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勛 第0093章 不教不善

作者 ︰ 空格

()啪!手中的細瓷茶杯被摔得粉碎,吳稚暉是真的怒了,不是為加在宋陽身上的苛刻條件而怒,而是因為蘇聯顧問的跋扈和校方的軟弱而憤怒,「這種條件都能答應,以後還有什麼喪權辱國的事做不出來!不去!」。

「吳老息怒,是,是屬下沒說清楚」,喪權辱國?賀衷寒、胡宗南背後寒氣直冒,這帽子太大了,孫先生都戴不了。兩人連忙起身將蔣校長、汪代表諸人齊聲反對、孫夫人卻一口答應的事又詳細說了,又將孫中山的話一字不落地重述了一遍,‘喪權辱國’這四個字要從是吳老口中傳出去,黃埔軍校可就完了。

宋陽心疼地看了看地上的碎瓷片,青花瓷呢,就這麼一縷飄散了,「老師,既然孫夫人答應了,我就必須去。從軍報國是我的理想也是老師您對我的期望,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遵守校規軍紀本就是一個軍人最起碼的品質,鮑羅廷顧問的要求並不過分,對我而言這也是一個考驗,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我也不佩作您的學生」,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值得,您老這摔的可是真正杯具呢。

宋陽不是喊口號說的都是真心話,這一點吳稚暉能看得出來,心下感慨的同時也是愈加的憤怒,「子靖,你是否願意加入國*民*黨?」,黃埔軍校全稱是‘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進入黃埔軍校必須要加入國*民*黨,這個問題得自己先幫他解決了,也只有自己這個老師作介紹人別人才不敢說三道四。這對宋陽也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宋陽苦笑了一下。「我要是加入共*產*黨您還不得把我給活剝了?」。不是他對黨派有什麼偏見(他一個黑*社*會人家不歧視他就不錯了。洗白白還來不及呢,哪里會有什麼偏見),實在是因為他這亂七八糟的身份是個大問題,要是了去共*產*黨那邊肯定逃不過後來的那幾個運動,戰死沙場為國捐軀當是軍人本分死得其所,可要是死在自己人手里那可就太冤了。

填了表格,吳稚暉簽了字交給賀衷寒,「交給你們蔣校長」。又寫了張字條,「這是我在北京的住址,有什麼問題你們直接告訴我」,宋陽去黃埔勢單力孤,那些青幫弟子就沒一個長腦子的只會越幫越亂,有蔣*中*正這兩個心月復弟子照應不至于被人無端勾陷。

要是真敢把子靖退回來,哼!真當我是個牌位麼!

「是!」,賀衷寒雙手捧著字條心里一陣激動,這可是一個鐵打的靠山啊。

「老師,為什麼不多留幾日」。老師來去匆匆好象真不是來作說客的。

「你能平和地面對這些,我就放心了」。吳稚暉拍了拍宋陽的肩膀,「今天我就回北京,省得看到他們生氣」。

賀衷寒、胡宗南對視了一眼,吳老對這個弟子可是真夠愛護的,千里迢迢地從北京趕過來就是為了看一眼弟子。

宋陽心里也一陣感動,人心都是肉長的,感情也是這樣一點點培養出來的,「師妹,好好照顧老師,等你過生日師兄送你一首最美的詩,為你做一餐好吃的」。

「嗯!」,李筱梅用力點著小腦袋,上前抱緊了師兄的胳膊,「誰要敢欺負你,我回來咬他!」。

「不要送了,就知道惹老頭子……」,吳稚暉吸吸鼻子背著手頭也不回地走了,李筱梅紅著眼楮不住地回頭揮手。

宋陽向老師的背影深鞠了一躬,良久才深呼了一口氣,「大哥,君山,老師的意思是不想讓我扛著他老人家的牌子四處招搖……」。

賀衷寒、胡宗南都點點頭,這師徒間的感情誰都能看得出來,有吳老在後面撐著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了,「走吧」——

