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六十六章 過度

作者 ︰ 旻寧

林熙夫婦去了嶺南,林熙蕙仿佛失蹤了似的,也不在沒事兒跑到崔府寒磣人,折騰一些ど蛾子。

國公府的人不算聰明,但是至少混了多年勛貴圈子,還是有三分眼色和七房知趣的。

國公府沒了,牛老太太最後那一出保命的狠招,又一下子得罪了整個朝廷上的勛貴世家,國公府往昔的親朋黨友皆受了牽連,自是不會幫襯國公府的。

國公府子孫不出意外,復起至少近十年是沒有希望的。

國公府上下的太太少爺們又不是林熙蕙這類心智有問題的,自是不會跑到崔府鬧事,讓林熙菡等人記起怨恨。

不說跑到崔府之類的世交圈子鬧事,惹人眼,就連京城也是不入的。

林熙菡與國公府親人們有間隙又無情分,也不願與國公府的舊人多接觸,念及二房林熙薇姐妹的幫助,讓蘭嬤嬤又轉了幾個七房分家分得兩莊子給二房姐妹,又贈送五千兩銀子給國公府舊人使喚。

眾人皆百感交集,秋收時候,國公府還從莊子里送了些新鮮瓜果給林熙菡嘗嘗鮮。

這一來二去,林熙菡與國公府的舊人關系都密切了不少。

林熙菡也終于見到了自己那些求學公務外院的堂哥們,幾次相交,林熙菡發現國公府的幾個少爺到底是林家的孩子,不說多麼聰慧才學,但均是有些拿手能力的。

可惜,大房林玉煜繼承了國公府的爵位,甄夫人掌了家,牛老太太這個心胸狹窄的老祖宗坐鎮,牛黨一脈後面撐腰,自是大肆打壓排擠這些庶出的、不討喜的主子少爺們。

為了性命安危,這些林氏子也只能藏拙自保。壓得喘不過氣的林氏子哪里有時間精力去展示自己的才華。

如今,國公府一倒台,牛老太太一死,各房就分了家,大房犯罪作孽的案底自然記錄不在各房頭頂上。

又由于四房、五房、六房夫人皆有案底,按照大胤律,犯婦子不可出仕,其子女亦是斷了仕途。

周夫人、柳夫人、高夫人三人不得不為了家族之計,摒棄前嫌,放下成見。培養起那些自己看不上的庶子。

這一弄,國公府的風氣倒是好多了。

九月底,文氏攜林熙薇姐妹來辭行。國公府得罪的人太多,如今風聲剛過,世人眼光也不集中在國公府,那些往昔受了國公府連累的和國公府曾經得罪的敵人皆紛至而來得開始找這些剩下的國公府舊人的茬。

府上人商量了一下,心中也明白。家中子弟近十來年是不可能有機會重新踏入朝廷仕途,留在京城等于是個靶子,惹人眼,遭人厭,不若回姑蘇老家,等風聲過了。眾人忘了國公府那些事兒,再途打算。

林熙菡心中明白這是無可奈何的辦法,請薛二爺幫忙辦了通行文書。又請姑蘇林氏族人幫忙轉了國公府舊人的戶契。

文氏一行人自是感激不盡,大胤朝戶契制度嚴格,百姓是不可以隨意流動,出行皆要辦理通行文書,否則城門都出不去。客棧不敢收留,船戶車夫不敢攜帶。

林熙菡這一幫忙不盡省下了他們打點的銀錢。更主要的是按照國公府往日行事風格,怕是很難從衙門里拿到通行文書。

再來國公府眾人戶籍已經落戶燕京府,想要將一干人等戶籍轉回姑蘇老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便是辦成了,至少也要大半年的時辰。

