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升起的紅星 41 正式演出

作者 ︰ 百慕大黑洞

()**等人在宋慶齡的住處逗留了近一個半小時,期間孩子們還為宋慶齡演唱了幾首歌,除了《明天會更好之外》,還有《我的中國心》、《大中國》等。宋慶齡非常高興,連說好歌。之後,**起身告辭,宋慶齡親自送出門外。

在大門口處,張振華又向四周望了望,在他身邊的廖夢醒奇怪地問道︰「孩子,你在看什麼?」張振華道︰「找那些保護我們的人啊。他們這麼辛苦一定很累吧,得當面謝謝人家才行。」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就連張治中也不例外。**指點著他,「你這個小鬼啊。」宋慶齡笑道︰「小朋友說得不錯,他們長年累月的這麼辛苦一定很累。」

旁邊的樓上,舉著望遠鏡的人疑惑道︰「他們在笑什麼?這麼開心。」

送**等人回到紅岩村,張治中又坐車趕往黃山別墅面見蔣委員長。在委員長辦公室,蔣問道︰「文白啊,今天毛到孫夫人府上都談了什麼?」張治中如實敘述了一遍,連張振華門口講的那句話也說了。蔣委員長听後,頓時臉色鐵青,站在旁邊的戴笠的臉上也是青一陣白一陣的。

「校長,您看……。」戴笠試探著問了一句。「看什麼!」蔣委員長斷喝一聲,打斷了他的話,「他這是什麼意思?是向我示威還是嘲笑你的手下無能?這是不是毛的意思?」另一邊的何應欽道︰「干脆把人撤回來,讓他們自己負責毛的安全好了。」「這樣不好吧。」張治中道︰「萬一出什麼事,就算不是我們的人干的,也會怪到我們的頭上。那時候可真就說不清了。」

蔣委員長思索了片刻,對戴笠說道︰「你去告訴沈醉,讓他去和毛見一面。他們不是要感謝我們嗎?我們就轉到明處來,看他們怎麼辦?」

「明白,校長。」隨後戴笠又問︰「是不是還要留一部分在暗處監視。」

「……你自己看著辦吧。」

當天下午,紅岩村來了一名三十多歲的少將,聲稱要拜見**。把人請到會客室,來人向**敬了個軍禮,「軍統局總務處長沈醉,奉蔣委員長和戴局長令前來保護毛先生眾人,請指示。」

**笑道︰「不要客氣,沈處長奉命保護我等多有辛苦了。請坐吧。」

二人落座後,**問道︰「听你的口音,也是湖南人吧?」

沈醉道︰「是,我是湘潭人。」

「那真是巧了,我們還是老鄉啊。」**笑道。隨後的二十多分鐘的時間里,兩個人只是聊了聊家鄉的情況,**像關心自己的部下一樣詢問了沈醉的身體和大致工作情況,並回顧了抗戰中雙方在對日作戰中的合作之誼。之後沈醉就告辭離開了。

出了八路軍辦事處,沈醉長出了一口氣,一名手下走過來,「處座,怎麼樣?」沈醉擺了擺手,「繼續忙你們的,我去向局座匯報。」說完快步走向汽車。

「頭兒這是怎麼了?」手下有些莫名其妙。

沈醉開車徑直回到軍統局,面見戴笠,向他匯報了面見**的事情。當戴笠問到毛的反應時,沈醉道︰「自始至終面帶笑容,就像一個鄰家的長者見到親近的晚輩一樣,在令人感到親切的同時又好像有一種無形的壓力。」戴笠點了點頭,擺手讓他退下。

9月2日上午9點0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軍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等代表團11人代表日本,在停泊于日本東京灣的美軍戰列艦「密蘇里」號上,在投降書上簽字,正式向中、美、蘇、英等國投降。

當天下午,宋慶齡打來電話,演出日期從明晚開始,連續三天在軍事委員會大禮堂舉行,以慶祝抗戰勝利。早在**拜訪完孫夫人的第二天,宋慶齡已經幫助他們聯系了一支樂隊,這幾天,孩子們一直與他們進行磨合排練。《明天會更好》在重慶已經是耳熟能詳,所以合作起來並不費多大功夫。

9月3日,國民政府下令舉國慶祝3天,並在當晚在軍委會大禮堂舉行慶祝演出,蔣委員長和**等談判代表以及官員政府高官居親自參加,駐重慶的各國大使和外交官也接到了請帖。整場表演預計兩個小時,《明天會更好》被定在中間。

