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之重裝突擊 第八十九章 爆科技樹

作者 ︰ 咸魚道長

艾迪亞克大陸歷1641年7月28日,位于北半球的獸人帝國南部大草原迎來了今年的最高溫,炎炎的烈日炙烤著大地,原本綠色的牧草更加翠綠,河流水位不降反升,很明顯,現在是雨季了。

從高空俯瞰,就在這草原的月復地,一塊佔據了周圍數千米的鐵灰色圖案盤踞在綠色的海洋當中,其顏色和形狀和周圍的一切都顯得格格不入。

臥龍山軍用機場內,一個新建的供垂直飛行器起降的停泊場上,此刻正狂風陣陣。將原本盤踞在混凝土地面上的灰塵卷走,留下一片干淨的地盤。

就在這平坦的混凝土造物上,一架通體迷彩綠色涂裝的鐵鳥立在上面,起落架穩穩的支撐著龐大的機身,上方的螺旋槳旋轉著,吹出陣陣氣流。

「第一架戰斗機,雖說只是直升機,但也很期待啊。」擔任基地委員長的胡逸站在不遠處的觀摩台上,模著下巴略微思索繼續說道︰「特洛這小子能行嘛?」

不遠處的傅白塵一笑︰「老胡啊,你擔心個毛啊,特洛這小子自從這架直升機被造出來後,一個多星期都呆在那上面,對那些儀器可謂是熟得不能再熟了,更何況還有那保護裝置保駕護航,這次不過是一次實驗,怕啥。」

張遠則興致缺缺的站在不遠處打瞌睡,對這場試飛完全不在意。對來自星際戰場的他來說,任何大氣層內飛行器,凡是飛行速度不超過五馬赫,飛行高度沖不出平流層的,都是渣渣。

不遠處的直升機內,特洛穩穩的坐在駕駛座上,冷靜的調試著眼前的儀表,看著液晶板上的能量格,他看了一下旋翼的熱機狀況,伸出手,打開能源表盤,緩緩啟動,將位于機身上方的泰伯利亞能源箱中的泰伯利亞注入機體的能量運行線路。

5%12%18%27%能量格緩緩上升著,原本空白的底部能量格漸漸地被一層綠色液體填滿,當數據在30%那里停下的時候,特洛停止了能量輸入。

旋翼猛然加速,刮出一陣更猛烈的颶風,原本的巨大的鋼鐵怪獸正式蘇醒!

「塔台,熱機完畢,能量注入完畢,機身狀態良好,可以起飛。」這個曾經的加利亞帝國王子用一種緩慢的語調說著。今年只有十三歲的他在經歷如此諸多的變故後,在這個臥龍山基地內,找到了適合他的職業——空騎士!或許按照另一個世界的叫法應該是飛行員。雖然他只是一個未成年的男孩,但是他的神經反射速度,視力、體力、扛G能力都遠超常人,是成為飛行員的好苗子,玩起直升機來也是得心應手。因此,在經過長達一星期的飛行知識殘暴灌輸和體能訓練後,他如願以償的領導了飛行牌照,正式成為臥龍山基地第二個飛行員。

塔台︰「允許起飛,祝你好運。」

特洛︰「謝謝。」

頭頂上頂著個大風扇的鐵鳥拔地而起

半個月前,得益于臥龍山科研部對泰伯利亞晶體的成功量產化和使用,泰伯利亞晶體正式投入使用,在科研和能量方面發揮出巨大作用,加上小薇這台AI的技術支持,臥龍山的科技水準頓時如同開了外掛一般(其實跟開掛也差不多)的迅速攀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跨過了一戰水平,正式達到二戰水準,軍工技術和民生技術都上了不止一個台階,二十一世紀能造的,臥龍山現在基本都能造出來。在這樣的科技大爆發下,武器裝備也跟著改造升級。

SKS步槍,便是這場科技革命中的新產品。是不是覺得這名字很耳熟?沒錯,這就是原來那個世界紅色毛熊在二戰後生產出的那款半自動步槍。武器開發部以原本杰克用的那支五六半自動為藍本,歷經數個小時的剖析研究後,成功復制出第一把SKS步槍!SKS,也就是西蒙諾夫自動裝填卡賓槍的縮寫。

SKS半自動步槍是第一支發射前蘇聯7.62×39mmM43中間型威力槍彈的步槍。SKS半自動步槍是一種自動裝填子彈步槍,采用普通結構的導氣式武器,配有劍形刺刀。它具有結構簡單,剛度好等優點,是一支性能良好的武器。

西蒙諾夫步槍是一種采用最普通結構的導氣式武器。導氣裝置無氣體調節器,活塞通過推桿抵在槍機框上,活塞後坐行程小于機框的行程,故該槍的自動方式屬于活塞短行程。采用的槍機偏轉式閉鎖機構剛度好,結構簡單,便于生產,勤務性也比較好。

