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齊妃修真記 第134章 一廢(二)

作者 ︰ 竹子花千子

京城之中,又是一夜電閃雷鳴,瓢潑大雨,若是有心人記錄這幾年的降雨,每逢中元節便會如此,已經足足三年的時光。請使用訪問本站。

胤禛雖然沒有出京,也得到了遠在塞外的消息,同幕僚商議過後更是謹慎行事,連帶年氏和李筠婷外出也要減少。

瓢潑大雨電閃雷鳴澆涼了整個京城,屋內燈火搖曳,一片春-情。年氏撅著小嘴,晶藍色的肚兜繡著蘭草,炎炎夏日便覺得涼爽,如同女敕藕一般的臂膀圈住胤禛的脖頸,呵氣如蘭,「爺,蘭兒都听你的。」

福晉持重,李筠婷過于冷清,瓜爾佳氏听從福晉的話語,年氏少女的風情和嬌俏讓胤禛也仿佛年輕了不少,年氏在床笫之間讓他饜足,更有要和年羹堯結好的念頭,年輕靚麗的年氏是胤禛院中的第一人。

胤禛唇角勾起,眼角的細紋舒展,深邃的瞳眸也是淺淡的笑意,時光並沒有折損他的魅力,反而讓他如同陳釀的美酒,醉人心懷。年氏極愛他的不動神色,更喜歡讓他的瞳中都是自己的身影。

「白天還是晴空萬里,晚上就打雷。」年氏趴在胤禛的胸膛,說道,「我小時候最怕打雷,每次到這個時候,娘親就會摟著我,拍拍我的背,柔聲安慰我。」

「今後打雷了,爺陪著你。」胤禛攬住了年氏的縴腰。

「真的?」年氏一雙美目看著胤禛,「王爺不能騙我。」少女的聲音軟糯清甜。

胤禛莫名想到了李筠婷的聲音,從來都是清冷,就連歡好時候情動聲也是如此。怎麼會想到了李筠婷,胤禛把目光放在了年氏的身上,柔聲說道︰「爺說到做到。」

年氏笑顏如花。

外面的閃電一道接著一道,電閃雷鳴都集中在京城西郊山頭一具黑  的身體上,慢慢雷聲變得稀疏,隨著最後一道閃電狠狠劈在盤坐在地上的人,整個天空歸于平靜,淅瀝瀝的大雨洗刷整個神州大地,那黑  的人身上的焦皮被雨水沖刷落在地上,露出了女子柔美的**,隨著最後一塊兒焦皮月兌落,女子睜開了眼眸,默念幾句,半圓狀無形的光幕阻擋了嘩啦啦的雨水,隨著她的走動,身上的水也全然不復存在,烏黑的長發散落在身後,如同神女。

女子正是李筠婷,從戒子空間中拿出衣裳換好之後,再輕如柳絮飄忽回到床榻之中,沒有驚動任何人,唯有床頭燃燒的燭火似乎隨風輕輕搖曳。

第二天眾人見著李筠婷的面色便又是比先前暗沉,年氏到得比李筠婷還要早,等到走到門口的時候恰巧听到年氏一臉嬌羞同嫡福晉說話,烏拉那拉氏勉強維持自己唇角的笑容。

「姐姐也來了。」年氏站起來迎了出去,李筠婷的目光落在了她發梢簪著的一朵蓮花上,上好的羊脂玉雕刻的分毫畢現,層層的花瓣舒展,其內的花蕊似乎隨著微風浮動。

「好看嗎?」年氏問道,「這是爺昨日送給我的。」

「好看。」李筠婷說道,最為難得是這朵玉雕蓮花有淡淡的靈氣,顯然這玉的材質難得,雕琢的人顧上了玉石的紋理,玉石的紋理分布也是靈氣的分布,就算是在修真界也是入得眼的玩意了。

年氏模了模蓮花,說道︰「我一見著便心喜,這都是爺的心意。」年氏面色嬌羞,白淨的臉上浮上淡淡的紅暈,更為羞澀可人,「最難得是他的心意了,我素來怕打雷,今後爺說打雷的時候都會陪著我。」

