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寵你不夠 20滿月

作者 ︰ 最愛喵喵

()張惠娘正忙著在廚房里煮著紅雞蛋,心情別提多愉快了。大兒媳生了個大胖小子,家寶在宮里過的又很好,今年家里地多收成又好,家里的收入增加了不少。這一樁樁都是好事啊,想著心里就樂開了花。

林大壯看著張惠娘那麼開心,對林家寶的事不知道怎麼開口好。

「對了,孩子他爹,前些日子你們去京里時,周海家的來問我,是否可以讓周海和莉兒先定親。我想莉兒今年也15了,也是時候先定下來了。」張惠娘問林大壯道。

「早些定下來吧,你明日去和周海家的說吧,最好在博哥兒滿月前定下來。」博哥兒是林家文為兒子起的小名,大名叫林廣博,寓意知識淵博,林家文希望兒子將來能青出于藍。

林大壯想著家寶的事情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通報出來,到時候肯定平靜不了,莉兒的親事還是早些定下吧,也安心一些。至于龍鳳胎還小,只能以後再說了。

「這好像急了點……」張惠娘說著。

「小定本來就用不了許多功夫,再說這次博哥的滿月也要好好辦一下,之後還要開始忙著為家文做來年鄉試的準備,還有過年的事要忙,事情太多了。一拖就要拖到明年了。還是早些定了吧。」林大壯說道。

張惠娘想想也覺得有道理,說:「那明日我就去趟周家。」

第二日,張惠娘就去了周海家。周海家也想早些定下來,現在林家的日子越過越好,許多人都盯著呢……周海的娘知道自己兒子打小就喜歡林莉兒,兒子心里早就認定了她,若是出了什麼變故,那真是哭都來不及。早點定下來,未免夜長夢多。

張惠娘對周海也很滿意,周家對他們林家有恩。早年她和大壯困難的時候,多虧了有周家的幫襯。周海不僅干的一手好農活,還和他爹周畝學得了打獵的本事。所以家里過的不錯,經常能有野味打牙祭,有時運氣好,還能得些皮子,能賣不少錢。周海性子老實成穩,林莉兒嫁過去也不會吃苦。

林家和周家商量下來,約定讓周海和林莉兒來年秋收後成親。周家動作很快,沒幾天就請來了媒人,下了小定。

林莉兒自從定了親後,就甚少出門,躲在房里繡嫁衣。這次京城帶回來的禮中就有紅色的錦緞,繡起嫁衣來格外好看。

太子門下舍人胡斯展帶著幾個侍衛一行人,他得了太子殿下的吩咐前往林家村給林小主的小佷子送滿月禮。他們一路上不敢耽擱,加緊趕路,終于在滿月前兩天到了徐州。

到了徐州後,胡斯展一行人先去了徐州知府石旗山府上。

石旗山听到下人來報太子殿下的舍人到訪,雖有些吃驚,但不敢耽誤,馬上親自去迎。

「胡大人,您怎麼來了?」石旗山請胡斯展到了正堂就坐。石旗山之前在京述職的時候曾與胡斯展有一面之緣。按理說兩人不會有任何交集,石旗山猜不透胡斯展的來意。「可是太子殿下有什麼要事需吩咐?」

雖說石旗山是正五品,而胡斯展為太子舍人才從六品。但石旗山絲毫不敢怠慢,對胡斯展很是客氣,畢竟是太子殿下的屬下近臣呢……

「石大人客氣了,我這次是來恭喜大人的。」胡斯展說。

石旗山听的出是好事,隨即放松了下來,「還請胡大人為我解惑,何來之喜?」

「在石大人治理之下,徐州百姓安居樂業,石大人功不可沒。而這次又有個天大的好消息。在這次徐州送去入宮的宮人里可是出了位貴人啊……我這次也是為此而來。」胡斯展對石旗山說道。

「哦……這真是個好消息。敢問是哪一位得了皇上的青眼。」石旗山听了胡斯展說的這個消息,心里盤算起來。他們徐州還從來沒有出過貴人呢……

「不是皇上而是太子殿下,太子殿邊的林小主是沛縣人,林小主是個雙兒,運泰四年入的宮。現在深受太子殿下的喜愛,這不,我這次過來就是為了給林小主的小佷子送滿月禮的。」胡斯展解釋道。

「是太子殿下啊……那真真是有福了!」比起被皇上看中,當然是做太子殿下的小侍更有前途。皇上已過中年了,皇子公主的也不少。而太子殿下年紀尚輕,還沒有子嗣。若是將來能為太子殿下誕下皇子,等太子殿下登上大寶,那真的就是貴不可言,惠及家人了……