擊發機構屬于擊錘回轉式,由擊錘和擊錘簧、擊針和擊針銷等組成。發射機構屬于半自動發射機構,由阻鐵和阻鐵簧、扳機和扳機簧、扳機軸、扳機連桿、不到位保險、單發桿等組成,並結合在發射機座上。其中單發桿能在槍機後坐壓倒擊錘的同時將扳機連桿向下壓,解月兌阻鐵,扣住擊錘,確保單發射擊。

改槍使用空倉掛機機構。當彈倉中槍彈射完後,托彈簧使托彈板上升至最高位置。托彈板凸齒頂起空倉掛機板,並使其對機匣底面的突出量不大于2.25mm,于是支撐面擋住槍機的推彈突筍並阻止槍機復進,以便射手及時從上方裝彈。

該槍的不到位保險是在槍機未確實閉鎖前,不到位保險阻鐵控制扳機連桿在上方位置,使其對準發射機座上的導稜。此時扣不動扳機,不能擊發,形成不到位保險。另外,不到位保險阻鐵中部有一凸起,當槍機未確實閉鎖時,不到位保險阻鐵處于上方位置,該凸起與擊錘卡槽扣合,使擊錘不能向前回轉。此時,即使扳機連桿對正阻鐵,扣壓扳機也不能擊發,因此,也形成了不到位保險。

手動保險機組成。保險機位于保險位置時,其限制面擋住扳機。扣壓扳機時,僅有不大于2∼3mm的行程。當膛內有彈時,擊錘處于後方位置,阻鐵不會被推動,擊錘不能解月兌而形成後方保險。但當膛內沒有槍彈、擊錘處于前方位置時,卻沒有前方保險。此時,如果機框由于意外的原因向後運動行程較長,以致當其向前復進時會把彈倉中最上面一發彈推入彈膛,形成待擊狀態,故要特別注意。

自動方式導氣式閉鎖方式槍機偏轉式,瞄準裝置機械瞄準具,柱形準星,弧形表尺有半圓形缺口照門。

彈藥使用M43式7.62×39mm槍彈彈容藥量10rds彈倉供彈全槍長1022mm槍管長521mm,4條右旋膛線全槍質量3.85kg槍口初速735m/s最大殺傷力射程1000m(表尺射程),有效射程400m。

總之,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步槍。

當然,穿越眾們為了保住自己個兒那所剩無幾的節cao,這款步槍倒是沒有什麼惡俗的命名,只是在原本的名字上往前面添了個M1641,後綴保留原名,也算是對原本世界紅色毛熊家那個槍械設計師謝爾蓋•加夫里羅維奇•西蒙諾夫的敬意了。

M1641—SKS,就是這款槍的名字了,一個美蘇混合的名字,讓人有些啼笑皆非。

不過,在如今現在整個基地保持科技大爆發,科技樹爆種的情況下,僅生產出這麼一款半自動步槍是肯定無法滿足武器研發部那幫大爺的山寨惡趣味的。

于是,抄襲自美帝主戰部隊使用的M21狙擊步槍的山寨版M21狙擊步槍誕生了!

原本由M14步槍改造而來的M21狙擊步槍,存在槍械略微笨重,彈藥威力過大,全自動射擊時難以控制精度等問題,不過由基地AI小薇主導生產出來的武器,這些瑕疵自然是不可能再存在。

彈藥問題倒是簡單了。

M21狙擊步槍改進自M14步槍,而M14步槍又是賊鷹家加蘭德大神的作品,自然同樣是用的7.62MM口徑的子彈。當時美國軍方強調軍用步槍射程遠的設計思想,並不接受小口徑步槍彈。北約進行彈藥通用化選型時,美國堅決反對任何降低威力、短射程的彈藥,並施加影響,1953年,北約選擇7.62x51.02毫米(.308寸)槍彈作為標準步槍彈。M14步槍並以其為彈藥,7.62x51毫米北約標準步槍彈(彈殼比原有.30-06步槍彈縮短了12毫米),實現了彈藥以及步槍標準化,亦簡化了後勤供應,當然,這對臥龍山來說也是同樣的結果。

M14步槍生不逢時,20世紀60年代美國介入越南戰爭,在東南亞叢林作戰中M14步槍顯得比較笨重,單兵攜帶彈藥量亦有限,而且彈藥威力過大,全自動射擊時難以控制精度。不及北越使用的AK-47突擊步槍。據說,在越南戰場上部份美國士兵會扔掉笨重的M14撿起AK-47使用。1963年美國軍方終止采購M14,1967年選擇了小口徑的M16突擊步槍,M14開始全面撤裝,這導致歷史悠久的春田兵工廠關閉。大量M14步槍按照軍事援助計劃移交給外國軍隊。亦有原廠M14步槍生產線出售給台灣,于1967年1月23日正式簽約授權制造,定型為57式步槍。

