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三十五章 席位

作者 ︰ 旻寧

乞巧節,又稱之為「女兒節」,「少女節」,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到了大胤朝當日亦不例外。

大街小巷張燈結彩,掛著各色燈籠,掛緣福燈,讓路過的行人猜謎,猜中不猜中,主人都會送「笑厭兒」、「果食花樣」、「花瓜」,送出去越多,意味著主家福氣越大。

特別是有女兒家的,更是在大門外掛上一排排彩緙編制的各色幅條,下面掛著閨秀打得各種絡子,像外人展示自己姑娘巧。

而集市、街道上更是熱鬧非凡,猜宮燈,打磨喝樂,炒糖果,對書,投壺,看雜技、相撲,比騎射,還有各種斗巧的比賽。

瓜驗喜蛛,擺上瓜果,祈福月老,每個姑娘帶著她的喜盒,里面放著蜘蛛,看誰的網結得多,結得密,結得好看,誰就獲勝。

或是是放上水盆,往里面偷針,看誰的針偷的巧,投得好,就是獲勝。

而南方最喜歡種生,就是將綠豆、黃豆、小麥放在瓷盆里發芽,將泡出的「巧芽」代替針投到盆里,看形成的圖案,來絕對勝負。

這個巧芽還能吃,是老百姓除了「菘」(白菜),吃得最多的蔬菜,冬日里放在炕上或灶洞上,兩三日就能成芽食用。

具體方法出自于哪里無人得知,只知道黃帝神農時期天神賜醬,做醬泡五谷成芽,那時多是黑豆芽。

真正歷史最早有記載的是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中品,有具體的制作方法。

東漢時候豆芽幾乎是民間人人皆知的冬日食材。

所以巧芽做完斗巧比賽,姑娘們還會把「巧」帶回家繼續食用,來增巧。

當然大胤朝斗巧比賽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剪紙花,扎絹花。編頭繩各種比賽。

到了世家貴女中斗巧比賽,更是多不勝數除了一般民間女子的穿針斗巧外,更多是琴棋書畫騎射等等世家貴女閨學比賽,技藝之多,要求之嚴,才智要求均是極為多。

當然這些比賽也不僅限于斗巧,只是斗巧節還有個別號叫做姻緣節,是世家貴婦相看媳婦的日子,若是貴女身上沒幾個能耐,日後嫁人也是難的。

這也是後世都說「世家貴女難嫁亦難娶」的原因。非常講究門當戶對,蓋因出生貧寒女子,很難融入世家生活。因為每天吃個飯,出個門,都有可能要求你拿出自身本事,不然旁人根本看都不看你一眼。

當然這些斗巧比賽均不算厲害的,最厲害的皇家斗巧。那里面雲集了大胤朝最頂級的貴女,才貌雙全,智慧無雙,一般除了身負品階的閨閣女子,能進去的無品女子均是難得的才女。

林熙蕙想去,林熙菡極為能夠理解。但是她卻不敢帶林熙蕙去,除了二人關系不密切,林熙蕙心思歹毒外。

最大原因。林熙菡覺得她能力不行,智慧不夠,還不知趣,喜好損人不利己,覺得是大禍害。帶她去,一定會連累自己。

林熙菡如今年紀小。還沒到相看夫家的時候,到了皇家壽牛宴,不過是湊個數的。

但是林熙蕙去就不同了,她年紀已經到了出閣之日,卻還不曾訂下婚約,除了她高不成低不就,看不上一二等世家,又不被頂級世家看好的原因。

林熙菡個人覺得她大概本身品性就不行,換句話說就是不被人精眼尖的頂級世家貴婦看好。

若是林熙蕙跟著她去了,豈不是打了擬定名單的宮中貴人、誥命夫人的臉面,讓她們為難,降低宴會等級。

林熙菡心中不喜國公府,希望國公府倒霉,看她們笑話,但是不代表她願意為了對付國公府壞了自己的前程。

這世上沒有人是傻子。

林熙蕙在壽牛宴上丟了臉,林熙菡亦是沒面子的,飽受關注,她要是做得好,標準,比對林熙蕙,貴人們會覺得她心思深沉,故意帶著林熙蕙反襯自己,故意讓林熙蕙出丑。林熙菡要是和林熙蕙一般,大家又想,果真是一家子姐妹,一樣不成的,怪不得會不懂眼色帶了人來。

林熙菡想了很多,才發現甄夫人的誥命一直不下來,最大原因其實應該是宮里宮外的貴人都覺得她還不夠格做國公夫人,不夠格加入他們的圈子,不然也不會把林大老爺的爵位下來了,偏偏半點不提甄夫人。

