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空間 第240章 緬甸之行(中)

作者 ︰ 青島老夢

密支那整個城市安祥地座落在伊江西岸的江堤下,難怪緬人稱其為密支那,原來密支那是緬語,意為「大江邊」。市區海拔僅145米,北靠庫芒山,東、南、西三面是一望無際的沖積平原,整座城市綠樹成陰,自然綠化覆蓋率達80%以上,遍布著高大的合歡樹、菇谷賓、椰林、檳榔、棕櫚、木棉、羊蹄甲、芒果、竹林、菠蘿密樹和古榕等熱帶植物,自然風光美麗誘人。市內最高鋼混建築物不超過四層,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鐵皮樓房或平房,城郊還有不少茅草房。如果乘坐飛機從空中俯瞰,很難發現森林掩映下的密支那。密支那沒有城市那種慣常的的熱鬧與喧囂,而更多的是充滿了田園牧歌式的恬淡,在我看來,密支那不是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城市,而是坐落在伊江邊的大寨子。

朱斌對這里的植物也很感興趣,空間里的西邊還有大片的草地呢,于是對各種大樹灌木都很有興趣的弄了一些。在郊外還雇了幾個人專門挖一些朱斌看好的小樹。第二天早晨朱斌到了地方一看,說好的一棵小樹緬幣500元,結果這些人很熱情的挖了兩千多棵,也不知道晚上找了多少人幫忙。

最後一算,朱斌給了領頭的100萬緬幣,相當于六千多人民幣吧。挖樹的緬甸人很是開心,好像是發了大財一樣。有一些朱斌也不知道不認識的小樹,反正都交給清風住在空間西邊的空地上。

吃了早飯,朱斌找了一個玉石生意的中介,說想去孟拱。

孟拱在密支那西南50公里,孟拱是緬甸最大的玉市。緬甸最大翡翠出產地是帕敢地區,其實就在孟拱西北50公里的帕橄,帕敢才是翡翠產地礦區心髒地帶,現已發展成以翡翠采礦為主的城市,形成從龍肯到帕橄的十里長街,被稱為小香港。

帕敢市是玉石的主要產區,也是一個政治關系十分復雜的地區,既有政府官方的勢力,也有地方少數民族的勢力,治安條件極差。帕敢不對外國人開放,只有經過特批和在官方情報部官員的陪同下,方可進入該地區,且整個安全均由他們負責。帕敢市位于霧露河流域,這里有賦存玉石的沉積層位及原生礦床,沉積礦床屬外生礦床,分布在第四紀沉積層底部及現代河床沉積層之中。比如規模較大的紅寶龍公司就有員工四五千人,有十幾個場口的采礦權。現在帕敢玉石礦的開采已經不是原來那種千軍萬馬共同開采的場面了,開采權逐漸集中,開采人員減少,開采規模明顯擴大,已從單純的手工肩擔人挖的狀況轉向大規模機械化開采。

最後朱斌要去帕敢付出了200萬緬甸幣,相當于人民幣1.175萬。

第二天一大早朱斌和向導中介一起坐車去孟拱,先給了向導100萬緬甸幣,向導是華裔,長輩稱他為「貌剛」,同輩稱他為「哥剛」。「貌」意為「弟弟」,「哥」意為「兄長」的意思。

這邊的道路明顯的差了很多,50公里的距離竟然走了兩個小時,孟拱的大街上有一些巨大的翡翠原石被當成標志物擺放著,孟拱只能算是一個小縣城,以前是緬甸最大的翡翠原石市場,現在的翡翠集市已經前移到了交通更為方便的中心城市,曼德勒,哥剛帶著朱斌找了一家賓館先訂好房間,說是二星級其實就和國內小旅館差不多。

下午哥剛就帶著朱斌隨便走了幾家有翡翠原石的華人家庭,按說這都不是服務內容,只是朱斌的錢給的足夠,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下午轉了四家,晚上又走了一家,第二天上午也沒閑著,去了三家,到了晚上回到賓館,朱斌已經看了12個經營翡翠原石的家庭,都是偷模的進行的。

