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穿成 四十二 臘月迎新忙

作者 ︰ 青檸紫檬

一轉眼,就進入臘月了,屋外寒風呼嘯,像野獸的嚎叫,常常擾得睡不安穩的書玉從夢中驚醒,抬頭望望黑漆漆的窗戶,不知道何時才能天明?現在她的傷勢已經好了大半,雖然不能劇烈運動、長時間站立或走路,但在床上翻個身還是可以的。還沒翻幾下,就听見黑夜里有個聲音問道︰「姑娘怎麼了?是不是要起身?」書玉忙說︰「不是不是,我就是睡醒翻個身而已,紅提姐姐你不用起來,趕緊睡吧。」「哦,奴婢知道了,姑娘要有什麼事盡管叫奴婢。」剛才的聲音帶著些睡意再次響起。書玉「嗯」了一聲,房內重新回歸黑暗與寧靜之中。

天終于亮了,書玉迷迷糊糊地還沒睜開眼,就听見對面傳來????的穿衣聲、穿鞋聲,小心開門關門的聲音,隔壁也傳來一陣開門關門的聲音,小聲說話的聲音,腳步走遠的聲音……然後書玉就醒了過來,她知道剛才是兩個丫環起床了,要去廚房準備一家人的早飯還要給自己熬藥。說起這兩個丫環,現在卻已經是他們家的奴婢了,當初鄭氏特意挑了兩個老實听話、干活不會偷奸耍滑的丫環,讓她們留下幫忙,段氏總覺得不是自家的人不是很好意思使喚她們,只讓她們幫忙熬藥、照顧一下書玉,家里的活計不肯讓她們沾手,實在忙不過來了就挑些輕松的給她們做,兩個丫環也不敢不听,段氏怎麼吩咐就怎麼做。這事讓天天來他們家的張紹英看在眼里,回去給鄭氏說了說,第二天鄭氏就把兩個丫環的賣身契給送了過來,言明兩個丫環現在已歸李家,生死都有李家決定,和張府再無半分瓜葛,並請段氏看在她是為照顧書玉真心著想的份上一定收下這兩個丫環,不要拒絕。

最終兩個丫環留在了李家,成為了李家的奴婢,段氏也沒再給她們改名字,還是叫紅提、青提,把她們倆暫時安置在書浩的房間里,書浩本來就和書文一個房間睡,屋里也沒擱置什麼東西,她倆把從張家拿回來的行李一收拾就住下了。自她們倆來後段氏私底下倒是注意了一段時間,沒听見她倆說什麼抱怨的話,而是像之前一樣老實本分,安排她倆干什麼活也不挑挑撿撿,對自己一家人都恭恭敬敬地,並且從不在李宏業面前亂晃,段氏這才算是放下心來,把她們倆當成自家人看待了。不過他們一家都是從鄉下出來的,也不習慣動不動就使喚她們倆,就是讓她倆幫忙做些家務活、照顧一下書玉和書浩罷了,一家人對她倆都很和氣,慢慢地她倆在李家就適應了並逐漸喜歡上這個不太富有卻充滿溫情的新主人家,性子也不再那麼拘束,和書玉姐弟三個相處的都很好,書浩天天攆在她倆後面叫著「紅提姐姐」、「青提姐姐」,別提叫的多歡了,她倆對這個最小的主人也最疼愛。

之前為了方便自己夜里照顧書玉,段氏在書玉房里另放置了一張小床,每夜都睡在那兒,後來看她倆對自家的三個孩子的確很好,就安排她二人在書玉房內輪流值夜,書玉在她倆的精心照顧下也一天天好起來,又開始動腦筋想做生意的事情了。自從有了兩個丫環的幫忙,段氏就騰出手來,不再每日圍著書玉打轉,在書玉的多次建議下又把生意做了起來,劉老板自然高興得很。在李家沒再供菜的那段日子來他店里吃飯的客人明顯少了些,還有客人三天兩頭地詢問李家的菜啥時候再送來,讓他賠了不少笑臉才應付過去,如今段氏能繼續供菜,他真是求之不得,馬上又要過年了,生意正是好的時候呢!

很快院子里變得熱鬧起來,李家幾口都起身了,紅提和青提也做好了早飯,端到前面廳堂擺放好,等李家幾口坐下吃早飯不用她們伺候時她們又回到廚房,紅提抓緊時間吃飯,青提端著一盆熱水去給書玉洗漱,幫著書玉穿衣梳頭收拾好,紅提帶著書玉的早飯就過來了,青提下去吃飯順帶收拾廳堂的桌子。段氏把李宏業和書文都送走後,就會帶上青提去菜市買食材,回來開始做供給飯館的下酒菜,忙忙碌碌的一天就開始了。因為李家的下酒菜有了點名氣,其他一些飯館老板也想讓李家供菜,段氏原本不想答應,被書玉勸說一通才又應承了一家。那家飯館在距離劉老板飯館比較遠的地方,他們自己派人來取菜。這樣一來,既沒有影響到劉老板的生意也給自家的下酒菜拓寬了銷路,書玉感到很滿意,這才能讓自己的事業之路繼續發展嘛!

