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升起的紅星 15多事之秋

作者 ︰ 百慕大黑洞

()延安下了入冬以來第一場大雪,這天,張盛回來得比平時都要晚,回到家以後,一言不發,臉色很是沉重。方冬梅擔心地問︰「他爸,你怎麼了?」張盛輕嘆了一聲,「今天上級找我談話了,我估計可能是要我主抓一下農副業生產這方面的事。」「那不是好事兒嗎?」方冬梅松了口氣,「看你這一臉嚴肅的,我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呢。」張振華也說︰「是啊爸,您不是一直都做這件事嗎?」張盛搖了搖頭,「你們不懂。咱們現在干的還只能算是小打小鬧,再接下去,可能要動真格的了。」

自從今年10月鬼子佔領武漢之後,開始改變其侵華政策,逐步將其主要的侵華軍事力量轉向各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而與此同時,移師重慶的那位蔣委員長的心思又有些活動了。

「咱們延安現在的財政主要是靠外援,可以後呢?**最近說了,武漢、廣州失陷以後,敵人還要繼續進攻。我們現在還有一點錢,還有小米飯,可以後會有那樣一天,沒有錢,糧食困難,那怎麼辦?第一個辦法是餓死,第二個辦法是解散回家,這兩個辦法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第三個方案,就是靠我們自己動手。’」

「這是要開展大生產的前奏嗎?」張振華心中一動,仔細想了想,「好像大生產是在40年以後吧?難道是因為我的養兔計劃而提前了?」他當然不知道,歷史上關于大生產運動有狹義和廣議的區別︰從狹義上講,大生產運動僅指1943年至1945年的生產**期;從廣義上講,延安大生產運動始于1938年留守兵團開始農副業生產、部分解決生活用品起,到1947年春,黨中央安排好春耕撤離延安,前後長達九年。不過有一點他沒想錯,那就是因為他的到來,延安的生活確實比歷史上好了些。也充分證明了他那句「閑了置、忙了用」的正確性。

「可是,我現在一點頭緒都沒有。都不知道從哪兒下手。」張盛急得直抓頭發。「爸,沒事兒的。」張振華笑著拍了拍老爸的肩膀,「您現在怎麼干,接下來還怎麼干。頂多少殺一點魚和兔子,留著做種。至于糧食方面,您可以讓上級慢慢地收集一些糧食種子,然後組織人開荒。這樣一點一點地擴大,省得到時候瞎忙。」

「听見沒有,兒子都比你想得長遠。」方冬梅笑著夸了孩子一句,渾忘了前幾天還狠狠揍過這小子一頓。「對了,爸,您還可以讓上級多種些黃豆。它不光能做豆腐還能榨油。您不是學農業的嗎?這肯定比我懂得多。」

「對呀!」經兒子這麼一說,張盛頓時開了竅,「行,你們娘兒倆先吃吧。我先整理整理,給上級寫個報告。」「你看你,精神頭兒一上來連飯都不吃了。」方冬梅嗔道。「是啊爸,列寧同志說了‘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嘛。」「你個臭小子,這是列寧同志說的嗎?」

12月22日,日本首相近衛文第三次提出「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提攜」的三原則,公開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政治誘降。

12月29日,身為國民黨副總裁的汪精衛在河內公然發表叛國艷電,表示響應「近衛聲明」,電文中,汪精衛提出了自己對抗戰的理解︰「抗戰年余,創巨痛深,倘猶能以合于正義之和平而結束戰事,則國家之生存獨立可保,即抗戰之目的已達。」,「奠定兩國永久和平之基礎,此為吾人對于東亞幸福應有之努力。」

而那位蔣委員長,在1939年元旦開除汪精衛黨籍及撤銷其一切職務的決定之後,又在21日召開國民黨召開五屆五中全會,會議的中心議題除了決定抗戰方針外就是討論如何對付我黨。

2月2日,陝甘寧邊區成立生產委員會,拉開了大生產運動的序幕。張盛因為之前有養兔子、養魚的經驗,再加上年前交上來的一份報告,做了農副業組的一名組長,手底下暫時管著十多個技術員。

12日,由五名印度醫生組成的援華醫療隊來到延安。其中一個就是剛剛接到喪父消息卻堅持沒有回國的柯棣華。

春節前,「魯藝」舉辦了一場迎新春晚會,在這場晚會中,張振華參與編導的兩個小品演出了。它們是張振華根據後世看的動畫片改編而成的《愚人買鞋》和《老豬選貓》。**等領導非常喜歡並評價說,雖然不如《葫蘆娃》看得過癮卻也很有教育意義。

隨著天氣的逐漸變暖,張盛領導的小組將第一批黃豆種在了一片新開墾出來的荒地上。看著眼前這一片女敕芽,想起了兒子說過的一句話,這將會是自己另一個新的起點。

張振華現在又多了一份工作。自從上次大鬧廣播站,並在**處提出了邊區廣播內容單調的問題之後,負責宣傳的領導非常重視。在幾經研究之後決定,除了不定期的從「魯藝」方面借調演員,在演播室現場直播外,還增加了一個講故事的單元,而這講故事的人選就落在了張振華身上。

對這一安排,張振華最初表示了強烈的抗議,這不是使用童工嗎?但負責傳達這項任務的人他卻是惹不起的,那就是無比慈祥與嚴厲的方冬梅同志。于是每天下午一放學,別的同學都是先回家,他卻是先去廣播站。

