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之星 9.元佑奸黨

作者 ︰ 西夏古獸

()有人出頭,眾大臣心中暗暗贊嘆,看時,原來正是一向有錯必言的宿元景。時下正任御史中丞,見蔡京要擅權,急忙出奏。

「為紹述熙、豐新政,講議司所議諸事從權處置,朕特準相公所奏。詔令蔡京兼任講議司提舉,諫官不得妄議事非。御史退下,不得多言!」徽宗天子趙佶立即表明態度,堅決支持宰相,然後聲色俱厲,喝斥言官。

眾臣無不搖頭,有天子撐腰,誰能扳得動蔡京!

御史中丞宿元景一向敢于擔當,毫不退讓,大聲辯道︰「如果不讓諫官說話,那還要諫官何用?臣請陛下收回聖命,駁回宰相蔡京奏議!」

宰相蔡京的寒光在宿元景臉上閃過,奏道︰「宿元景抗旨不遵,有失臣體,臣請陛下按律處置。」

趙佶略沉吟一下,隨即降旨道︰「準相公所奏,宿元景有過免其御史中丞。念其本是御史言官,所言雖然不當,乃職責所屬,權調至禮部任郎官吧。」

宿元景怔了一下,謝恩而退,說錯了一句話,把個從三品御史中丞換成了正六品禮部郎中,一言降六級,這下好了,明天不用來上朝了,直接到禮部報到去吧。

「臣蔡京還有本奏。」宰相蔡京今天興致很高,奏章是沒完沒了。

「相公勤政,朕心甚慰,奏來。」趙佶口頭鼓勵。

「本朝有奸黨!」蔡京高聲喝道,振聾發聵。

滿朝文武百官無不失色,大宋歷朝對于「朋黨」二字,諱莫如深,是官場大忌,無不三緘其口。這個蔡京新官上任三把火,原本可以理解,沒想到這火都燒到奸黨上邊了,蔡京,你這是想干啥?

「朝廷是國之根本,居然混進奸黨,真是豈有此理!相公且說是什麼奸黨?」趙佶厲聲喝問。

「是‘元佑奸黨’!」蔡京郎聲答道。

元佑年間,正是哲宗天子在位期間、高太後垂簾听政的八年。那八年是哲宗天子的噩夢,也是徽宗天子心中的永久的痛,趙佶明知故問︰「這**黨是些什麼人?」

「臣命有司,查其罪狀,發現首惡及從犯一共有三百零九人。臣請陛下御筆親書奸黨名姓,刻石為碑,置于文德殿門之東壁,立于端禮門外,永為萬世臣子之戒。所有奸黨,一律依法貶放遠地,其子弟親屬,非經特許,永世不得內徙。」蔡京娓娓道來,听得眾臣句句驚心。

三百零九人!蔡京這是要一網打盡,畢其功于一役呀!手段太厲害了!

「準卿所奏!對這些奸黨亂臣絕不能姑息!且把名單呈上,待我御筆親書,再詔告天下,以討其罪。」徽宗天子趙佶目光閃爍,心情舒暢。

當下有大內前省都都知楊戩搖動身下階,從蔡京手中接過奏章,款款呈送徽宗天子趙佶座前。

趙佶打開看時,不禁月復中倒抽口涼氣。心中暗忖︰「這個蔡京真可稱得上是心狠手辣、喪心病狂了,活人不放過也罷,連死人也不放過。果然是才智過人,膽大包天,朕沒有看錯此人。」

只見奏本上蔡京親筆所書的「元佑奸黨」姓名。

正是︰

文臣

曾任宰臣執政官有司馬光(故)、文彥博(故)、範純仁(故)、曾布、蘇轍等二十七名。

曾任待制以上官有蘇軾(故)、劉安世、朱紱、葉祖洽等五十名。

余官有秦觀(故)、黃庭堅、呂諒卿、種師極、程頤等一百七十六名。

武臣

有張巽、李基等二十五名。

內臣

有梁惟簡故、鄧世昌等二十九名。

為臣不忠曾任宰臣

有章惇、王珪等二名。

徽宗天子趙佶看過,即命留下宰相蔡京宣布散朝。

眾官依班退出宮殿,多半朝官憂懼參半、暗暗月復誹蔡京不題。

殿上楊戩侍候文案筆硯,趙佶照著蔡京元佑奸黨本奏一一書來。只見龍飛鳳舞、筋骨挺勁,清爽潤朗,飄逸靈動。

蔡京本是書法巨斧,排名號稱蔡、蘇、米、黃四家之首,忍不住連連夸贊不已︰「陛下鐵畫銀鉤真乃我大宋之國體。」

「國體?相公所言甚合朕意,即然朕的字是國體,以後就稱為‘宋體’吧。」

「陛下的‘宋體’字一定會流芳萬世,與日月國輝!」君臣二人一番對話,著名的「宋體」字就從此誕生了。

趙佶頗為得意,停筆指著蔡京書寫的「元佑奸黨」奏章也夸了一句,「蔡相公筆法媚,字勢豪健,痛快沉著,綿里藏針,也是大家風采,不遑多讓。」

徽宗天子趙佶和宰相蔡京君臣二人對著那「元佑奸黨」本奏,較量著書法技藝,倒也樂在其中、互相欣賞,完全忘記那本奏章是干什麼用的了。

等趙佶寫完便讓楊戩舀去安排宮城里造作所刻在碑上。

碑成之日,立在端禮門外,徽宗天子趙佶率領文武百官,親自主持了一個簡單的儀式。這碑就是赫赫有名的「元佑黨人碑」乃蔡京親編、趙佶御書。

徽宗天子趙佶做了一個簡短的、很著名的「黨人碑三問」,趙佶是這麼說的︰「一下出三百零九個奸黨,教訓呀!朕很痛心。朕想問問你們,一、為什麼會出了這麼多奸黨?二、這些奸黨是怎麼出現的?三、還有沒有沒查出來的奸黨?你們誰能告訴朕?」

再沒有一個人多嘴了,多嘴的那個宿元景已經到禮部去上班去了。

次日,凡在碑上官員及子弟一概貶謫出京,朝堂為之一空,天下則為之震動。

話說東京大內皇宮,城周五里,有六處宮門,南有宣德門、左掖門、右掖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北有拱宸門。這六門里邊除了當今天子和王皇後之下就要算是號稱「大內總管」——官居入內內侍省的都都知楊戩了。

楊戩自幼入宮,長的眉目清秀、面色姣俏、身材細弱,走起路來左右搖曳宛如隨風楊柳,更兼言語乖巧聰明伶俐一直深得向太後喜愛,哲宗天子時已任皇城使提點皇城司,向太後薨後,徽宗天子因念太後冊立之德,見他事干機要,功夫了得,當做貼身心月復之人,深得聖意,便一直提拔到入內內侍省也稱前省的都都知,這個官也就是俗稱的「大內總管」。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ian.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水滸之星最新章節 | 水滸之星全文閱讀 | 水滸之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