起點首發——

「立正!」。

「稍息!」。

「立正!」。

「向前一步走!」。

「向後轉!」……

宋陽的每一個動作都干淨有力無可挑剔。後世的軍訓雖然只是走個過場,娛樂性更多一些,不過也不能說一點作用都沒有,至少在隊列訓練方面宋陽還是有一定的先天(帶過來的)優勢的。宣俠父大聲地喊著口令,學員們做得一絲不苟,空蕩蕩的操場上只剩下他們三排三班12個人。這並不是懲戒,宋陽遲入校三天,宣俠父是在幫他把落下的課補回來,全班都自願留了下來給作他陪練。

「宣俠父!」。

「到!」。

「入列!」,宋陽雖然入校晚了幾日,但仍被任命為入伍生二營三連三排三班班長,成績榜上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全科滿分的成績是黃埔建校以來的第一個,他的大名全校皆知,這也是鮑羅廷最後不得不妥協的原因之一。

「是!」,宣俠父立正敬禮跑步入列。被一期開除後又重新報考,黃埔軍校從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招生部以沒有先例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事情最後驚動了蔣校長,宣俠父當眾向蔣*中*正道歉承認了錯誤,‘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蔣校長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親筆批示準許他參加第三期的入伍生考試。他本是一期生,如果這個班長是其他任何人他可能都不服氣,可宋陽不一樣,不說人家的成績把自己甩了幾條街,自己得以重新進入軍校學習在很大承度上就是因為宋陽的一番刺激,不服氣那也得超過他才行。

「李泉」。

「到!」,一個斯文白淨的眼鏡青年跨步出列。

「你來喊口令」,雖然完全沒必要,但同學們的好意他必須領了。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思想都很純潔。懷著報效國家的一腔熱血投身黃埔。每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自願留下來幫助他也沒有絲毫的功利只是為了想幫他,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宋陽真的倍感榮幸和自豪,感覺思想都純潔了許多。

「是!」,李泉跑步來到隊首,「立正!」。

「稍息!」。

「立正!」。

「向前一步走!」。

李泉是浙江龍游人,一口南方口音,長得斯文秀氣性子也比較安靜。口令都喊得細聲細氣的好象生怕把人吵醒了似的。同學們強忍著笑動作都憋得有些變形。這也太娘了點,宋陽心下也忍不住一笑,「口令就是命令,作為指揮員你必須把每一條命令清晰地傳答到每一個士兵。你必須要用吃女乃的力氣把它喊出來,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要知道你的一個失誤,很可能就會造成戰友的無謂犧牲,明白嗎?」,宋陽不是楊立青也不是範希亮,不過這電視劇中的情節他倒還記得。「子初(李泉字),凡事都有技巧。口令這東西,你眼前得有對象,想象自己就是軍團長,面前全是你的軍團,怎麼喊就都有了。

「現在,我們就是你的士兵就是你麾下的千軍萬馬。李將軍,下令吧」。

「立正!」,撲愣愣驚起一群鳥雀,李泉二十五年來第一次吼出這麼大的聲音。

「稍息!」。

「立正!」……

「車廷信!」。

「到!」,一個矮壯的年輕人跑步出列。黃埔三期學員中第一次出現了外籍學員,他們是5名朝鮮籍學員李彬、李逸泰、車廷信、張聖哲和劉鐵仙。

「志一(車廷信字),你要記住我們學校的名字!——是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培養的不只是士兵,更是英勇善戰的指揮員!是未來的將軍!是未來的元帥!把你的勇氣把你對日本人的仇恨都給我吼出來!」。

「立正!」……

「你叫沙定遠!記住!是定遠!定遠艦的定遠!不要辱沒了你名字!不要辱沒了你的祖先!」,宋陽在宣俠父胸甲上畫了一個方框中間又畫了一個圓,「告訴我!他是誰!他是誰!」。

