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空間 第四零九章 春風化雨陣

作者 ︰ 青島老夢

朱斌說道︰「看吧,不叫你來。想看最新文字章節?快來閱吧,記住地.w-w-iaos-uo——!你非來,不叫你拿鐵鍬,你非拿,你城市長大的孩子,那有使用鐵鍬的手呀。」

于是一場勞動就結束了,旁邊的基地營房,已經建築的很好了,幾台中型的風力發電機組還在轉著,這邊幾台是10kw的發電機組,風輪直徑就有9米,塔高13米。

夢琪進入營房休息,朱斌獨自一人出發,騎上營房的沙地四輪越野車,隨便出去溜達。

其實朱斌是要在這個巨大的區域擺設一座陣法‘春風化雨陣’,這座陣法,是空間《金篆玉函》中的72座大陣之一,主要作用就是凝聚天地的水氣,在晚上形成水珠滋潤大地。

這片治沙的基地是沿著黃河和沿黃公路的方向畫下來的一片區域,幾乎是一塊沿著黃河25公里長乘以4公里寬的區域。先是找到這片區域的四個角,好在治沙分公司已經在界限區域設置了石質界碑,上面刻著如意集團治沙分公司的字樣還有年月日等等。

朱斌只需要在四個角的方位大概區域埋設四塊玉石篆刻的陣牌,玉石牌子是朱斌提前都篆刻好了的,還在空間中做過實驗,效果還是不錯的。能夠吸引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晚上形成小水滴,猶如下了一場小雨。沙漠中雖然干旱,水蒸氣也很少,但是陣法可以吸引附近的水蒸氣聚集,即使百公里外的水氣也能慢慢形成吸引力,況且,西邊十公里外就是黃河,還用擔心沒有水氣嗎?

‘春風化雨陣’的奇妙還在于,只有春風吹起,他才會深度啟動,得到的水氣滋潤就會最多,一旦深秋氣溫變冷,陣法就是處于半停滯狀態,冬天幾乎處于休眠狀態。♀這樣的神奇陣法也是朱斌在空間中學習實踐了很多次才成功的。

四個角跑一圈下來。也有六十多公里,最後朱斌到了中間的位置,找好準確的位置之後拿出鐵鍬,挖出了一個兩米多深的坑,拿出最大的一塊玉石放進去,旋轉一下,找好位置,然後雙手掐住法訣,揮出右手打出一串先天真氣形成的印訣。一股淡淡不易察覺的白光,一閃而過。

朱斌知道陣法形成了。把深坑填埋好了。然後開車往南邊走。到了治沙基地營房,夢琪在營房里喝了一會咖啡,感覺外面的熱氣已經有點過去了,已經下午四點多了。正好從營房出來看見朱斌騎著沙地越野車到了營房。

夢琪說到「田野涼快了,我們去兜兜風吧?」

朱斌一揮手︰「上車。」

一望無際的大沙漠也不用顧忌什麼紅燈,單行之類的,很是爽利。

這里雖然是沙漠,但是沙地上還有一些原生的小植物,朱斌肯定是會保留這些原生的小植物,這樣也更容易形成綠化帶,加上大筆資金的支持和‘春風化雨陣’的威能,這片1萬公頃的沙地朱斌有信心明年的春天就會變成綠洲。

當天下午。朱斌和夢琪還有集團治沙辦公室的副主任加上庫不齊治沙分公司的經理幾個人一起出發,要到黃河西岸,去烏蘭布和沙漠治沙分公司去。

跨過黃河,西邊就是阿拉-善盟,這邊的沙漠叫‘烏蘭布和沙漠’。這里相對來說海拔較高。而且沙漠的規模更大,雖然烏蘭布和沙漠面積不是很大,但這里是真正的沙漠,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季風強勁。沙漠南部多流沙,好在朱斌先看中的是靠近黃河的沙漠東部和東北部區域‘巴彥木仁蘇木’,這里緊鄰黃河,在磴口縣到烏海市80公里的中間位置,年降雨量100——220毫米,年蒸發量2900——3200毫米。

阿拉善巴彥木仁蘇木是黃河邊上的一個小鎮,總人口只有2600人,有沙漠人參肉蓯蓉、滋陰壯陽的鎖陽和藥用價值較高的甘草,黃河鯉魚、黃河鯰魚以其肉質鮮美聞名全國。

黃河西邊兩公里就是大沙漠,靠近黃河這一片無人區的沙漠就有南北120公里,東西100多公里,這1萬多平方公里的區域還只是沙漠的冰山一角。還只是這一大片沙漠的東邊靠近黃河的一片。南邊還有騰格里沙漠沙漠3萬平方公里。

