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升起的紅星 35 最後的瘋狂

作者 ︰ 百慕大黑洞

()從天上望下去,下面是一片黃沙,中間偶爾點綴著那麼幾點綠色。讓看慣了青山綠水的蔣委員長在感到新奇的同時,也很不適應。說實話,目前國內抗戰大業正是緊要關頭,他實在不想翻山越嶺地跑到這個萬里之外的開羅來參加什麼會議,雖然他知道這次會議對討論戰後收復失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很重要。

從今年六月起,羅斯福就數次來電約他和丘吉爾、斯大林這幾位領導人見個面,會談一下。最初他以蘇、日還未決裂為由推開。之後雙方又數次通電,會面地點也是幾經更易,最後實在是推辭不過,才同意在開羅這麼個地方會面。而斯大林因為不願意和蔣見面沒有來,幾天後,他們還要在德黑蘭另外開一次會。

宋美齡在旁問道︰「darling,怎麼了?身體不舒服?」蔣委員長搖搖頭,「夫人,你說此次會議能商討出什麼結果?」宋美齡道︰「羅斯福的為人我還是了解的,在太平洋戰爭之前,雖然美國國內一直處于孤立主義,但也是很同情我們的。特別是在南京淪陷之後,更是給了我們很大幫助。我想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蔣委員長嘆了口氣,「國家積弱,內部不穩,又是連年戰亂。想想巴黎和會……,唉,前景不容樂觀啊。」宋美齡安慰道︰「放心,子文和王部長他們不是已經商議好幾條對策了嗎?」蔣委員長道︰「據我所知丘吉爾可不像羅斯福那樣好說話,到手的東西是不會輕易吐出來的。」

不多時,飛機在開羅機場降落,自然有人把蔣氏夫婦及隨行的史迪威等人送到特意安排好的賓館下榻。

第二天晚上,蔣委員長帶著外交部長王寵惠單獨與羅斯福會面。寒暄幾句之後,羅斯福忽然問道︰「蔣委員長,從目前局勢的發展來看日本確定是必敗無疑的,那麼戰後你願不願意派兵來和我們一起管住這個野蠻無禮的國家?」

蔣委員長一愣,他實在沒想到羅斯福會送給他這麼大塊「蛋糕」,出兵接管日本?天哪!這是他做夢都沒想到過的事。慢著!這會不會是眼前這個家伙設下的圈套,來故意試探我有沒有野心,能不能對美國構成威脅?很有可能。就算不是圈套,那要派誰去呢?人少了肯定不行,要是人多的話……,如今延安那邊的勢力日漸擴大,各地還有一些隱性的軍閥,內亂不平,哪里還能開疆啊?

考慮了半晌,蔣委員長才答道︰「總統先生,我並沒有這個打算。」

「哦?是嗎?」羅斯福似乎感到很意外,繼續說道︰「您就不再考慮一下嗎?據我所知,自從1897年開始,那個國家就一直在深深地傷害著貴國。現在你們去懲罰他們,讓他們付出代價也是應該的。」

「傷害?」蔣委員長心里冷笑道︰「要說傷害最深的還不是你們這些大鼻子藍眼楮的家伙。」臉上卻依然毫不動容地說道︰「戰後我國的首要任務是重建國家,收回被日本侵佔的領土,達成先總理的遺願,實現‘三民主義’,實在是無暇分身啊。」

羅斯福點點頭,「我明白了。那麼琉球群島呢?您也不派兵佔領嗎?它離貴國很近,而且我記得琉球以前也屬于貴國的領地吧?」

蔣委員長想了一下,「琉球原本也只是一個藩屬國,算不上什麼領地,如果可以的話,也許我們可以兩國共管。」

羅斯福又點了點頭,兩個人又談了一些別的,這才互道「晚安」分開。

回到自己的房間,蔣委員長坐在沙發上長出了一口氣,暗道︰「好險!」王寵惠此時問道︰「委員長,剛才羅斯福總統的提議您為什麼沒有采納呢?即使不出兵日本,把琉球拿下也是好的。」委員長「哼」了一聲,「你不明白,就算我們得到琉球,一旦日本日後來索要怎麼辦?那時候兩國又要再結新怨,免不了又是一場爭斗。」

「委員長高見。」

送走了蔣委員長之後,不一會兒參謀長馬歇爾來到羅斯福這里,問道︰「總統先生,你們談論的怎麼樣?」羅斯福搖搖頭,「史迪威的評價沒錯,真是個目光短淺的家伙,居然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而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對付國內的反對派身上。不過這樣也好,他對我們構不成威脅。」

