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二十章 一環

作者 ︰ 旻寧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一夜間滿城風雨。

牛老太太成了皇城最不慈的祖母,比修行的東太後還受人唾棄,好歹東太後和福慧帝姬沒什麼血緣關系,林熙菡卻是牛老太太的嫡親孫女。

大胤朝還沒出過因和媳婦關系不好,就下死手的對付自己兒子唯一的血脈來著的。

牛老太太的刻薄狠毒讓人瞠目結舌。

當然也有很多人反駁,說道牛老太太平日里是最最慈善不過的,怕是巧合或者誤會來著的。

可惜當城西的李大夫突然被燒死,他家獨女上告林國公府殺人滅口的時候,整個京都轟動了。

眾人皆有看熱鬧的心態,這世家勛貴婆媳斗,妻妾斗,祖孫斗,姐妹兄弟斗均是再正常不過的。

就沒有像林家手段這麼拙劣的,留了這麼個把柄在外面,還告到了衙門里去,將臉面果地撕開給旁人看,簡直是丟盡世家臉面。

眾人睜大眼楮看好戲,沒多就大理寺通知下來,卻連堂都沒開,那個上告不成立,是誣告,告人的不過是孤女,是李家寄居的一個孤女,根本就不是李大夫的女兒。

這就是真相,所有大戲統統不了了之。

眾人自是不信,又氣又恨,什麼話都來了。

這衙門都是朝皇城開的,平頭老百姓哪里告得了老世家出生的國公府,京城里的世家貴族們提到國公府均是曖昧一笑。

牛老太太嘔得躺在家中半天沒緩過氣來,哀切切地道,「那丫頭招了沒,招了沒……」

「老太太招了,大理寺里的大人傳信說那丫頭是個孤女,不是旁人遣了來的。她三個月前乞討至江南,李大夫夫人看著可憐就收留了下來。她心中感激李家恩情,才會在李家一家皆亡,才會假冒獨女將國公府告上了衙門的……」牛老太太身邊大丫鬟瑞珠小心翼翼的回答。

「那意思就是咱們林家是殺人滅口的黑心肝,我是遭天打雷劈的毒祖母了不成

汝窯陶瓷杯砸在地上, 當的發出刺耳的聲音,碎了一地的渣滓差點漸到瑞珠的臉上,她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到底是誰,到底是誰……」

「到底是誰,背後算計了國公府……」

牛老太太捂著頭,氣得心口發疼。她根本是請了李大夫說一句林熙蕙被林熙菡推傷的話,但是沒有讓李大夫完全出去敗壞林熙菡的名聲,說什麼林熙菡跋扈傷人。不敬祖母之類的話。

有些話適當的暗示就成了,太多了反而讓人覺得假。

再來林熙菡現在還是她的孫女,掛著國公府的名號,她要是太壞了,也是不成的。那樣旁人就會覺得是林氏女骨子里不行,誰教導都是教導不好的,根本不會覺得是崔家的錯。這和老太太的主意是相違背的。

牛老太太打算的是一點點敗壞林熙菡的名聲,且將教養不當的罪名統統推給崔氏,這樣崔氏沒有辦法拒絕親祖母教養孫女,或者暗地里幫助林熙菡。她才有機會和理由下死手的管教林熙菡。

然後老太太將林熙菡教養成完全听指揮的木頭人,這個時候再將林熙菡推出去說浪子回頭,體現林府家教勝過崔氏。

特別是林熙菡經過幾年的死命教。自是半點不敢違背老太太的意思,到時候隨便牛家找個人嫁了出去,一兩年就讓她去了。

七房那些子東西還不隨著無嗣出嫁女的嫁妝名義通通還給國公府。

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林熙菡這個死丫頭竟然有驚厥癥,還差點死了出去。她那個李大夫的棋子是半點不能用,只能讓御醫來了。醫女又發現了林熙菡身上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傷口,讓老太太失了先機,成了林國公府欺辱孤女,一天就讓人生死不知。

更可怕的是還沒等得及她下手,改變風傳,她的心月復大夫一夜間全家被燒死,林國公府還被一個莫名其妙的孤女告上了堂,一切切月兌光在人前,讓老太太半點手段不敢使,就怕這幕後之人是否還有下一步棋。

牛老太太憋屈,她什麼都沒做,只是打算讓人傳一下似是而非的閑話,滿肚子的計策一個還沒來得及使喚,就被安上了一堆名詞。

牛老太太有冤無處伸,就是伸了也沒人信,再來這些種種最後根本沒有直接給她定罪,反而說是被收留的孤女誣告,可就是什麼都沒結論,給這個時候的她洗白,更讓人覺得就是她。

大家都不說,但是心里已經給她定罪。

牛老太太這個時候甚至巴不得大理寺審查出來的是那個孤女是李家真正的女兒,或者就是熬過刑,不承認是誣告牛老太太,讓國公府能和孤女當庭對質,將一切果呈現在眾人眼前。

可那個孤女明明是硬骨頭的告人,為什麼告的時候天下皆知,牢里還沒怎麼審查,又一個什麼都招供了,說不是李家的女兒,讓堂根本沒法子開。

怎的不讓天下人覺得是國公府背地里使了手段。

「怎麼就不是李家的親女兒呢?哪怕是僕從也好老太太暗恨不已,「老婆子我有口難言……」

按照大胤朝的律法,非意外天災,枉死者的家屬和忠僕有權利去大理寺衙門去投案,告他殺主謀,但是旁人無權利。

特別是被定義成天災的死亡。李大夫家是大火,燒死了全家,當時被定義成天災,非他殺。

現在被殺,也只有李氏親屬和下僕才能告。孤女投案,身份不明,這個案子只能按原判下去。

「孤女身份真的是孤女?」牛老太太心中懷疑不已,「她和崔家、樓家還有趙家這里面都有關系嗎?」

「不曾听說過,大老爺特意請人細查了過,她孤女的確是孤女,就連去李大夫家也是機緣巧合,半點沒有算計過的痕跡。特別她祖上上蠻荒土人轉的良民,和世家搭不上關系

「是不是被人收買了?」牛老太太又問。

「這不知瑞珠琢磨了一下回答。

「怎麼會不知道。不知來著。你們吃什麼飯的,那些子人又是吃什麼飯的,大理寺的人沒有動刑嗎?這里面往死里審啊?」牛老太太一听不知道就暴怒起來,她就是什麼都不知道才被不知道的人害了去的。

