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閑四福晉 第九十九章

作者 ︰ 魚丸和粗面

果然由于處理得宜,康熙並沒有重罰三阿哥。請使用訪問本站。只是他還是被拎進了乾清宮,當著眾位兄弟的面被訓斥一番,然後又被罰了三年的俸祿。但凡有點本事的皇子,自有門人排隊等著孝敬,不差那牙縫里那點薪俸。對于十阿哥,他則是重賞了一番。並且把他調到了兵部,做了一個看似清閑但又有實權的差事。

只是田佳氏可就沒那麼走運了,雖然康熙並未說話,可三阿哥對她卻只剩下恨。若不是顧念著她肚子里的孩子,怕是此刻她就會被扔到誠郡王府最偏遠的院子。廷芳慣是會做人的,沒等榮妃斥責就主動認錯。看著她纏著紗布的額頭,心疼的人反倒成了榮妃。

「苦了你了,額娘還分得清是非,這不是你的錯。」

「額娘。」

廷芳抿著嘴角,眼中有淚花閃動。這幅模樣倒是讓榮妃想起了遠嫁的榮憲公主。三阿哥也感動不已,如果不是福晉聰明帶頭認錯,等待他的可不是一頓臭罵和罰俸那麼簡單了。

禍不單行,兩人剛要離開鐘粹宮,那邊就有奴才來報,田佳氏听說了宮中規矩,驚嚇之余小產了。

「太醫說,是個成型的格格。而且……似乎是因為運動太過劇烈……」

三阿哥紅了臉,昨晚他喝醉後做過一個旖旎的夢。白天醒來時身上干干淨淨,而他也感覺渾身上下似乎格外爽快。神情略微恍惚之下,他迷迷糊糊地扣上帽子就進了宮。

原來那夢竟是真實的,田佳氏挺著大肚子竟然還想這床弟之事。想到這三阿哥眼楮紅了,胸口劇烈起伏。一個格格,他並非討厭女兒。但現在到頭來,他的喜悅竟是一場笑話,這讓他接受不了。