M14步槍具有精度高和射程遠的優點,1969年美國軍方根據M14研制出M21狙擊步槍,受到部隊的歡迎。美軍在對阿富汗、伊拉克的戰爭中,重新啟用了更多的配上高精度槍管、兩腳架和瞄準鏡的M14,提供遠射程精確支援火力。經過現代化改造的M14步槍重新裝備軍隊。而穿越眾們,采用的便是這種經過現代化改造的M21狙擊步槍。

至于命名,好吧,腦中無才的穿越眾們還是按照老規矩,給M21步槍安上了一個M1641的名頭,直接改名字叫M1641——SP!其實也就是狙擊的英文單詞,sniper的縮寫罷了

巨大的鋼鐵戰鷹在空中呼嘯而過,靈活的做著各種各樣的動作,空中懸停,倒轉,S型躲避,慣性加速,俯沖拉升各種各樣屬于直升機的格斗空戰技被擔任駕駛員的特洛熟練的運用,僅有十三歲的他,*縱起直升機來,沒有絲毫的生澀和不適,其動作之老練,就跟那些飛行年齡在兩千多小時以上的老飛行員差不多,這當然也得感謝基地AI小薇的暴力知識灌溉法。

看著天空中那個熟悉的身形,一群穿越眾深吸了一口氣,互相對視一眼,皆有一種天意弄人的感覺。

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是一種全新的武裝直升機,擁有許多前所未有的構型設計︰包括狹窄的低阻力流線機身、雙人縱列座艙,此外武器系統並非臨時加裝于機身的火力,而是機身整體設計的一部份,包括安裝于機鼻的旋轉炮塔、機身兩側的武器掛載短翼等,戰斗效率大幅提高。D-225的前座負責控制機上武器,後做則為駕駛席,前座高度較後座為低。D-225的主旋翼齒輪箱、搖擺盤等機械裝置都由機身上部的整流罩包覆,尾衍則沿用與UH-1相同的構型,並采用可收式著陸橇架,這些都是傳統的通用直升機所不具備的。

美國陸軍對D-225印象深刻,但在觀念上仍無法接受完全純粹的武裝武裝直升機,寧可繼續沿用武裝化的UH-1A/B通用直升機。雖然如此,專為攻擊而生的D-225堪稱武裝直升機的鼻祖,其設計上充滿前瞻性,許多特點都成為日後武裝直升機的共同特征。而同時,越南戰場上血的教訓也使美軍很快認識到專業武裝直升機的價值,遂在1964年提出世界上第一個專業武裝直升機計劃——先進空中火力支持系統(AAFSS),發展一種能伴隨地面部隊並提供火力支援的新型專業武裝直升機。

由于越戰吃緊,陸軍已經等不及龐大復雜的AAFSS了,于是暫時擱置該計劃,先發展一種過渡性的專業性武裝直升機以填補AAFSS服役前的空檔。這一過渡性計劃的競標者包括凱門航天的HH-2,西科斯基的S-61,以及貝爾的Model-209。貝爾Model-209于1965年首度試飛,機身結構融合D-225以及Model-207的概念,如狹長的機身、縱列雙人座艙、機首機炮、機身兩側武器掛載短翼、單發動機、固定式著陸用橇架等設計,並沿用了大量UH-1的系統,包括T-58渦輪發動機、傳動系統、平衡式二葉片主尾旋翼系統等,使得風險與成本得以降低。1966年,Model-209擊敗對手取得美國陸軍的訂單,並獲得UH-1H的軍方正式編號(幾個月後即改為AH-1G),成為全世界第一種進入量產的專業武裝直升機,並獲得休伊「眼鏡蛇」的官方名稱。

美國陸軍在1966年4月6日與貝爾簽約生產兩架測試用的AH-1,而第一批110架AH-1G的合約也在數日後隨之簽訂。同年年底,美國陸軍又追加了210架AH-1G的訂單。到1968年,AH-1G的累積訂單已經超過800架;而在1972至73年這段美軍在越戰的吃緊期,AH-1G的總數已經累積到1100架左右。由于AH-1G在裝備、零件上與UH-1高度共通,不僅在戰場上的故障相對于其它新武器而言少很多,後勤維修也方便不少。

AH-1G的機首下方裝有一座TAT-102A旋轉炮塔,內裝一門GAU-2B7.62毫米機槍,備有8000發子彈。AH-1G的機身兩側各有一個短翼,每個短翼有兩個掛載點,可以掛載76.2毫米多管火箭發射器、7.62毫米機槍吊艙等。此外,AH-1G的機首並沒有後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異界之重裝突擊最新章節 | 異界之重裝突擊全文閱讀 | 異界之重裝突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