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怪筆錄 149第十三章 第十二節

作者 ︰ 染血鬼手

149第十三章第十二節

劉萍和徐雲德見狀,立馬轉身望去,卻驚訝的看到了一個模糊不清的殘影正逐漸的清晰了起來,頃刻見便化作了一個人,竟然是在幻境之中見到過的徐舂!

那徐舂方一出現,便是仰頭大笑,笑聲在這虛無的空間之中生生不息,顯得極為怪異,但卻又很是真實,劉萍三人則是滿臉寫滿不解的神色,盯著那兀自大笑不已的徐舂說不出話來。請使用訪問本站。

徐舂笑過之後,開口說道︰「天意無常,造化弄人,隱世千年之久的仙緣,今日終得又見宿主!」

徐雲德卻沒有理會他說些什麼,而是嘀咕道︰「這會不會也是幻象啊?」隨之便抬腿向徐舂走了過去,並抬手在其眼前晃了晃,似乎是想看他能否看到自己。

卻不料那徐舂竟然笑呵呵的盯著他說道︰「徐家的小子,見到先祖怎麼不跪?且還做出這般無理的舉動來!」

徐雲德嚇了一跳,急忙往後跳了開來,磕巴道︰「你……你看得見我們?你說你是……我的先祖?」

徐舂依舊面帶笑意的說道︰「若非徐家後人,那業障短刀又為何會在你這里!」

徐雲德一听這話,臉上震驚之意更濃,急忙掏出了腰間的漆黑短刀問道︰「你怎知這把刀名為‘業障’」

徐舂道︰「你小子的腦瓜子怎麼這般不開竅,業障短刀乃是徐家的家傳寶刀,老子又是是徐家的祖宗,怎會不知!難不成……這刀是你偷來的而並非祖上傳下來的不成?」

「胡扯!這把刀自然是祖傳之物,什麼偷不偷的……」徐雲德張口答道,隨之又將十幾年前的事情道了出來。

當年徐雲德從一古墓之中帶出了附著父親鬼魂的銅鏡,那面明朝銅鏡幾經周折到了劉家。又因鬼魂陰氣之故,劉天奈身患重病,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劉萍最先得知了鏡中鬼魂便是他的父親,那日劉萍告訴徐雲德說父親要單獨見他,于是他便獨自一進了置放銅鏡的屋子,並在那里與父親的魂魄獨處之時,從其口中得知了徐家家傳秘籍的所在之處,還有就是這名為業障的短刀也與之藏在一起,徐大梁當日還並再三囑咐徐雲德,這兩樣東西都是祖上世代相傳的寶物,縱使日後在怎般潦倒,也萬不可拿去變賣……

听了徐雲德的講述之後,徐舂嘆了口氣道︰「沒想我徐家在千年之後,竟然輪到到了這般田地!」

徐雲德這時已經多半相信了他就是自己的先祖,但是多少還有一些疑惑的地方,先前在幻境之中,那個王化天說徐舂是「御獸世家」的傳人,這與自己所知的盜墓世家出入很大,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想到這里,他把心里頭的疑惑說了出來。

徐舂聞言後,眉宇間也隨之生出些無奈來,說道︰「小子,其實從御獸世家到盜墓世家的演變,早在一千年前我就已經想到了,今日ni我有緣相見,我就將其中因果盡數告知與你,日後的路便由你自己權衡吧……」

說罷,徐舂又邀王長貴與劉萍一同來听,幾人在這片虛無之境中團團圍坐,听著千年前的古人講述起了一個駭人听聞的古老傳說!

在上古年間有一奇人,此人姓甚名誰無人知曉,但旁人都稱他為智者,智者神通廣大,領悟了世間最為玄妙的大智慧,他能御龍翱翔宇內,翻山過海日行萬里。那個年代凶獸惡眾多、邪靈出沒,為禍世間,百姓苦不堪言。而智者則能馴服凶獸,驅除邪靈,不僅如此,他還教會了人們圈養家畜以及一些簡單的馴獸之法,久而久之,也有人稱其為御獸仙人。

後來,智者廣收門徒,傳道授業,用自己所領悟的大智慧來造福百姓,但是其真正的入室弟子卻僅有兩名,此二人天資聰慧,悟性極高,且一心向善,心系天下水火。一個叫轂,一個則叫鼐。轂學的了智者的道法仙術,後來自成一派,也就是王家的先祖,而那個鼐則一心修習御獸驅邪之法,後來也是自立門戶,那便是徐家的開派祖師。

時光如梭,轉瞬千年,到了北宋,也就是徐舂的那個年代,王家盛極一時,而徐家則因種種原因,家道中落,曾經齊名的兩大世家,已名不副實。

當時的徐家家主徐舂卻不甘沒落,想起了祖傳的一個禁忌之物來,這個禁忌傳承數千年,王家也有。那禁忌之物便存放在一個赤金箱子中,並用十扣九連環之鎖鎖上,這十扣九連環的鎖法早已失傳,據說是十扣相連,九環相繞,一道解錯,那箱中之物便會自毀。

徐舂足足耗費了三年的時間潛心鑽研,最後終于將其解開,卻沒想到箱子里所存放的竟會是一張地圖,而這張地圖所指向的地方,便是那處存在于三界外的山谷。

與此同時,王家也出了件大事,當時的王家掌門麾下有兩名高徒,師兄名叫王化空,而師弟便是那王化天,王化天不知犯了什麼錯,被逐出了師門,此事在當時也算是轟動一時。後來猜想,那王化天多半也是偷偷開了十扣九連環的寶箱,才被逐出師門的吧,畢竟那是禁忌之物。

再到後來,徐舂先是將家主之位傳給了兒子,打理好一切事宜之後,便則孤身踏上了尋找三界外的仙谷之路,歷盡各種艱難險阻,終于尋得山谷,並破解了仙果生長的奧秘,在那一等便是十年的時光,卻不想正值仙果現世之刻,卻又遭遇了前來奪寶的王化天,接下來的事情,便是劉萍三人在幻境中所見之情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靈怪筆錄最新章節 | 靈怪筆錄全文閱讀 | 靈怪筆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