榮妃拔下甲套狠狠瞪了一眼兒子︰「這個欺上瞞下的奴才秧子!」

廷芳在一旁安撫著︰「額娘切莫如此,您生氣爺回去又得擔心了。」

一番話說得榮妃心里熨帖。她本就是爽利人,如今更覺得愧對兒媳︰「本宮不氣,都是當年本宮看走了眼,竟然挑了這麼個攪家精。」

三阿哥有些愧疚的看這廷芳,果然娶妻娶賢。原來他還看五弟那邊劉佳氏的笑話,心中自信以自己的火眼金楮,定不會出現那種狀況。但沒想到,有一天這種事情也會落到他頭上。

不僅三阿哥,眾位阿哥也頗有些驚訝。對于後院那些美妾,他們更是多了一層防備。

至于田佳氏,一個被榮妃和三阿哥厭棄的侍妾,等待她的會是比死還難受的生活。

**

「哎……」

雍郡王府的晚膳依然很素,不過全家人也沒有愛食葷腥的,現在這樣反倒沒有絲毫不適。活得這麼多年,笑怡在膳食一途,比其他人有更深刻的體悟。

所以飯菜雖然不甚豐富,但勝在花樣精巧。荷葉包裹著胭脂米蒸熟,自有一番清香。荷花微微裹上面粉,過油一榨,配以不同的湯汁,自有一番獨特的滋味。

看著吃得歡的孩子,笑怡研究起來更有勁。左右管家之事難不倒她,閑時著人尋幾本菜譜,喚廚子一一嘗試,還真讓她搗鼓出了不少新的吃法。

「爺怎麼嘆氣了?」

命人撤掉盤子,房中只剩下四個人。一個有心一個有意,多年來四爺早已養成了習慣,對著面前母子三人他防備之心倒沒那麼重。

「皇阿瑪給了十弟安排這麼個差事,太子那邊怕是有些不悅。」

笑怡了然,九阿哥和十阿哥向來與交好八阿哥,而八阿哥則是由惠妃養大的,自然與她嫡出的大阿哥親近。

邊點著頭她邊將特制的銀勺遞給弘暉,小家伙很乖,一點點的舀著蜂蜜藕粉吃著。

「咱們做兒女的,應該孝順皇阿瑪。再說大嫂那身子骨,一天比一天差。」

胤禛點頭,大清以孝治國。不管從倫理上還是手中的權勢,他們都不該也不能忤逆皇阿瑪。

只是敏銳的察覺出這背後的意圖,他有些煩躁。皇阿瑪還是要走前世的老路,扶持大哥與太子打擂台。盡管已經經歷過一次,但他還是接受不了。

雖然兄弟們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他們怎麼會做那牲畜不如的謀逆之事。如果此時皇阿瑪能打壓下大哥,滅了他心中的那點苗頭,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不死不休。

「妾身不求太多,只希望咱們一家平平安安的。」

笑怡的聲音特別平緩,又帶著些圓潤,其中帶著些安撫人心的味道。

耳邊柔和的女聲,夾在著兒子撲哧撲哧的喝湯聲一同入耳,女兒身上傳來的淡淡的女乃香味也傳入鼻孔,四爺的心也漸漸平靜下來。

就讓他們爭去吧,他自信憑自己的本事,還能護得了這一家子。至于那些洋人,慢慢籌謀總會有法子的。

只是福壽膏的事已經挑了個頭,倒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如此好的機會,定要一次拔除這顆毒瘤。

**

貴妃最終被埋入景陵,轟轟烈烈的葬禮後,宮中依舊是一片花紅柳綠。

只是大福晉的病情,卻因為奔喪的操勞而加重了。前些時日她還能強撐著站起來,如今卻是整日躺在床上。連例行的進宮請安,也堅持不了。

笑怡跟著太子妃去看過她,當時大福晉躺在床上,原本豐腴的臉頰凹陷下去,整個人更是形銷骨立。

平素意氣風發的大阿哥,臉上更是冒出了胡茬,牽著兩個小女兒,身後跟著兩個大女兒,遠遠朝他們拱拱手就退了下去。只是任誰都能感覺到,他身上那股濃得化不開的哀傷。

「麻煩你們來看我了……」

盡管咳著血,大福晉還是強打起精神,請求他們幫忙對她的孩子們照看一二。

「主子,直郡王身邊的人來報信,大福晉今早去了。」

 當一聲,笑怡摔碎了手中的茶碗。雖然與大福晉感情沒有那麼親密,但她卻是他們這一輩子中第一個去的。

世事無常,笑怡不由升起了幾分兔死狐悲之感。

「府中一應事物,按照該來的規矩來。」

駕輕就熟的走完一切流程,笑怡卻暗暗記下了大福晉的囑托。大阿哥的繼福晉可是個狠角色,能哄著大阿哥生下嫡子並且承爵,絕不是心智一般的人能做到的。

想起前世的弘昱,一直體弱多病娶妻沒兩年就死了。既然都答應了,如果有能力的話,她也不妨照看一二。

**

大阿哥的一蹶不振,讓康熙和太子都放心了不少。對于前者來說,他只是讓大兒子來牽制並且磨練太子,待他百年後江山還是要傳給太子的。而太子那邊,壓力減輕了他當然高興。

四爺每日上朝冷眼旁觀著,太子的反應雖然是在情理之中,但多少讓他有些齒寒。

前世的帝王生活,早已磨礪出了一顆強大的內心。所以這種情緒只維持了一瞬,同笑怡不同,他心中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保全好一家子人;第二,則是扭轉大清的頹局。