好的差的選了36塊原石,這里的原石卻是比國內便宜不少,這樣的原石國內起碼每公斤1萬-3萬人民幣,在這里只需要4千-8千人民幣一公斤。

也有個別表現好的石頭論塊講價,15萬買了一塊只有3公斤的小石頭。

朱斌更渴望的是到礦區看一下,所以在賓館又睡了一夜,第二天就出發直奔帕敢,路上經過一個叫做加邁的地方吃了一點東西,道理也越來越難走,全部是土路了,坑坑窪窪是在顛簸,暈車的是絕對不能來的,非吐出苦膽不可。

帕敢這是緬甸的一個地名,位于緬甸北部霧露河上游西岸,盛產翡翠原石。老帕敢對面有個地方叫「勒馬拱」,意即挖下去一寸就產玉。

要是認為帕敢是一個村或是一個山頭或是一個礦那就錯了,這是一塊35公里長的15公里寬的一大片區域,北達干昔南至會卡,長約35公里,西至度冒東界龍塘,東西寬約15km,區內的廠口星羅棋布,著名的達木坎就在比較南邊的位置。

一路上七拐八拐的也不知道走的什麼路,反正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才到了。

帕敢地區是一個愛好翡翠魂牽夢縈之地,要是雨季到達這里可真的不是什麼好主意,什麼泥巴陷到腰啦、游泳出帕敢啦、大象拉轎車啦,都是真實出現的。好在現在是1月初是屬于旱季,帕敢有專門接待「外國人」的「賓館」,叫作玉都,是一個只有三層的磚混小樓,三人間,還沒有熱水,卻40美元一天。在剛哥的推薦下,我們住進了一家有電視、空調和太陽能、價格又不過百元人民幣、總共也只有四個房間的私人小旅社。雖然家俱、電器一應俱全,但當看到院子里擺放的柴油發電機和客廳門後成排的蓄電池組時才明白︰帕敢和緬甸其他地區一樣,電力供應不足,電器恐怕全是擺設,一樣也用不上了。

開賓館的老板也是華人,會說國語但是里面還經常參雜著一些緬甸語和英語,可能從出生就在緬甸的原因吧。帶路的剛哥和賓館的老板是老相識,可能都是華人的原因吧。

吃了點午飯,就是蛋炒飯而已,到了下午剛哥帶著朱斌去翡翠市場轉轉。市場不算大,也就是一條不長的街道,里面卻挺熱鬧,人群熙熙攘攘,有緬甸商人、騰充人,也有少量隨便逛的內地人,當然更少不了見縫就鑽的「黑旮旯」,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以各種各樣的語言和手勢討價還價。

再看看翡翠,街道兩旁、鋪面內外全是原料,各個廠口一應俱全,自然免不了一些「水沫子」和做了假皮的原料在其中魚龍混珠,也有少量的翡翠片料和工藝十分簡單的半成品。

雖然人不少,但是看得出來,如今帕敢的翡翠交易已經大不如前了,主要的原因是客商少,究其原因是因為緬甸政府控制了翡翠產地,大幅度地提高稅收,加強了對礦區的開采和銷售管理,在礦區就地估價上稅的同時,嚴格限制外國人進入「敏感地帶」。買家少了,價錢就會低下來,于是,大多數翡翠原料尤其是優質品被運到了瓦城去銷售和拍賣。帕敢市場上交易的多為中、低檔翡翠原料和全賭料,少量高檔料在個人的手中,由于沒有經過政府相關部門的估價和納稅,所以不敢明目張膽地在市場上交易。都是暗地里交易的。

如果是塊頭大的原石,攜帶出境是比較麻煩的,所以一些經銷商會幫你報關運輸。在這里買的原石剛哥是能得到10%的中介費是行規,一般商家都不會少了剛哥的那一份。

隨便進了一家店,牆角去看那塊青皮大料︰邊上擦了幾個口,現出油青偏菠菜綠的顏色,皮殼極薄,手電照射之下,整件石頭到處可見綠油油的一片,細一端詳,竟然是緬甸人稱之為「文莫」的一種石頭,根本不是翡翠。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如意空間最新章節 | 如意空間全文閱讀 | 如意空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