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隋末的王牌特種兵 第41章 談談正事

作者 ︰ 亂石蘭竹

()李長風等人的臉上都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仿佛看著一個土包子.

劉子秋卻知道是因為樊梨花的緣故,文昊有點懼內。不過在外人面前,劉子秋可不想讓自己的部下失了面子,拱手笑道︰「諸位有所不知。我這位兄弟前段時間受了點傷,尚未痊愈,不能靠近,還望諸位能夠體諒。」

听劉子秋一說,眾人都止住笑。李驀慶輕輕擺了擺手,侍候在文昊兩邊的少女躬身退了下去。劉子秋卻有些詫異,為什麼是李驀慶下這個命令,而是不李驀然。他卻不知道,李家在挑選家主時與其他世家多有不同。

一般的世家和皇室一樣,都是立嫡立長。但李家卻不同,他們是先賢任能。在李長山、李長風這一輩,李長山是家主,而李驀然、李驀慶、李驀雲都是李家中堅人物中的佼佼者,李驀慶已經被確定為下一任家主的接班人。至于李堅這一輩將由誰來出任家主,還為時尚早。

這種辦法可以選拔出優秀的人才執掌李家家業,保證李家長盛不衰。但也有一個弊端,如果有外來勢力橫加干涉,插手李家家主的選拔,對李家的影響也將是致命的。因此,李家還有另一個措施,長房長子長孫,在重大決策中擁有與家主同等的權力。像現在的情況,李長山是家主,而李長風是長房,他在重大問題上擁有和李長山同等的話語權,所以才敢對李堅擔任隴西太守提出異議。如果李驀慶最終成為接班人,因為他本來就是長房長子,那麼就將由李驀然行使類似的權力,這就是一種平衡、牽制和妥協,也是一種利益交換,更是一種政治的藝術。

雖然同一輩的子弟都有希望接任家主,但他們所處的旁支可以調動的資源和獲取的幫助卻不相同,所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真正能夠出任家主的往往還是長房和前任家主這一系的子弟機會更大。李堅在同輩子弟中表現並不算很突出,也和李驀雲手中可以利用的資源有限存在極大的關系。

當然了,這一切都屬于李家的極端機密,不可能對外人宣揚。李家早有祖訓,誰要是泄露了這一套規則,將被逐出李家。劉子秋也只能胡亂猜想,卻難明其中奧妙。

很快,絲竹聲響起,一隊艷裝女子在堂下翩翩起舞。賓主之間觥籌交錯,氣氛漸漸融洽起來。酒過三巡,李長風捋須笑道︰「劉大人能夠力挽狂瀾于西陲,想必也是出身名門?」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些世家大族最講究的就是出生門第。但作為李長風這樣人老成精的家伙,他們看重的更多是利益,而不會過多地糾纏于門第之爭。李長風此時問起劉子秋的出身,顯然對李堅擔任隴西太守仍然心存不滿,在他心中,更屬意的還是他自己的孫子、李驀慶的兒子李松。

劉子秋明白李長風的意思,卻沒放在心上,呵呵笑道︰「說來慚愧,劉某只是江南一介漁夫,哪是什麼名門。」

李長山害怕劉子秋發怒,慌忙舉起酒杯道︰「英雄何問出處?劉大人乃當世豪杰,老夫敬大人一杯!」

劉子秋舉杯回敬,卻待說話,只見李驀慶卻站了起來,拱手道︰「劉大人,太公,父親,還有諸位將軍,今天難得有此聚會,在下欲請小女出來獻上一曲,不知可否?」

李驀慶的女兒也就是李長風的孫女,因生于中秋之夜,小名便叫做明月,現今正當妙齡,生得如花似玉,又撫得一手好琴,最得李長風寵愛。見李驀慶忽然提出讓七七獻曲,李長風微微有些不悅,可是當著眾人的面又不好反對。

卻听李長山已經笑道︰「如此雅事,正該有仙曲相和。」

李長山也明白李驀慶的用意,但他是一家之主,卻不好表現得太過偏袒哪一方,只得順著李驀慶的話說。

李驀然卻明白父親的意思,拱手說道︰「既是雅事,當有佳作相和。堅兒,你可願賦詩一首?」

其實,讓李堅擔任隴西太守,同樣不符合李驀然這一支的利益,只是劉子秋點了李堅的將,李驀然也不敢違拗。他知道詩賦並非李堅所長,因此專揀李堅的弱處下手。

李驀雲父親早亡,他這一支也隨之沒落。如果不是因為缺少支持,以他的才華必將取代李驀慶成為下一任家主的人選。李堅的資質比他當年差遠了,但作為父親,總要盡力維護自己的兒子。不等李堅說話,李驀雲已經搶先道︰「劉大人和諸位將軍是李家的貴客,哪有主人在客人面前賣弄的道理?還不如請劉大人或者哪位將軍賦詩一首,也好讓我李家流傳百世。」

