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城 第二十九章 五行萌發萬物源

作者 ︰ 杏林春暖

這次的業務基本上宣告失敗了,錢書重沒有打算立即回去,來到一個新的城市,應該去逛逛,看看風土人情。я思路客я

可惜大部分城市都是千篇一律,馬路,高樓大廈,沒有什麼特s 。馬路越來越寬,高樓越來越高,路上人來人往,每個城市都是同樣的景象,站在高處看,行人匆匆忙忙如螞蟻,城市生活是那樣的快節奏,這樣的人生是自己想要的麼?錢書重搖了搖頭。走到一座商場的天台上,俯視全城,看著將要落下的夕陽,錢書重的思緒飄到了很遠很遠……

城市生活離道遠矣。何為道?這個道字看似神秘,其實說白了也很簡單,那就是天地運行規律,符合這個規律是為近道,遠離這個規律是為遠道。幾千年來,無數的智者探求天地規律,直至今天,對于其中的奧秘,也是所知甚少。

比如人,古代認為屬于果蟲之靈。在古代五行劃分萬物,以五行之氣來概括萬物。雖然不如今天的科學j ng細,但是也有比較特殊的含義。其中木為生發之氣,所以毛類的動物都規劃于木類,比如老虎,獅子,貓狗等等。

而木化火為極,生發之氣達到極限,就要騰空而起了,所以羽類就是規劃于火類,今天的禽類都是此類,各種天上飛的鳥就是。

金x ng收斂,古代把介類歸于金,今天的甲殼類生物屬于此類,比如龜,貝類,螃蟹,還有一部分身上帶甲殼的昆蟲.

金生水,水x ng潤下,鱗類歸于水。魚類,蛇,蜥蜴,一些有翅的昆蟲也歸于鱗類.

土居于中位,無毛無鱗無介無羽者是也,所以為果,蚯蚓,青蛙,人都屬于果部。

毛羽介鱗果這五科分類,是根據身上表面覆蓋來分類,看似粗糙,細細玩味,卻有不同于現代人思維的玄妙處。

體表為生發之氣所聚,生物體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體表,外部也是直接跟環境接觸的,保護著內部的髒器。所以體表其實可以說代表生物體屬x ng的一個標志,從體表作為物種劃分,也有一定的道理,並且從中也可以看出五行造物之妙。

比如鱗類大部分都屬于水生,或者兩棲,大都接近水,其中的鱗片在水中的重要x ng,大家都應該知道。目前科學的認識來說,鱗片的作用肯定是最有利于水中的運動的,身體分泌一定的滑液作用于鱗片,能大幅度減輕水的阻力,鱗片是最適于在水中運動的。其他4種在水中的能力自然遠遠不如鱗類,這就是水為潤下的五行含義決定的。

金生水,金水的伴生關系,也有很多介類生活與水中,比如海龜,貝殼類,介類表面的貝殼堅硬,是金氣的收斂特x ng決定的,金主肅殺收斂,收斂自然密度就大,硬度就高,可以起到保護身體的作用,並且收斂也代表自身元氣的收藏,所以介類動物善于藏氣,壽命也比較高,比如都知道的龜類。而一些貝殼類的生物壽命也普遍比較長的,活到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也經常出現,這個就是金的特x ng決定的。

至于木,為生發之氣。生發之氣代表的是運動,活力。所以毛科動物運動多,肌肉發達,奔跑速度快,並且運動頻率也頻繁,比較有代表x ng的就是獵豹獅子老虎等等,都是爆發力強,生命旺盛的物種,這是木的生發之氣的體現。但是毛科動物,壽命大都比較短,這個就是生發之氣過于消耗,不能藏守所知。

當然其中都有特例的,比如鹿之類的食草動物,x ng喜靜,往往能比較長壽。

火x ng升騰,演化為禽,羽類善飛,正是火x ng的特x ng導致的。所以羽類的禽類的羽毛中空,正是適合所謂的空氣動力學。這就是自然造物之神奇所在。而當今的科學也許能從細節去探索,但是卻不會明白為何自然這樣造物,為何會誕生這些物種,古人認為這屬于本源問題。一元初判、二攸分,五氣密布,化生萬物。

最後一個是土,土x ng運化,位置居中,所以我們沒有毛類野獸的力量爆發力,也不能像鳥兒能在天上飛,如魚兒能在水里游,也沒有烏龜壽命長,但是水火金木的運化靠的是土,沒有土也就不可能產生其他四行,所以土為五行之本源,是運化之機。