當天中午吃過午飯,稍微休息一會兒之後,孩子們來到大禮堂進行最後一次彩排。在輪到張振華演唱的時候,一開口,他的聲音忽然變得又低又啞,很是難听。眾人一驚,導演和指導老師急忙跑上來幫他檢查,並喊來劇場的大夫,最後的結果是這孩子開始「倒倉」了。

「倒倉」是戲曲及曲藝界的術語,正式的名稱叫做「青春期變聲時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從此就意味著一個人在聲音上從童年邁向少年進而步入成年的開始,與此伴隨的是這個人的身體開始第二次成長發育長成大人。也就是說張振華要從「小屁孩」變成「小伙子」了。

醫生給出建議,「倒倉」時期要注意保護好嗓子,盡量不要大聲喧嘩、過度唱歌。鑒于張振華當前的狀況,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休息,醫生還給他開了保護嗓子的食譜。至于演出的事只能交給替補演員了。

張振華不能上場演出了,讓孩子們心里很是難受,尤其是翠花,沒有哥哥在場,她會緊張得說不出話來。最後張振華答應她一定在她看得見的地方鼓勵她,這才讓小丫頭放心。

張振華不能出場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那里,**立即吩咐食堂做好相應的準備。

當晚,**和周副主席帶著隨行的工作人員坐車來到劇場,在入場口的大廳處,見到蔣委員長夫婦與長子蔣經國,以及宋子文、陳立夫、陳誠等人正在與蘇聯駐華大使彼得羅夫交談,于是走上去打了招呼。

蔣委員長微笑道︰「潤之兄,你們來了。今天晚上你們的節目可要出風頭嘍。」

**微笑道︰「委員長過獎了。我看了節目單,你們的節目也很精彩嘛。」

宋美齡問道︰「我听二姐說,寫出《明天會更好》的那位小朋友也要表演是嗎?」

周副主席道︰「讓蔣夫人失望了,他不能參加演出了。」

蔣委員長奇道︰「這是為什麼?是生病了嗎?」

周副主席搖了搖頭,把事情原委一說,蔣委員長嘆道︰「如此說來倒可惜了。」宋美齡道︰「這麼說他今天不能來了是嗎?」

**道︰「那倒不是,他現在還在劇場里,為他的伙伴打氣。」

宋美齡點了點頭,「那就好,我們能見見他嗎?」

「可以,沒有問題。」

劇場的後台,幾個小家伙圍著張振華,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大場面,心里害怕是難免的。特別是翠花,緊張得快要哭出來。

張振華安慰道︰「別怕,沒事的。」帶著大伙來到上場口,指了指舞台下,「你就把那些當成長了毛的茄子就行了。」大伙一笑,緊張的氣氛才緩和了一下。

隨著時間的臨近眾人陸續進場,蔣委員長和夫人並肩坐在第一排,**並排坐在他的另一側。8點整,演出準時開始。首先,眾人全體起立高唱國歌。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听慣了後世《義勇軍進行曲》的張振華听著這首曲調悠揚,詞句儒雅的《三民主義歌》,不由打了個哈欠,這還是他第一次听完整版的。記得最開始听這首歌還是在一個香港電影里,里面的男主角的老爸是個國民黨老兵,女主角是大陸的警察。來港辦案的女主角暫住在男主角的家里,兩個對頭半夜不睡覺,扯著嗓子 歌,這邊唱一個民國的,那邊就唱一個大陸的。

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那邊已經唱完了。之後是第一個節目合唱《滿江紅》,一群身著軍裝的青年軍人來到台上放聲高歌︰「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用這首著名的古詞來開場應景,確實挺合適的。不多時,《滿江紅》唱完,隨後,節目一個接著一個地上。

要說起來,這個時期的好歌還是不少的,不過很多都是唱風花雪月的內容,最著名的要數《四季歌》、《夜上海》、《夜來香》,《花好月圓》這些,當然不適合今天這個場合了。而另一些適合的歌又基本屬于左翼,在以往屬于受限制那一類的。今天也破了例,《畢業歌》、《漁光曲》、《大刀進行曲》等紛紛登場。

時間過得很快,不一會兒就輪到《明天會更好》上了,張振華對眾人說道︰「大家不要緊張,盡管放開膽子唱,就當咱們是在延安的山坡坡上喊嗓子。明白了嗎?」

「明白了!」

**************************************************************筆者語︰在書評區看到很多書友們的評論,感謝書友們的厚愛,不管是批評還是鼓勵我都謝謝大家。另外︰本文中提到的《四季歌》是電影《馬路天使》里的那首,「春季到來綠滿窗,大姑娘窗下繡鴛鴦。」不是日本的那首,特此聲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冉冉升起的紅星最新章節 | 冉冉升起的紅星全文閱讀 | 冉冉升起的紅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