的攙扶下慵懶地站了起來,微風扶柳般來到李煦和陳弘志面前,笑著說道︰「我如此處置,二位可還滿意嗎?」

「豈敢,豈敢,是老奴攪擾了真人的清靜,老奴萬死。」陳弘志答了這兩句話後,立即閉了嘴,他發現無憂真人的一腔心思全在楊贊身上,根本就沒理自己這茬。

「後日曲江池畔有個詩會,楊參軍有沒有興致過來喝一杯呢。」

「下官武人出身,哪里懂的什麼詩呢,道長抬愛了。」

「你不懂詩,誰又真懂了,一群俗人找個由頭,混在一起湊個樂子罷了,難道還要我下個帖子給你才肯賞光?」

「即蒙垂愛,不勝榮幸。」

李煦剛答應,忽然又問了一句︰「真人莫不是跟李中丞他們是一搭的?」

無憂道長略感驚異,問道︰「李德裕請過你了麼?」

李煦臉一紅,道︰「昨日在宮中,蒙文饒不棄,確曾邀在下過曲江池畔一會。」

無憂道人鼓掌笑道︰「妙極,妙極,那樣我這帖子都省了。」

陳弘志此時插話道︰「楊參軍你這話不該說啊。真人的詩畫筆墨舉世無雙,所用請柬都是特制的,比之薛濤箋猶勝一籌。這長安城里的文人雅士們哪個不以得到無憂真人的墨寶為榮,我听說黑市上一封請帖都炒到三百貫錢啦。」

「當真?!」李煦正苦思薛濤是誰,聞听這話,急忙問道。

陳弘志道︰「那還有假,我還尋思著弄一封收藏呢。」

李煦听過這話,忙轉身來,向無憂真人說道︰「曲江池之約,李文饒只是提了一下,在下並不知道具體時辰地點,煩請真人事後告知。多謝,多謝。楊某告退。」

李煦說完不待無憂真人回應,向目瞪口呆的陳弘志丟了個眼色,轉身就走。

「哈哈哈……這人真有趣。」

「什麼有趣,裝瘋賣傻,把粗俗當好玩,請他赴詩會,不怕被人笑掉大牙。」

……

「老弟啊,我那麼說無非是逗個趣兒,你怎麼能當真了呢,還真問人家要帖子,哎呀,你呀,真是斯文掃地。瞧瞧,咱們臨別時真人的那張臉,讓你弄的哭笑不得,都恨死你了。你呀,你呀,真是……」

從告別無憂真人起陳弘志就開始數落李煦,一直到出了玄真觀,還沒數落完,此刻在老太監眼里,李煦就是一副扶不上牆的狗尿苔,對他是失望之極。

「您是飽漢不知餓漢饑,三百貫吶,韶州參軍月俸才十五貫,雜七雜八都加上也不過二十貫。我楊家的貧窮您又不是不知道,至今還欠著一債呢。現如今要上任連盤纏都還沒著落呢,這三百貫,可頂大用場了。……再說帖子是她自己主動要給的嘛。」

「你……人窮志不短,為了區區三百貫臉都不要了嗎?」陳弘志氣的眼直翻白。

「嘿嘿,瞧你說的,問名滿兩京的無憂真人討封帖子,有什麼丟人的。」

听了這沒羞沒臊的話,陳弘志把袖子一甩,大步而去,表示不屑與李煦為伍。

李煦和陳弘志還在玄真觀里面沒出來的時候,崔玉棟已經被放了出來,這一個時辰在他身上發生了不少故事,有沒有吃虧受委屈,得分各人怎麼看。

至少在李老三看來這根本就沒什麼了不起的。

無非就是一群女人把他堵在一間黑屋子里調笑了幾句,完全是口頭上的暴力,沒人對他動手動腳。

「沒事,肯定沒事,她們根本就沒下手。」李老三拍著胸脯作保,「一眼就能看出來,臉上沒唇印,衣裳也沒爛,連發髻都是完成的,那能有什麼事呢。」

李煦問︰「依你的意思,怎麼樣才算有事呢?」

李老三翻著白眼想了想,指著李煦笑道︰「你不安好心對不對,你擠兌哥對不對,陰險小人,不跟你說了,免得讓你套進去以後又來打趣我。」

李老三為自己能及時識破李煦的陰謀而得意非凡。

李煦和陳弘志進到玄真觀不久,宮里就來了一群禁衛,驅散了四周圍觀百姓,又清空了一間茶室,迎請太和公主入內安歇,陳弘志得知崔玉棟已經被放出來,心急火燎地趕著去向太和公主表功,雙手提著袍子渾然不顧跑起來的樣子像只大馬猴。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唐最新章節 | 東唐全文閱讀 | 東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