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勛 第0075章 校長

作者 ︰ 空格

()孔祥熙夫婦放心把孩子交給自己應該是有宋美齡很大的因素在里面,宋美齡掛了個校長的名頭,宋陽那些弟子實際上也都是宋美齡的學生了,有宋校長在,孔氏夫婦也不怕宋陽把孩子帶溝里去。其實宋陽有些想多了,且不說他的這些弟子年紀尚幼還不能算是正式的青幫弟子,即便是孔家的四個孩子長大後加入青幫,在他們而言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應該說宋陽實在有點太小看他的前輩先賢們了,因為中間出現了幾十年的斷層,黑*社會發展到他那個時代,其實已經不是進化而是有點退化了。在他那個時代,黑*社會但凡有點理想有點抱負的都會去找個保護傘什麼的,而在這個時代,那是反過來的。要想在上海灘混下去,政府里的人都是要找個幫會作靠山的。紅傘、黑傘,雖然同樣是傘,可不是司湯達的《紅與黑》那麼膚淺齷齪,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

和宋老大混得熟了宋陽就發覺自己的境界都被拉低了幾個檔次。

一行人說了會兒話接著便又去了關家,一是拜望宋陽的另一個師父關母張三娘,二來也是陪同宋美齡這個校長走馬上任。一家人全過來了,連很少出門的易青師父也帶著鄭榮過來看望老姐妹。和孩子們一起在大飯堂吃早餐的時候,方興夫婦也帶著兩個孩子急匆匆地趕了過來,要說方家可就比孔家實在得多了,兩吊肉合起來再加個腦袋差不多就是一頭豬了。

方夫人見宋藹齡拿眼楮瞪她,便轉過臉去抿嘴笑,幾家人因這次德國之行也相處得極好,倒是不用在意這些。孔祥熙、宋美齡和吳媽則看著宋陽笑,宋陽感覺自己臉都沒紅一下,這境界實在有些丟人了,「秦嫂,中午給孩子們加餐!」。

孩子們吃完飯洗了澡出來列隊照相時,方興看了便有些失望,孩子們去年的冬裝在上海非常流行,方家也著實小賺了一筆,這夏裝可就沒那麼出彩了。其實民國時期的學生裝還是很有特點的,尤其是女裝,在後世還很是流行了一些時間,宋陽就很喜歡。再說宋陽的目的是給孩子們一個接受教育的機會,而不是要辦一所貴族學校,衣著方面整齊干淨就好。

校長蒞臨視察,所有的老師都到了,萊希特夫人、約瑟夫、海倫娜、瑪格麗特這幾個臨時編制的代課老師也都到了,甚至關若林這個只代過兩節課的老師今早也趕了回來,而且身邊還站著兩個新來的老師,昨日在碼頭上見到過,只是還沒來得及認識。

照了全家福後宋美齡開始了她在這所學校里的第一次授課。

七月流火(農歷),日頭一出來便烤得人渾身是汗,孩子們都搬了小馬扎坐在樹蔭下,宋美齡則頂著毒辣的太陽第一次開講她的傳世名篇《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吳媽心疼小姐幾次想撐了傘過去,但見所有的老師和家長都自覺地站在樹蔭外,忍了又忍終于還是沒有過去。

宋美齡有過當英文老師的經歷,昨晚又下足功夫備了課,給孩子們上課自然一點問題都沒有,從小接受的西式教育也使得她很能適應或者說很喜歡這種輕松隨意的授課方式。講完宋陽執筆的這篇大作,幾個孩子偎過來把她拉到樹蔭下坐下開始提問,宋美齡對孩子們稚女敕的提問都能耐心地給出答案,孩子們很快便喜歡上了這個漂亮博學的校長。見宋美齡興致很高,宋陽又從教室里搬出了鋼琴。

听著孩子們校長校長地喚著,想象著幾年十幾年後一個個腰別斧頭的青幫精英喊著校長校長時,宋美齡臉上的表情,宋陽忍不住彎起嘴角。

「你很喜歡孩子」,戈培爾拿著相機不住地拍照。

「他們都是孤兒,都是我的弟子」,宋陽自豪地揚起頭,「我是他們的法定監護人」。

宋陽隨口而出的一個法律名詞卻在宋美齡和戈培爾心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或者說這次授課和采訪對兩人的影響非常大,後來蔣*介*石掌權後頒布的第一項法律就是《婦女兒童保護法》,該法總章中的第一句便明文確定︰國家元首和夫人是國家所有未成年孤兒的法定監護人。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法律形式確定國家元首為孤兒監護人的法律條文,蔣*介*石夫婦因此在國內國際贏得了極高的贊譽,宋陽也因此幾乎被掏空了家底,宋美齡的‘國母’之名是憑著自己勤奮的工作和無私的母愛贏來的,也是實實在在地用金錢堆起來的。這條法律條文在中國一直被延用,也沒有哪個政府敢廢除這條大得民心的仁政。它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作用,後來宋美齡發現時笑得喘不過氣來,蔣*介*石怔忡了半天罵了句娘希匹。

小胡子在德國掌權後也有樣學樣地頒布了類似的法律,不過他做得更徹底,遍布中國的‘美齡學校’到了德國就變成了完全軍事化管理的少年軍校。所以宋美齡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小胡子則得不到。

