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騰龍 八十八節 上路

作者 ︰ 黃心番薯仔

()楊英說此話時,不怒而威,本想發難的楊諒,消失了脾氣,臉上僅有一絲不悅。(鳳舞文學網)冰@火!中文

「此話怎講?」楊堅也沒等場面惡化,開言詢問。

「伐陳乃我朝一統江山的大業,也是一場許勝不許敗的戰役,騰龍,我,三皇弟,楊御史以及一眾將領就如一個整體,若是三弟與騰龍不睦,一開始就破壞我方的團結,那麼我就請父皇不要派三皇弟隨我出征,免得有辱皇命,成為罪人。」

楊英此話一出,正是說出了楊堅心里的答案。

楊堅心想︰天佑我楊氏一脈,能有如此出色的孩子。

看著楊堅欣喜的表情,再想想楊英所說,楊諒不禁也陷入了思考,最後開始動容,似乎他也認同楊英所說。

其實楊諒就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卻不是一個不懂是非的人,于是他上前一步︰「騰龍,我和你終有一戰,那就等到伐陳之後吧。」

「騰龍奉陪。」

楊英一番話,就把矛盾化解,此等氣質,就猶如楊堅一般,騰龍終于開始感受到了他身上一直以來沒有感受到的東西,那就是浩然的皇氣,只是,現在,武功大進,氣息暴強的他,有了那股和楊堅相仿的氣息,甚至,超越了本來餓天之驕子,楊勇。

這樣,騰龍心里漸漸釋懷,之前他和楊英鬧得不快,就是因為晉王沒有奪位之心,現在雖然沒有表露出來,可是,卻隱隱有了一種潛在生成。

若是如此,一切,還可以向那個方向邁進

三天後,楊堅再次召見了所有伐陳要員,除了騰龍,楊英,楊素以外,還有幾位重臣必需介紹。

其中一位,就是便是隋朝第一猛將,韓擒虎,此等大業,若是他不出征,實在說不過去。

第二位,騰龍也是熟悉,他便是楊堅的第一智囊,高穎。

高穎,字玄昭,又名敏。自稱系渤海蓨縣(今河北省景縣)人,可能與北齊皇族同宗,乃漢化了的鮮卑族。父親高賓,背叛北齊,投歸北周,作了北周大司馬獨孤信的僚佐,被賜姓為獨孤氏。高穎輔佐隋文帝楊堅取得政權,統一華夏,是一位開國元勛

此人可算是當世智者,一直以來,深得楊堅的信任,哪怕騰龍出現後做出如此多的貢獻,也並沒有取代他的位置,可見高穎在楊堅心中的重要。

第三位,則是另外一位皇子,秦王楊俊。

秦王楊俊生性仁恕慈愛,崇敬佛道,586年,15歲的楊俊,升為山陽道行軍元帥,督三十總管,水陸十余萬,屯漢口,為上流節度。起初,楊俊頗有作為,因此讓文帝相當高興,甚至下旨獎勵他。之後他開始漸漸奢侈起來,建築豪華的宮殿,窮極奢侈與華麗。

秦王楊俊,也是楊堅很是喜愛的一位皇子,不過生性不如淡泊名利,仁愛寬恕,不適合在官場和戰場上面生存,所以一直被楊堅保護。

秦王楊俊,一直都是出征時候的後勤,各大戰役都是有他來管理供給,也因為這樣,這一次也必須有他。

其實在座的人,騰龍也基本知道,也沒有再多驚奇了。

「眾位卿家,伐陳如箭在弦,在騰龍和幾位卿家的幫助下,一切的準備已經做好,十日後,就是我們大軍南下的日子,今天,朕就是把諸位的職責告知卿家。」楊堅,開口了。

此話一出,眾人跪倒,等著任命。

米公公在楊堅的示意下,慢慢步前,手捧聖旨,正襟宣讀。

「御史楊素,賜封行軍元帥,統右軍。」

「遵旨。」

「秦王楊俊,行軍元帥,統後軍。」

「將軍韓擒虎,封右先鋒。」

這些,大家基本都知道了。

震驚的是接下來的。

「騰龍,任參謀,再封中軍先鋒。」

「晉王楊英,賜名,廣,封行軍元帥。統全軍。」

騰龍听了,心頭一震。

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史上第一暴君,終于走上了歷史舞台。

也許,之前對楊英,或者說現在的楊廣的一切顧慮都是多余,現在的他,已經漸漸的開始了他那段充滿爭議和傳奇的人生之路。

若是如此,那麼我就讓你在歷史為你寫好的路上,走得更加順利一些吧。

想著,楊堅開口了。

「騰龍和楊卿家,已經為伐陳做好了部署,朕甚是滿意,高卿家也對此加入了一些修正,將會給此次的征程更好的推動。」

其實騰龍的伐陳出兵方案,一早就了然于胸,他對于隋朝的歷史,更是清晰,所以,只是生搬硬套罷了。

但也深深的讓楊堅欣賞,這也難怪,騰龍走得每一步,其實就是楊堅走得路子,只是這位明君不知道罷了。

高穎的補充,也和騰龍想的沒有多大區別,眾人都了解後,楊堅賜每人美酒一杯。

「伐陳一月後正式出兵,有待眾位卿家鞍前馬後,殺敵沙場,一統江山後,朕必有重賞。」

「謝主隆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隋騰龍最新章節 | 大隋騰龍全文閱讀 | 大隋騰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