所以屬于土行的果蟲人類成了世界的主宰,這是五行氣運所決定的。土運化萬物,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解析萬物,來模仿其他四行的能力,所以飛機潛艇等等的在短短幾千年都出現了。正是土x ng這種運化之機,賦予我們人類無限的創造力。可以無限的利用物質去創造,這是其他四行所不具備的。

但是物極必反,我們不能過分的去創造,改變自然,到了一定的極限,必然會打破平衡,受到災害。所以古人來說,非常注意保護自然,不會去亂砍亂伐,也盡量的不去發明創造能夠增加工作效率的工具,因為一旦人類開始依賴于工具,開始熱衷于生產效率的提升,那麼必然會加大自然環境的破壞。

比如砍樹,一片大森林,過去幾代人祖祖輩輩用斧子也砍伐不玩,但是發明了伐木機,那麼一個人比100個人的速度還快,那麼這片森林很快就會被砍伐光,因為人類的y 望無止境,他砍伐的越多,得到的利潤越大,他不會去自發的保護環境,所以古人基本上對于發明創造是保守的,不支持的,稱之為奇技y n巧。

從今天來看,古人是有先見之明的。過度的工業發展所帶來的副作用,不是短期能解決的,甚至是永遠都無法彌補的,很多自然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失去,無可挽回。

人類為果蟲,從根本意義上,是區別于猿猴的。目前的主流科學還是傾向于進化論,認為人類是由古猿進化,但是從五行論上,人類在本質上是區別于毛科動物的。

再聰明的猿類也不會跟人類相同。並且很多證據,都無法用進化論解釋的。比如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現象,達爾文在其《物種起源》的著作中提到了這一事實,並大感迷惑。他認為這一事實會被用做反對其進化論的有力證據。還有很多史前文明的發現等等,這些證據都是最有利的說明。所以進化論應該當做一種假說,而不應該當做真理。在國外的很多生物學課本上,進化論都作為一種假說出現的。比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森伯格附近的多福學區,年初計劃在高中生物課上介紹「智能能否設計」(intelligentdesign)這一課程。該理論認為,生命如此復雜,肯定是由高智慧生命創造的,而非達爾文「進化論」說的巧合x ng。當然世界的主流觀點還是進化論為主,這里只是把一些新觀點給讀者分享。

《大戴禮記•易本命》。故曰︰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皇為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果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為之長,此乾坤之美類,禽獸萬物之數也。

古人用這樣的世界觀看待世界,而今天的我們卻太孤單了。為何用孤單來形容呢,因為我們唯我獨尊,已經遠離其他四行了,我們遠離動物,d l 生存。破壞環境,污染環境。我們本身跟天地不和諧,所以說離道遠矣。

真正美好的人生應該親近自然,跟動物植物和諧共處,而不是站在空冷的高樓大廈中忙忙碌碌。城市真的需要那麼多的高樓大廈麼?

我們雖然天天低頭不見抬頭見,但是內心中,真正的距離近麼?

人類自己建造了城市,等于把自己關進了牢籠之中。不過,正是因為高樓大廈為土,也是人類的土x ng本能所驅使的。可以從五行方面,考慮城市的必然x ng。

因為我們皮膚為果,不能像鱗類z y u自在的生活在水中,也沒有毛羽類動物,皮毛的御寒x ng,也沒有甲殼類動物的保護x ng,我們只能就地取材,來建設房屋,來避寒,來保護自己。這個房屋的規模不斷變大,就形成了城市。但是建立了城市,卻跟其他四靈隔開了,也是失道的表現,我們人類就是在這種矛盾中成長起來的。

錢書重從城市中感受著徹骨的孤獨,自身融入不到城市生活中去麼?是的,目前這些r 子,最大的感覺就是孤獨,雖然滿滿的都是人,但是卻沒有自己獨處更舒服一些。比如今天的那個馬經理,表面上很熱乎,但是內心卻是如此的冷酷,為了佔一點小便宜樂此不彼。要知道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業務員而已,如果他知道這個所謂的高仿瓷器是真貨,會不會後悔的臉都發青了?

當然自己的這種做法也算不上君子,但是如果此行受一頓侮辱,並且毫無所獲,自己在原則上是不可能接受的。

明天也該回去了。臨走前,還見不見郭曉麗那位美麗的j ng察呢?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道城最新章節 | 道城全文閱讀 | 道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