隨後的幾天里,三方就對日作戰計劃及遠東戰後安排開始討論,羅斯福為了擴大美國對中國的影響與控制,主張從印度經緬甸向中國方向進攻,將日軍逐出緬甸,恢復與中國的陸上交通;蔣也希望在緬北發動戰役,以促使美英增加對中國的軍事援助,鞏固其實力地位。但是,丘吉爾不願美國在東南亞和遠東的地位得到加強,不願美、中軍隊參與解放英國前殖民地緬甸的作戰,因而予以反對。三方最後作出在滇緬路對日作戰的決定。

關于遠東戰後安排,也不出蔣委員長所料,丘吉爾拒絕討論任何有關遠東英國殖民地的前途問題,拒絕交還中國的香港與九龍。不過三方對于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在太平洋地區奪取或佔領的所有島嶼並將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

26日,後世著名的《開羅宣言》由美國總統特別助理霍普金斯正式起草,並交由三方官員討論。蔣委員長和夫人則離開開羅返回重慶。

兩天後,羅斯福和丘吉爾又在德黑蘭與斯大林舉行會議,討論歐洲的局勢問題,會議中丘吉爾和斯大林為了哪里開闢「第二戰場」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最後羅斯福聯合斯大林說服了丘吉爾,同意聯軍在法國登陸。在會議中,為了能換取蘇聯在歐洲戰場結束之後對日作戰,羅斯福和丘吉爾也同意蘇軍可以進入中國的不凍港大連,大連可以在國際監督下成為自由港。而這項條件並沒有告訴中國。

12月1日,重慶、華盛頓、倫敦同時公布《開羅宣言》。

新年剛過,中國遠征軍就在緬甸發起反攻,3月初,中國駐印遠征軍新編第22師和新編第38師在緬甸孟關全殲日軍精銳第18師團。4月,遠征軍再次發起二次攻勢。

幾乎與此同時,華北、華中、華南等地解放區也向日偽軍展開了局部反攻作戰。1月初新四軍的冬季攻勢取得勝利。3月6日,新四軍攻克淮安東橋,當地日偽軍投降。4月,魯中八路軍解放千余個村鎮,打通了沂、魯、泰、蒙各山區的聯系。

而不甘心失敗的日軍也沒有就坐以待斃,4月下旬,豫中會戰爆發,岡村寧次指揮第1、12集團軍及空軍共14萬余人在第11、13集團軍各一部的配合下,以攻佔平漢鐵路南段為目標,向鄭州、洛陽一帶發動進攻。19日,日軍第37師配屬獨立混成第7旅由鄭州黃河鐵橋南端向第28集團軍第85軍陣地發起攻擊。突破陣地後,至23日相繼攻陷鄭州、新鄭、尉氏、汜水、密縣。5月1日攻陷許昌,月底攻陷洛陽。

前線打得如此熱鬧,張振華在延安的日子過得卻很是逍遙。經過這幾年不斷努力,就他目前自我感覺,不說別的,只在英語日常會話方面,連美國人都蒙得過去。至于其它方面︰語文數學沒得說(只要不讓他做那些奧數、微積分之類的就行);物理化學也還可以,主要是親手做實驗的機會不太多;歷史地理更不用提。至于生物、音樂、美術那更是他的長項。反正張振華覺得自己除了體育差點外,放在後世那完全就是一個「三好學生」的典範。要不是自己歲數小,完全可以上高中了。

想起上學,張振華又想起了以前老爸對自己說過的,要送自己去蘇聯的想法。當初是因為怕死才不願意去的,並且向**泄露了一點天機,總算贏得了這兩年的安逸的時間。如今蘇聯已經開始反攻了,不知道他們還記不記得這個茬兒?要是萬一想起來,還讓自己去,那可怎麼辦呀?如今可不是後世,哪怕是在地球另一頭,想回來打個「飛的」就回來了,在家住幾天,再坐「飛的」回去。該怎麼辦好呢?

躺在開滿紫花的苜蓿草地上,呆呆地望著天上的白雲。張振華努力地思考著這個問題。妹妹翠花跑了過來,蹲輕輕捅了捅他。張振華側過臉看著妹妹,「什麼事?」小丫頭指著山下說道︰「哥,山下來了好多人,還有好些洋人,可嚇人哩。」

「哦?」張振華坐起身,模了模她的頭,「不用怕,可能是前幾天說的中外記者團來了。」說著站起身自言自語道︰「老蔣啊老蔣,盟軍諾曼底登陸了,緬甸的遠征軍也開始反攻了,連八路軍都開始小規模收復失地了,眼看著戰爭就快要結束了,怎麼你那里反倒不行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冉冉升起的紅星最新章節 | 冉冉升起的紅星全文閱讀 | 冉冉升起的紅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