石旗山很熱情的邀請胡斯展他們一行人在府里住下,胡斯展婉拒後回到了徐州驛站。胡斯展想不出幾日這個消息就會傳開了,太子殿下所交代的很快就能實現。

石旗山很快就和他的心月復商量起今日所得知的事來,晚上和夫人也說了林家的事。

知府太太石夫人是大家族里出來的,听了後很快和夫君分析起來。覺得對于這個林家可以多親近親近,石夫人又梳理回想自己的人際關系,想起來之前倒是與那林小主的親姐嫁入的秦家有些許交情,也請過秦夫人參加過幾次徐州上層女眷的聚會。以後可以從這方面入手與林家打交道。

石旗山又與夫人討論了很久,定下了滿月那天要送的禮。

第二日,石旗山又招來了沛縣的知縣杜項亨和他說了林家的事。杜知縣知道了後也是大喜,這個可是從他們縣里出來的。那林家他也是知道的,林家的老大考上了秀才,他也是曾經對其嘉獎過的。

石旗山對著杜知縣說:「這林家在你的管轄內,平日里可要多看顧一些。」

杜知縣哪里還用知府大人說,連忙應道。

杜知縣回去後立刻招來師爺商量,準備在林家文兒子滿月時親自前往,並送上一份好禮。

不出一日沛縣里出了個貴人的消息,就在徐州城里上層家族之中悄悄流傳開來,那些家族個個都暗自盤算著要與林家交好。

轉眼到了博哥兒滿月之日,林家特意請了村里專門燒席面的廚子來,開了六桌圓席面,請了相熟村里人來喝滿月酒。

周海家的一早就過來幫忙,秦家人也都早早地到了,秦太太態度親切地和張惠娘問好,林錦兒幫著娘親一起招呼客人。

乘著還沒有開席,吳氏的娘在房里與女兒說話,看著吳巧蘭氣色紅潤就知道她在月子里被照顧得很好。「看你過的好,娘也替你高興。你婆婆對你好,你以後也要好好孝敬他們。」

「娘我會的……」吳巧蘭應道。吳巧蘭現在覺得很幸福,公婆和善,夫君對她很好,又是個上進的。現在又有了兒子,一切都很如意。

「家文他可有用功?你爹說了,家文的學識已經很不錯了,這次很有希望中舉,你要好好督促他溫習功課,切記不可讓他自滿懈怠了。」吳巧蘭的娘對女兒說道。

「娘請放心……相公他可用心了,每日都溫習到很晚呢……」吳巧蘭笑著回答。

林家今日收到的禮特別多,林家才幫著家里登記禮單。林家才今年1o歲,兩年前開始啟蒙,已把三字經和百家姓學完。在讀書天賦上沒有大哥林家文那麼高,但他十分地刻苦努力。

林家才漸漸懂事,他知道現在家里的好日子。都是靠大哥的努力和二哥進宮後的辛苦換回來的。因為大哥考上了童生家里才免了田稅。今年大哥又考上秀才,家里以後的兵役、徭役也都全免。他也想像大哥一樣好好讀書,將來用自己的努力來使得家里過的更好。

「大哥,這個金員外送來一百兩銀子作賀。」林家文對大哥林家文說道。

院子外還有馬車6續到達,送來了各式各樣的賀禮。很多送禮的人家,林家文根本不認識,漸漸地察覺到不對勁來。

一隊衙役到了林家院外,幾個衙役捧著禮物,一邊走一邊大聲唱道︰「徐州知府賀禮到!」

村里的人們本就在看熱鬧,听到知府大人居然也送來了賀禮,都很吃驚,想著這個林秀才真真是有面子啊,連知府大人都來送禮。

之後又有馬車駛到,「縣太爺……是縣太爺來了。」有眼尖的村人已經認出縣太爺來。

里正林育權趕忙迎上去,「杜知縣您能來我們林家村真是我們村無上的榮幸啊。杜知縣您請……」

只見杜知縣並沒有上前,而是先讓身邊的年輕人先走在前面,「胡大人您先請……」

這時大家才注意到縣太爺身邊的年輕人,那人器宇軒昂穿著考究,一看就不是個普通人。

听到動靜,林家人都出來了,林大壯和林家文上前相迎,林家文對著杜知縣作揖,「知縣大人能來學生家里,真是令我們林家蓬蓽生輝啊……」林家文又看向那位年輕人,對著杜知縣詢問道︰「不知這位大人是……」

胡斯展向眾人介紹了自己,「林老爺你們不用多禮,本人是太子殿下門下舍人,這次奉了太子殿下之命來為林小主的小佷子送滿月禮的。」

胡斯展的話就像是一記響雷在林家村的眾人心中炸開,林家村里的人議論紛紛,太子殿下啊……那都是在戲文里才听到的人物,現實的日子里哪里听過這麼顯貴的人啊……林家村眾人紛紛對林家人恭喜起來,其中也有送孩子入宮的人家,更是羨慕林家的好運,想著怎麼自己的孩子就沒有得到貴人的青眼呢。

