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新紀元 第九十九章 泰坦尼克

作者 ︰ 輕舟泛湖

1912年4月10日,是一個無風的晴天,海綿平靜。

英國南安開普敦,一艘號稱是「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的豪華客輪,正準備,前往紐約,它的名字叫做泰坦尼克號。

肅穆的黑色艦體上,屹立著如同白玉城堡般的美麗建築群,泰坦尼克號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便是人類的美好夢想達到頂峰時的產物,真切反映出人類掌握世界的強大自信。

遠在波士頓的徐文昊,自然也是從報紙上看到了這個消息,泰坦尼克號的到訪,讓這時的美國都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

「果然,這件事還是發生了徐文昊這時正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里,自言自語說著,「哼,歷史果然並沒有多少偶然,少數人引導甚至主宰世界命運的事實,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望著窗外那些正如工蟻一般辛勤忙碌的普通民眾,徐文昊微微嘆氣一聲︰「並非每一個人,都能透過命運的迷霧,看到自己的一生是何等卑微

這個時代的通訊技術實在是太落後了,因此早在數年前,智腦就破譯了幾乎所有往來于歐洲和美洲的電報訊息,因此也意外獲知了這次由梵蒂岡主導的秘密行動。

盎格魯撒克遜人正密謀著要消滅那些體系外的國際金融勢力,同時也是打壓越來越強大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重整世界秩序。

而他們的計劃,便是通過泰坦尼克來實施……

這個時候,位于波濤洶涌的大西洋上,世界上最豪華的巨輪泰坦尼克號已經從倫敦開出,進行著它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史詩之行——駛向大西洋彼岸的紐約,駛向它永恆的墳墓。

或許百年後,風雲變換,恐怕這時人們還想象不到,這次悲壯亦或偉大的沉沒在百年後會以電影的形式傾訴一場愛的挽歌,就像他們同樣不會知道他們踏上的是一條注定要沉沒的航班。

如今正是二十世紀初,歐洲依然主宰著世界,大英帝國依舊還是那個日不落的帝國,羅斯柴爾德銀團對西方資本世界的統治依舊不可動搖。

只可惜,紅盾家族的強盛日益引發光照會中其他成員的不滿,尤其是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絕對忠于梵蒂岡教皇的耶穌會。

作為盎格魯撒克遜計劃的制定者,他們不允許原本僅僅是作為猶太人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威脅到他們主宰世界命運的計劃。

因此,矛盾自然出現了。

很快,他們秘密開始支持300委員會家族中的兩位後起之秀︰摩根和洛克菲勒,以一個蒸蒸日上的美國為基石,展開了一次挫敗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計劃。

一個日漸強大的華爾街,正野心勃勃地想要取代昔日的第六帝國,于是一場真對大西洋彼岸的陰謀開始醞釀。

對于這個本應用古猶太文翻譯,實際用英文翻譯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東方世界並不是很著名,然而在西方尤其是歐洲,紅盾之名如雷貫耳。

自意大利戰爭後北遷德意志,隱匿三百年後,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徽記——紅盾,重新在西方世界露面,並且迅速取得了統治地位。

之後的一百年里他們支配英荷銀團,壓制瑞士銀團,在全世界範圍里建立起一個資本帝國,甚至歐洲列強的戰和乃可由羅斯柴爾德一言而決,歐洲的政治家驚恐的發現各國之間的戰爭只是一小撮異教徒操縱的游戲。

那時的羅斯柴爾德銀團,時人謂之︰歐洲第六帝國!

美國的建立可以說也和羅斯柴爾德銀團有著密切的聯系,所謂**戰爭本就是盤踞在歐洲大陸的羅斯柴爾德銀團與盤踞在倫敦的英荷銀團對北美主導權的一場爭奪,而當今美國金權的霸主摩根財團正是羅斯柴爾德銀團一手建立的北美分支機構。

美國是金錢的樂土,這里沒有貴族,沒有上帝。

由金錢建立的國家,財富代表了一切,因此美國短暫的歷史貫穿著一條金融斗爭的主線。從**戰爭的歐洲兩大銀團火並,到建國後以華盛頓為首的本土集團背叛歐洲宗主參與到貨幣發行權的爭奪。

從梧桐樹下的第一華爾街,到勝利者定鼎的第四華爾街——美聯儲;從莫里斯的第一美國銀行破產,到摩根財團的建立;從華盛頓流進鮮血的死亡,到戲院里飛向林肯的子彈,一切都圍繞著財富的核心——美元的發行權。