李筠婷抬眼望向了烏拉那拉氏,顯然听到這句話的時候,烏拉那拉氏的面色難看,端起茶盞,廣袖遮住了面色的改變,只看得到端著茶盞染著丹寇的青蔥指帶著微微顫顫。等到放下杯盞的時候,烏拉那拉的神色已經如常,唇角也勾起弧度。

「你說,姐姐是不是這份心意對我而言才是最為難得的禮物。」年氏笑著說道,眉飛色舞。

李筠婷應了一聲。

年氏笑著對著李筠婷點頭,「上次我還同兄長說過,在雍親王府是再松快不過的了,爺疼著我,福晉賢惠大方。還有李姐姐,雖然不愛說話,可我知道李姐姐人很好,我一見著便想要親近。」最後說話的時候看著李筠婷,「姐姐的面色似乎差了些,昨夜里也是被雷聲魘著了嗎?」

「妹妹果然心細,仔細瞧著才發現李側福晉面色不大好。」烏拉那拉氏說道。

「沒有休息好罷了。」李筠婷說道。

年氏從發鬢上摘下這朵玉蓮花,「姐姐,你且低頭。」等到李筠婷低頭之後,替李筠婷簪花,原本是打定了主意這般做得,等到真的把花簪到李筠婷的頭上,年氏心中又有些許悔意,仿佛失掉了對自己極其重要的物件,頓了頓說道︰「姐姐,這蓮花我極喜歡,你性子清淡如蓮,配你最合適。」

連烏拉那拉氏也湊趣說道︰「你年紀小,爺偏疼你。這花真真是漂亮。」

年氏也緩過來了,笑著說道︰「我先前得了一塊兒玉,送給弘暉阿哥做玉佩是再合適不過的,福晉瞧瞧看?」

李筠婷得了年氏的這朵玉簪花,回去了以後也用一塊兒羊脂玉浸入到了稀釋過的洗髓池的水中,侵入了一天一夜,便讓人送給了年氏。玉簪花雖然是年氏無意識送出,李筠婷受了這份因果,便還了回去。

年氏果然對李筠婷送的這塊兒玉佩心中喜歡,時常配在腰間。

不能外出,年氏又不是個沉得住的人,今個兒去烏拉那拉氏那里插科打諢,明日里去瓜爾佳氏,院子中的女子少不得讓著年氏,李筠婷所在的馨竹院,年氏是來得最多的,此時笑著對李筠婷說道︰「姐姐這院子,我一見著便是喜歡,院子里的竹子有趣,生得又好。古人說,見之忘俗,是這個道理。」

「妹妹說笑了。」因為年氏來得勤快白日里李筠婷的功課自然也就耽誤了,給年氏斟茶之後,說道︰「若是喜歡,來年在院子里也種上竹子便是。」

「我挺喜歡現在院子中的桂子花。」年氏說道,「等到秋日里還能搖下來做香餅,我想看竹子了,就來尋姐姐,姐姐定然是不會把我拒之門外的,不是嗎?」

年氏微微歪著頭,神情天真,都這般說了,李筠婷自然稱是。

等到年氏離開了之後,蘇木說道︰「主子,晚上早些休息?」年氏來得時間沒什麼規律可循,今日里是下午來得,正好佔用了主子午休的時候。

「恩。」李筠婷說道。

年氏時常親近李筠婷,這讓胤禛知道了消息之後,眉頭微微蹙起,「我知道了。」蘇培盛躬身給胤禛倒了茶水,李筠婷的性子冷,並不太愛說話,之前在外與人觥籌交錯應酬之後,在馨竹院便會覺得放松。哪怕李氏不開口說話,也是一室靜謐。年氏的性子活潑,與古井一般的李筠婷怎麼交好?這樣想著,手上不禁用力,書卷卷曲。

蘇培盛余光看了胤禛若有所思的表情,燭火跳動,抿起的嘴唇讓主子顯得格外堅毅。年氏且不提,因為利益相關,與她有關的事情,王爺思慮周全,那麼現在容貌比不過年氏的李氏,為何總是記掛在主子的心間?李氏的性格太冷清,仿佛世間萬物都沒有掛于心中,有時候蘇培盛甚至覺得李氏也是不在乎胤禛的。這樣想著,蘇培盛扯了扯嘴角,或許是爭寵手段,後院里的人有哪個不期盼爺的寵幸?再瞧瞧看著主子,蘇培盛覺得自己的思索是有道理的,或許正是因為李氏表現出來的不爭不寵,才入了爺的眼。

