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六十二章 結局

作者 ︰ 旻寧

天氣漸漸轉涼,枯黃的落葉打著旋兒從空中落下,滿園子都是金黃的落葉。

紅繡邊抱怨總是清理不干淨的園子,邊飛快地踮起腳尖,跨過枯枝爛葉,大步朝房里趕。

「小姐,邸報來了綰容含糊不清地抱著一疊邸報,慢吞吞地進來,一下子撞在了急匆匆地紅繡身上。

「哎呦,我的紅繡姐姐,你忙什麼來著綰容一只手揉揉撞疼的腰身,一只手抱緊邸報,嘟嘴吐出一個果殼,「差點梗死我了

紅繡吐吐舌頭,「對不住了,綰容妹妹,下次我一定會小心來著

「哼珠梨端著一碟子山藥棗泥糕,「等你做事小心了,枸杞也能變紅棗

「歪,懶得搭理你

紅繡翻眼白眼,吐了個舌頭,一把手就抓向棗泥糕,珠梨一閃,「把你的爪子拿開,小姐還沒吃呢?」

「小姐,都讓端出來了,想來,也是你做得不好,小姐不愛吃

紅繡嬉笑一聲,從珠梨盤子里掏出一塊塞到嘴里,嘗了一下,又眯起眼去拿第二塊,珠梨吧嗒一聲,打開紅繡的手。

「珠梨,你這個死丫頭,你干啥啊。疼死我了紅繡被打地眼眶都紅,模著印上紅印子的手,不高興道。

「你不是覺得不好吃嗎?還吃什麼來著珠梨冷笑,端著棗泥糕朝綰容過去,「綰容妹妹,你嘗嘗好不好吃

綰容看了眼可憐巴巴的紅繡,偷笑地吃了塊珠梨遞來的棗泥糕,連連贊嘆,「不錯,香甜爽口。入口即化

得了綰容評價,珠梨也吃了一塊,嘗了一下,露出一抹笑意,又和綰容分食起來,紅繡眼睜睜看著本來就不多的棗泥糕一下被二人吃了大半,頓時心如刀割,「珠梨,你太過分了

紅繡氣憤地指責,珠梨不緊不慢道。「還不快去小姐那兒稟報,不然這棗泥糕就不給剩了

紅繡一听珠梨說給留著,吃貨立馬變臉。露出討好的笑容道,「好妹妹,好妹妹,珠梨你是個好妹妹

「還不快去珠梨有些受不了紅繡夸張又單調的討好,板著臉指指盤子。

紅繡肅起臉來。加快腳步直奔內廂房,走時還不忘叮囑,「你們一定要給我留著,一定要給我留著啊

綰容噴笑地看著紅繡和珠梨斗法,笑道,「珠梨姐姐。還是這麼愛逗弄紅繡姐姐

珠梨也模模發鬢,又給綰容倒了盞茶,笑道「這不是沒辦法來著。她本就是個沒什麼心眼的。如今跟了主子,越發被寵得沒心沒肺,我若是不點點她,日後還不給主子惹了災

「呵呵……」綰容笑笑,「都說咱們院里姐姐和紅繡姐姐最是親昵。果真不錯

「難不成,我就不親昵你了珠梨將茶盞放到綰容手中。綰容喝了小口道,「親是親的,只是最親紅繡姐姐,總讓人吃醋來著

「你要想我對紅繡般親昵你,那也是成的

珠梨似笑非笑,綰容想到珠梨沒事逗弄得紅繡跳上跳下,頭上直冒汗,模胸口道,「我的好姐姐,您那種特別的愛,還是留給紅繡姐姐,我可受不了

「啊……,主子你別啊……」

珠梨、綰容尖叫一下子沖了進去,蘭嬤嬤和松煙也是急匆匆進了來,就連瑾言這個冷情的也是臉色大變,沾了一袖子的墨跡沖了進來。

一揭長簾子,只見林熙菡赤著腳,手上捧著小銀盆,紅繡可憐巴巴地壓著一肥嘟嘟的小花貓,花貓大人懶洋洋地躺在花墊上,胖爪子還搭著紅繡的手,一下兩下的輕拍,每一下都嚇得紅繡哇哇大叫。