無論英荷銀團,羅斯柴爾德銀團還是瑞士銀團,斗爭的核心始終是在歐洲,美國的爭斗只是全球布局的一角而已。

正是這一忽視,一次次血腥斗爭洗禮後的美國本土力量漸漸成長起來,他們注視著歐洲,期待著擺月兌被人控制的命運。

摩根和洛克菲勒,就如同某部漫畫中寫的那樣︰風雲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雖然斗爭激烈,卻始終沒有一只力量取得絕對優勢,控制美元的發行權。

美國的三個央行都是和美國訂了長期合同,限制了發行美元的年限,時間一到,如果不能續約,就要倒閉。

二十世紀初,美國第三央行結束了,一個新的輪回正要開始,故事的起點也在這里開始。

建立美國第四央行這樣重要的事,歐洲各大銀團的宗主們當然要派出重要人物去美國主持大局。大人物有大格局,號稱世界上最豪華,最壯觀的游輪——泰坦尼克號自然是最適合的最符合乘客身份的選擇。

所以泰坦尼克號的航線當然也是倫敦—紐約,或者說金融城——華爾街。

如何才能擺月兌歐洲的控制,建立自己央行,成為美國真正的主人,而不是代理人,這時是擺在華爾街巨頭面前的首要問題。

雖然華爾街已經不再弱小,而且梵蒂岡和英國共濟會這兩個盎格魯撒克遜人集團,此時都已經拋棄了一直兢兢業業為他們服務的紅盾家族,但是單純從金融角度上來講,與羅斯柴爾德的正面交鋒,依然沒有勝算。

而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讓羅斯柴爾德銀團的人不會出現在討論建立美國央行的會議上。

所以,泰坦尼克號必須沉沒,只要她沉在大海里,羅斯柴爾德銀團和英荷銀團短時間內將無法派出有足夠分量的人物去美國商討央行事宜,他們在美國的力量除了已經叛變的,其他必然群龍無首。

這樣華爾街就可以在一段時間里月兌離來至歐洲的影響,獨自建立屬于自己的貨幣發行機構,而歐洲則鞭長莫及。

此外,羅斯柴爾德銀團、英荷銀團的如此眾多的重要人物罹難,必然造成歐洲金融勢力的內部洗牌,也就是說在歐洲的金融勢力忙完自己內部事務之前是無暇顧及美國發生的事情的,這是西方版的攘外必先安內。

于是,一切都謀劃完全,萬事俱備,只待東風。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開始了它的處女航,滿載著歡呼啟航,載著一批神秘的客人駛向紐約,也不可避免的完成了和水上冰山的歷史性踫撞,僅僅4天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1912年4月14日夜,泰坦尼克號在大西洋沉沒,1年後美聯儲成立,以摩根財團為首的華爾街銀團佔領了美國金融的制高點,廣義上擁有了美國的一切財富,羅斯柴爾德銀團以及英荷銀團在美國百年間注入的資金和掌握的財富化為烏有。

但是美聯儲的建立只是華爾街一系列計劃的第一步而已。

因為這時的歐洲戰雲密布,由于世界上可以瓜分的資源已經瓜分完畢,新興的強國想要獲得相應的資源視乎只有戰爭一途了。

然戰爭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須知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戰爭在近代西方世界從來就是一個生錢的機器,但問題在于戰爭紅利由誰來賺。

就地緣政治來講,美國遠離歐洲,一旦歐戰爆發,必得漁人之利。

在美聯儲建立前,由于美國的貨幣權掌握在以羅斯柴爾德銀團為代表的歐洲銀團手中,歐洲爆發戰爭,則羅斯柴爾德銀團可以在對抗雙方兩頭下注,同時坐擁美國貸款,確保戰爭紅利落入自己手中,並在戰後以戰勝國金主的身份大肆搜刮戰利品。

但此時,美國的金權已經易手,華爾街坐到了漁翁的位置上,而羅斯柴爾德銀團則進退失據。羅斯柴爾德前期為歐洲戰爭進行的謀劃由此全成畫餅,其立場迅速從暗中推動戰爭轉向維護和平。

一戰前西方列強進行了軍備競賽,英德在海上開展造艦大賽,但是卻沒有提到其中的一處關鍵轉變——1912年德國停止與英國的海上競賽,英德兩國聯手緩和歐洲局勢,避免戰爭的發生。

看似偶然的歷史,其實並非如此。

1912年,泰坦尼克號沉沒,隨後英德關系轉暖。

1913年,美聯儲成立。

1914年,一戰爆發。

很顯然泰坦尼克號的沉沒,美聯儲的成立和一戰的爆發有密切的聯系。人類歷史上一切重大事件都不是偶然事件。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908新紀元最新章節 | 1908新紀元全文閱讀 | 1908新紀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