吉仁泰和達愣是游牧部落的勇士,叫他們賦詩比繡花還要難上百倍。文昊也是軍戶出身,斗大的字認不了幾個。听到李驀雲有意刁難,文昊等人不覺動怒。劉子秋慌忙擺手止住他們,笑道︰「劉某才學有限,那就班門弄斧一回吧。」

劉子秋今天來這里是為了搞好和李家的關系,並不想過多地介入李家內部的勾心斗角,也就抱了息事寧人的心態。他好歹也讀過幾年書,唐詩三百首記不住,三十首總是有的,只是急切間居然想不出一首能夠切合今日場景的詩來。

看到劉子秋眉頭緊蹙,低頭深思的樣子,李長山有意替他解圍,擺了擺手,說道︰「還是叫明月先彈奏一曲吧。」

「不!」劉子秋忽然手一伸,道,「有了!畫屏深掩瑞雲光,羅綺花飛白玉堂。銀榼酒傾魚尾倒,金爐灰滿鴨心香。輕搖綠水青蛾斂,亂觸紅絲皓腕狂。今日恩榮許同听,不辭沈醉一千觴。」

這是一首《宴李家宅》,正切合了此刻的情景,是唐代無名氏所作,收錄在《全唐詩》中。劉子秋原本也接觸不到這首詩,只是他有一個師兄叫做盧向東,唐詩三百首能夠倒背如流,學習成績也是出類拔萃。劉子秋的老爹常拿盧向東的事情來說教他,他心中郁悶,就決定找一首詩難住盧向東,結果就在《全唐詩》中翻出這一首無名氏的詩來。原本他也已經記不清這首詩的內容了,只是情急之下,居然月兌口而出,有如神助。

等他說完,眾人都默不作聲,半晌之後,李長山方才帶頭撫掌道︰「好詩!好詩!」

李長風雖然因為李堅的事情,多少對劉子秋有點意見,但並不認死理,听了劉子秋的這首七律,也暗暗點頭,贊嘆道︰「劉大人文武全力,老夫佩服,佩服。驀慶,還不快把明月請出來!」

大戶人家未出閣的小姐極少在人前露面,劉子秋也知道這個規矩,更怕他們再要自己來一首詩,那就徹底露餡了,慌忙說道︰「老太公,諸位,劉某酒也喝了,歌舞也欣賞了,接下來該談談正事了。還請太公讓她們都退下吧。」

此言其實也正合李長山的意思,揮了揮手。那些獻舞和侍酒的少女躬身退出了大廳。

劉子秋這才說道︰「諸位也知道,如今天下大亂,四分五裂我。劉某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托!」

李長山神色一斂,拱手說道︰「劉大人但請吩咐,出錢出糧,我李家在所不辭!」

這位李老太爺確實非常精明,李家家大業大,出點錢糧不成問題,但他絕口不提出人的事。只要有人在,錢和糧的事情終歸容易解決。如果人沒了,就是有座金山銀山也無濟于事。」

劉子秋擺了擺手,說道︰「李家只要按章納糧上稅,劉某絕對不會多取李家一個銅板。」

李長山為難地說道︰「可我李家子弟都是讀書人,上戰場恐怕……」

劉子秋笑道︰「劉某麾下有勇士數萬,哪里需要李家的子弟上陣殺敵。劉某的意思是,希望李家能夠保證隴西一年的中立。這一年內,不要投靠任何一方,也不要讓楊玄感或者李淵的兵馬通過隴西!」

李長山不明白劉子秋的意思,慌忙說道︰「我們李家唯劉大人馬首是瞻,絕不敢暗生二心!」

李家勢力雖大,但有利也有弊,李家大宅就豎在這里,隴西也盡是李家的田地。李家的人可以逃亡四野,這些東西去帶不去。如果失去了土地和大宅,那李家還憑什麼繼續充任世家?因此,李長山不得不小心謹慎,以免劉子秋是試探之語。

劉子秋卻正色說道︰「你們李家對朝廷的忠心,劉某相信。劉某讓你們保持中立,也是有理由的。」

牽涉到重大問題,李長風也有決定權,連忙拱手道︰「願聞其詳!」

劉子秋點了點頭,說道︰「正值秋收,關隴的百姓再也經不起戰亂了,否則接下來的這一個冬天,他們的日子如何過得下去?所以,劉某打算罷兵息戰,收兵回西海。」

李長山大驚道︰「劉大人的兵馬一走,楊玄感必定趁虛而入!再說,楊玄感肯定會知道我們李家幫助大人的事情,又怎麼會放過我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縱橫隋末的王牌特種兵最新章節 | 縱橫隋末的王牌特種兵全文閱讀 | 縱橫隋末的王牌特種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