所以一反常態,他殷勤起來,終于讓太子接受了他的提議。

接連喪事,康熙的心情也有些低落。如今半個月過去,六部的查處工作已經進行到了一定程度。

朝中眾臣瞅著皇帝的臉色,終于敢于啟奏些負面消息。不查不要緊,一查康熙火冒三丈。

「兩廣地帶,佃戶富商多吸食福壽膏、信奉耶穌。甚至當地巡撫、縣城,亦有做此營生之人。另外,此風正逐步向江浙地帶蔓延……」

拍了下御案,康熙直接扔了折子。情況比他想象中還要糟糕,親眼見過烏雅氏的模樣,他才更加憂心。

看見如此情況,太子更是堅定了信心。看來老四的主意不錯,趁著如今大哥一蹶不振,他剛好加深在皇阿瑪心中的好印象。

「皇阿瑪,我大清天朝上邦,豈能讓洋人欺瞞……」

太子慷慨陳詞,力主要給洋人一個好看,維護大清的威嚴。

康熙滿意的點頭,先前太子的脾性太軟,如今總算有了幾分剛性。看著那些紛紛附議的大臣,他又有些憂心。

他正春秋鼎盛,朝中卻有不少人倒向了太子那邊。尤其是索額圖,當年平三藩後,他手下可以凝聚著不少文武大臣。上次就是他攛掇著,扣下了救命的金雞納霜。如果再來一次,那坐在這把龍椅上的還會是他麼?

「胤褆你來說說看。」

從上朝到現在,大阿哥站在那,如冷漠的站在那如一柄出鞘的劍。如今被問話,他深呼吸一口氣,眼中是一片沉寂。

「兒臣願領兵出征,蕩平倭寇和洋人!」

說完後,他的嘴便如蚌殼般緊閉,再也不發一言。

「眾卿以為如何?」

戶部官員再次說出了根本問題,國庫缺口嚴重拿不出錢。眾人沉默了,打仗打得就是錢,沒錢等著吃敗仗吧。正在此時,武官隊列最後突然有人站出來啟奏。

「哦,烏拉那拉•五格,你有什麼話好說?」

「奴才認為,若是開戰,並不一定耗費我大清的銀錢。長久以來,洋人在廣州入關,倭寇于福建江浙一帶登陸,兩者並無交集。

然實際情況,廣州與福建相距並不遙遠。若是把通商口岸開在福建江浙一帶,洋人生意受到影響,定會與倭寇產生摩擦。如此,我大清派軍鎮守,調節雙方矛盾即可。」

康熙的眼楮亮了,滿朝文武也恍然大悟。四爺低頭站在人群中,微揚的唇角透露了他此刻的心情。肥水不流外人田,這麼好的事情當然要讓給自己人。

既然太子做了初一,那他也沒必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他將最主要的法子交給了岳父和舅兄。

至于他,一個騎射在眾兄弟中墊底,對行軍打仗絲毫不動的阿哥,怎麼會想出如此精妙的主意?而岳父費揚古,那可是戰功赫赫,此事出自五格之口,沒人會懷疑到他身上來。

稍後的早朝進行的非常順利,有大臣提出台灣海峽的安全問題,都很快被駁回。

洋人能不能通過台灣鄭氏的封鎖,跟大清有什麼關系。開阜是他們求的,此項問題不該屬于大清管轄。

最大的經費問題解決,康熙當朝下旨。官員有發現吸食福壽膏者,一律革職,三代之內永不錄用。旗人吸食者,除旗籍全家逐出京城終身不得回京。至于漢人,吸食者不得參加科考。

以洋制倭之策,則交由六部擬出具體章程。駐扎軍隊除去當地總督直屬之外,朝廷也將派人前去監管。

至于監管之人,康熙掃了眼下面跪著的兒子們。這兩年太子勢力逐漸變大,索額圖在外行為不檢。老大最近悶壞了,且他于軍事一途的確有與眾不同的天賦。派他出去呆一段時日,似乎也不錯。

打定了主意後,心情輕松地康熙宣布退朝。

胤禛低頭退下,肩膀被人一拍,果然是太子。

「四弟這是何意?」

胤禛小聲回答著︰「弟弟的為人,太子哥哥還不了解?」

含糊的話語,加上確定的語氣,太子心中的那點懷疑終于抹去。這個弟弟自小就對騎射不感興趣,如此短的時間內怎會想出這麼老道的主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悠閑四福晉最新章節 | 悠閑四福晉全文閱讀 | 悠閑四福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