林熙菡不計前嫌的幫助,讓國公府的眾人感激不已。

尤其是二房文夫人,她是個沒心沒肺的,嘴上又沒封鎖的,說話直接刻薄,又愛傳閑話,沒少背後叨念林熙菡,見林熙菡幫了她忙,她一張慣是厚鞋底的臉也薄了不少,羞愧不已。

第二天就又開始發揮她的特長,到處傳閑話,只是這次不是各個被數落,而是到處傳林熙菡的厚道善心,對大家的幫助什麼的。

當然,她還是不忘罵咧大房一干人等,特別是砸了她腦袋,偷了府里銀錢,跑得沒影沒蹤的林熙蕙,每天至少被詛咒一百下。

林熙薇姐妹又是無奈又是好笑,她們這個母親是一輩子改不了了,好在人不壞,就是嘴巴閑不住而已。

冬季沒來,國公府舊人就辦好各種文書,踏上了回姑蘇老家的船,開始新的生活。

臨行前,林熙菡又讓人給林二老爺父子偷偷送了三萬兩銀票,林二老爺猶豫一下,只是看了一船的家中老小,以及簡薄的行囊,嘆了口氣收下了。

林熙菡對國公府舊人的厚待,蘭嬤嬤心中大為不滿。

她對國公府往日對崔詩韻與林熙菡的薄待成見極深,覺得林熙菡幫助國公府的人簡直是善良過度了,天天念叨錢就是燒少了,也不該給那些沒心肝的人使喚。

林熙菡笑笑,等蘭嬤嬤發泄完了,她才將這次衙門罰沒的國公府的賬目給蘭嬤嬤看了一眼。

她立馬破壁微笑,「怎麼這麼多銀錢產業

林熙菡淡笑,拿出一本大胤律,翻到第二冊,指給蘭嬤嬤看看,她才明白,感慨道,「這沒事兒,多讀律法規矩,比讀那些子詩書管用多了

林熙菡听了,心中極為認同。

要不是林熙菡熟讀大胤律法,也不能算計到牛老太太、林玉煜夫婦,更談不上整垮國公府。

族姬不上皇冊,宗姬是要上皇室宗冊的,不敬族姬不算什麼大罪,不敬品階高的宗姬卻是要受宗人府處罰。

故林熙菡先將甄夫人私賣林熙菡嫁妝產業的事情透露給林二老太爺,請林二老爺做主,又讓人傳話于宗人府,告國公府克待宗姬。

不敬皇族,可大可小,礙于國公府和牛閣老的勢力,宗人府必是不會隨意處置。而是告到宮中,請陛下皇後拿捏。

事情已經傳了進宮,不管宮中主子如何想,總要喚了牛老太太婆媳進宮談談敲打一二。

按照宮里娘娘作息時間,宗人府傳話,到派遣宮人傳話國公府女眷至少都要在午時之後。

蘭嬤嬤又與國公府夫人鬧翻,國公府的夫人們早就被恭維得忘了身份,如今被個奴才,羞辱自是要報復回來的,打殺上門再正常不過了。

林熙菡這個時候隨意挑釁一下。就能讓早被林熙菡默不作聲,忍讓慣了的國公府夫人們氣憤不已,失去了分寸亦是再正常不過的。

掐著娘娘人來的時候。被嚇暈打暈,亦是正常不過的。

世人生來就有憐憫之心,林熙菡和一屋子的小丫頭勝在年齡小,而國公府的主僕卻是年長體壯,仗勢欺人。

宮中人一見就有三分偏心。何況國公府做事本來就不佔理。

宮中審問自是以審查國公府夫人為主,誰會問早就被打得淒慘無比,又嚇得瑟瑟發抖的幾個女童呢?

而與此同時林二老爺找茬到國公府,按照牛老太太和甄夫人的品性,自是不會輕易將倒口的東西吐出來,必是會想方設法的謀財害命。

商戶地位低賤。又是沒勢力背景的土財主,國公爺囚禁商戶,嚴刑逼供拿到契書也是極為正常的。

可惜。土財主正是由于不懂各房背後勢力,直接鬧得大理寺不也是很正常的嗎?

