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田仁醫傻包子 378 求診~

作者 ︰ 三哭

()378求診~

——***——

多謝sisiuyu妹紙,賴叫妹紙的錢袋子,謝謝你們了!

——***——

劉銀杏和趙晨宗是傍晚的時候回去的,這時候親戚都走得差不多了。看這倆小祖宗沒事了,馬氏可是長長舒了一口氣。

對劉銀杏今後在趙家的生活,也是放心了不少。這之後的正月生活,便順遂多了。除了拜年就是走親戚串門,倒是忙得不亦樂乎。正月是閑月,整個村子里的人幾乎都沒什麼事,是一年里頭最放松的一個月了。

過了正月初七,李半夏便回到藥廬坐堂了。

在這之前,許多生了病的人有直接上門找李半夏的,也有直接上門找趙郎中的,病了的人也不是特別的多。

李半夏本來可以在家中多呆兩天的,只是藥廬突然有了一件急事,趙郎中這才急急忙忙地把李半夏給喚回去了。

江州知州金大人突發怪病,請遍了名醫依然治不好他的怪病,就在這個時候,听人說起大楊村里的小李大夫。本來,一個小山溝里面的坐堂大夫,是不會引起這些大人們重視的,只是一個也是病急亂投醫,第二個李半夏這小神醫的名聲還真的不小,她有著許多診治疑難雜癥的事例,用藥也是一絕。許多來大楊村求醫的病人,病好回去後對她的醫術交口稱贊,漸漸的,李半夏的名聲倒也是非同小可、不能小覷了。

至少,遠比她想象的要大得多。

再加上,這李半夏還是神醫張荊南的徒弟,單這個頭餃。就能說明許多的問題了。雖然李半夏從來不亂用她師父的頭餃,但不代表別人不注意這個身份。尤其還是在這個注重出身和門第的時代,家族和師學淵源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不知道李半夏的醫術深淺之前,人家更看重的可能正是李半夏那個神醫弟子的頭餃。

而這次,他們找上李半夏。也正是這多種因素的結合。

大楊村歸江州府管轄,患病的又是一府知州,趙郎中又哪里敢怠慢?江州府的衙役由村長領著。先找到了趙郎中的藥廬,然後沒就到人,直接就上了劉家。

李半夏還正在給劉靈芝穿衣裳呢,這小鬼,早該到了自己穿衣裳的年紀了,結果人家嫌手冷,硬是讓她給他穿。李半夏可不會隨便慣著他。最後就給他穿了一件有點緊繃的夾襖。其他的都是小鬼自己穿的。

這一大一小相處。有一種最簡單的模式,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慢慢養成的。那便是討價還價,換言之,打折扣的模式。

馬氏眼看家里來了這麼多人,還有人穿著衙差的衣裳,嚇得不輕。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家里犯了什麼事呢。古代的許多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和這些官府打交道了,看到這些穿制服的,心里面都有些打哆嗦。

劉家人听到這邊的動靜,也都出了屋。李半夏牽著這小鬼去上茅房了,還沒回來。

馬氏有些戰戰兢兢地給幾位倒了水,到官差這邊格外的小心。馬氏也是經歷過不少風浪的人,總算還能勉強鎮定住。

你說這正月頭上的,一大早幾個官差到你家來了,這事擱誰頭上誰不害怕?

幸好趙郎中還跟在一塊兒,這趙郎中算是半夏的半個大哥,兩家關系倒也很是親近,要真有什麼事他也會事先告知一下的。

幾個人圍在桌子上坐著,兩個官差看看屋內,又看看屋子四周,也沒找到別人口中所說的小李大夫。

馬氏輕輕撞了撞趙郎中的胳膊,又指指那兩個衙差,問他們這兩人是干嘛來的。

這位大嫂,我們過來找小李大夫有些事兒,只是不知道她人在不在家~~

趙郎中也問︰大娘,半夏妹子呢,怎麼沒看見她?

哦~~你們是來找半夏的啊,在家,在家呢。她剛剛帶我小孫子上茅房了,待會兒就回來了。你們先坐著,喝口茶,我去喊一聲~~

馬氏說著就要出去,剛走兩步,就停了下來。

小趙啊,你帶這兩位官爺來找我們半夏有啥事啊?我家半夏有小半個月都沒出門了,可沒犯啥事~~

大娘你說哪里去了,我這次陪兩位官爺過來,就是請妹子去給知州老爺治病的。人家久仰咱們小李大夫的大名,大老遠地前來求醫,找到了我的藥廬,不認識你家的路,我干脆就帶他們過來了~~

