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穿成 九十二 定親的真相(二)

作者 ︰ 青檸紫檬

姚承明說他並不知道沈家是何時有了要他做女婿的打算,他在那次和周舉人等人一起拜訪了沈啟忠之後,就一直呆在住的地方刻苦用功,等待禮部主持的會試開考。而表弟張紹武則天天出去玩耍,反正有姚氏派來的管事跟著,姚承明也不擔心表弟的安全,他那時候還不知道表弟陪他考試只是幌子,另有重要任務。

等到會試結束,他焦急不安地等待著放榜,別說去沈家走動了,就是出去逛個街都心神不寧。雖然他自我感覺還行,可這是全國所有的舉人在一起比試,他還真沒有強烈的自信他一定能榜上有名,要是他做的文章入不了主考官的法眼,那他一樣還得回去再等三年。可時間對他來說太緊迫了,他不能再等三年啊!

後來會試結果出來了,他高中了!雖然名次靠後了些,是一百六十七名,可好歹上了榜,就這上榜和落榜,距離可是天壤之別!他在得知中榜後的那一天,喜極而泣,對著陳留縣的方向默默地高呼︰「書玉,你听見了嗎?我上榜了!我馬上就是進士了!我沒有辜負你的期望,你一定要等著我去娶你啊!」

成了貢士的姚承明一下變得光芒耀眼,不說同來的幾位舉人除了同樣上榜的周舉人以外都對他巴結奉承,就是一些原本不認識的人也都找上門來跟他攀交情、扯關系,還有沈家也是動不動地派人請他上門做客。沈啟忠對他自然更是熱情,見他不是很會處理人情往來,對殿試的事情也不是很有把握,就對他格外關照,傳授給他不少方方面面的訣竅和技巧。讓他受益良多,因此他對沈啟忠很是感激,把沈啟忠當作一位長輩敬重著,自然和沈家的關系愈發緊密起來。

這樣,不可避免地就見到了沈家的其他人,沈夫人、沈家大少爺沈雲飛、沈家小女兒沈雲羅等一干人,而沈雲羅就是將要和他定親的那個女子,只是當時他並不知情罷了。他單純地認為沈啟忠是想和他進一步親近才讓他認識了沈家的家眷。對于沈雲羅,他只有幾面之緣,除了覺得她這麼大的女子不應該還待字閨中以外就沒有特別的印象了,畢竟,沈雲羅那時已17歲多,這個年紀的大家閨秀早就嫁人生子了。她卻還未定親,未免讓人奇怪了些。不過這都和他無關,姚承明也沒把她放在心上。放在他心上的是那個午夜夢回時常對他巧笑倩兮的名喚書玉的小女子。

姚承明為了讓書玉親耳听到他上榜的好消息,特意派了點墨回陳留縣報喜,還捎帶了很多他在京城買給書玉的禮物。就在他滿懷憧憬地等著殿試完了就回鄉去書玉家提親時,點墨卻在過了些日子後和嚴氏一同回來了。他不知道嚴氏為什麼這個時候會來京城,只當嚴氏太興奮了,要盡快見到他,或者也想見識一下京城的繁華,不過能見到娘親他還是很高興的,就準備找地方安置娘親,不想讓她住在客棧里受委屈。

在二姑姚氏提供的銀錢幫助下。嚴氏特意在京城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宅院,原本他想租的。可嚴氏不同意,非要買下來,還說他以後說不定就在京城做事了,還是買個宅院住著舒服些。他拗不過嚴氏就答應了,後來才得知那宅院竟是為了他成親以後住做準備的!

嚴氏來了京城以後,自然要去沈家拜訪。感謝沈啟忠對姚承明的關心和照顧,就和沈夫人認識了,隨後,沈夫人帶著小女兒沈雲羅去姚家回拜,一來二往的,嚴氏和沈夫人就打成了一片,兩家的關系更是親熱。姚承明當時不知道他娘嚴氏和沈夫人都打著一樣的如意算盤,只當是嚴氏和沈夫人很談得來,就沒在意,他只關心點墨帶回來的消息,可惜點墨帶給他的依然是假消息罷了。

實則點墨回了陳留縣之後就先回姚家見了夫人嚴氏,把少爺姚承明的所有事情和盤托出,而嚴氏在張紹武派人捎回來的信里已經知道了一切,見點墨沒有隱瞞,就打發他去姚承明的書房把他珍藏的那些書玉送給他的東西全部搜羅出來,又寫了一封信,派個家人送到了「天然居」交給了書玉的丫環青梅,然後她就開始收拾東西,又找了姚氏討主意,帶著行李和姚氏送的銀兩進了京城。

等殿試結果出來,姚承明沒有如願外派為官,而是留在了翰林院學習,三年之後再重新考試,委任差事。他自然不知道這里有沈啟忠的手筆,還以為皇上念他年幼,又沒有從政的經驗,先在京城學習學習再說,畢竟在三百名貢士當中,像他這麼年紀小的真沒有幾個,而且都留在了翰林院學習,他也就沒有懷疑什麼,欣然接受了這樣的安排。他想的是,三年就三年吧,他可以先到書玉家提親,三年後書玉已經及笄正好娶她過門,然後帶著書玉去任上,正好過「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幸福生活。可惜,他的打算注定要落空了!

