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勛 第0050章 民國十三年

作者 ︰ 空格

()在結果或者說是效果出來之前誰也不知道事態會朝什麼方向發展,尤其是世間最難把握的人心。也許設想的本身就太理想化太幼稚太天真太荒謬,但不管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有些脈絡總是有跡可循的,饑餓中的人對食物的需求和渴望也是真實的本能的。在沒有國家、民族利益沖突的前提下,善便是很單純的善,即便有些功利也不會異化她善的本質,善因不一定有善果,但結出惡果的可能性則更小。

盡管宋陽給這一所謂的德國攻略取了一個很浪漫很惡俗的名字——‘蜜月行動’,但事實上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奢望能在短期內見到什麼效果,甚至都沒有真的奢望會有什麼現實的效果,只是為了一個可能一個可能的機會很單純地在做一件他們認為是正確的所以必須要做的事,畢竟這個計劃不論是內涵還是外在表現形式都是純民間性質的,而他們的能力也確實很有限。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都是很幼稚很單純的理想主義者,雖然陸陸續續的又有幾家不明原委純粹是因為對宋陽的信任或感恩的人加進來,杜家、張家、關家、方家,大把大把的銀元塞進來最終匯聚起來的數目的確已然很可觀了,但相對于以一個國家為目標的計劃來說還是很有限的。不過這樣也好,我們本就是弱國小民,他們應該理解我們已經竭盡所能我們的能力也就是如此了。

就當是一次旅游也是不錯的,宋陽這樣安慰自己。

效果的問題且不論,至少在行動上最初的幾步都是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無國界醫生’組織在各國醫學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很快便搭建起了基本的組織架構,組織憲章也在多次會議協商後草擬完成。作為組織的發起者之一,宋陽只提出了一條建議︰無國界醫生的所有行動必須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因為組織的宗旨是為身處困境的人們以及天災**和武裝沖突的受害者提供援助,組織成員在援助過程中自身陷入危險境地的可能性不是沒有而且可能性很大,所以,本著對成員人身安全負責的態度,這條建議獲得所有與會者的一致稱贊並明確地寫進了組織憲章里。雖然這一要求將大大增加組織的經濟負擔影響援助行動的覆蓋面和行動速度,但這卻是必須的,是一個成熟負責任的組織必須要為其成員擔負起的責任和義務。同時,這一提議的通過也為計劃的後續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借口或者說開端。

‘無國界醫生’組織總干事長麥特•李在完成組織建立和憲章的制定後第一時間便動身回美國組建組織總部和籌集善款,副總干事長兼上海行動部干事長宋美齡也已帶著從中國各界籌集到的第一批善款前往德國,指導、協助組建柏林行動部並展開‘無國界醫生’組織的第一項援助行動,而中國行動部副干事長杜月笙因連日奔波于社會各界組織舉辦拍賣會、募捐義演等活動籌集善款,積勞成疾入院治療。

籌款活動多是宋美齡在籌劃組織,在這方面這位未來的第一夫人已經表現出了非凡的組織能力和活動能力,高漲的工作熱情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更是令人欽佩,獲得了無國界醫生組織的一致認可和贊揚。一個弱女子都沒有叫苦,杜月笙正當壯年跑跑腿更不會累著了。事實上杜月笙確實也沒有被累趴下,他是躲在家里戒大*煙。身為無國界醫生組織上海行動部的副干事長,也是愛華醫院未來的第一任院長,將來要接觸的都是世界各國的醫務工作者,這個毛病必須戒掉。

杜偶像能有這樣的自覺和毅力自然很好,為表達對偶像的敬意和支持,宋陽花費了幾個晝夜創作了一首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並親自登門獻藝,一時在上海灘傳為美談。

曲名中的‘月’字自然是代指杜月笙,可二泉是指哪里卻一時間都說不出個結果來。後來在一次募捐義演的新聞發布會上便有記者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宋陽伸手為杜偶像倒了杯水,「泉,白水也。‘淡淡兩君子,謙謙杜月笙’」。

這話傳出去後自是氣得吳敬恆在北京捧著報紙大罵狗屁不通讓老頭子沒臉見人,不過自此以後‘杜君子’的美名卻是伴著這曲享譽世界的《二泉映月》蜚聲中外,杜月笙府上也是從此見不得茶水了。

杜家是奉茶待客還是一杯白水蒙人宋陽管不著,可大龍小鳳淚眼蒙蒙地揮別卻讓宋陽著實心酸了好幾天。大姐一家隨同宋美齡去了德國,隨行的還有方家、張家、杜家的人,這原本就是計劃的一部分。老師也帶著小師妹李筱梅回了北京,師姐吳芙本就是化學博士,在比爾實驗室遷去美國後便辭去了教師的工作接手了比爾留下的那一攤子事。

所有人都很忙,1923年便在這忙忙碌碌中匆匆過去了,宋陽在一片祝福聲中迎來了自己重生後的第一個生日也是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二個年頭,民國十三年,1924年。