小趙,你說啥?這知州老爺都來請我們家半夏治病了?馬氏這可是嚇了一跳,這人家大老爺都找上門了,她家半夏可真是好樣的。

但過了一會兒,馬氏心里又開始緊張了。這人家大老爺身體金貴,出了一點差錯那可就是要下大牢的事兒,半夏要真是跟他們去了,要是出了狀況那可是不好玩的事兒。雖然給大老爺治病,這說出去也有面子,但是要是讓兒媳婦擔風險,馬氏可就不干了。

再說,這江州離這兒還有不少的路程,那知州老爺得的又是怪病,時把時地根本就治不好,那半夏不就得長期留在那兒了?一說要與兒媳婦兒分開那麼久,馬氏可不願意。

不只是她,家里的幾個,可能都不樂意 !

最重要的是,讓半夏一個人到江州去,他們也不放心。半夏要真有本事將大老爺給治好也就罷了,人家要真是得了什麼不治之癥,半夏又治不好,到時候他們遷怒到她兒媳婦兒身上,那半夏可真就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劉東山從後山鍛煉身體回來,自打他的腿漸漸恢復以後,李半夏便教給了他一套調養身體訓練腿的方法,每日劉東山起床,都會到後山活動活動。練了一段時間,情況確實如半夏所說,好了不少。

看到家里來了生面孔,又是穿著衙差的衣裳,劉東山問清了來意,大概也是想到了這其中的利害關系,臉色也有些憂心。

為自己的妻子驕傲的同時,卻不得不為她接下來面對的難題擔憂著。半夏雖然可以獨擋一面,在生活上卻一點都不會照顧自己,讓她一個人去城里,劉東山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心的。

兩個官差大概也看出了這一家人不太樂意,這本來被知州大人看中,讓她替他診治是一件美事,他們怎麼一點喜色都沒有,反而一個個都面色難看。不過想來也是,這種事情,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治好了,這個大夫自然可以憑借著這些機會名揚鄉里,會有更多的人來請他/她看診。而治不好,對方講理倒也還好,要是踫到個不講理的,大夫可能就成了陪葬的了。

李半夏早就明白這些回事兒,在她走上行醫這條路上,尤其還是在古代這個由那些統治者掌握生殺大權的時代,就更得謹慎小心。電視上,一看那些高官貴人,尤其是皇帝老爺的,每次某某某他的女兒或者愛妃傷重垂危啥的,最常听到的一句話就是要是治不好,你們就提頭來見!一群老太醫慌措不安的跪在地上,不停地點頭稱是。

還有許多大夫,為了殺人滅口或者栽贓陷害嫁禍啥的,反正在各行各業中,除了給人家挖地宮密室被滅口的,這一行算是風險比較高的了。

但行醫之人,旨在為了救人,想這麼多那做事便會畏首畏尾,什麼都做不了了。一個人,也不能這樣杞人憂天,去擔心那些還未發生的事。

李半夏拎著那小鬼回來了,劉靈芝就跟只小皮猴似的,掉在李半夏的膀子上,李半夏是甩都甩不掉。

喲~~家里來了這麼多人哪,這都是~~趙大哥?

妹子,你可算是回來了,你這陪孩子上個茅房,可讓我們等了不少的時間哪~~趙郎中笑著打趣道。

還不是這小鬼,盡在那磨蹭,怎麼拉都拉不回來。這兩位是……李半夏也看到屋里坐著的另外兩個人,也看到他們身上穿的官服了。那兩個官差確定進來的女人便是他們要找的大夫,連忙也站了起來。

李半夏坐在桌旁,听到了他們此行的來意,倒沒有多大的意外。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在談話中卻也大致清楚了那位知州大人的病情。

馬氏準備了一桌子的早飯,現在說早飯可能晚了點,吃飯的時候,可以算是早中飯了。

飯桌上,大家盡量不要談去就診的問題。那兩人剛想說這個話題,就被馬氏和劉東山這些人巧妙地轉移了話題,問他們籍貫在哪兒,家中有幾口人,是否娶了媳婦兒雲雲。

只是,知州大人的病情實在很緊急,不容他們耽擱,這次他們過來,也是有時間限制的。超過了時間,回去可能就要吃板子,他們也不敢多呆。

李半夏也看出了他們的惶急之色,只是這畢竟是一件大事,她怎麼也得問過馬氏和劉東山的意思。貿貿然一個人做決定,對他們也說不過去。

畢竟她過去了,為她擔心的可不只是她自己一個人,他們這些在家里的人,才是最不放心的。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肥田仁醫傻包子最新章節 | 肥田仁醫傻包子全文閱讀 | 肥田仁醫傻包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