牛閣老是大胤朝廷的三把手,除了陛下和樓閣老,就屬牛黨勢力最強大了,大理寺按理必是壓下案子的。

可遇到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土財主。不拿著狀紙進大理寺的院門,而是一上來就撞院牆伸冤。說大理寺包庇凶手,官官相護什麼的,惹了一群圍觀的群眾。

大理寺想壓都有些難,自是不能使用強制手段,只能安撫為主,疏散人群。

可惜,這個時候有個閑著沒事就好彈劾的宋御史知道了這事兒,一下子可以彈劾大理寺、國公府再到權勢滔天的牛閣老。

宋御史這個清流砥柱怎能不彈劾政敵牛黨一脈。

御史台彈劾大理寺三方,大理寺為自保,也來不及偷偷處理了商戶事情,只得將國公府扔了出去,上告陛下,以示大理寺清明。

此時牛閣老剛得牛老太太一干人不敬宗姬,被拿到宮中的消息,又得到了親佷子林國公犯了事兒。

牛閣老到京上處求情也不得不斟酌起來,事情大小,重要性,牛閣老必是先護住可能丟了爵位,失了勢力的國公府頂梁柱林玉煜。

至于不敬明獻宗姬的事兒,可大可小,牛黨付出一些代價,還是能夠擺平。

而雙方交易,林熙菡是受委屈的,陛下和皇後必是補償林熙菡的,此時林熙菡提出離開國公府的這個小要求,今上夫婦以及牛閣老也是萬分同意的,甚至還會對她愧疚不已,覺得她厚道懂事。

這是林熙菡原先的計劃,她知道直接對付牛閣老和國公府這兩個龐然大物,她個人能力是不成的,以小搏大,借力打力,只求離開國公府,還是相當可行的。

再來她看過大胤律邸報,琢磨過朝廷情形,很清楚,她這次結果是不會有損失的,就拿甄夫人租她產業,打殺商戶的事情吧。

林國公這件事情已經鬧開了,國公府就算壓下去,也不能蠻狠處理,只能按照大胤律國公府至少要三倍賠償商戶損失,來收回契書。

這樣一算林熙菡不僅沒損失,反而賺了兩倍多。

至于之後國公府的報復,本來就是土財主,鄉下來的,茫茫人海哪里找尋幾個賣身奴才來著。

林熙菡在江南的桑園多的是,里面養著諸多奴才,這些扶桑東南地帶的奴隸均是不上大胤的奴契,毫無身份的人,國公府去哪里找不存在的人來著。

善惡終有報,林熙菡不過求個離去,國公府卻因自作孽,不可活,在這一堆事情中被坑了下去。

林熙菡這個宗姬被欺辱、國公府打殺商戶鬧到大理寺門前已經鬧得沸沸揚揚,讓朝廷和皇家對國公府厭棄不已,正是最敏感的時候。

國公府卻因罪孽多端,迎來了致命一擊。

大胤朝建朝近百年,只敲響過三次的登門鼓,竟然有人冒死敲打。

這讓積了一肚子火氣,想做聖明之君的陛下怎麼不公開審查。怎能不滿腔怒火。

最重要的是突發公開審查,老漢狀告又是國公府忘恩負義,放火燒恩人百姓以及屠村之類殘暴不已的事情,簡直是挑戰了陛下的底線。

特別是皇族和大理寺正因為林熙菡和商戶事件都齊全在在場,看到國公府又一見犯案,人心有偏,一二再三的犯案,不管老漢告的案子是真是假,眾人心中已經認定了國公府太跋扈囂張,無法無天了。

陛下要徹查。這個時候誰還會出來替國公府說話?

