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空間 第三九六章 法國並購

作者 ︰ 青島老夢

因為要考慮到工廠不能太小,設備不能太老舊,品牌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如果品牌太大,全資收購肯定會受到法國政府的干涉。口頭上說是自由社會,其實也是處處設限。只是他們要求別的國家開放市場罷了,自己是不會開放的。

不相信?那你就去歐洲主要國家開個超市看看,連開個大超市都不允許,都要嚴格審查。他們把大超市開到全世界這是可以的,別人到自己土地上開大超市絕對不行。特別是我國要去收購企業,特別是他們的優勢企業,受的審查更多。生怕我們派過去間諜把他們的技術偷跑,當然要是美國人去法國投資他們是歡迎的,這就是意識形態的問題的。雖然2008年之後稍微好一些了,因為歐洲的經濟危機影響太大,法國經濟增長率只有0.2%,所以對待我國的並購也持贊同的態度了。

朱斌還沒等廣告拍攝,就帶著一大票人馬飛去了法國,正好19座的私人飛機滿座。

朱斌的飛機在法國戴高樂機場降落,下了飛機就遇到歡迎朱斌的人群,朱斌一看原來是如意公司法國分公司的員工還有如意醫藥在法國的員工。朱斌忍不住小聲說了一句︰「不是不讓他們來接飛機嗎?怎麼來著這麼多人?」

老錢說道︰「粉絲的狂熱,不是公司禁止接機就能控制得住的。」

朱斌一听是自發的接機,也不好說什麼,也只能面帶微笑和接機的三四十人一一握手寒暄幾句,這才離開戴高樂機場,沿公路往西南方向走了20公里,進入巴黎市中心。♀

巴黎朱斌可是來過好多次了。包括來搬運博物館的那一次,自然是輕車熟路了。

在酒店安頓下來,下午去如意公司法國分部看了一下,傍晚又去了如意醫藥法國分公司轉轉。對朱斌來說就是隨便轉一轉,對海外分公司來說,董事長到公司也是一件人人期盼的大事呢。

同埃菲爾鐵塔、盧浮宮一樣。化妝品也是法國的標志物之一。法國化妝品遠銷全球218個國家和地區,光法國歐萊雅集團一家企業每年盈利高達40億歐元。化妝品行業成為繼法國航空業、汽車業和食品工業之後的第四大出口產業,這不能不說是法國的驕傲。

法國的化妝品檔次齊全、品種繁多,匯集了蘭蔻、迪奧、嬌蘭、香奈兒、碧歐泉、嬌韻詩、希思黎、歐萊雅等眾多世界知名品牌。

法國化妝品業發展迅速,不僅因為它有種類繁多的產品,而且還得益于一個配套完整的銷售體系。法國化妝品的銷售渠道主要有4種︰第一,佔54%的大眾消費,包括家樂福等大型超市的銷售。第二,佔27.6%的品牌銷售。包括賽膚蘭、瑪麗奧諾和諾西貝三大化妝品專賣店以及春天、老佛爺和莎瑪麗丹等大型百貨商店。第三,藥店銷售。♀消費者很認可這種購買方式,因為在藥店,可以得到更科學、更有針對性的皮膚護理方面的建議。第四,直銷。行業組織在法國化妝品的營銷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法國香水和化妝品聯合會有100多年的歷史,聚集了歐萊雅、香奈爾、迪奧、嬌蘭、嬌韻詩等250個世界知名的法國品牌,佔法國市場份額的97%。據聯合會國際部副部長海納.雷波羅介紹,聯合會在追蹤世界化妝品行業的發展、建立企業間的聯系和參加國際交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法國的化妝品公司非常注重化妝品的研制。每年都為研制新產品投入大量資金,一些法國化妝品公司還在國外專門設立實驗室,對當地顧客群體的消費需求進行科學研究。以蘭蔻為例,該品牌在世界各地都以統一的標準生產銷售,但我國市場上的蘭蔻產品則加入了更多的美白成分,以適應國人的膚質和以白為美的審美心理。法國化妝品之所以在世界化妝品市場稱雄。僅靠「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上乘質量顯然是不夠的,他們的營銷概念尤其強調國際化和全球化。這就是說,化妝品不僅針對一種膚色或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用戶,而是面向全球女性。

