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太虛劍意 第41章 武當驚變

作者 ︰ 蓮子書

四月初七,張翠山使人飛信一封回武當說自己定能趕回,請諸位師兄弟們勿念。

拆信的時候,瑤光亦在場,那封信傳閱到她手里後,她忍不住笑道︰「五師兄這定是要我好好惦念他的意思吧

張翠山信中的師兄弟實則將瑤光一起包括進去,只因若是寫上師兄弟妹頗為怪異,他也就沒那麼寫。不過因他沒寫,若說是被忽略了也不是不能。幾位師兄原先還擔心小師妹會不開心,誰知道她竟將「勿念」反過來解釋,「勿念」的人中沒提到她,也就是讓她惦念,听她這麼一解釋,幾人全都笑了出來,紛紛表示今後平安信也要這麼寫,而且要點名了讓小師妹多多惦念,瑤光給這群師兄弄得笑得停不下來。

張三豐笑著將瑤光抱在膝上,「雪竹可想下山去迎你五師兄?」

瑤光側頭做出思考的模樣,而後一臉認真地說︰「我還是在山上好好想念五師兄吧

師徒幾人再次笑開,之後張三豐就幾人武藝進境加以指點,往往幾句話切中要害,說到瑤光時他卻話鋒一轉,只讓瑤光多研習道經,無需過早關注習武,瑤光自然點頭應是。

對自己這位「師父」,瑤光並無絲毫不滿,就如待于睿一般心存孺慕。若說某種意義上,于睿于她如母,張三豐就扮演了祖父的角色,依戀父母是人之本性,瑤光自幼修道並不代表她就失卻了這般本性,只是素少關注,也並不引以為念,但如今接觸到這般溫暖包容的感情,她也很難昧著本心說毫不在意。張三豐待她很好,關心她、愛護她,並不因為她是小孩就忽視她,他尊重她、引導她,他做了一個師父應該做到的所有一切,更是如親長一般給了她多一分的關愛,因此瑤光也真心誠意地視張三豐為師。同理,她視武當七俠為師兄,待他們與她從前純陽宮內的師兄師姐們並無不同。

這般到了四月初八,張翠山果然如約趕回,武當山上已經很是熱鬧了,除卻壽星翁被眾人力勸著休息,旁的所有人都忙里忙外,唯恐還有一絲疏漏,張三豐親傳的幾位弟子更是盡心竭力,各出巧思。

瑤光清晨起來讀了幾遍《道德經》後總有些心神不寧,又說不上來是怎麼回事,她不由得有些奇怪。

修道之人不會無端生出感應來,禍福皆有端倪。修道日久,多數人都會有一些關于禍福的預感,而有些人更是生來就對這方面敏銳幾分。于睿曾贊瑤光感覺敏銳,生來適合修道,雖然那句贊譽多數是指劍道,但在旁的方面,瑤光也差不到哪里去。

心神不寧,這是對危機禍事的預感。

瑤光仔細想了想,以她現下的身份處境,不大可能在武當山上出什麼禍事,除非她用梯雲縱的時候一腳踏空摔著哪里,但那根本就只是說笑了,既然不是有關自身,莫非是……

師長親友?

瑤光幾乎轉念間就想到了逾期未歸的三師兄,她立刻放下經卷掠出門外,在紫霄宮內找到了正分派事務的大師兄宋遠橋,拉著對方的衣袖急急道︰「大師兄,我有些不放心三師兄

宋遠橋難得見到小師妹這般有些著急的模樣,先是笑了笑,而後一愣,道︰「三弟穩重,當能及時趕回

瑤光不知該如何與宋遠橋說自己這般沒有真憑實據的「心神不寧」,遲疑片刻,恰好看到了走進門內的張翠山、殷梨亭,她雙眸一亮,直接跑到兩人面前。

「五師兄,六師兄,陪我去接三師兄吧!」

殷梨亭在山上的時間本就較幾位年長的師兄為多,素日里極寵瑤光,再加上他本性溫和,往往旁人說什麼他也就應著,因此瑤光這麼一說,他想也不想地點頭,拉上瑤光的手就往外走去,一面回頭對宋遠橋行禮,口中說道︰「大師兄,我帶小師妹出去片刻

張翠山因先和宋遠橋交談了幾句,動作上就慢了一分,他加快腳步趕上前面兩人,順手牽起瑤光另一只手,笑道︰「小師妹偏心了,昨日也沒有迎我,今天就要去接三哥

瑤光抬頭看向張翠山,因心中不安,並無與他說笑的心思,面上也是微微有些凝重。

張翠山見到瑤光神態,不由得收起了嬉笑之心,彎下腰問道︰「小師妹這般著急,到底怎麼了?」

瑤光抿了抿唇,皺眉道︰「說不清……我就是……心中不安,總覺得……要出什麼事

張翠山和殷梨亭對視一眼。

民間也常有「小孩子眼淨,能見成人不能見之物」的說法,像是小孩子能感應禍福的說法並非沒有,尤其他們見了昨日那一幕,早已深信這位小師妹不同常人,因而兩人沒有一個認為她在開玩笑。