進入臘月的第一個節日是臘八節,書玉記得後世有首民謠很流行「老太太您別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送完灶王就到年」,還有一首兒歌流傳也很廣「小孩子,你別饞,吃罷臘八飯,馬上糖瓜粘,盼到新年穿新衣,吃好飯,還有人給壓歲錢」,這些民謠和兒歌開頭說的都是臘八節。在臘八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粥,書玉後世吃的一直是甜味臘八粥,可來到這個時代前幾年她娘做的都是咸臘八粥,粥內除了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以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開始書玉真是吃不慣,後來她長大了開始學做飯就做兩樣臘八粥,一甜一咸,讓家里人自己選擇,好在小孩子都喜歡吃甜味的,慢慢他們家的臘八粥就都做成甜味的了。

今年的臘八粥書玉沒能親手做,可段氏早已熟悉閨女的口味,照樣煮了一大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出來,為了讓自家的臘八粥更好吃,送人的時候更能得到稱贊,段氏還特意放了些桂圓、蓮子、核桃仁、銀耳、葡萄干等營養好吃的東西,臘八粥還沒煮好,那香味就飄出廚房老遠,勾引得書文書浩都跑到廚房里,書浩更是急得直嚷嚷︰「娘,臘八粥煮好沒?先給我盛一碗解解饞吧!」段氏一邊笑罵他一邊使勁攪動鍋里的粥防止糊鍋,這臘八粥要是有了糊味可就不好吃了!

等粥煮好之後,段氏先盛出一碗放在廳堂長案上,點上香插進香爐里,算是敬神,然後給左鄰右舍、張家、劉老板那兒、書文學堂的先生家還有李宏業的上司和要好的同事家各送一碗,當然也要留夠自家人吃的粥。等出去送粥的李宏業、書文、青提都回來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把紅提和青提也拉到餐桌旁,每人端著一碗熱乎乎的八寶粥一邊說說笑笑一邊慢慢品嘗起來,在冷風刺骨的寒冬臘月里,臘八粥給他們帶來的不僅是美味可口的食物,更是滿滿的歡樂與溫馨。

到晚上,全家都要剝蒜皮,然後浸入盛滿醋的壇內泡成臘八蒜。書玉自然沒動手,只象征性地剝了幾瓣就被紅提接過去了。李宏業一邊剝蒜一邊給大家講有關臘八蒜的由來︰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臘八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有句民諺說︰「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後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說著說著李宏業又給大家講了一件趣事,說︰「臨近年關,街巷胡同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麼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臘八算來)欠債的人听見吆喝心里咯 一下,怎麼街上還有喊著催債的呀!再說了,你一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麼過。」他把做小買賣的小販的吆喝聲學得惟妙惟肖,逗得大家捧月復大笑,剝蒜也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

過了臘八,段氏一邊繼續做著那些菜,一邊抽空給全家包括紅提和青提每人扯了一身衣料,讓針線活不錯的紅提幫著裁新衣、做新鞋、繡新床枕,家里里里外外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因為段氏的嚴令,書玉只能在房間內少量地活動一會兒,大部分時間還是呆在床上,紅提為了陪她就把針線活拿到她的房間去做。看著紅提時而飛針走線時而迅速地打個結,然後放到嘴邊用牙一咬,線就斷了,手指頭再一揉一搓,一個新的結就打好了,動作麻利而流暢,書玉真是羨慕的不得了!這古代女子的手可真是巧啊,不像她後世什麼針線活都不會做,縫個扣子還能勉強,別的什麼都做不了,來到這個時代以後,雖然跟著段氏也學了一點,可她心思都放到了搗鼓飯菜上,水平還真不咋地。「哎!以後等生意做起來了還是好好學學針線活吧,要不以後肯定被人笑話!」書玉在心里嘆了口氣,對自己說道。

當街上斷斷續續響起鞭炮聲時,小年就到了。這是正式進入新年了,民諺有雲︰「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兒捏餃兒,初一撅著亂作揖兒!」年味越來越濃,家里也越來越忙,按著過年的規矩,哪一樣都不能馬虎。學堂先放了假,書文被段氏支使得團團轉,李宏業作為一家之主雖然不用操心家里的小事,可置辦年貨卻離不開他,再加上今年是他們第一次在城里過年,過完年還要回老家拜年,總要多買些城里才有的東西回去送禮,所以他也是忙的厲害。全家最清閑的一個人就是書玉了,她因禍得福,過了一個最輕松舒適的年!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佳偶穿成最新章節 | 佳偶穿成全文閱讀 | 佳偶穿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