張惠娘還沒想明白,有些疑惑地問︰「那林小主是哪位?」

胡斯展溫和有禮地說︰「您是林夫人吧,林小主就是您的二兒子林家寶,現已是太子殿下的小侍了。」

張惠娘听了胡斯展的話,十分激動,暈厥過去。「家寶他……家寶……」

林錦兒見狀連忙上前扶住張惠娘,「娘,娘……你怎麼啦……」

張惠娘身邊聚集了好多人,林家眾人都焦急地喚著她。

張惠娘悠悠地轉醒過來,「家寶他怎麼會……?家寶他爹啊你不是說家寶在宮里好好的,怎麼會做了太子殿下的……」

林大壯不說話,心里也不好受。「家寶他娘啊,家寶真的過的不錯……」

胡斯展對張惠娘說︰「林夫人請放心,林小主現在可是太子殿下最寵愛的人了。這次林小主得知有了小佷子別提有多高興了。特意精心挑選了禮物,寫了家書,太子殿下吩咐一定要趕在滿月時送到,我等這一路上都不敢停頓,那可是日夜兼程而來。」說著胡斯拿出林家寶挑選的禮物和寫的家書遞給了林老爺。

「胡大人一路辛苦了,請上坐。杜知縣也請您上坐。」林家文和胡大人寒暄了幾句,請他和杜知縣坐在主桌。

吉時已到,博哥兒的洗三禮開始了。今日的收生姥姥很高興,那盆里的光銀錁子就好幾個呢……

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攪,說道︰「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唏哩呼嚕都來啦!」這才開始給博哥兒洗澡。博哥兒受涼哇哇一哭,這不但不犯忌諱,反認為吉祥,謂之「響盆」。一邊洗,收生姥姥一邊念叨祝詞,「先洗頭,作王侯;後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隨後,用艾葉球兒點著,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博哥兒腦門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再給博哥兒梳頭打扮一下,說什麼「三梳子,兩攏子,長大戴個紅頂子;左描眉,右打鬢,找個媳婦準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說話免丟丑。」接著用雞蛋往嬰兒臉上滾滾,說什麼「雞蛋滾滾臉,臉似雞蛋皮兒,柳紅似白的,真正是愛人兒。」洗罷,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蔥往身上輕輕打三下,說︰「一打聰明,二打靈俐。」隨後叫人把蔥扔在房頂上。拿起秤砣幾比劃,說︰「秤砣雖小壓千斤。拿起鎖頭三比劃︰說︰「長大啦,頭緊、腳緊、手緊」。再把博哥兒托在茶盤里,用林家事先準備好的金銀錁子等往嬰兒身上一掖,說︰「左掖金,右掖銀,花不了,賞下人」。最後用小鏡子往嬰兒上一照,說︰「用寶鏡,照照 ,白天拉屎黑下淨」。就這麼洗三算是完成了。

博哥兒是個討喜的孩子,吳氏在月子里養的好,女乃水充足,博哥兒被養的白白胖胖的。全身胖嘟嘟地,比剛生下來時大了一大圈。除了洗三一開始哭了一會兒,慢慢地也就不哭了,睜著一雙圓溜溜的眼楮好奇地看著周圍,吳氏把兒子抱在懷里,心中還在未剛才听聞的消息震驚不已,看來將來林家的日子注定是不會平靜了。

晚上林家眾人送走了胡大人和杜知縣,胡斯展走時還提到三日會再來登門,請林家寫封書他好帶回去交差。之後林大壯他們又好言勸回了還在林家討好恭維他們的村里人。

林大壯和林家文把他們去京里發生的事情說給大家伙兒听。沒想到家寶會在宮里出了這樣的變故,讓林家人都始料未及。

看了林家寶的家書,見信上林家寶說著自己在宮中的生活,說著太子殿下對他的好。大家看了都放下心來。

「但願太子殿下能一直對我們家寶好啊……」張惠娘說。

林家眾人齊齊點頭。林家才把今日統計的禮單數目給林家文看,「大哥,這些賀禮怎麼辦?這禮金有兩千多兩銀子之多呢!」今日晚上送滿月禮的馬車絡繹不絕,林家文看了一下,在徐州城里數得上名號的家族都派人送來了賀禮。

接下來的幾日,果然像吳巧蘭所想的一樣,林家再也平靜不了。每日都有不認識的人找上門來拜訪、送禮。林家族里的人也派來了好幾撥人,一個勁地對著他們噓寒問暖刻意討好,這些都讓林家眾人不堪其擾,最後只好閉門謝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寵你不夠最新章節 | 重生之寵你不夠全文閱讀 | 重生之寵你不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