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封神榜 第一六六章 悟道之始

作者 ︰ 五者

朱君武雖然有些難以置信,卻又不敢不信,畢竟正如之前所說,老祖宗李昆吾前知一千年、後知五百年的本事修真界無人能及,他朱君武更是無數次親眼見證過老祖宗的神奇!

老祖宗是絕對不會無的放矢的!有了這個覺悟,朱君武當下便認真地問道︰「老祖宗,您說的大殺劫是怎麼回事?」

李昆吾沉吟了半晌方道︰「君武,此乃天機,你知道的越少越好,你只要知道,此次的大殺劫是史無前例的恐怖,不光三界六道俱在其內,就連那些物外神仙也難幸免,我們青城諸人能否扛過這次殺劫,就全系于馬通此人一身了。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君武,明白以後該如何行事了嗎?」

李昆吾的一番話听得朱君武一陣手腳冰涼,喃喃地說道︰「君武明白了,以後君武將視馬兄為親生兄弟,真心以待,再不敢存有半點私心了。」

李昆吾滿意地點了點頭,欣慰地說道︰「這就對了,你現在便將那本《玉清玄洞真經》送與馬小友參悟,藏珍閣內典籍太多,我怕他找不到。」

此時朱君武哪還敢說半個不字,當下便恭聲領命,去給馬通送經了。

李昆吾看著朱君武匆匆離去的背影,突然長嘆一聲道︰「妄言天機,獲罪于天,看來我老頭子第四次天劫是扛不過去了,只希望後輩們爭氣,不要斷了青城的道統,我老頭子才能含笑于九泉之下啊!」

此時馬通正在青城洞中參悟之前在藏珍閣里翻閱到的《靈寶內功》。

傳說中這本《靈寶內功》乃是玄壇真君趙公明在未得道之時,每日去碧游宮聆听他的老師玉清靈寶天尊——也就是那位截教之主通天教主——開壇講道時留下的修行心得,珍貴無比,只是傳至現代已是殘缺不全。

饒是如此,馬通依然在《靈寶內功》的只言片語中獲益匪淺,之前在觀想天道圖時產生的許多玄奧之感,很多都在其中一一得以驗證,只可惜卻一直無法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修行體系。

就在馬通有些鑽進死胡同的時候,洞外傳來了朱君武的聲音︰「馬兄,我是老朱啊,老祖宗讓我將鄙派的最高典籍《玉清玄洞真經》送與馬兄參悟,還請馬兄出來一見。」

馬通聞言頓時大喜,當下便下得石床,出得洞來,沖著朱君武深施一禮說道︰「李前輩和朱兄的盛情厚意,實在是讓在下愧不敢當啊!」

朱君武此時得了李昆吾的囑咐,對馬通的態度更是不同,當下連忙還禮道︰「馬兄太客氣了,你我師門祖上本是一家,一家人就不要說兩家話了!」說著朱君武便將一塊玉簡遞給了馬通。

馬通當下鄭重地雙手接過玉簡,誰料玉簡剛一入手,馬通便覺觸手處一片冰涼,傳遍全身,識海也為之一清。

下一刻,馬通只見得眼前天降瑞彩、地涌甘泉,紫氣東來,金光西至,種種異象,紛至沓來,比之觀想天道圖時的感覺還要來得玄妙,頓時便使得他整個人進入了恍恍惚惚、如痴如醉的空明狀態。

朱君武眼看著馬通只是剛拿到《玉清玄洞經》的玉簡,還未及參悟呢,便似乎神奇地進入了修道之人百年難遇的「悟道」狀態,當下不由得心中暗自驚嘆︰這馬通果然福緣深厚,不愧是老祖宗口中那遁去的一!

要知道馬通此時的狀態跟觀想天道圖的時候一樣,已經不是普通的入定,而是一種非常神奇的修煉狀態,這種狀態被修士們稱為悟道。

具體說來,「悟道」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升修士對大道的感悟,增進修為,參悟神通,磨礪元神,對于修士而言,簡直就是全方面的升華,終身都受用不盡!

