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殤宋金 第三十九章、趙楷化名中狀元 米芾巧計歸歙硯

作者 ︰ 代平

母親去世後第二年,即大觀二年(1118年)閏九月,趙楷便請求離京。他遷入荊南,拜寧江軍節度使,江陵、夔州牧,因母親是山東鄆城縣人,故而又被宋徽宗晉封為鄆王。

趙楷跟父親宋徽宗一樣,是個琴棋書畫皆有所成就之人,他自小聰明伶俐,尤其喜歡繪畫,深得徽宗寵愛。

遷入荊南,恰好踫到科舉之年,趙楷將手頭之事托付給了老師宇文虛中之後,便化名趙安偷偷地參加了科舉考試。由于他文采非凡異常,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殿試並奪得頭名(狀元)。發榜後,趙楷將實情告訴了徽宗,徽宗在高興之余又怕天下士子說他閑話,就把當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為狀元。王昂是江都人(即江蘇揚州人)是極為難得的青年俊彥,文學著稱于世,被宋徽宗欽定狀元那年,也只有28歲。

趙楷無心于政事,化名科舉只是證明自己的能力而已,他整個腦袋裝的皆是心上人——遼國公主耶律余里衍。

遼帝耶律延禧將女兒「蜀國公主」耶律余里衍嫁給了金帝二子——完顏宗望。

完顏宗望本名斡魯補,又作斡離不,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第二個兒子。宗望經常跟隨太祖征伐,為創建金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余里衍嫁到金國之後死活不從,完顏宗望令人把她捆綁在板凳上,用燒酒灌醉,強行歡愛。

余里衍整日以淚洗面,幾次皆想自縊而死,可又希望奇跡出現,希冀自己和趙楷有團聚之日。

且說,蔡京為了道仙入住太師府,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宴會。

突然間,大家都驚訝非常,原來是徽宗皇帝來到了蔡府,他沒有帶上任何的隨從,像似一個白面書生。雙手托著自己所作的《瘦金體千字文》書卷,尋問米芾身在何處?

蔡京領著大家口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快起來吧!今天不是君臣議事,而是蔡太師歡迎王道仙入住蔡府舉辦的文化盛宴,當然不能少了蔡府里的酒宴款待,蔡京連連點頭,頻頻稱是。

徽宗拿著《瘦金體千字文》的書卷,急著來到了米芾、蔡京的面前,米芾認真地看字,蔡京和大臣用地力吹捧,見米芾長時間無有半句言語,蔡京就湊近他的耳旁,嘀嘀咕咕︰「就是一句奉承話語,說出口來就會那麼難嗎?」

米芾見蔡京著急,偏偏磨磨蹭蹭地等著蔡京開出來的條件。

蔡京生怕米芾掃了徽宗的興致,他萬般無奈地說道︰「不就是一個歙硯嗎?本官還你便是

這歙硯是怎麼回事?米芾的歙硯如何會落到了蔡京手里?

歙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是硯史上與端硯齊名的珍品。以硯石在古歙州府加工和集散而得名。歙硯始于唐代。據北宋唐積《歙州硯譜》載︰婺源硯在唐開元中,獵人葉氏逐獸至長城里,見疊石如城壘狀,瑩潔可愛,因攜之歸,刊出成硯,溫潤大過端溪。自是以後,歙硯名聞天下,可是到了宋代歙硯卻少之又少,而蔡府里的這款歙硯色澤艷麗、質地細軟、雕鏤之工,為諸硯之冠。硯上即使留下殘墨陳垢,入水一濯便即刻瑩潔光滑,煥然如新。譽為「石冠群山」、「硯國名珠」。

這款歙硯,原是蘇軾的家傳寶貝,蘇軾和米芾皆好書法,兩人深情厚誼,是為莫逆之交。

蘇軾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

哲宗即位後,高太後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听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秘書,三品),知禮部貢舉。

度過幾個月算是比較愜意的日子,到了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後死了,哲宗親政。哲宗親政後表明紹述,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于嶺南。

哲宗、向氏仙去後,徽宗重用致仕回朝的蔡京,蘇軾旋即刻就被蔡京貶到了天崖海角。

米芾得到消息後便迅速南下為蘇軾送行,蘇軾雙手捧硯,贈送好友,留作紀念。

蘇軾書童高俅當官之後,為了討好朝廷權臣,將歙硯消息透露給了蔡京。

蔡京籍觀賞理由,長久置放在自己府中,米芾多次索要,蔡京借故不還。徽宗攜《瘦金體千字文》書卷尋米芾而來,米芾頓生計策,終于要回了蘇軾送給自己的歙硯。

皇上為何只認米芾對《瘦金體千字文》書卷的評定呢?

米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鹿門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曾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曾任無為知軍(遇石稱兄就是在這里發生的)。因他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徽宗詔他為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宮」。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于法度。《宋史.文苑傳》說︰「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飛,得王獻之筆意。為人不似唐人狂放,險而不怪,奇正相生。

米芾自幼愛好讀詩書,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資聰慧,六歲時能背詩百首,八歲學書法,十歲摹寫碑刻,小獲聲譽。雖說他不善官場逢迎,沒有當上什麼大官,但他卻是一個有著真才實學,倍受景仰之人。

米芾平生于書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古代大師的用筆、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學書在傳統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卷入政治漩渦,生活相對安定,後當上書畫博士,飽覽內府藏書,熟諳千載故事,古人得失,如數家珍。他少時苦學顏、柳、歐、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實的基本功。蘇軾被貶黃州時,他去拜訪求教,蘇軾勸他學晉。元豐五年(1082)開始,米芾潛心魏晉,以晉人書風為指歸,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連其書齋也取名為「寶晉齋」。今傳王獻之墨跡《中秋帖》,據說就是他的臨本,其形神精妙至極。

米芾看了看徽宗,又看了看蔡京,說︰「《瘦金體千字文》書卷,說前無古人,是實事求是,皇上是目前為止,瘦金體寫得最好之人,後無來者,米芾不敢苟同,難下定論

得到了米芾的充分肯定,徽宗自然非常高興,他對旁邊的蔡京說道︰「這才是真正的書法大家,練字即是練心,那妄言揣測,奉承誆語,本不該是朝廷重臣書、法大家的言行舉止

蔡京雖然被徽宗數落了一番,心里極其難受,但是蔡京畢竟是幾度沉浮的官場老手,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朝皇上笑臉相向,跪禮致歉。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情殤宋金最新章節 | 情殤宋金全文閱讀 | 情殤宋金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