「畜牲!他是畜牲!」,沙述(字定遠)爬起來抓起木槍瘋了一樣撲過去,「老子殺了你!」。

「啊!不要咬!不要咬!」……

三班出了個全科狀元,是個牧師,還是個瘋子,整個三班都是瘋子。

三排是瘋子,三連是瘋子,二營全他麼的瘋子。

三排是不瘋不行,不瘋,宋子靖那個三班是真的往死里打。三連也不想瘋,可三排那一群瘋子撲上來,不瘋就等著挨揍吧。

不是挨揍,是挨捅。沒有人理解宋陽為什麼這麼喜歡拼刺,不是喜歡,是著了魔,每天腦子里轉悠的就是想著怎麼捅人。宋陽心里其實也很不理解,蘇聯教官不重視拼刺技術,是因為他們的刺槍術除了靠一身蠻力實在泛善可陳,日俄戰爭中在這方面吃過大虧也不好意思拿出來丟人現眼。後來的德國教官不重視,是因為德國陸軍在傳統上更重視步兵的射擊速度和戰場上持續性的火力,只有在巷戰或塹壕突擊戰等個別情況下才進行白刃戰,這一點並不符合當時中**隊以日本為假想敵作戰的實際情況。可問題是,別人可以不重視,中國教官有什麼資格不重視?我們是真的沒資格不重視,除了身高,在力量、體能、技術、火力、戰術甚至作戰意志等等各方面全面落後于人,由于拼刺訓練不足,每一場白刃戰官兵們都是憑借一腔熱血與敵死拼,哪一戰不是拿人命堆出來的,那一場勝利不是殺敵八百自傷三千的慘勝。黃埔軍校的教官中很多都有日本軍校背景,蔣校長就是畢業于東京振武學校,後來又入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為士官候補生,可日本陸軍作戰的精華他們卻沒有學來,甚至根本就沒引起重視。

軍人不是隔著幾百米摳摳扳機就行了,軍人必須要勇于直面凶狠的敵人要勇于刺刀見紅,尤其是在這個時代,這一點往往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上刺刀!」。

訓練用的木槍沒有刺刀。宋陽也沒有接受過拼刺訓練。沒有。也得按實戰操作訓練。沒練過那就死命地練,課時不夠那就逼著他們加,教官技術不行那就自己琢磨著練。後世解*放*軍的拼刺技術天下聞名,那都是一槍一槍練出來的,是付出無數條生命的代價總結出來的,那些代價就包括這些黃埔軍人。

「上刺刀!」。

「上刺刀!」。

「上刺刀!」。

……

拼刺訓練訓練的不僅僅是力量和技術,更能鍛煉學員的作戰意志,宋陽更知道拼刺訓練在將來的對日作戰中有多麼重要。三班這些同學將來不出意外都將是抗日前線的指揮員,影響他們就可能影響一批部隊,就可能挽救成百上千條中國*軍人的性命。哪怕只能影響一個人,哪怕只能挽救一條生命,付出再多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子彈打完了怎麼辦?敵人沖上來了怎麼辦?」,這是宋陽給自己的瘋狂訓練找的借口,「那就拼刺刀!」。

最先受影響的是宣俠父,考試考不過你,軍姿比不過你。嗓門也大不過你,可我是黃埔一期!拼刺要是拼不過你。那我真是活該被退學。

「殺!」。突刺是拚刺的主要手段也是訓練的重點。所有的學員都已初步掌握了突刺要領,兩臂向目標用力推槍(左手主要掌握方向),同時以右腳掌的蹬力腰部的推力使身體向前,隨即左小腿帶動大腿向前踢出一大步,在左腳著地的同時刺中敵人,右腳自然地向前滑動。