這邊的沙漠也是仿照黃河東邊的‘庫不齊沙漠治沙分公司’的情況,政府撥給了1萬公頃的沙漠,如意集團只需要付出1元人民幣就可以得到,等待這邊沙漠治理成綠洲,如意集團規劃投資7.5億元。

原來朱斌以為能給一片四四方方的土地,沒想到地方政府非要給一片長方形的土地,也許這樣會更好的保護黃河。這片一萬公頃的沙漠,相當于100平方公里,地方政府也仿照‘庫不齊沙漠治沙分公司’那邊的情況,劃了一塊沿著黃河25公里長乘以4公里寬的長方形區域。

朱斌覺得也還不錯,取水更容易,這邊風更大,風力發電設備豎立在沙地上,汽車老遠就看見了六座十五六米高的風力發電設備。

烏蘭布和沙漠治沙分公司的基地營房就設置在黃河邊上一個叫做上攤嘎查的地方,屬于巴彥木仁蘇木鎮子比較北邊的一個嘎查。實際上,蒙古語‘嘎查’即漢語行政村的近義詞。

烏蘭布和基地營房前面也用防水材料鋪設成了一個水庫,向東鋪設了4公里揚水管道,直接從黃河中取水,這邊需要的揚水泵站功率更大,因為這邊海拔較高。

主要依靠巴彥木仁蘇木鎮子上的五個嘎查的兩千多人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邊能夠提供的勞動力最多不會超過三四百人,所以只能從北邊50公里外的的磴口-縣招人,通過在飛機上看的資料顯示,已經大概招聘了大概3000人的植樹隊伍。

朱斌隨著烏蘭布和沙漠治沙分公司的經理帶領,隨便走了半個小時,看天色馬上黑了,只能先去吃晚飯再說。

第二天一大早,朱斌和夢琪還有一大幫人早起,去觀察這片沙漠,十五六天以前栽種的紫沙柳有一些已經明顯枯死了,雖然還有人過來澆水,朱斌大體看了一下如果再不下雨成活率還不到六成的感覺,這邊的確比東北邊的庫不齊治沙分公司的環境要惡劣的多。

看來沒有陣法的保護和滋潤,等到了冬天能存活下來的能有三成就算萬幸了。這還是有人澆水的結果,畢竟地方太大,也不可能鋪設滴灌,也不可能有那麼多人手天天去澆水。降雨太少,蒸發量太大。

這里雖然氣候惡劣蒸發量大,也不是光禿禿的沒植物,沙地上零零散散的有一些原生植物,什麼狗尾草,芨芨草,蘆葦,沙竹,苦豆子,沙棘、梭梭,還有沙生冰草,和沙蔥,沙蔥收割一些還能炒雞蛋,味道不錯。而且地勢低的地方,還經常會有一些小湖泊,說是湖泊,大部分水深只有幾厘米十幾厘米罷了。

沙楊和紫莎柳的樹苗根系有兩米多長,所以在沙地上挖深坑也不容易,朱斌還看見幾台小型打樁機,柴油啟動之後,會在沙地上打出一個兩米深碗口粗細的坑,要趕快種上樹苗,否則一有人走動,沙子就很容易塌了。用卡車運來的營養土把坑洞填上,沒有營養土光靠沙子,即使成活也長得很慢。朱斌也親手操作機器打了幾個樹坑,一個小時能打十個樹坑,一畝地種二三十棵樹,一台機器一天能打出三四畝地,比人工挖坑快多了。

塊睫植物‘蓮花野芋’種植起來就簡單多了,拿鐵鍬挖一個三十多厘米的小坑,把外表像是土豆和地瓜差不多的塊睫埋在下面,鏟上一鐵鍬的營養土,然後澆水把坑填滿,等水全部滲透到沙子里,然後用沙子埋平就可以了。就等著底下的塊睫發芽就可以了。一般來說不需要再次澆水,除非一次降水都沒有,那一個月後需要再次澆水一次,以後機會就不用再管理了,生命力強的很。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如意空間最新章節 | 如意空間全文閱讀 | 如意空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