--------起點首發--------

崇明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的崇明島地處長江入海口,是中國第三大島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島。

晨霧散去,溫暖的陽光灑下來,在這蕭瑟的冬里小小的縣城漸漸有了些生氣。崇明縣城城東的一處院落里,宋陽捏捏鼻梁放下手中的病歷,「約瑟夫,你需要休息」。

「嗯,我去檢查一下病房」,約瑟夫用力拍拍臉站起身,抬腕看了看表,「瑪格麗特,2點之前不要讓陽再上手術台」。

房間的門打開又關上,寒風卷起厚厚的門簾,瑪格麗特取下大衣蓋在宋陽身上,宋陽點點頭沉沉睡去。

這次崇明島之行主要是出診,順便陪同關若林、杜偶像檢查‘愛華護士專門學校’的建設籌備情況並實地考察建設s*m*ile公司第二制藥廠的可行性,原本一次旅游性質的出行沒想到卻在這里一住就是七天。比爾和他的實驗室已經遷去了美國,凱瑟琳也隨同丈夫回國辦理籌建制藥廠事宜。吳芙把自己關在小院子里已經很長時間沒露面了,約瑟夫也領著同濟工科學校的幾十名學生沒日沒夜地制作人工晶體,盡管價格被凱瑟琳訂得高得離譜,但需求量還是太大了,宋陽的手術日程已排到了幾個月後。而s*m*ile公司核心中的核心——關若林實驗室,眼下卻只剩下關若林一個人帶著幾個家人維持運作,不過這種狀況很快便會好轉,帕特里夏•菲舍爾教授一行還在歸國途中,海德堡大學那邊已經傳回消息,幾位德國醫藥專家已經啟程前往上海,隨行的還有一批海德堡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和實習生。

青霉素的研制成功目前還處于嚴格保密階段,真正知道實情的只有公司幾個核心成員。中、美兩地的制藥廠都在秘密籌建,關若林將實驗室和制藥廠都選址在了崇明島。

下午2點的時候瑪格麗特端著餐盤推開了房門。

「對不起,約瑟夫」,約瑟夫兄妹是稍晚些的時候趕過來的,當時宋陽已經在手術台上連續工作了十多個小時,面色蒼白幾乎站都站不住了。約瑟夫一到達這里便立即建立了第二手術室,這幾天幾個人都沒日沒夜地工作幾乎沒時間說上幾句話,「你知道,你們不適合出現在這里」。

「你更應該向瑪格麗特道歉」,約瑟夫笑笑指了指瑪格麗特,「她才是你的助手。你的行為讓她感覺自己很不稱職」。

「你知道不是這樣的」,宋陽沒有理會約瑟夫的挑撥伸手接過瑪格麗特手里的病歷,「人工晶體制作進度怎麼樣了?」。

「陽,我想我們可以在這里建一所醫院,我來當院長」,約瑟夫看著窗外也沒有接宋陽的話題,「這是個美麗的小島,我喜歡這里」。

「你確定?」,約瑟夫的語氣顯然不是開玩笑,事實上這個德國人的確不太會開玩笑,他說自己要當院長那就是真的想當院長。宋陽放下病歷思考著這個計劃的可行性,想了一會兒搖搖頭,「對你的領導能力我表示懷疑」。

「一所全是德國醫生的民間醫院我想在各方都是受歡迎的」,約瑟夫端起咖啡,「我們和貴國政府簽有和平條約,安全問題你不需要擔心」。

「這需要很多醫生」,全是德國醫生的中國醫院?宋陽認真思索著,約瑟夫的想法和自己的計劃並不沖突倒是一種很好的互動和補充。自己所擔心的安全問題正如約瑟夫所說的那樣,如果有大量德國醫生在這里工作,安全問題還真的不用太擔心,尤其是把醫院選址在這個四面環水直皖兩系勢力都未布重兵的崇明島上。而凱瑟琳和杜月笙都同意將學校和制藥廠建在崇明島,除了經濟和保密方面的原因外也應該有這方面的考慮。

「這次和醫藥專家一起來上海的還有一批實習生和幾位教授,我想他們一定很願意為您工作」,約瑟夫有些苦惱地看了宋陽一眼,「據我所知,這些教授中有幾位是海德堡大學資質評定委員會的成員,也許以後我得稱你宋陽教授了。上帝啊,你還不到二十歲」。

教授?宋陽笑笑搖搖頭,他可不認為嚴肅刻板的德國人會做出這麼出格的事。他不知道這批實習生的數量有多少,不過制藥廠不會吸納太多,如果把醫院建成海德堡大學醫學院和愛華護士學校的實習基地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中國太需要醫生和護士了,不僅是質量也需要數量。

「你出現在這里才是我們最擔心的」,瑪格麗特一臉擔憂地看著宋陽,「陽,你知道我們是認真的」。

約瑟夫的擔心並不是多余的,踏進這片民宅的一瞬間他們便知道了這是什麼地方。事實上,宋陽走進這里也是一次意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功勛最新章節 | 功勛全文閱讀 | 功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