想來也是甄夫人的貪財好利的小家子做派惹了嫌棄。

「真是自作聰明,旁觀者心清肚明林熙菡感慨來,這些貴人著實是厲害的,他們礙于禮節不參與旁人家事,不代表他們被蒙蔽,可嘆國公府還當旁人都是眼瞎心盲的。

林熙菡進了宮門,便由四品女官引著進入了重華宮。

大胤朝的宴會一般重要的宴會,一級大宴在集英殿舉行,二級宴會在紫宸殿舉行,三級小宴在垂拱殿舉行。

而林熙菡作為閨閣女子,與所有大誥命夫人、皇家貴女一般均是設置在皇後娘娘的寢宮重華宮。

當然東太後為人跋扈霸道,不講禮節,她在宮中,硬是違了大胤朝律將每年各種家宴設置在東宮天壽宮。

這也是大胤朝臣對她不滿的原因之一,覺得太後不德,故東太後被逼出宮也算是罪有應得,早有預見的。

而西太後為今上生母,出生卑微,為人謙虛,自是不會插手皇後宮宴的。

大胤朝憲宗的賢皇後十來年第一次宮宴,一朝掌權,為了體現皇後威儀,自是辦的極為隆重。

林熙菡進了重華宮,兩眼看著美輪美奐,精美大氣的宮殿應接不暇,特別是看到崇敬殿高近十丈,寬百丈的面客殿,幾乎驚得發不出聲音。

實在是太大氣,太寬敞了。

這殿內擺滿了桌子,不下百席,高台上一寬五丈長案。一看就是皇後娘娘的位置。高台兩排還有高低近六位桌子,六位桌子後面又由內往外放了一排排小案幾。可見那六位是宮中有位分的宮妃。

高台下面是中等台,那密密麻麻沿著高台宮妃位置兩面亦是擺滿案幾,一看就是皇族和後族勛貴的位置,皇後左手為皇族,右手為後族。兩宮太後族人離太後近些,皇後族人第三,依次三排。

正對後宮的高台是誥命夫人、世家閨秀的位置,一排排正對皇後娘娘的案幾,案幾由大往後變小。密度也是前松後緊,可見前面均是品階高的誥命夫人和皇家貴婦。

整個位置形成一個長方形框,中間深陷一個舞台。想來是歌舞表演,和千金小姐斗巧的低台,方便貴婦們觀察。

林熙菡暗暗打量,估計自己是台下位置,按理說她屬于世家閨秀。應該在誥命夫人位置,但是她亦有封號,族姬封號又有字,這是皇族女子的封位。

好在林熙菡為難沒有多久,那四品女官,就點頭朝林熙菡笑笑。讓兩位宮女引著林熙菡走了進去,竟然是中等台第二排,這至少是至少是宗姬(郡主)的位置。甚至可能是公主的位置。

要知道先帝爺是大胤朝最風流最能生的皇帝,光公主就有十來個,不要說近三十個兒子,後來斗死了泰半,只剩下呆傻老實或者年幼無知的。但對比太宗還是多子多孫的典型。

林熙菡一向認為今上是個勤懇勉勵又頗有才干的皇帝,如今這麼辛苦。最大的原因就是先帝兒子孫子太多,吃窮了皇帝的內庫,又拉幫結派的 嚓用掉了大多數國庫。

才讓今上接收大胤朝國庫空空,甚至還拖欠大臣的官銀。

林熙菡猶豫了一下,還是示意一下紫雲,紫雲細聲細氣,溫言細語道,「大人,我家小姐乃是老林國公的孫女,林狀元的獨女……」

那女官亦是知道林熙菡身份的,一接過紫雲遞上的荷包,也不看,直接塞到袖中,笑道,「族姬放心,這位置沒錯。林大人少時就和陛下情分非比尋常,陛下還在潛府的時候,娘娘就遣我伺候過大人。族姬和大人七八分相信,我認錯了誰也不會認錯族姬

林熙菡一听女官的意思,就知道這位置是特意安排的,只是不知道是誰安排來著。

林熙菡又起身給女官行了禮,誠懇道,「家父早逝,家父往事九娘半點不知道,如今能見到姑姑,也是上天垂憐,還請姑姑多多與我講講家父的事兒,也好讓九娘多些緬懷的事兒

女官听林熙菡說的文雅,字里行間難言的痛楚,還是讓她多了幾分憐惜,「哎,當年我還是得了大人指點,才有了如今成就,沒想到如今物是人非

林熙菡听了女官話,亦是流淚不止。

女官更是心中一嘆,遞給林熙菡一令牌道,「我姓秦,是紫宸殿的掌事姑姑,你日後有事兒,還是可以到東華門遞上這個令牌就成

「謝姑姑垂憐林熙菡接過玉佩,行禮道謝。

「你放心,這個位置沒錯秦姑姑指指天,林熙菡會意,對秦姑姑又多了幾分感激。

「多謝姑姑提點

秦姑姑見林熙菡眼神清澈,神情誠懇,特別神態舉止無半點作假,不似世家千金作態虛假,可見是真心感激,無歧視亦無攀附,听到紫宸殿也無反應,不知是不知,還是無欲。

但作為林玉 和崔詩韻的女兒,她還是相信是後者,又道,「福慧帝姬位于你左手前排,她亦是托了人打點了你的位置的

林熙菡心中一陣感動,她知道福慧帝姬不喜她,卻多次關鍵時候照顧她,不由自主問,「帝姬對家父家母……」

「往事已矣,族姬不用多想秦姑姑又交代了林熙菡兩句,就被下面人喚走了。

ps︰

不好意思,不小心忘了設置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