「紅繡,你叫喚什麼來著。不就讓你照顧一下泥泥,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泥泥最乖巧了,又不會抓了你

紫雲抱著一大塊軟綿,接過林熙菡手里的銀盆放在長桌上,又從紅繡手里抱過一尺不到的小花貓,道,「小姐,還是我來拿吧。泥泥最不愛洗澡了,每次都鬧騰得緊,紅繡又是個按不住的,你給它洗澡必沾了一身水

「那成林熙菡听了回到床榻上穿上了鞋。

眾人才明白林熙菡不過想幫著給貓兒洗澡,嚇壞的眾人皆瞪視紅繡,紅繡委屈地含著淚水,人家不是怕貓來著,誰知道你們多想了來著。

不過也難怪眾人多想,實在是國公府的事情,讓人嘔得緊。

月中,由老漢敲登門鼓,告御狀,引發的國公府滔天大案,鬧得整個朝廷和大胤民間沸沸揚揚,陛下和閣老們不管出于本心還是礙于名聲,都對國公府進行了大審特審。

世家勛貴,官宦貴族,哪家沒三兩顆爛棗事兒,何況國公府本來不干淨,包攬訴訟,與民爭利,再平常不過了,至于耍手段搞死幾個良民,更是連主子都不成出馬。

再加上國公府夫人欺辱明獻宗姬,國公爺打殺商賈,搶佔民財的事兒,已經是人盡皆知。

這一審查,查出來的事端,就是端了整個國公府都不夠,且大多數涉及了整個牛黨一脈的人,人人都干淨不了。

盡管牛黨一脈,牛閣老狠心將罪責統統推給國公府,裝個萬分信任姻親,不知實情的樣子。

還是由于登門鼓的事兒鬧得太大,國公府這麼多罪責累積得太突然,打了整個牛黨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做些防御手段,整個牛黨七七八八的人均是一鍋端的被陛下抓住了把柄。

國公府的死罪是百分百的定了下來,只是由于涉及的人事太多,國公府犯案牽涉太廣,對于國公府的處罰,閣老們是爭論不休,整整吵了一個月之久,都沒有個定論。

但牛黨一脈的倒台是穩的,更不用說首犯的國公府。一家之主國公爺和牛老太太死罪是必然的,還有涉及命案的林熙棠、林熙榮也是必死的,其他幾房保命難說,富貴必是沒了的。

這時候,牛老太太這個知道必死的老太太,突然來了一出狠的,她拋出一本賬目本,里面涉及了幾乎所有世家勛貴,官宦貴族的產業生意,以及各黨買賣官職。官官相互的交易,大喊若是要查國公府與民謀利之事,也必須要嚴查其他人。

這下天被捅炸開了。整個大胤朝被鬧開了。

秋風狂掃京城,國公府的案子在有些之人炒作下幾乎將整個朝廷一鍋端,蓋因世家勛貴通婚嚴重,七拐八拐總能搭個邊,連陛下也不曾幸免。礙于姻親被搭了十來次都不止。

在這個講究同鄉、同黨、姻親諸多關系的社會,官職交易也是再正常不過的。再來官宦勛貴為了維護正常交際和富裕生活,誰家手上沒三兩個生意,只是大小、嚴重不同罷了。

牛老太太將這些都捅了出去,幾乎囊括整個朝堂上的人。

陛下大怒,下令嚴查。不放過任何一個。

一時間幾乎朝廷人人家中都被搜出這樣那樣的問題。

宮里宮外人心惶惶,爭相奔走,以圖自保。

皆不知道國公府的案子是大處理。還是小處理,或者持重處理,若是大處理抄家滅十族也是不夠的,小處理單處理國公府,不計旁人。那是眾人所盼。

可陛下願意放過這次端掉整個世家的機會嗎?

再來諸多把柄已經在陛下手中。陛下有這個氣量無視嗎?

