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女侯 第九十四章 此恨不關風與月2

作者 ︰ 潁川月下

次日子時,火炮果然已經齊齊地運到了城下,這西洋炮威力雖然大,射程卻不算遠,必須擺在半里以內的地方才能射到城門。

顏超羽見狀,立刻將弓箭手從行伍中全數召集起來,配以良弓令他們利用城牆上掩體還擊,效果果然不錯陸。

只是馬陵城牆再堅固,也抵不住火炮日日這樣的轟擊,再加上這又是雨季,雨水再一浸泡,城牆酥軟了許多,有的地方稍懂武功的人便能按出指印來。

馬陵眾將皆憂心忡忡,並非他們貪生怕死,而是火炮面前,人命實在如草芥,死也是枉死。

這日晚間,青櫻蹙眉道︰「只看朔州城里的那批藥材幾時能被魏軍用上。」顏超羽聞言也點頭道︰「應是快了的,眼下已經是七月,越來越熱,他們北方人中暑的多,到時候再服了烘焙烤制過的藥,內里的虛火更盛,很快便缺兵少將的。」

只要馬陵保住,京師就有屏障螺。

青櫻面無喜色,只嘆道︰「但願如此。回了北地,這癥候自然就好了的,我無意害他們性命。」

顏超羽話鋒一轉道︰「曾老板那邊已經安排他們合家老小撤入了益州,我會安置好的。」也只能以此轉移她的注意力。青櫻听了忽然像想起什麼一樣。叮囑道︰「由你安置,我自然不會不放心,只是這事不要讓明禹知道罷了。」

顏超羽一挑劍眉,「為何?你不是還說要替他們討趙王嘉獎麼?」

青櫻眼中分明還有未掩去的蒼茫,可是他卻驚訝地看見她臉上卻拉開明艷的笑,甚至連眼楮也都是笑意吟吟地嘻嘻道︰「我說著玩的呢,別當真。」

說著又嘻嘻笑道︰「以後你也回益州,听說那里的姑娘是大夏最美的,我還沒去過呢,不知道以後你娶幾房嬌妻美妾就不和我玩了!」

他真是哭笑不得。

又覺得她的反應很是奇怪。

***

但是不管如何,七月底的時候,那些摧人心肝的火炮聲突然停歇了。為防有詐,馬陵城依然堅守不出,又等了三日直到七月二十五,顏家軍中的探子回報,北魏軍隊真的在回撤,非常整齊而有秩序,沒有半分混亂,是以探子也花了好幾天才潛入進去。

這場從宣成二十六年二月打到二十六年七月底的馬陵之戰,終于告一段落,以夏軍的勝利告終。

八月十一,趙王于京師舉行慶功宴,只是馬陵守將大多未返回,因為魏軍雖在北撤,卻仍在大夏境內,不能不防。

八月二十九,快速退到魏夏邊境風揚關的平南王宣布了先皇在南征中因水土不服醫藥無治而駕崩,留下口諭傳皇位于皇四子。這也就同時正式向天下宣告了已經在靖安繼位的新帝拓跋瓏的討伐,指出他帝位的不正當

同年十月初十,平南王拓跋彥在北魏上元建都稱帝,雖然建帝制時間比靖安的那位晚了五個月,但是他手中有傳國玉璽,先皇駕崩前他又在左右,南征的軍隊數十萬人皆是北魏精英,他撤出大夏之後,東西兩條線上的魏軍也依次撤離,最終在上元與他的軍隊匯合,這樣一來,他手中坐擁的兵力就佔了整個北魏的七成,剩下的三成還必須包含御林軍,那里面本來就有部分是他的人。

而且,他心胸寬闊雄才大略,即便先皇駕崩于南夏境內,多少與南夏月兌不了干系,他卻在退兵之後十分積極地與南夏聯絡,簽訂了兩不相犯的合約,換以南夏不對他的後方求追猛打。

其實對此,顏超羽也罷,付繼孟也罷,跟隨青櫻一道堅守在馬陵而後又步步緊逼

追著魏軍直至風揚關的將領都不以為然。

宜將剩勇追窮寇,這個道理他們懂,軍師自然也更懂。

然而,慕容軍師出人意料地答應了下來,不僅如此,更廢除了戰時禁止邊境貿易的條令,使得平南王的物資供應也有了保障。

令官回去京城報給趙王的時候,王爺似乎也沒有想到,問了句︰「是誰答應的?」臉上似有怒氣,相比于拓跋彥,他更願意這坐天下的對手是拓跋瓏。

來人只好道︰「慕容軍師做的主。」

王爺便沒再問下去。

日升月落,春花秋月。歷時五年的大夏內憂外患,終于在宣成二十六年年底徹底塵埃落定。

趙王司馬明禹外驅北魏夷子,內剿鄭氏宦官,又是先帝長子,手握三十萬經過戰爭洗禮的精兵強將。更與蘭陵王等一眾異性王侯並有實權的地方州治有姻親關系,他此刻繼位,既是無可阻擋,亦是眾望所歸。