宋陽的突刺又快又狠。宣俠父的引槍(把槍後拉一下再刺)動作還沒結束,宋陽的木槍已刺中胸口。

「為什麼要引槍?怕我不知道嗎!再來!」。

「腳為什麼要抬這麼高?你的動作比我快?再來!」。

「瞪大眼楮!這是你死我活不是眉目傳情!再來!」。

「抖什麼!怕了?怕死就不要進黃埔!再來!」。

「為什麼不擋!勇敢不是愚蠢!殺敵不是自殺!再來!」。

……宋陽的話沒留一點情面,下手更是毫不留情。將自己在訓練中所悟得的拼刺要領一條一條指點出來,听不听得進去要看你是以什麼心態去听,掌握了要領,訓練也沒有什麼可取巧的,每一槍都要當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地去拼命,宋陽就是這麼練出來的。

「謝謝班長」,宣俠父面色蒼白地爬起來,最後一點驕傲也被毫不留情地剝個精光。宋陽以前沒有練過拼刺,這從第一堂訓練課就能看得出來,可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自己對上他居然就毫無還手之力,他在身高力量上是佔有很大優勢,但他能做到這樣決不是僅僅依靠這些。立正敬禮,「請班長指教!」。

「看好了!殺!」,一個干淨利落的墊步刺,草靶應聲而倒,「突刺時,一要‘快’,二要‘狠’。‘快’,就是對準突刺點後迅速刺過去,不要引槍,那就等于告訴敵人——我要刺你了,敵人不是靶子不會站在那讓你刺。‘狠’,就是要將兩臂的推力腰部的推力和右腳的蹬力三力合成一股力,狠狠地刺向敵人。刺出後的姿勢是︰槍面向上,左臂伸直,槍托自然貼在右小臂內側,左膝與腳面中央垂直,右腿伸直,身體成斜直線。

「拔槍時,左腳用力蹬地,推動身體向後移,同時兩手將槍面稍向左旋轉,猛力將槍刺拔出,收回左腳,成預備用槍姿勢。

「全體都有,听我口令,突刺——刺!」。

「殺!」。

「墊步——刺!」。

「殺!」。

宋陽擅自修改拼刺訓練教程並不違反校規,因為黃埔軍校根本就沒有。拼刺訓練全憑教官根據經驗口頭傳授,雖然各個教官所授技術大同小異,但在分解動作上和具體動作細節上卻很含糊,沒有相應的理論作支撐,也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訓練教程。這給了宋陽一個機會,前世他的確沒有接觸過拼刺訓練,但解放軍的拼刺技術資料他卻看過一些。單只練了‘突刺’、‘擊打刺’這兩個動作便殺得宣俠父毫無還手之力,千錘百煉出的技術不需要有任何懷疑。

「今天我們訓練‘預備用槍’,預備用槍是拚刺的準備動作,同學們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動作做好了,就能防守嚴密、利于進攻,並從精神上給敵人以威脅」,宋陽右手提槍以右腳掌為軸,身體半面向右轉(即向右轉45度),同時,左腳向前邁出一步,腳尖對正前方,兩腳距離約與肩同寬,左腳中央線與右腳跟在一線上,兩膝自然微屈,上體稍向前傾,重心落于兩腳之間稍前。在出左腳的同時,右手以虎口的壓力和四指的頂力‘啪’地一聲迅速將槍向前稍左送出,左手迅速接握護木,虎口對正槍面,右手移握槍頸,置于第五衣扣右側稍下,兩臂緊貼身側,槍面稍向左,刺刀尖約與喉部同高,並和左眼在一線上,兩眼注視敵方。

只一個簡單的預備動作就將一個軍人的殺氣和勇氣表現得虎虎生風,「預備用槍的動作要領我歸納為‘壓頂送,二同時,一般高’。壓頂送,就是以虎口的壓力和四指的頂力,將槍送出;二同時,就是轉體、出腳和出槍要同時,兩手握槍要同時;一般高,就是刺刀尖約與喉部同高……」。

「宋陽!」。

「到!」。

「稍息!」,朱棠(字鐵香,入伍生隊第二營中校營長)滿意地點點頭,「子靖,校長要見你」。(未完待續……)(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功勛最新章節 | 功勛全文閱讀 | 功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