其實關家大院里的這所學校也完全是軍事化管理的,關家大院只是臨時校址,一應布置都是宋陽帶著孩子們自己動手在原有基礎上改造的,雖然還很簡陋,但鍛煉、衛生設施卻極是講究,宋陽在這方面要求也極嚴,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孩子們未來最大的保障。在崇明島上那所在建的學校則是完全按照宋陽的要求由卡爾•萊希特少校親自設計帶領部下建造的。

學校的課程中,國文、數學、自然、體育、手工是必修課,音樂、美術、外語等則根據孩子的喜好自己選修,而所有的課程中體育課所佔的比重最大,除了早鍛煉外,上、下午各有一個小時的體育課。體育老師除了宋陽外還有10個從‘黑水國際’聘請來的德國教員,這也是所有老師中唯一要付薪水的一部分,連葉蓮娜都堅持不拿薪水。

這次和宋美齡一起從德國回來的兩位老師一個叫楊公庶,柏林大學化學博士。一個叫楊公兆,柏林大學地質學博士。這兩人宋陽都沒有什麼印象,不過師姐吳芙師兄吳薔師妹林徽因卻和他們關系不錯。

「兩位楊博士是皙子先生的公子」,皙子先生,楊度?宋藹齡的介紹讓宋陽眉頭不由一跳,袁世凱臨死都恨恨不忘的家伙,宋老大難道想招攬?先是為袁世凱鼓吹《君憲救國論》,繼而為孫中山四處游說幫助其度過政治危機,最後又經伍豪(周*恩*來)批準秘密加入共*產*黨,這位可是名副其實的三姓家奴啊,你就不怕他把你們蔣*家*王*朝給忽悠翻了?

不過這個時候自是不能說這些了,兩位楊博士的到來,小小的學校里居然聚集了六位博士,師兄吳薔是月前才從英國回來的,他是物理學博士,如果把正在教孩子們擺弄照相機的戈培爾也算上的話,那可就是七位了。讓博士教小學生自然是太屈才了,尤其現今人才極度匱乏的時代,即便是想顯擺臥虎藏龍也不能這麼浪費。其實楊公庶、楊公兆兩位是經宋藹齡介紹由關若林聘請回來的,楊公庶加入s*m*ile公司比爾實驗室,負責中國制藥廠方面的工作。吳薔在籌建吳薔物理實驗室,楊公兆的地質學專業有些冷門,s*m*ile公司也沒有這方面的業務,不過在宋陽的提議下最後還是成立了楊公兆地質學實驗室。

楊公兆實驗室後來的確為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眼下卻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楊公兆麾下的數十支以德國人為主的勘探隊伍滿中國轉悠,地質勘探沒做出什麼成績,但在地圖繪制方面卻讓宋陽非常滿意。楊公兆最後能獲得一等雲麾勛章便是國家對他在這方面做出巨大貢獻的褒獎。

--------起點首發--------

看著宋美齡教孩子們唱歌的時候,宋陽漸漸發覺有些不對。圍觀的人是不是太多了些?張謇來了、張怡祖夫婦來了,黃金榮、杜月笙、虞洽卿也來了,很多認識不認識的人一群群地過來,關家今天有什麼喜事?本來多日不見的關若林居然也在家里就讓宋陽有些詫異,家里到底來了什麼大人物,居然把這工作狂都給招回來了。倒不是說關若林性格孤傲,只是宋陽沒想到這個時候會見到他,那四個德國醫藥專家到了崇明島之後當天就加入了關若林實驗室,和關若林簽的協議那就不叫聘書,簡直就是賣*身契。關若林實驗室有了這四位專家加入後,青霉素工業化生產的研究很快便取得了重大突破,海德堡大學派來的教授、學生全都加入了這一工程,從德國采購的制藥設備目前已有一條生產線安裝調試完畢,正在試生產。關若林在制藥廠沒日沒夜地工作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露面了,昨天他就沒露面,這個關鍵時候能讓他離開崇明島的人物宋陽自然有些好奇了。

「別緊張,我回來是來接兩位楊博士的」,關若林捏了捏鼻梁,「崇明島那邊的事都很順利,安心做你的醫生,不要擔心」。

「你也要注意休息」,關若林回來是因為別的事,那他們這些人過來又是因為什麼事?

「什麼事?」,關若林有些好笑地看著宋陽,「你不知道?」。

「我應該知道?」,一看關若林這副表情宋陽就知道要壞事,關若林都想看笑話的事那肯定沒好事。

「還不是你那首詩惹出來的事」,關若林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一點也不象在為宋陽擔心。

《再別康橋》?宋陽來到這個世界一年多就剽竊過這麼一首詩,他實在不擅長這些,雖然也是轟動一時,把南北詩壇震得鬼哭狼嚎,不過也沒鬧出太大動靜。怎麼這個時候又找上門來了?自己可就只剩下戴望舒的那首《雨巷》了。

「《給瑪格麗特的詩》」,見宋陽還有些不明所以,關若林戲謔地挑挑眉毛,「好詩!好酒!」。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lt;/agt;lt;agt;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lt;/agt;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功勛最新章節 | 功勛全文閱讀 | 功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