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 第三十章 戰爭創傷綜合癥

作者 ︰ 賀堅強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生老病死好明白。愛別離苦就是相親相愛的人往往分開,恨憎會苦就是不喜歡的、煩的、恨的人往往相遇、相伴,求不得苦就是想得到的東西得不到,五陰熾盛苦就色、受、想、行、識五種**很強烈,如火一樣燒著人,使人感覺很苦。

這些苦前四種主要是**的,由**轉為精神。後四種主要是精神上的,而愛苦、相思苦往往與恨憎會苦相伴。也派生出求不得和五陰熾盛苦。所說人生是苦,不是說人生沒有一點不好的,只是說有這五種苦,誰都免不了,不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

「大師,您說這種痛苦誰都避免不了,那麼聖人是如何規避這些劫難的?朕听說聖人能夠開宗明義,喜樂萬萬年,卻無煩惱這是真的嗎?」

「貧僧三年來游歷天下,所見所聞者無不充滿痛苦,見不到人世間真正快樂的人,越是智者就越發的痛苦,看得深遠之人痛苦憂懼往往就會加倍的找上門來,無人能夠得解月兌。」

趙禎笑著點點頭,對面前的這位高僧很是禮遇,趙家人其實不太信佛陀,他們的祖廟里供奉的也都是道教祖神,面前的這位僧人卻不由他不尊敬,正是這位僧人背著一把怪模怪樣的鏟一路游歷,一路救死扶傷,包拯在應天府發現這位僧人救濟災民不遺余力,寧願自己嚼食草根也要把省下來糧食給那些饑餓的災民。

他將應天府的僧人和寺廟組織起來。組成了龐大的救災團,在災害最嚴重的時候給了官府最大的助力,如果沒有他們的鼎力支持,好多災民根本就等不到雲崢從廣南運來糧食。

所以包拯就上書皇帝,要求皇帝嘉獎這些在救災發揮重要作用的僧人。

趙禎原本沒有在意這位僧人,只想三言兩語嘉獎之後就讓僧人離去,等他和僧人會面之後,才發現這位胖胖的僧人真的是人間的一位智者,言語間很有道理,和自己見過的其他僧人有著本質的區別。于是不知不覺的就多說了兩句。

「陛下。大事不好,信侯發狂了!」鄒同匆匆的走進大殿之後氣喘吁吁的道。

趙禎愣了一下道︰「發狂?他如何發狂?又因何會發狂?」

鄒同跪在地上快速的道︰「信侯原本好好的等陛下召見,還和平章事,參知政事交談。也沒問題。听說還和自己的老師魯清源訂好明日去拜訪的約定。

結果信侯走錯了步花廳。該走左面的走右面去了,被他老師魯清源糾正過後就打算重新走左面,結果監察御史劉度等人就開始指責信侯。話語不听,結果信侯就發狂了」

趙禎皺著眉頭問道︰「結果如何?」

「位監察御史生死不知……」

「什麼?」

趙禎大驚失色,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事態會如此嚴重。想立刻趕過去瞅瞅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監察御史死了,這絕對是大宋黃巢自立國以來最大的丑聞。

想到這里就對僧人道︰「五溝大師,請你暫且去相國寺休息,改日再聆听大師**。」

五溝和尚站起來合十雙手施禮道︰「善哉,善哉,貧僧到底晚了一步,以致釀成如此慘禍。暴戾之毒已經深入骨髓,但願我佛慈悲能保佑他安然度過劫難。」

趙禎看了一眼五溝和尚道︰「大師何出此言?」

五溝再次施禮道︰「貧僧此次入京,並非是為了陛下的嘉獎,而是為雲崢而來,早在蜀的時候,雲崢心殺人的**已經非常強烈,他解決事情的方式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殺!只是後來跟隨彭蠡先生讀書,用聖人的微言大義勉強壓下心頭的惡念,如果他一心讀書,書的仁善意自會慢慢彌平他胸的殺意,可惜他就去了西夏,貧僧擔心他制造殺孽匆匆的跟去了西夏,結果晚了一步,他在西夏已經造下無邊的殺劫。

回到大宋之後,貧僧待與他說法解他心魔,卻偏偏遇上崆峒山盜匪,稍有好轉的雲崢又率部與盜賊廝殺,崆峒山一戰,尸積河谷,以致水流不通。

貧僧前面的努力全部白費,當時的雲崢堪稱一個專司殺人的修羅王,他心的殺意滔天,幾乎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回到蜀,貧僧與他朝夕相處三月有余,日日誦經**,在此過程他還誕育了一個孩,于是乎他感念佛恩,部下代替他剿滅了蜀盜賊,造福蜀百姓,如此殺劫與他無干。」