張翠山想了想,一把抱起瑤光,溫聲道︰「三哥穩重,武功又高,素有俠名,當不會有事

殷梨亭跟著附和道︰「正是如此,小師妹無需太過擔心,或許三哥只是遇上什麼不平事,誤了日程

「……但願如此

瑤光怎會不知兩人所言有理,但她心中那種忐忑不安的心情反而更加明顯,她一面努力平復心神,一面忍不住去想俞岱岩到底是遇上了什麼才會晚了這麼多日,照理來說,他下山去除的那個巨盜也不是什麼人物,早一個月就該回來了,眼下耽擱了這麼久,也沒個書信回來,這般一想,她反而更覺不妥了,只恨武當消息不夠靈通,若在昔日,江湖中有什麼動向,白雲城絕不會一無所知,她便不會有這樣睜眼瞎的困境。

張翠山輕拍瑤光的背,柔聲安慰幾句,腳下稍稍加快步速,心道若是早一些見到三哥,小師妹定會安心。殷梨亭也是這般想法,因此悶不吭聲地調整了步速,時時遠眺,只盼能看見三哥回來的身影。

三人從武當山天柱峰下來,走出數十里地到了雙井子,從這里再往前便是老河口了。三人並未騎馬,這時已經過了午,若是再趕路不是不行,但張翠山和殷梨亭不願小師妹太過辛苦,于是兩人商議往前一段路投個人家休憩一晚,說不定次日路上能等到俞岱岩,兩人問過瑤光,瑤光堅持再往前,兩人無法,只得繼續前進,似是這般山嶺又不是什麼城鎮,想找幾匹駿馬也是不能,武當內力以悠長見稱、梯雲縱輕功獨步武林,但二人到底習武時日尚短,因此又疾行了小半個時辰後步速相繼緩下來,期間瑤光讓張翠山放自己下地,張翠山本有意休息,但被小師妹那麼一說反而不願了。

三人就這麼快一程慢一程地到了老河口邊,天色已晚,沒人願意渡河,張翠山也怕俞岱岩與他們路上錯過,因此三人就在一戶漁民家歇上一晚。

翌日清晨,天還只是蒙蒙亮,張翠山、殷梨亭帶上瑤光渡漢水到了光化縣。

這是到武當的必經之路,三人也不擔心錯過,就這麼守在縣城外。

過不多時,一輛鏢車緩緩行來,顯然是哪家鏢局在走鏢。

張翠山自十八歲上已開始行走江湖,與兩位師弟妹相比自然是見多識廣,他稍稍看了會兒,與兩人道︰「這面鏢旗繡的是金鯉破浪,這是臨安府龍門鏢局的鏢旗,在江湖上也是數得上數的鏢局了。龍門鏢局的總鏢頭是少林俗家弟子,江湖人稱多臂熊都大錦,算是二三流之間的人物稍頓了頓後,張翠山續道,「倒是奇怪,臨安府的鏢局竟會走鏢到了襄陽府

殷梨亭江湖經歷不足,听得很是認真,贊道︰「五哥這幾年果然長進多了,難怪師父喜歡你

江湖之中,幾大門派以少林為先,幫會以丐幫為首,如鏢局之流在一些名門正派眼內實屬不足為道的存在,張翠山卻能如數家珍,怎不說明他心胸開闊、博聞強記。

張翠山笑著謙遜幾句。

瑤光看了會兒鏢旗,笑道︰「這龍門鏢局也挺有意思,若是繡龍自然犯忌,眼下繡個金鯉,卻叫人挑不出問題

鯉魚躍龍門之說亦是廣為流傳,龍門鏢局以金鯉合龍門之意,可說甚是巧妙。

三人在路邊說話,那鏢車中的中年漢子卻臉色大變。

這人正是在錢塘江中了七星釘和蚊須針暗算的俞岱岩,他因身中劇毒動彈不得,竟連說話也不能,連日來只能如廢人般癱在床上,吃喝拉撒都由幾位鏢師照料,心中更是痛苦。此刻臨近武當山,他竟似乎听見了張五弟、殷六弟和小師妹的聲音,他恨不能立刻一躍而出,卻在想要提氣時頹然發現自己根本連一根手指也動不了。

還有什麼比親人近在咫尺卻不能呼喚更痛苦的嗎!

鏢車緩緩駛入縣城內,瑤光仍是心緒不寧,卻又沒有更多線索,不過片刻,六乘馬飛快地沖過來,追著鏢車進了城,瑤光的心突然篤的一聲重重一跳,她立刻驚叫出聲。

「追進去!五師兄、六師兄!那六個人——」

那是一種毫無道理的感應,仿佛冥冥之中有什麼聲音在告訴她,這六個人會給她帶來莫大的痛苦。

張翠山不及細思,依言追進城內。

作者有話要說︰也許有人沒看過原著吧,我來嗦一句,那六個人在原著里冒充武當七俠中其他六位,然後,把俞岱岩弄成了終身殘廢……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綜]太虛劍意最新章節 | [綜]太虛劍意全文閱讀 | [綜]太虛劍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