沒有,就來牛黨也是礙于諸多不發話。

官字兩張口,沒了帽子就是串上的口。有理沒理說不清。

哪個做官的不犯點事兒,國公府繁盛百年不管是為何,手上總有些過錯,讓人追究的。

再來本就不干不淨的國公府,不查都知道死路一條。

國公府這一查就是一堆的問題和一堆的死罪。牆倒眾人推,一堆各懷鬼胎的人處于各種目的均紛紛落井下石。

而陛下這個早就厭惡黨爭的皇帝,如何不會趁機鏟除一批已經讓他無法忍耐的官員。

他笑看朝廷,挑唆幾句,引導幾個,就讓牛閣老一派被清流和改革派聯手攻擊。

牛閣老倒台了。陛下自然也不會讓清流和改革派舒心瓜分朝堂勢力,于是就有了牛老太太這個知趣的,扔出一堆證據。揭發了一群涉案人員。

此時朝堂一片混亂,陛下一邊安撫,一邊收買,一邊鏟除,將清流和改革派的兩黨亦是鏟除泰半。然後又扶持幾乎已經滅了保守黨,讓三黨繼續小規模的保持平衡。

至于黨斗留下的空缺。大胤朝的陛下,正是趁著三黨被牛老太太手上的證據炸得膽戰心驚,惶恐不安時,塞上了一大批他所選定的無勢力無背景的寒門官員。

林熙菡深知國公府的事情除了自作孽,更多的卻是黨爭的犧牲品。

這場為其近兩個月的斗爭變革,三黨勛貴誰也沒有得到好處,就連皇後娘娘也因娘家遭了牽連。

唯有陛下和林熙菡是得了好的。

陛下是得了朝廷,林熙菡是得了銀錢。

國公府犯案太大,朝廷又出于敏感時期,大理寺諸多官員不敢頂風作案,林熙菡從國公府和商戶租賃糾紛中,不僅奪回被國公府強佔的產業,可自行整理安排自己人管理這些留失的產業。

且國公府賠償林熙菡這個假商戶的銀錢是完全按照大胤府執行的,這就是幾倍幾倍的翻滾,幾乎將國公府各房所有銀錢和珠寶首飾均抵償給林熙菡。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國公府牽涉案子太多,所要賠償的受害家屬過多,國公府所有產業均被抄家收歸國庫。

朝廷戶部自是沒有人去管這些零零碎碎的產業,除了陛下挑了些賞賜給王公大臣,大多數均由戶部發賣用于補償受國公府迫害的人。

這些產業多是林氏一脈的代代積累以及那些國公府夫人家族的陪嫁,均是上好的產業。

戶部發賣講究高效率的收回所有銀錢,完成政務,故產業只能賤價發賣。

好產業是好的,但是一次性付完大筆銀錢,大胤朝勛貴們還是一時拿不出來的,特別是近幾年大胤朝的世家勛貴都把銀錢投上了暴利的海上貿易。

都是咬牙到處湊銀子買先拿下最想要,再去湊錢。

而林熙菡與旁人不同的是,她手上本來就有諸多桑園得來的銀錢,再加上國公府賠的大筆現銀,正愁著沒勢力去購買那些被王公大臣掌握的好產業。

國公府那些賤價產業簡直是如天降及時雨,林熙菡一把銀子撒出去,收獲的是一堆大好產業,且還沒有人和她爭。

等國公府舊人離開京城時候,林熙菡幾乎已經收回了國公府近八分的產業。

錢財人人愛,錢財多了卻也不見得是好事。

林熙菡收了國公府的大筆產業,看到國公府的舊人,心中無愧,卻也有幾分不自在。

說到底若是沒有大房犯事,國公府其他幾房分家,還是能得到諸多產業的。

再來林熙菡手里還是買到了自己幾個嬸娘的陪嫁,心里總覺得女子的嫁妝不該算在國公府產業里。

故就折算了自己手里那筆不多的夫人嫁妝,將銀錢交給林二老爺,算是了結了雙方因果。

冬天至,趙冬兄弟運送的種子終于抵達京城。

這是開春時候,在膠州培育的一批海外引進的物種,林熙菡透過福慧帝姬將這批種子,以及國公府試種的老莊子契書進獻給了憲帝夫婦。

林熙菡是宗姬有權覲見皇後夫婦,但她深知皇後性子寬厚大方,也對林玉 夫婦心中有幾分情分,但是皇後對自己並無太多情分,再來皇家避諱很多東西,比如孤寡之星的晦氣,特別是西太後這個陛下的生母極信佛。

林熙菡無父無母,父母又死于非命,刻薄點的都會認為她是煞星,且國公府牛老太太和大房夫婦又是判了刑罰,死了非命的,按照俗例,林熙菡還是要給自己的親祖母守孝的。

林熙菡不聰明,勝在知趣,她極為自覺,帶孝帶煞去宮中,簡直是宮中主子添堵。

她這樣的做法倒是得了太後皇後諸多貴人的喜愛憐憫,每次宮中諸事不忘給她些賞賜,卻不曾傳話她進宮。

她這一試探,也明白皇家意思,越發懂事,不會輕易送些手藝東西給宮中,但會送上些收集來的養生食譜之類的不加于她手的東西。

就是給貴人送東西,也不是親自去送,而是讓福慧帝姬轉手,更讓宮中貴主喜愛。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