趙禎不等五溝說完,冷冷的說道︰「結果他去廣南平叛,在尸山血海又變成了一個殺人魔王?」

五溝點頭道︰「正是如此,貧僧在襄陽見到雲崢的時候,他已經成了魔王,心殺意滔天,雖然他掩飾得很好,貧僧還是能從他眼底看到一絲瘋狂。如此殺人魔王,非大宋之福,請陛下早下決斷才是。」

趙禎的身抖了一下,看著五溝道︰「你要朕殺了他?」

五溝和尚施禮道︰「如今他入魔已深,貧僧想要救他恐怕也無力回天,殺了他對他也是一種解月兌。貧僧願意為他誦經三年,助他早登極樂世界。」

趙禎瞅了一眼五溝,對鄒同道︰「送大師出宮去吧!」

五溝也不多說話,再次施禮之後就離開了大殿,趙禎瞅著五溝離去的背影苦笑一聲道︰「雲崢啊,你還真是仇人滿天下啊。」

不等趙禎去步花廳,龐籍等人已經來到了趙禎面前,韓琦將當時的場景重新給皇帝敘述了一遍,當趙禎听到劉度馮悅等人雖然受傷嚴重,卻沒有性命之憂的時候,連他自己都下意識的松了一口氣。

「這事情該如何處理?我大宋可有先例?」趙禎清冷的聲音在大殿上響起。

龐籍出班啟奏道︰「我朝立國將要百年,還沒有明目張膽毆打御史之事,此為第一宗,老臣以為應當嚴懲,以儆效尤。」

「如何嚴懲?剛才有個和尚告訴朕說雲崢已經入魔,殺意難以遏制,應當快快殺掉,你們以為如何?」

龐籍愣了一下道︰「此次事端御史劉度也有過錯,如何能把責任全部推到信侯身上,再說,按照我大宋律法,雲崢也罪不至死。」

趙禎的臉色和緩了一些道︰「著雲崢入殿自辯!」

「陛下,雲崢狂性大發,此時不宜見駕,不如將雲崢囚禁于大理寺,待他神智恢復清明之後再詢問不遲。」出班說話的人正是濮王趙允讓。

「讓他上殿吧,讓朕看看他到底瘋到了什麼程度。」趙禎沒有理會濮王的建議,命侍衛將雲崢帶上來。

不大工夫雲崢背縛雙手走了上來,給皇帝見禮之後,就站在一邊抬頭看和大殿的藻井一言不發,臉上甚至連悲喜之意都沒有。

「說話!朕听著呢,堂堂的雲麾將軍信侯在皇宮毆打個手無寸鐵的御史,致使他們個個帶傷,信侯,你好大的威風啊!」

雲崢見皇帝發問,無奈的回答道︰「罪臣今日進宮,一來想問陛下求個恩典,放那些武勝軍老卒回鄉,二來想和陛下說說狄公的事情,結果走錯了步花廳,被御史辱罵,罪臣一時沒忍住就出手了,事已至此,罪臣沒什麼好說的,怎麼處置罪臣都好,請陛下看在武勝軍老卒為國鏖戰一場的份上放他們還鄉去吧。」

雲崢滿不在乎的態度把趙禎氣樂了,嘿嘿笑道︰「你如今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還有功夫替別人求情?」

雲崢搖頭道︰「自家人知自家事,廣南歸來之後,罪臣心的殺意已經很難控制了,為了不讓自己犯錯,微臣立刻交出了武勝軍,歸來大典之上,耳听得那些百姓譏諷武勝軍的話語,微臣差點命大軍攻擊了,當時唯恐出岔,就快速的離開了現場,這些天在家胡天胡帝,在勛貴將門家狂賭,就是為了磨滅殺心。

本來還想過一陣壓抑了殺心,再覲見陛下,但是沒法,武勝軍老卒的事情如果不解決,他們就會被分散到各個軍營里去了,狄公從大理國回來也是麻煩滿身,如果再不出門,就對不起自己的袍澤了,不得不走一遭皇宮,結果到底出事了。」

趙禎愣了一下道︰「還真有此事?」

雲崢點點頭道︰「回稟陛下,確有此事,您只需問問那些從戰場回來的老兵就知道微臣此言不虛,進入戰場人的精氣神都高度緊張,時刻處在戒備狀態,武勝軍歸來的老兵,一定有不願意睡帳篷,卻喜歡睡樹上的人,好些人沒有人站崗就根本無法入睡,手里沒強弩和刀就一刻不得安寧,身後只要有人靠近,就會不由自主的發起攻擊。

微臣和那些兵卒不同,可能是主帥的原因,只要被撩撥,就會立刻反擊,不殺死對手就渾身不舒服,今日幸虧是在皇宮之,微臣手無寸鐵,只能拿拳頭招呼,如果在外面,微臣會先拿強弩攻擊,而後扔火藥彈,最後再拿刀將他們的人頭砍下來。」(未完待續請搜索樂讀窩,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ps︰第一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的智慧最新章節 | 大宋的智慧全文閱讀 | 大宋的智慧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