無人相信,按照今上那睚眥之怨必報的心性。沒一個大臣感相信,就連皇後娘娘這個枕邊人也是惶恐不已,她的娘家沒想到也牽涉其中。

宮里宮外的人都日夜詛咒牛黨惡毒,怎的這麼算計人來著,誰家不圖個生計,吃個飯來著,誰家沒個親戚,就沒有幾個當官的,手上沒生意的,不替家人謀個利的。

林熙菡也隨著此案後續,心驚膽戰,尤其是每次听到傳來國公府又查出一個人命案,林熙菡就嚇得快暈過去。

她惶恐的不是與民謀利的事兒,她是女子,本來就不在限制之類,又當不了官,而是擔心作為姻親的崔氏。

她知道國公府膽大包天,沒想牽涉這麼廣,這麼大,按照犯事株連,崔家亦是不得好的。

好在國公府犯案多是牛老太太和大房干的事兒,其他幾房尤其是二房、三房被大房壓得喘不過氣來,自保都難,更不用說犯案了。

且國公府犯的案子均是謀財害命或者替牛閣老打些下手,不曾犯過謀逆之類的事兒,就連林國公結交大皇子外公家的事兒,也礙于涉及皇家隱秘,朝堂的人瞞了去。

再加上牛老太太那看似死局的狠手,不知道是自己的後手還是與宮里的交易,說到底是給其他幾房活路。

不然國公府一脈被抄家滅族是正常的,就連分宗的林二老太爺以及作為姻親的崔家也不得好。

宦海沉浮,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至于世家勛貴經商的事兒,林熙菡是不怕的,有道是法不責眾,但牛老太太這一出,算是得罪了整個大胤朝上層人士,將大家的臉面都撕破了。

但牛老太太也是沒辦法來著,要是她不來這一手,朝廷上的人怕是定要端掉整個國公府。

如今她拿捏這其他官宦家族亦是犯案的,陛下不處理他們也是包庇的由子,來救下不曾犯事的國公府的人,也不算什麼大逆不道的。

等到月底大理寺將二房、三房這些不曾犯案的人放了出來,林熙菡才舒了口氣,想來陛下主要針對的牛黨一脈,拿捏還是有度的。

林熙菡舒了口氣,崔家這類姻親朋友搭個邊的均是舒心不少,姑蘇林氏族人更是求香祭祖,感謝祖宗保佑,早點分了宗,姑蘇族人越發佩服林二老太爺英明睿智啊。

林二老太爺也是終于能闔上眼,睡個好覺了。

舒心沒多久,宮中對國公府一干人等的處置也出來了。

國公府抄家,產業並歸戶部發賣,銀錢補償受國公府迫害所有相關人員。

牛老太太收繳誥命,處以絞刑。

林國公爵位收繳,處于鴆毒。

甄夫人因屠村案子。包攬訴訟,搶佔民田,處于腰斬。

林熙棠因屠村案子、縱火等諸多案子,處于五馬分尸。

林熙榮因屠村案,以權謀私諸多案子,處于五馬分尸。

大房余下庶子庶女均不曾犯案,受牽連由戶部發賣,銀錢替補國庫。

二房、三房不曾犯案,但功名勛爵一擼到底,家產嫁妝均收繳國庫。人丁交由戶部發賣。

四房、五房、六房老少爺們或多或少都犯了些貪污、謀利的小罪,除了抄家發賣外,均被判了各種做監。發配,刺身,杖責的罪行。

尤其讓人沒想到是一像默不作聲的高氏竟然也干了強佔民田的事兒,只是她膽子小,又不敢害人命。佔的田地也是離京較遠的荒涼之地,不過是高家替她交了罰銀,多了打了二十杖棍,不過就這也她幾罰並存還是拐了腿。