張振華說故事沒有什麼提綱和草稿,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他可以讓古代人唱現今的流行歌曲,還能讓外國人冒出兩句當地土話出來,他能把一些很深奧的道理講得很簡單明了,甚至對一些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也正因為如此,短短幾期之後,張振華就收獲了一大批的忠實听眾。

不過因為參加播音,《機器女圭女圭》地更新進程自然就慢了下來。不過沒關系,反正他不著急。

忽如一夜春風來,又到了山花爛漫的日子。張振華既苦惱又幸福的日子再次來臨了。因為花粉過敏的緣故,在這個百花齊放的季節里他必須減少外出。就算要出去,不管多熱多捂也得戴上口罩。不過隨著去年養蜂人的加入,蜂蜜他倒是沒少喝,而他身邊的那群小家伙們自然也沾了不少光。而今年,養蜂的趨勢又要進一步擴大。

兵工廠的新槍終于研制出來了,有半自動和全自動兩種槍型。兩種槍型都配有三稜刺,有7.92毫米和6.5毫米兩種口徑的槍管和槍機,可以快速拆裝。不同的是半自動型槍身較長,配10發小彈匣,無小握把;全自動型配30發彈匣,有小握把。兩種槍都是盡量滿足了張振華提出得各種條件,在試驗場上表現良好。目前已經有少量樣槍發往前線測試。在此期間張振華又提出了火箭筒的概念。這讓劉貴福等人再次大感興趣。不過考慮到邊區現有的工業基礎,依然是只能先研究出來少量樣品,等以後再說。

而在歐洲,終于按捺不住的希特勒,發動了閃擊波蘭的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僅僅一個月後,波蘭戰敗。可憐的波蘭被德、蘇兩位大佬平分。

而與抗日前線想比,後方也不如何太平。就在1月份,甘肅東部的國民黨鎮原縣政府公開宣布︰「接近八路軍的就是漢奸」。不讓群眾給八路軍賣糧。並于4月間,多次無故抓捕襲擊八路軍工作及采買人員。針對國民黨頑固派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行徑,770團堅持硬不破壞統一戰線,軟不喪失自己的立場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立場,對頑固分子接連不斷的挑釁給予了必要的回擊。

國民黨鎮原縣政府電請西峰專署鐘竟成指示,鐘電告省政府的同時,派專署特務大隊兩個中隊,前往鎮原策應。4月18日165師師長王治歧派隊「駐防」鎮原,4月20日,165師988團第二營配合西峰公署保安隊百余人進佔鎮原縣孟壩鎮、太平鎮。接著鐘竟成調集各縣保安隊900余人和西峰公署特務大隊兩個中隊,分頭向鎮原縣城進發。完成對縣城的包圍後,縣長鄒介民和縣黨部書記李紀三帶領大小官員秘密出城潛往屯字鎮。4月22日,駐城內的鎮原縣保安隊以「打野外」為名出城,為使圍城的部分部隊混入城內,達到里應外合消滅八路軍的目的。八路軍識破了敵人的陰謀,在保安隊出城後,及時關閉了城門。不料城內的保安隊、常備隊數十人竟于24日舉行暴動,襲擊八路軍三營營部。八路軍不得已,進行反擊,將其大部俘虜,繳獲長短槍42支。城外軍聞訊猛烈攻城,鎮原第一次磨擦事件正式爆發。

第一次事件過後不久,1939年9月,頑方全力經營鎮原,政治、軍事各方面力量都集中于鎮原,加派大批特工,詆毀我黨在群眾中的威信,瓦解群眾組織,對鎮原的地方干部,采取「恩威並施」,引誘自首。對堅定分子,采取殺一儆百的手段。12月14日晚,孫宗濂率保安大隊一個中隊和兩個分隊以及常備隊共400人向八路軍駐軍770團二營發動進攻。遭八路軍猛烈反擊後退據縣府、東西城門樓等處。15日,97師步兵營到達申家 ,太平、屯字保安隊四個中隊抵城下,16日拂曉,開始攻城,用迫擊炮猛轟八路軍陣地。保安隊李鳳歧中隊,九十七師便衣隊40余人沖入東門。八路軍放棄西門等處,集中兵力退守北山玉皇廟。下午,九十七師又有兩個營入城發動進功。八路軍因敵眾我寡,傷亡嚴重,堅持到晚9時許,與縣委工作人員由北城牆角挖洞撤出。當日,慶環分區獨立五營劉懋功率部來援,行至馬渠鎮遭頑固派保安隊和義警阻攔,發生戰斗。保安隊敗退,義警隊長馮治海被擊斃,其余20多人繳械。17日晨,八路軍770團參謀長寇惠民帶領兩個連,到達鎮原城郊,與97師援兵激戰一小時撤退。下午,770團二營在慶環分區獨立五營配合下,反攻縣城未克,退回馬渠鎮。19日,八路軍離開馬渠,駐軍石佛原,23日,攻取孟壩鎮,頑軍一個連潰退太平鎮。這是發生在1939年底鎮原第二次磨擦事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冉冉升起的紅星最新章節 | 冉冉升起的紅星全文閱讀 | 冉冉升起的紅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