房門推開打斷了兩人的所思。

「爺。」端著托盤裊娜進來的是年氏。

「蘭兒來了。」胤禛放下了書卷,門口的小太監連忙闔上門。

胤禛同年氏溫存過一陣,年氏柔聲說道︰「爺,您要注意身子。」

「我的蘭兒果然是知心可意之人。」胤禛說道,「我知道,你先休息便是。」

年氏接觸李筠婷的目的也很簡單,她打听出來在嫡福晉進門前側福晉是最得寵的那個,還有瓜爾佳格格進來之後,嫡福晉同李筠婷的血雨腥風,他有些好奇李筠婷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尤其對李筠婷能夠抓住胤禛的心十分吃味。

年氏原先同李筠婷出行,只是絮絮叨叨說起自己家中的事情,並沒有太觀察李筠婷,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才刻意接近,為了不讓人發覺她的目的,其他幾個人那里她也常去坐坐。

「還真是個鋸了嘴的葫蘆。」年氏說道,「性子沉悶得很。」

年氏的丫鬟性子也是伶俐的,叫做春紅,「奴婢也覺得,或許之前雍親王過去,就是圖一個清淨,在王爺面前,恐怕李側福晉也是如此,不說話呢。」

「她們都說她曾是花容月貌,氣度更是讓人心折。」年氏對著新磨的銅鏡說道,「都說之前她的肌膚瑩潤,實屬少見。」

「許是如此。」春紅說道,「這也不打緊,現在後院之中最美的是您呢。」

「容顏老去之日,那麼是不是他也不會喜歡我了?」年氏的手背輕輕踫觸自己的臉頰,面露憂色。

「小姐勿要憂心。」春紅柔聲說道,一邊給年氏按摩肩膀,「原先還在府中的時候,王爺就稱贊過您,也同少爺說過,會好好待您一輩子的。」

想到了兄長年羹堯,年氏的臉上露出淺笑,「恩。」

「再說了,我還是知道調養之法,那李氏年歲約模而立,便容顏衰老,也是不懂保養之法的緣故。」春紅說道。

「還是多靠了你。」年氏小聲說道,也終于放心了不少。

模清楚了李筠婷的性子,年氏自然也就不再來,耽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也過了八月流火,天氣漸漸舒爽,剛開始發現年氏不再來的時候還覺得有些奇怪,很快馨竹院的人再次回到門庭冷落。

返京的途中,廢太子這件事情終于塵埃落地。

康熙發現夜晚胤礽從縫隙向里面窺視,便立即懷疑皇太子可能要「弒逆」,在布爾哈蘇台行宮,召諸王、大臣、侍衛、文武官員等齊集行宮前,命皇太子胤礽跪下,痛哭流涕,數落胤礽的罪行。

弘盼時常去康熙那里,越發感覺康熙已然是一個老者,及腰的發辮夾雜了不少白發,偶爾的只言片語可以感覺到對于廢太子的不舍,他深深懷念那個小時候乖巧懂事濡慕他的孩童。太子已經長大,有大臣的鼓動,大阿哥的虎視眈眈,其他阿哥長成也有了自己的野心,他怎能不急迫?這個時候的康熙並沒有起到引導作用,或許是忙于內亂,忙于諸事,忽視了廢太子,這也恰巧說明了康熙內心深處。沒有思考太子二字的涵義。太子即是儲君,今後的王,其他的事情重要難道太子的事情不重要?

作為一個旁觀者,弘盼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和康熙的相處越發覺得當今聖上已經老了,莫不然八叔蠢蠢欲動。

「孫兒是想著入理藩院的。」弘盼同康熙說道。「可惜我擅長的,阿瑪都不太喜歡。」

想到了老四素來嚴肅的臉,和弘盼的性子截然不同,康熙失笑著說道︰「你西洋文學得不錯,術學也是如此,只是儒文實在很是平平。咱們滿人統治漢人,一定要了解這群漢人所學所想。當然也不能丟了自己的傳統。當年我們可是馬背上奪來的天下。」

說到先人之事,康熙感慨萬千,開過難,守國又何嘗容易?