次年元夕,已故宣成帝皇長子司馬明禹正式登基,改年號永歷,此刻距他從宮中逃往蘭陵郡整整六年——當時也是這般的天寒地凍,六年一個輪回,

tang一將功成萬骨枯,無數將士的年輕生命鑄就了他的新王朝。他一步一步地走上金鑾殿的時候,許多已經遠去但仍然鮮活的面孔在他眼前一閃而過,諸如在這六年間去世的付為正,張英儒,徐應清……有忠有奸,但是卻是他們共同用血肉之軀送他走到了今日。

由于先帝皇後和永歷帝生母皆以去世多年,雖然分別追贈了皇太後的尊號,向來由皇太後所居住的壽康宮便由皇懿貴太妃所住,她原是先皇懿妃,司馬明禹生母去世之後她對他多有照看,明禹便加封她貴太妃,保留封號,後宮以她為尊。

這也是後宮的一件人人愛說上幾句的事,從前皇懿貴太妃進宮之時便有相士稱她是同屆秀女中最有福之人,然而進宮後卻不甚得寵。此刻合宮人才心中暗服那相士道︰「福報原來應在了這上面,早年得寵的也罷,跋扈的也罷,與鄭妃一般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般的也罷,現在都是黃土一抔,唯有人家,後福無窮。」

至于嬪妃方面,也十分簡略,雖然蘭陵王之女李芳旭是永歷帝為趙王時的正妃,但是他登基後並未冊封她為皇後,只是冊為勵妃,以示她母家的功勛。雖然此刻後宮中人數不過五六人,皆是永歷帝為趙王時聯姻的妃妾,勵妃已是位份最高三夫人之一了,如此一來,蘭陵王一族倒也沒什麼可說。只是京中漸漸有傳聞,皇上從前有一結發的王妃,兩人青梅竹馬感情至深,後來王妃雖然在瑞安州去世,皇上心中仍是屬意她為皇後,所以後位空懸。

這種傳言,青櫻每次听見了都會津津有味地听,有幾回要不是施謹瑜等人拉著她,她甚至在酒肆當中還想去問那個講得眉飛色舞的人。

後宮之事,此時並不是司馬明禹案頭的大事。他現下最焦心的莫過于,百廢待舉中官員的任命,前朝遺老的安撫和追隨他多年有功之臣的封賞。

從前與鄭氏親厚的望族,也不是意味著都要被懲治鏟除,畢竟天下初定,安撫人心的懷柔政策肯定要比鐵腕殺戮要好得多。他召青櫻入宮商議了許久,終于定下了赦免的名單——要殺的無非是鄭氏的親眷和掌權的人,以防死灰復燃;而諸如玉成駙馬與公主之流的顯貴,左右逢源,八面玲瓏,誰也不曾得罪,卻又不在要害部門任職的,卻要大加賞賜,以示寬厚。

是以永歷元年三月,玉成駙馬之子施謹瑜便被加封為刑部侍郎,賜上書房行走,賜綾羅百匹,官邸一座,百米十石,粟米十石,其余玩器的賞賜亦有許多。

一時間,士大夫交口稱贊新帝仁厚,不計前嫌,這不過才登基兩月,有關「永歷盛世」的俊采文章便已經在京中流傳。

對于有功之臣的加封自然更不會低于前朝顯貴。永歷元年四月,已故雲西節度使付為正追封雲西侯,其子付繼孟襲侯爵,世襲罔替,領從一品定國將軍餃,京中賜府邸。

益州節度使之子顏超羽,封衛陽亭侯,世襲罔替,領正二品輔國將軍餃,京中賜府邸。

河州總兵郭光耀,封清平侯,世襲罔替,領正二品衛國將軍餃,統轄河州,朔州兩地防務,京中賜府邸,其子領正五品武德將軍餃,光祿寺留用。

文官中崔思博得封從一品太子少保,封蒼南侯,但是崔大人一再推辭,最終只得接受爵位,只不必世襲罔替。其子崔琨也只領了七品的縣令,去了外放。

唯有兩人的封賞,破費躊躇。

潁川之言︰可共患難,可安樂呢?並非安樂讓人思變,而是患難只一時,安樂卻一世,那一直患難的,又有幾對不是怨偶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芳華女侯最新章節 | 芳華女侯全文閱讀 | 芳華女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