好在國公府也算是老世家,老林國公為人坦蕩忠厚,與人為善。手下諸多老將也是感恩的,替國公府求情,又給國公府交了幾十萬兩的罰銀。得了準許贖買了國公府非犯案人員。

又有伍家念及舊情,贖買了國公府余下諸人,在東城門京郊給他們了買了一處莊子,算是有了棲身之所。

至于其他姻親朋黨。

牛氏一黨皆是七八被抄家審查,甚至牽連的其他黨派人員。也被陛下借機,抄家罷官。交由大理寺審查。

值得一提的是,牛閣老家還算好結局,陛下顧念牛閣老為國敬忠多來,在牛閣老自殺後,僅抄其家,讓其子孫白身扶靈歸鄉。

這樣想來反而是國公府這個導火線,結局還不算差,至少國公府不曾絕嗣,也算今上念及舊情。

但是受他們遷連的相關人等卻沒幾個好下場的,隨著朝廷的深查,更多的官員落馬,抄家罷官,發配充軍是幸運的,滅族砍頭是正常。

半個月來,京都的菜市口的青石板都被浸紅了,每天打掃的小吏戶民沖出來的血水都將湖水染紅,濃濃的血腥味兒散了兩個月才算是散沒。

朝廷上也清明了多了,大胤皇帝一夜間罷免了大半個官員,又春筍般的提拔了一堆年輕官員。

崔家由于曾經李黨案以及柳家姻親的遷怒,朝廷上並沒有什麼官員姻親,又在樓氏一派打壓下,不敢有任何動作,這次牛黨案,崔家這個同是保守黨的柳黨反而上了台。

與眾人猜測不同的是,今上沒有找尋三朝元老柳太傅入閣,反而是將崔老太爺引入朝廷,接替了牛閣老的保守黨位置。

一時間眾人皆驚嘆不已,被打殘了的保守黨也是心有怯怯,七零八落的人員,礙于無棲身之所,不得不歸入崔氏一脈。

崔老太爺性子祥和,為人懶散。

在眾人以為這個新上任,又宦海多舛的崔閣老會做出什麼雷令風行的事兒,來收歸保守黨,重振保守黨,來保全自己的位置時,這個被提拔上的新閣老,卻開始三天兩頭的請病假,就是他去朝廷,也是萬事听陛下做主,萬事不管來著。

眾人皆道,崔老太爺是爛泥扶不上牆,他就是陛下找出來的引子,傳聲筒,一時間保守黨人心又散去了大半,剩下的不多的牛黨人員,不是投靠了樓黨,就投靠了清流趙黨。

朝廷上開始一分為二的局勢,趙黨和樓黨開始針鋒相對,至于崔氏這個勉強撐住的保守黨,不過苟延殘喘。

你沒看到崔閣老在閣老中間也是萬事做不來主,處處听趙黨和樓黨來著的嗎?

利益是雙方合作的紐帶,也是雙方間隙的緣由,趙氏和樓氏長達十來的合作,隨著牛閣老的倒台,雙方開始爭相相對。

趙家族長和樓閣老這兩個姻親也開始撕破臉,不相往來,朝廷熱鬧非凡,今日是清流彈劾改革派貪污腐化,明日就改革派污蔑清流消息怠工,延誤政務,無能辦事。

大胤朝的陛下,隨著兩黨爭吵不休,開始越發集中權勢,提拔底層官員。

至于崔家,自然是做壁花來著,大胤朝的人都看得清這一點,大胤朝的官員亦知道這一點。

可惜人人看得清,卻不代表曾經的國公府的小姐林熙蕙看得清,亦不代表林家人看得清。

林熙蕙大小姐把國公府倒滅的原因看成了林熙菡的錯,林熙菡的算計,也看成了崔氏的陰謀。

天天來鬧事,吵鬧不休,惹得林熙菡又頭疼又氣憤。

再來她如今也是無父無母的孤女,又不知怎地勾搭了一個世子,拿捏這世子,林熙菡還真不好和她翻臉。

畢竟林熙菡就算已經和國公府不相干了,但是國公府畢竟是她的父家,尤其如今落難了,她若是攆了林熙蕙出去,就與落井下石一般,林熙菡不怕,但是崔氏如今正在風頭上,她不好給崔家遭難。

只得日日裝病來著。

沒想到林熙蕙也是不要臉的,施了手段,找了柳家醫師,就是嚷著給林熙菡看病。

林熙菡無法,就想著要不真病了。

這才有了剛才那出,屋里人擔心她故意凍壞自己,染病來著。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