弘盼也想到了這一點,不得不說少年康熙做的事情穩固了江山,但是到了現在更重要的是發展民生,而不是留給下一位皇位繼承者滿目瘡痍的江河。弘盼儒文習得不好,一開始是為了藏拙,後來則是真真正正覺得漢學是在和禮儀較勁在和自己為難,文人自詡清高,讀書人瞧不起靠手藝為生的手藝人,瞧不起農人,瞧不起商戶。尤其是商賈之人。文人又在總是往後看,唐朝的艷羨魏晉風流,宋明朝向往大唐,到了大清漢人便是追憶明朝。原本漢人眼中的蠻夷便是塞外之地,現在真真正正則是海外番邦。既然他們可以來大清,為何大清不能效仿前朝大名鄭和海外之行?故而,對于傳來的西洋書籍看了不少,也翻譯了一些,還有一些是額娘翻譯的。

「孫兒省的。」弘盼點點頭,「我擅長西洋之學,今後想著盡自己的力氣,鑄造盛世獻一份力氣。」

「若是人人都如同你這般想便好。」康熙看著弘盼,說道︰「好了,拘了你這麼久,同你十三叔玩去吧。」

弘盼告退之後,康熙仍是立在原處。

這次的塞外之行,留在京中的少不得歌功頌德,一同避過了廢太子這一話題,胤礽悄無聲息搬出來東宮,被幽禁。

弘盼回來了之後先是去了明月院,烏拉那拉氏同弘盼笑著說道︰「這是年側福晉。」

弘盼請安了之後,年氏笑著說道︰「果真和李姐姐生得像得很,性子也似李姐姐沉穩。」

弘盼笑嘻嘻說道︰「年側福晉,這點您說得不對,皇琺瑪也說過我的性子是最皮實不過的了。」

年氏說道︰「原來是我眼拙了。」

「不怪您。」弘盼笑著說道,「是我一開始見著了側福晉想著藏一藏呢。」

听此言,堂中人便是微笑,弘盼許久不見額娘,只覺得額娘又比他離開之前憔悴了,莫不是在府中有人給她氣受?只想著回到了院子便問清楚,只恨他年紀小,人脈稀薄,若不然在塞外便可以知道實情。雖然這樣想著,面色並不表露,唯有了解他性子的李筠婷,見著弘盼如此,唇角微微揚起,臉上帶著淺淡的笑容。

從塞外,弘盼也帶來了物件送給各人,口中說著吉利話,臉上掛著笑容,就連不喜他的烏拉那拉氏也覺得可親。胤禛最討厭的就是油嘴滑舌之人,年歲小,樣貌又生得好,旁人只會讓人覺得他口齒伶俐,胤禛卻對他冷淡。弘盼偏巧也是有意為之。

就算是弘盼不討胤禛的喜歡,烏拉那拉氏也防備他的緊,要知道弘盼是種過痘,臉上出了兩三個痘,只是幾天就好了的。其中一顆水痘生在額心,掉落之後留了一個淺坑。

等到說完了話,烏拉那拉氏對著年氏說道︰「這孩子還有一點兒好處就是念著他額娘,在外那麼久,定然是想著你額娘了。你們娘倆也好好說說話。」

「謝福晉。」弘盼的眼眸彎如新月,笑著說道。

「果然笑得也更真心些。」年氏輕飄飄地說道。

堂中的氣氛一滯,年氏一臉無辜,弘盼笑著說道︰「兒子親近額娘,這也是天經地義,實在是很少離開這麼久,想娘了。」弘盼不知道年氏是真天真還是假無辜,就沖著烏拉那拉氏沒有開口,其他人也都避開了這個,年氏無意在府中的地位是極高的。姓年,應當是漢軍旗的,那麼就是她的父親或者兄長對阿瑪有利,弘盼想著年氏身後的人。

「沒錯。」年氏笑著說道,「每次我出府去見兄長的時候,也大抵如同弘盼阿哥的心情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齊妃修真記最新章節 | [清]齊妃修真記全文閱讀 | [清]齊妃修真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