回到京城的家進一步等朝廷的分派時,嚴氏高興地告訴他給他定了一門親事,女方就是沈家的小女兒沈雲羅!姚承明大吃一驚,這是什麼時候的事?他怎麼提前一點消息也不知道?嚴氏笑著安慰他︰「我看那沈家小姐相貌端莊,知書識禮,加上為人大方、處事得體,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兒媳,娘見你這段時日為了殿試勞心,不想你再分心費神,就把事情替你辦了,如今有父母之命,也有媒妁之言,這親事可是做準了!你只要等著迎娶沈家小姐入門即可,別的事情都不用管,娘在這兒都會替你辦得好好的!」

姚承明自然不想就這麼接受這門他毫不知情也絕不會有意的親事,和嚴氏據理力爭一番,無奈嚴氏就是不肯退親,還哭訴起了如何把他撫養長大的苦難史,說她就相中這個兒媳了,別的什麼人想當她的兒媳她都不承認,姚承明要是決意當個不孝子,不接受這門親事她就不活了,一席話說得姚承明無言以對,只能日日借酒澆愁。

之後他也覺得點墨可疑,逼著點墨問清了所有的事情,當他得知娘親嚴氏竟然給書玉送了一封絕情信時更是心痛如絞,如此一來,書玉豈不是把他當作為了權勢和地位而拋棄感情的負心漢?這讓同樣蒙在鼓里的他情何以堪?想寫信給書玉解釋清楚,可嚴氏防著他這一出呢,出門都會派人跟著他,自然不會讓他順順利利地把信寄給書玉,還天天苦口婆心的規勸他,說娶了沈雲羅能帶給他多少多少的好處,讓姚承明不堪其擾,但是,嚴氏是他的娘親,還是把他艱難帶大的娘親,他又怎能頂撞嚴氏,做一個不孝子呢?只能另外想辦法。

他想起沈雲羅芳齡17還未定親的事,覺得里面有古怪,頗費了一番功夫才打听清楚,原來沈雲羅以前定過一門親事,只是在她及笄後還沒來得及嫁入那家家門時,男方突然出了意外,沈啟忠當然不會同意女兒嫁過去守活寡或留在家里守望門寡,加上此時的大宋朝民風開放,還沒有那麼多的禮教約束,這門親事就不作數了。沈家再次為女兒尋找合適的夫婿,可因為沈雲羅沒嫁出去未婚夫就出了意外,被人冠上了個「克夫」的壞名聲,京城里的官宦之家都不願意娶這樣的一個媳婦進門,而沈啟忠也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一般的商戶或百姓之家降低了身份,沈夫人也是不願意把女兒嫁到外地受苦娘家人還看不見管不著,沈雲羅的婚事就成了老大難,她都17歲了還留在沈家當小姐,讓沈夫人發愁的很。

趁著這次春闈,沈啟忠就打起了進京趕考的那些舉人們的主意,想著在這里給女兒挑個夫婿,也不算辱沒了沈家;只是趕考的舉人大多數不是年齡太大就是早已成親,年齡適當又沒有定親的寥寥無幾,他正發愁之際,姚承明就登門了,這樣好的對象自然不能錯過,只是不知道姚承明學問如何,能不能高中,就沒提這回事,等到會試結果出來姚承明榜上有名了,沈啟忠才熱情起來,把他當作未來女婿一樣地關照著、教導著,也悄悄找了關系為他的殿試結果使了力氣,他想著還是不熟悉姚承明的性子,把他留在京城學習三年,女兒嫁過去後熟悉了姚家的情況,將來跟著姚承明到外地也不會被欺負。

姚承明打听不到這麼多,可他听說了沈雲羅「克夫」的名聲後就覺得退親有望,興沖沖地找嚴氏商量退親的事,卻被嚴氏潑了一盆冷水,原來沈夫人已經給嚴氏說過這件事了,說這純粹是造謠,還特意請了嚴氏去京城有名的寺廟和道觀里請僧人和道人重新給沈雲羅算命,把沈雲羅和姚承明的生辰八字一塊給他們相看,那些僧人和道人都說二人是天作之和,沈雲羅也是個旺夫的命格,只是她身上的貴氣重,之前的未婚夫承受不住才出了意外的,而姚承明則沒有這樣的擔憂。沈家的誠意自然打動了嚴氏,更是認定了這門親事!

ps︰

(不忍各位看官等的辛苦,這真相二就上傳了吧,希望大家多多訂閱支持,不枉我胳膊、手指酸痛還碼字出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佳偶穿成最新章節 | 佳偶穿成全文閱讀 | 佳偶穿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