「那個孤女是良民,是上告是義告,屬于情法斟酌間,按理是打了二十大板就不能再上刑的瑞珠還有話吞在肚子里。大理寺又不是國公府開的,大理寺的官們也不能為了國公府,再眾人眼皮子底下作祟啊。

「好一個算計,這個人簡直是把崔家和林家都模透了。把國公府的主子的行動都模透了牛老太太癱坐在軟榻上,低喃道。

「老太太,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還是好好將九娘養好了,過幾日舉辦一下賞荷宴,請京城貴婦好好看看林家祖孫姐妹情深,解了眾人誤會甄夫人斟酌了一下嘆道。

「臉都撕破了,糊個紙有什麼用。旁人早就看出來事兒,這宴會就是月兌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文氏邊吃著旁邊的點心,邊听戲般听這事兒,突然冒出這一句。

二房文氏又一個嘴賤,月兌口而出。氣得牛老太太死命地瞪了她兩眼,指著文氏的臉破口大罵道,「你個沒事滿口噴糞的。滾滾……」

這下文氏才反應過己說錯了話,趕緊補救道,「老太太,賞荷宴辦的好,定能讓咱們家挽回名聲。不會覺得我們欺壓孤女來著……」

文氏說得誠懇,可這事兒怎麼听都像在戳牛老太太胸口。牛老太太不忍再看著文氏一眼,就怕直接扇她幾個耳光,她現在名聲已經不好了,不能再有個毆打庶子媳婦的名聲。

「你給我出去,出去……」牛老太太指著門,冷靜吩咐文氏。

文氏心里委屈,她完全是好心,現在辦賞荷宴不是更心虛的表現嗎?還不如省點錢,好分家,公公都死了三年,還不讓國公府分家,也不知道老太太想什麼心思,一點也不顧公公遺言。

文氏看老太太生氣,只能卑躬屈膝地給老太太磕頭謝罪,然後一步三回頭的往後看,最後到了門口才道,「這賞荷宴辦大辦小來著,是從公中出,還是從老太太私房出……」

沒說完就背景老太太一個茶盞嚇得又叫又跳的走了去的。

「二嫂一向說話不成體統,老太太您還是不要和她計較來著

一向當壁畫的四房周氏冷眼看了眼文氏和老太太的對話,心里暗自發笑不已,才屈身朝牛老太太行了個禮才道,「只是二嫂話里的意思是對的。這個時候國公府正在人眼前,做什麼都是錯,不若等一段時間,京里其他的事兒佔了旁人的視線,咱們再辦個花宴來著,解了眾人誤會

牛老太太听了成理由,點點頭,旁邊的一直發愣的柳氏又突然開口道,「崔家還沒上述,怕是九娘不見得能留在林家

牛老太太婆媳突然一驚,國公府婆媳心思各異,各有各的主張,但有一件事兒意見是統一的,就是要讓林九留在林家。

當然里面的心思也是全然不同的。

牛老太太和甄氏整個大房就沒打算讓林老九活到雙十,打定主意要將林老九限制成木偶人,日後隨意發配了人,得了產業。

二房文氏倒是沒什麼心思,她就是愛到處煽風點火,本來林老九留不留與她無關,反正七房的產業也到不來二房的手,只是一听林老九手上的私房多,她倒是起了點佔些小便宜的心思,反正都是一家人,二房窮,開銷大,給點小銀錢總是成的。

三房李氏倒是好心的,她原是和崔詩韻關系好,多知道些事兒,她覺得林熙菡留在崔家不見得是個好事兒,至少福慧帝姬那邊和林家是有舊怨的,就算不害了林熙菡,也不見得多愛護,還不如留在林家,至少是親祖父家。

四房周氏和柳氏心里想法更多,她們府上沒什麼地位,七房又是不相干的,也從來不曾相處過,大房吃了大頭,總有些湯給她們。特別柳氏因娘家緣故看了林熙菡的嫁妝單子,心里想法更多,同樣是兒子,憑什麼這般同人不同命,那些子東西與其給外家的孫女,不如給國公的孫子。

高氏卻是心思最難測的,她看似府上最懦弱膽小沒地位的,但是府里該她的也沒少過,她冷眼看眾人,不參與任何事兒,反正多也多不來她,少也少不了她,嫡庶的斗爭,總有帶上她的。

「驚厥癥是個大病,驚風病人病後又多得其他小病,九娘病的重,崔家若是疼惜她,總不能讓挪了她回去柳氏淡淡的話語,讓眾人一個發寒。

甄氏思付了一下,又道,「老太太,您是祖母,哪有害祖母的。我听說東太後和福慧帝姬那事兒也是個誤會,您不若去廟里拜見一下太後娘娘來著

「那倒是。哪里有祖母還孫女的,必是旁人挑唆了來著牛老太太滿意的看著大房甄氏,點點頭。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