第二天開始,朱斌才和研究院化妝品部主任王磊一起去了三家化妝品企業視察。其中兩家在巴黎附近,另外一家在里昂,這里距離瑞士的日內瓦不遠。

朱斌根據這三家企業的情況分析了一下,共同點都是在法國2000家化妝品企業中聲名不顯,這樣收購行為不會遭到法國政府的反對,第二就是企業設備先進,規模適中,而且都是沒有上市的企業,基本都是家族企業,這樣收購行為需要溝通的關聯方就少很多。第三就是擁有比較完整的銷售渠道,雖然銷售渠道還比較稚女敕。

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法國化妝品界,破產淘汰也是常有的事情,畢竟有兩千多家化妝品企業呢。

研究院化妝品部主任王磊已經做好了前期的工作,有全面的調查報告,有基本的溝通和初步的談判協商。所以朱斌和老錢也就是跟著看一看罷了。

朱斌自己屬意的還是距離巴黎比較近的兩家企業,畢竟有一天需要出口的話,在巴黎生產也是身份和時尚的象征之一。

再者說,國內的優勢化妝品的品牌接二連三的被外資收購,早期的美加淨,近幾年的小護士,大寶,絲寶等。特別是著名企業丁家宜,被全球五大化妝品公司之一科蒂集團僅4億美元收購了。丁家宜公司可是具備年產4000萬支的能力,這可不是一個小企業呀。

兩天的時間,朱斌和老錢走訪參觀了巴黎近郊的兩家化妝品企業,發現兩家企業都差不多,都是家族企業,都沒有上市,設備都很先進,只是一家產能大一些,一家產能小一些罷了。兩家企業也擁有六個品牌,雖然不是十分著名的品牌,但是也有一定的人氣基礎。

朱斌回到賓館一商量,朱斌的意見是收購規模較大的一家,如果有可能兩家都收購也是可以的。

其實也花費不了多少錢,當然這是朱斌的想法,幾億歐元朱斌去美國度假幾天就賺回來了。

有了老板的無所謂的態度和大膽往前沖的支持王磊也很開心,老板有實力,自己說話也硬氣。

王磊帶領的團隊向兩家法國企業發起了全面要約收購意向,收購兩家企業100%的股權,沒想到兩家企業的員工不但沒有示威反對,幾乎一致表示支持,因為朱斌的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名和如意集團世界五百強的大企業名聲在外了。

就連小員工也知道如意集團一旦收購成功,薪資水平起碼上漲30%。

兩家企業的高管這一塊基本沒有問題,股東這一塊基本就是家族成員,也都是老頭子去世沒幾年,企業就支撐不下去了。兒女也都無心經營,能賣個好價錢也是好的。除了已故創始人子女的五六成股份以外,管理層也有二三成的股份,剩下的兩三成股份都在一些投資公司手里。投資公司一看這些投資快要砸手里了,也很焦急,遇到如意集團救命稻草自然不會放過。原來的投資公司還想企業上市的問題,沒想到這幾年經營每況愈下,所以想的全部是月兌身的問題了。

這樣就有了談判的基礎,剩下的就是價錢問題了,在和所有股東很快達成一致協議的情況下,規模較大的企業歐科蘭公司經過三輪的談判達成了全部股權八百萬股,每股10歐元的價格,總價8000萬歐元達成一致意見。幾個子女可以得到一半多一點點,也就是四千多萬歐元逍遙自在了。管理層也能得到將近兩千萬歐元,投資公司收回將近兩千萬歐元也沒有虧,小賺一點已經暗自慶幸不已。(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浮雲孤獨打賞,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如意空間最新章節 | 如意空間全文閱讀 | 如意空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