悟道這種狀態很難出現,若無機緣,就算你修煉百年,也不見得能進入這種狀態一次,青城派雖有天道圖這樣的至寶,歷史上卻也只有寥寥幾位數人能夠通過觀想,勉強進入過悟道狀態,其中也包括朱君武自己在內,可以說無一不是驚采絕艷之人!

像馬通這樣不到幾天的工夫便兩次「悟道」的情況,朱君武別說沒見過了,就連听都沒听過,嫉妒到兩眼通紅的朱君武甚至都有上前踹馬通一腳,把馬通從悟道狀態中踹出來的想法了,可是想了想還是算了,畢竟以後青城派沒準還真要靠馬通這個妖孽來拯救呢!

想到這里,朱君武干脆也不走了,挑了一個離馬通不遠不近的地方盤膝坐下,也開始打坐用功起來,一來是可以幫馬通護法,二來是朱君武也想沾點馬通「悟道」的光。

要知道修士在悟道的時候,可是跟天道最為親近之時,不光是悟道者本人受益匪淺,就連靠近悟道者的人,在修行之時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馬通靜靜地站在原地,經過了開始的種種幻象之後,他恍惚間听到一個如同大道聖歌般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原夫一蟠集,溟溟滓滓,窅窅莫測,氤氳活動,含靈至妙,是為太乙,是為未始之始。始也,是為道也,故曰無始。」

「夫天地之有始也,一動蕩,虛無開合,雌雄感召,黑白交凝,有無相射,混混沌沌,沖虛至聖,包元含靈,神明變化,恍惚立報,是為太易,是為有始之始。始也,是謂道生一也,是曰元始。」

「夫天地之太極也,一斯析,真宰自判,交映羅列,萬靈肅護,陰陽判分,是為太極,是謂一生二也,是曰虛黃。」

「陰陽既判,天地位焉,人乃育焉,是謂二生三也,是曰混元。」

「玄牝之門,天地之根,生身處,復命關,金丹之母,玄關之竅,凝結之所,呼吸之根。甲乙壇,戊己門,心源性海,坎離交媾之鄉,千變萬化之祖,生死不相關之地,鬼神覷不破之機。難以悉紀,要而言之,無非為此性命之道也。」

馬通听到這里,整個人如痴如醉,喜不自勝,竟然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了起來,在他的面前,似乎一下子打開了很多扇窗戶,無數玄奧難名的金色符號不停地從窗戶中向他涌來,他竭力地伸出雙手想要抓住它們,可惜卻總是徒勞無功。

這雖然不是在修行,卻勝似修行,無數奧妙的真義傾瀉進了馬通的識海之中,根本不管馬通能夠領悟多少,饒是如此,馬通依然在恍惚間明白了一絲天道的真諦︰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雖然凡有九竅者,皆能修仙,但是凡人若想性命交修,達致長生,首先就要煉出一個無漏的仙體,在有了無漏身之後,才談得上心境修為。

而馬通之前在器天劫之下肉身盡毀,混元大仙以專擅先後之天無上的神通配合天魔殘魂精華,硬是生生地為馬通重塑了一個無漏的肉身,在人間的修真界中,已經沒有人比馬通的起點更高了。

可以說馬通的肉身其實早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模到了元嬰期的門檻,只要心境修為跟上了,一舉突破金丹期的桎梏,凝嬰成功,其實並不是夢想!

只是九轉混元訣太過偏科,只重煉身不重煉心,這才造成了馬通一直困在金丹後期,毫無寸進,而此時這一塊奇妙的玉簡,為馬通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悟道」機會,就好比那久旱之後的甘霖,無聲地滋潤著馬通的心境,為馬通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現代封神榜最新章節 | 現代封神榜全文閱讀 | 現代封神榜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